宋小兰走在乡间的路上,看着周围荒芜的野外,脑子里却一直想着她怎么就穿越了呢,这到底是哪里啊。
她想回家,回到她刚买到的150平的大豪宅里,她才刚刚装修完准备入住她的豪宅,就出了车祸,来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小山村。
她努力回忆着原身的记忆,却一直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朝代,在原身的记忆里根本就没有关于朝代的记忆,甚至没有关于府县的记忆。
她只知道她所在的村叫小山村,隶属于大山镇,因为周围都是山,所以他们这里的村都是以什么什么山村来命名,而他们村因为在一座小山脚下,所以叫小山村。
小山村一共有一百多户,也算是周围最大的一个村了,而宋小兰家就属于村里人最多的宋族,宋小兰的爷爷在族里辈分高,平常族里有什么事都来找他,也算是村里比较德高望重的一户人家。
宋小兰家祖父祖母俱在,祖父宋大山娶妻张氏,生育三子一女,分别是:宋大福,宋大禄,宋大寿,还有她唯一的姑姑宋大喜。
宋小兰是大房的幺女,她爹宋大福娶妻李氏,她还有两个哥哥宋大郎宋一鸣、宋三郎宋一帆,一个姐姐长孙女宋小丹。
二叔宋大禄娶妻朱氏,家有二子一女,分别是宋二郎宋一望,宋四郎宋一路和二孙女宋小荷。
三叔宋大寿今年才刚刚成亲,娶的是她祖母的侄女小张氏。
小兰好不容易带着一小筐野菜回到了她记忆中的家,却发现家里安静极了,平常在院里玩的小弟弟四郎也不知道去哪了。
她推开门走了进去,看看自家在的东边屋,竟然都不在,连平常在家绣花的亲娘李氏也不在,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她又走到厨房,本该是做饭的时候,厨房竟然没有人做饭,小兰就去正房打算问问奶奶张氏,却发现竟然全家人都在正房,她一推门,全看向了她,她一瞬间心虚极了,感觉自己占了原身的身体被发现了。
祖父宋大山道:“三丫头,愣着干什么,坐到炕那边去。”小兰连忙走到亲娘张氏旁边去。
姐姐宋小丹小声告诉她:“家里在商议拿多少两银子给大哥和二哥去县城参加乡试呢。”
小兰看向她大哥哥宋一鸣和二哥哥宋一望,才想起来她大哥和二哥已经在镇上学堂学了六年了,今年第七年,二人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五岁,先生终于开口让他们两个去参加乡试,考取功名。
她想了想家里才刚刚不知道家里能出多少银子供他们去县里考试。家里刚刚秋收完,卖了小麦,应该还有一笔余钱可供他们去县城考试。不知道她到时候能不能也去古代的县城看一看。
祖父宋大山看向两个孙子,
“大郎、二郎,家里供你们读书这么多年,真的是没多少银钱了,刚刚秋收完,卖了粮食,这笔钱还要供全家人过冬、做棉衣,只能拿出一两银子来让你们去县城考试。”
又看向两个儿子“老大,老二,你们自己各家再添点吧,家里实在是拿不出来银钱了。”
原身父亲和二叔只能点头答应。
小兰没想到这个古代的家里竟然这么穷,一两银子根本不够两个哥哥坐上牛车去县里,找个客栈住十天的,看来只能靠爹娘给大哥添些钱了。
祖父母通知了家里人这个消息之后,李氏和两个弟妹就去做饭了。而小兰跟着爹爹、两个哥哥和姐姐回到了自家屋子里,为大哥准备行囊。
行囊打包好了,总共也就两身旧衣裳和几本书,小兰看着大哥洗的发白的两身长衫,对家里的穷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大哥的衣裳已经是家里穿的最好的衣服了,其余的人,像自己和姐姐虽然也有两身衣裳,却满是补丁。
宋大福看向大儿子:“大郎,家里实在挤不出来银钱,别怪你爷奶,他们也是没办法,爹娘这几天再想想办法,借些钱给你。”
宋一鸣不忍道:“爹,别为了我去借钱了,儿子有半两银子就够了。实在不行我就多抄几天书来挣些钱。”
原身三哥宋一帆劝道:“大哥,半两银子根本不够在县里住十天的,更何况你还要吃饭、看书,哪里有时间去抄书啊。我可以去砍柴、去码头扛东西。”
宋小兰看着他们互相照顾的样子,想起了她的妈妈,她妈也是这样,从她爸爸去世后,有什么事都是自己扛。
想到这里,她就忍不住了:“大哥,三哥,你们别争了,再等两天,我一定可以赚够让大哥去参加乡试的银子。”
宋大福震惊地看向自己的小女儿:“兰丫头,你去哪里挣钱啊,你大哥去参加考试的钱不是一笔小钱,至少还要二两银子,还是我去找别人家借借吧。”说着就准备出门去借银子。
宋小兰伸开双手阻止了他,“爹,您别去了,谁能借咱们二两银子啊,我外祖家、大姑家,还有咱们家的邻里街坊们,谁家现在能拿出这么多钱来啊。咱们还是自己想法子吧。”
她补充道:“我已经想好了,咱们家刚收了粮食,咱们找爷奶先借一点,来做小吃食去卖,几天肯定能赚够二两银子。实在不行,咱们就去卖了吃食方子,也够大哥去赶考了。”
“啊,兰丫,你什么时候有吃食方子了,谁给你的啊”,宋一帆疑惑的眼神看着宋小兰,其他人也很疑惑。
“爹,大哥,三哥,大姐,我是自己琢磨的一个小方子,我哪敢告诉你们啊,这不是试一试嘛。咱们就试一试吧,万一赚钱了呢”,宋小兰抓着她爹的衣袖晃一晃,撒撒娇。
“她爹,我看也行,就这么几天了,咱们去哪里凑这么多钱给大郎啊,不如就试一试兰丫说的办法吧”,小兰娘李氏推门进来说。
她坐在炕边又问:“兰丫头,你说的吃食是什么啊,能赚这么多钱吗?”
“她娘,兰丫头说的这个吃食能行吗,别又赔了钱”,宋大福劝阻道。
宋小兰赶忙跑到她娘身边说:“娘,您放心,我说的东西是鸡蛋糕,是一种点心,它绵绵的,甜甜的,软软的,可好吃了。”
李氏一把抱住小闺女,问道“这个鸡蛋糕能好卖吗?”
“娘,它可好吃了,您一定也喜欢,咱们全家都会喜欢的,实在不行我去做给你看,没准以后咱们家就可以赚好多好多钱了呢。”宋小兰抓住机会连忙解释道。
“那好吧,咱们吃饭时候问问你爷奶,他们要是也同意,咱们吃完饭就做一做,试试看。”
李氏看着高兴的小闺女,无奈地只能同意了。她爹、大哥、三哥和姐姐也被娘亲李氏给说服了。
宋小兰看到自己这个小家里的人都同意了,发现了娘亲李氏重要的家庭地位,一下子蹦了起来:“哇哦,谢谢娘,娘亲万岁。”
李氏连忙捂住宋小兰的嘴,警告道:“别乱说,咱们哪能怎么说呢。走吧,咱们去正屋吃饭。”
说完她就放下手来,牵着宋小兰的手就往门口走,其他人也跟着她们娘俩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