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饱了。”刘月敏赌气的放下筷子,转身回自己屋去了。
没过多久,顾兴民从外面推门进来,看见她坐在炕边生闷气,笑呵呵的凑过去:“还生气呢?他们不去你自己去呗,要不我送你过去。”
“你是心得有多大,还没看出来?”刘月敏抬头,愤声说:“这是都瞧不起我呢,大嫂现在帮三弟妹管着村里做成衣的活,赚的比之前还要多,老四现在也当官了,买了店铺不说,还在城里买房子了,两口子来年都要进城了,只有你,一样都是兄弟,咱们捞到啥好处了?”
顾兴民倒没想那么多:“那之前不是你说要去镇上开店,才不做衣服了,再说了,虽然现在不开店了,冬天这阵收粮我不是也赚了好几百块了,都是一家人我看是你想多了。”
刘月敏就气他这不长进的样子,恨声说:“你就得过且过,没看见老三两口子眼睛都要长头顶上去了,尤其是那姓陈的,原本这几天我一直想着搞好关系,说话处处都顺着她,可你看她呢?就去个乡里,还说要回娘家,这不是没瞧上我是什么?”
顾兴民不以为意:“人家不想去就不去呗,再说今天都二十八了估计跟你一样想法的人肯定不少,能不能排上号都不一定,要不然烫头的事情就先放一放吧。”
说实话,自家媳妇烫头他看着实在别扭,每年除了浪费钱,他没看出一点好看来。
可依照刘月敏的性格,他要真说难看,估计肯定要炸毛,顾兴民只能委婉的表达一下意思。
刘月敏:“没人去我自己也没意思。”
听见她这话,顾兴民暗暗松一口气。
“要不过了年咱们也去城里吧?”刘月敏突然开口,并且越想越觉得这主意不错。
顾兴东和顾兴业都在城里,他们去了做兄弟的还不多照顾一二?
顾兴民对她的提议不太感兴趣,径直朝后头的炕上仰躺过去:“去城里咱们能干啥?我觉得在家挺好的。”
平时种种地,闲时收点粮,还能跟朋友耍耍牌,挺好的。
刘月敏转头,没好气的说:“你就是得过且过,我还不了解你?不出力就这么懒着才好呢。”
见顾兴民没说话,没多久推了下他身子:“三弟妹在城里不是也有个铺子,过了年四弟妹说要去卖菜,不如咱们跟老三两口子商量一下,反正租谁不是租,不如让他们把铺子租给咱们。”
顾兴民翻了个身:“咱们去了住哪?再说俩人都去孩子咋办?两个大的都上着学呢,难不成丢给爸妈带?”
刘月敏却并不认为这是问题:“妈和大嫂不是说三弟妹家住的是二层楼吗?那么大的房子他们家才几口人,咱们过去空闲还能帮她带孩子呢,不是都说城里教育好,要不然老四两口子也不能想着搬过去,等咱们安顿好站稳脚跟就把孩子也接过去,老四家盼盼有啥,咱们家凤儿可不能比她差了。”
不管顾兴民同不同意,刘月敏已经打定主意,他们都进城了,自己也不能落后。
吃过早饭,陈丽姝和顾兴东抱着孩子回娘家的时候,陈丽媛还没到家。
吴春梅看见两人抱着孩子进来,赶紧上前一步去接孩子:“姥姥的小乖孙来了,快去炕上,今天柴火烧的多,炕上暖和。”
陈丽妃忙去接另一个,几个小的顿时全都稀罕的围上来。
才几步路的功夫,小城子被裹着十分不开心,一路上已经吭哧好几回了,这会儿被子一打开,立马一个翻身趴了过来。
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东看看西看看,见这么多人围着也一点不怕生,甚至还‘啊啊’的和几个小姨聊起来了。
小白也慢悠悠的翻过身子,不过跟哥哥的话唠不同,她就安安静静的看着周围的一切。
“小城子这好动的性格跟丽姝小时候简直一模一样,不过模样倒是随了兴东,看这小鼻子,以后肯定是高鼻梁。”
听见吴春梅的话,顾兴东转头看向陈丽姝的时候眉尾动了下,看吧,之前还一直冤枉我。
陈丽姝上前一步:“妈,你是不是记错了?小白这性子才应该随我。”
陈满囤正好从外面进来,笑着接话道:“你那会儿比小城子可难带多了,每天晚上都哭,我跟你妈从你生下来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可不是。”吴春梅一旁应和道:“也怪那时候条件不好,房子四处漏风,柴火也少,大冬天晚上只能给裹好几层,然后把你放在我跟你爸中间,那会儿是真不敢睡实,生怕哪一下翻身就把你捂过去了。”
不过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陈满囤脱了外衣,等到身体暖和了才凑到两个小家伙身边。
林齐和陈丽媛下火车的时候已经上午十点多,大雪影响了火车速度,加上年根底下返乡人员增多,两人拿的东西也多,出站的时候费了好一番功夫。
终于到了空地,陈丽媛把手上的东西放在地上,喘着气道:“说了让你别买这么多东西,你非不听,弄得咱俩这架势跟逃荒似的,这么多,一会儿咱们怎么往回拎?”
林齐好脾气的笑说:“没事儿,雪下的这么厚,一会儿出了镇上我把他们串成串拉着,没准还能把你也捎带上。”
陈丽媛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可别,都是吃的不禁压。”
外面太冷,两人缓了一会儿,提起东西正准备往家走,结果一抬头正好看见陈满囤赶着马车过来。
“爸?”陈丽媛立马提着东西过去:“你怎么来了?”
林齐跟着叫道:“叔。”
“哎。”陈满囤憨笑着点头:“外头冷,来的时候你妈特意给拿了床小被,快上车吧。”
有了陈满囤来接,两人一下子轻省不少,回家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陈家,两个孩子有一帮小的帮忙照看,陈丽姝和吴春梅还有陈丽妃一起张罗起午饭。
今天是林齐正式上门的日子,家里十分重视。
紫笔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