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俩国的太后这一架一打就是八年,八年呀……得死多少人呀!
包括宋、夏俩国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梁太后平均每年要害死二万人以上。这是直接的,还有间接的呢?
比如说西夏经济崩溃,饿死的、冻死的、活不下去自杀的……
还有大旱、洪水、地震、流星雨造成大量死亡的……
加上动物反常基因突变,造成疯狗咬死人、惊驴踢死人、杀人蜂、食人蚁、食人鲳、吸血鬼、还有僵尸……
由于世道不好,那阵子邪魔异怪全跑西夏境内了,。你想想,这得死多少人呀?
唉,一说起这种伤心事就是俩眼的泪奔止也止不住的流!
不提也罢。
这都都是命中注定绕不过去的坎。遇到这么个女人——西夏梁太后,宋国的高太后命能长得了吗?
不能!最后高太后含恨而死!
换个别人见好也就收了,梁太后不行。宋国的太后让自己给打死了,还有宋国的哲宗皇帝呢。接着打,不但要打,还要“狠狠的给老娘打!”
宋哲宗赵煦又被西夏国那位凶悍的梁太后痛打了五年。
赵煦从九岁登基就遭受国内国外的俩个“女汉子”的内外夹击。
整整十三年,正是他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他才二十二岁,就内忧外困,心火郁结。连性功能也发生了严重碍障,才导致他没生个儿子,大宋江山这才便宜了他的弟弟赵佶这个小子。
连赵煦的儿子也让梁太后给打没了,你说这个梁太后有多坏!
这么坏的一个女人,要是能有个好下场,得以善终,我敢骂老天没长眼!
人在做,天在看!人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那是没见过老天的眼睛,老天的眼睛那才叫亮呢。
老天的眼睛亮到什么程度呢?那叫做——神目如电!
老天终于在西夏梁太后做了十三年的坏事之后,才偶然的睁开了一次眼睛。
这年,梁太后又亲自率领了四十万西夏大军,进攻宋国,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赤地千里,一片焦土,鸡犬一个不剩……
等等,怎么连鸡犬也不剩?难道梁太后是鬼子进村了?
吭吭!因为,梁太后老打仗,国库早空了,她不出来抢点东西回去,又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呢。
宋国遇到这种女人,谁遇到就只能自认倒霉吧。这次倒霉的是宋国的平夏城。
梁太后在中军坐阵指挥,四十万眼睛冒着阴阴绿光的西夏“饿狼”扑天盖地的把平夏城围个水泄不通,整整激战了十三个昼夜。
宋兵英勇无畏顽强抵抗。他们不抵抗真是不行。他们知道,城破之日就是鸡犬一个不剩!
十三天,多么特殊的日子。
西夏的“饿狼们”终于杀上了平夏城坚固的城墙。城里的人心彻底凉了,放弃反抗吧,连宋国的高太后都打不过她,你们认命吧。
城里有一位最长寿的老太太今年九十九了。转过年就一百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要是能活到一百岁就是“人瑞”。老太太等着盼着当“人瑞”呢。
没想到梁太后这个坏女人来了,老太太可不甘心。她最后的人生目标就是活到一百岁,谁要敢不让她实现这个目标,老太太非让老天把那个人收走不可。
老太太为了实现她的人生目标,让人抬到城墙上也参予防守。你别小看这位老太太的作用,放屁还添风呢?其实,她确实也做不了什么,只能隔几分钟往城下扔块砖头什么的。反正,砸到一个脑袋破一个。
老太太眼看着西夏的士兵攻上来了,一个没坐稳跪到地下了。只听得她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老天呀,你睁开眼吧,把她快收走吧!”
老天肯定是听到了老太太这声惨叫,它终于睁开了眼睛——神目如电!
一瞬间的事情,一场暴风从天而降,刮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场暴风先是把城墙上的西夏兵全刮下城去,接着把城外四十万西夏“饿狼”全刮上了天。
等他们落地的时候不是少胳膊就是断腿。没有人遇见过这么大的风,估计得有个二十级吧,要不怎么能把人吹到天上。
听都没听说过这种风,一看就知道老天发怒了。
梁太后和人斗行,和天斗她还是不行!她吃了人生最大的一场败仗,头一次连只鸡也没抢到就灰头土脸的败回西夏国内。
平夏城的那位老太太一战成“神”。“人瑞”那种档次的追求已经有点低了,很多年以后,那位老太太才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老太太死的时候,万人空巷,全城送行,天降倾盆大雨。谁说老天不开眼呢?当然了这是后话了。
换个别人,遭受天谴,也该洗心革面、重新作人了吧?那是别人,梁太后做不到。她也是个有追求的人,“既然你们都把我当个坏人,我还不把坏事坚决做到底!”
梁太后不甘心失败。你想,这次连一只鸡也没抢到手,她该有多生气。
梁太后是怎么做的呢?穷兵黩武、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积重难返。她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再向大宋开战了。
梁太后突然想起了辽国。她派出使者到大辽国去求援。梁太后自忖辽国和西夏的关系一直不错,不会坐视不管。要不梁太后也不会拿着宋国的俘虏跑到辽国去献俘了。
当时大辽国的国家领袖是道宗皇帝耶律洪基。
他再有二年就满七十岁了,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东北“老猎人”。他接见了西夏国的使者,听说西夏要借辽兵伐宋。当时就怒了:“那个西北老娘们不是很能打吗,怎么现在打不动了?”
西夏国的使者低着头没敢支声。要是在西夏国内有人敢这么说梁太后,就一个字——“死”。不过,大辽国的皇帝就不同了,西夏一直把大辽国当主子的。
大辽国皇帝骂一声西夏国太后,不是个问题。
梁太后这次派人到大辽国实在有些草率了。她高估了自己的面子也就低估了对方的反应。
辽兵怎么可能借给西夏,当枪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