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573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573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网游:我是全职业玩家 豪门燃情:娇宠成瘾 少主大人请息怒 快穿之任务对象图谋不轨 女特工穿越走上人生巅峰 海贼之掌控雷电 女频小说被崩坏了 青梅胜天降 穿成恶毒女配手握团宠剧本 我和爱豆又霸屏热搜了

议到午后。

今天议论的外镇、屯镇、团练的粮饷的议题也谈的差不多了,事情议定,看着时间也不早了。

身着红色团龙袍的皇帝便起身,“诸卿就在此留饭,一起用午餐吧,朕让人传御膳房。”

听说以前大明天子都习惯吃早晚两餐,中间不吃, 喝茶、点心等打发了。不过朱以海还是习惯三餐。

也不需要搞的很隆重。

四菜一汤,荤素搭配就好。

御膳房动作很快。

很快传菜上来。

四菜一汤,分别是葱烧海参,糖醋排骨,然后是素炒韭菜,清炒莲藕,一个海带汤, 另外一个凉拌什菜素菜。

十分简单。

但做的还挺精致。

洪承畴看着面前的这几个盘碟, 量不多,恰刚好,也不会浪费,配上糯米饭,确实很不错,他也饿了,谢恩后也就不客气的开动。

吃饭时没喝酒,这本就是个午间便餐。

大家也没怎么闲聊,很快吃完。

内侍送上来茶和一拼盘水果。

洪承畴感叹着道,“鞑子黄台吉在时,仅他个人膳食,一天就要用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 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五只、鸭三只。

另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十九斤。

大萝卜、水萝卜、胡萝卜共六十个,包菜、冬瓜各一个, 苤蓝、干闭蕹菜各六斤,葱六斤、酒四两、酱和清酱各三斤、醋二斤。

此外, 主食早、晚随膳饽饽八盘、每盘三十个, 而每做一盘饽饽需要上等白面四斤、香油一斤、芝麻一合五勺、澄沙三合,白糖、核桃仁和黑枣各十二两······”

相比起来,绍天皇帝的御膳还真是简单节俭。

而据说鞑子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虽不是皇帝,但享受皇帝待遇,比黄台吉那时还要上档次。

早起,冰糖炖燕窝一品,卯正,进早膳,最起码十个菜。比如有一次洪承畴拜见时,留下来一起,那天他陪多尔衮呆了一天,吃了两顿饭,事后都详细记录下来。

早膳燕窝肥鸡锅烧鸡野意热锅一品,脍银丝一品,羊肉丝一品,清蒸鸭子糊猪肉攒盘一品,蒜汤额芬白糕一品,蜂糕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 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四品,大菜汤膳一品。

中午则吃了十八个菜,有莲子火熏鸭子、火熏葱椒肘子、蒸肥鸡等。

晚上又有六个菜,醋溜鸭腰,清蒸鹌鹑、酸辣羊肠汤等。

反正这一天吃了三十四个菜,不带重样的。

皇帝根本吃不了多少,好多菜动都没动过,用完膳,赐给大臣或后宫嫔妃,或是直接赐给御膳房的人,而那些御膳房里的人,还会偷偷把菜卖到京城的饭馆里去。

相比起来,大明绍天皇帝这四菜一汤加个凉菜,确实简单的过份了。

而皇帝却觉得挺不错。

外面兵荒马乱,多少人还吃不上饭呢。

今年夏收过后,江南难得不错的丰收,沿太湖各地,粮价也是回落到一两一石,但是为了供应其它地方,朝廷仍还实行统购政策,按口留给口粮,其余的统一收购。

其它不种地的百姓,都得凭粮票限量供应,计划外的粮,那都得是阶梯高价粮。

再有银子,也不敢随便浪费。

因为口粮以外的粮,分档阶梯计价,买的越多越贵。而猪羊牛鸡鸭奶蛋这些,价格却依然很贵。

甚至朝廷在全国禁止私酿酒,只许官府专卖,限量酿造供应,价格也是比以往贵了不知道多少倍,原因便是酿酒得消耗很多粮食。

当然,皇帝天下之主,就算一餐想吃一百零八个菜也没问题,但皇帝提倡节俭,禁止奢侈浪费。

洪承畴做为谏院院长,手底下的言官们就经常盯着百官,谁敢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立马就会弹劾。

甚至有人专门盯着那些官员家,他们家倒掉的垃圾桶,都会有人去翻,谁敢浪费,那第二天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对于有钱来人说,食物决不会消费不起,就算二两三两银子一石,又算什么。但对于朝廷来说,这个浪费的头不能开,所以盯的很严。

现在奉天的官员们都不敢随便请客,一般也就是喝喝茶,要留饭也是便饭,绝不敢超过四菜一汤。

皇帝都是四菜一汤,你臣子还敢逾越么?

入夏后,天气渐热。

朱以海看着殿外小海碧波荡漾,水面上又停了许多船。

还有刚从觉华岛回来的船。

天雄镇驻于觉华岛,去年故意诱虏踏冰而攻,结果这颗精心准备好的毒丸,让鞑子损兵折将数千人,还损失了大小数十门炮,浪费无数火药。

可谓是打出了明军的威风。

搞的鞑子不得不调蒙古兵增援宁远,防范山海关。

而天雄镇还又占了几个辽西海边小岛,甚至还计划觉华岛东面的葫芦岛半岛上建堡,还计划夺取原望海台。

引的清军慌忙来争。

葫芦岛是个半岛,三面环海,北面锦州湾,有五里河、连山河等注入,西面宁远卫城,东北宁远中左所,望海台西还有寨儿山堡,隔锦州湾还有塔山堡等。

这个地方其实不好争夺,可鞑子先前吃了这么大亏,哪敢大意,只得全力来争。

结果总兵卢象观也不过是虚晃一枪,等调来了宁远锦州等地清军后,他便回头往西去打广宁诸地,鞑子疲于奔命,配合山海关守军来援。

卢象观沿海抢了几把,又往东再去打望海台。

双方你来我往,鞑子东奔西走,不增援又怕守不住,虽然清军守住了广宁、宁远、锦州诸城,明军并没怎么去攻这些坚城,可是辽西走廊人口很多,土地肥沃,虽经战乱,但鞑子入关后,还是在这里迁移安置了大量的满人及汉人。

现在卢象观的天雄军在海上来去自如,到处登陆攻击,不打坚城,主要就打那些满人庄屯,每破一屯,必杀鞑子青壮,然后掳其年轻妇人孩子离开,并解救那些被掳为奴的汉人。

对那些降清的汉人,也都劝他们随船迁往觉华岛,然后前往登莱,再做安置。

这种打法,搞的鞑子苦不堪言。

却又没有办法。

当年他们就是这样搞明军的,谁知道现在被反施其身。

他们也只得主动开始强迁辽西沿海的百姓,要求百姓迁离海岸三十里。

实际上,这几乎就是要把这条长达三百多里的辽西走廊彻底放弃,因为辽西走廊窄的地方也就十几里,宽的地方三四十里而已。

鞑子无法承受明军抢人的后果,只好跟辽东、北直等地一样,全面迁海,把沿海放弃。

但对山海关、广宁、宁远、锦州等城、堡,则派满、蒙八旗驻防,对辽西的三百里沃土庄田尽行放弃,甚至要堵塞河口,立栅修墙。

朱以海在登州听到这消息,非常高兴。

这正是他的目的,他在觉华岛修了棱堡,派了一镇兵马在那,让鞑子坐立难安,不得不主动放弃辽西走廊的沃土。

实际上朱以海并没有打算对辽西用兵,这里只是威胁牵制,以骚扰为主。

辽东则是占据半岛,控制沿海与鸭绿江一线。

可就算如此,鞑子也扛不住,他们要是不迁界,那天雄军可以天天去抢人拆迁,人口可也是重要资源,鞑子就算能守着城,可没人,他们种什么地?

甚至种出来的粮也会被抢走。

现在他们只能搞坚壁清野,把人迁走,地荒废,就守着城堡。

对朱以海来说,目的达成了,一镇人马牵制着三百里辽西走廊上的清军,还让他们没法屯田耕种,得从其它地方供应粮饷,成为鞑子的一个重要负担。

形势越来越有利了。

“不知道汉中形势如何了。”

因山西、陕北、甘肃等地的大起义,吴三桂等被迫从汉中撤离回去镇压,这让汉中出现了难得的契机。

不过朱以海虽在年初就给川陕那边做了指示,但能不能抓住机会,也无法断定。毕竟那边的部队,不是御营精锐,能不能配合好,或者有没有这个啃硬骨头的攻坚能力,都不好说。

何况还有张献忠也是个变数,这种乱世枭雄,谁知道关键时候会做出什么疯狂举动。

“就算不能趁机夺取汉中,可起码守住四川是没问题的。”陈潜夫回答道。

“机会难得啊,鞑子已经镇压了山西、陕北的起义,随时会再回援汉中,吴三桂这个大汉奸,还是得多提防的,若让他突入四川,会很麻烦。”朱以海道。

吴三桂还是比较能打的,毕竟能够老的快死的时候,还能起兵反清,而且席卷了大西南,这人确实是有几分本事的。

只可惜,一心背明降虏,甘当走狗。

“等吧,估计应当也快有结果了,张献忠根本撑不了多久,他一败,形势就明朗了,成与不成,也就那短短时机。”朱以海对于张献忠,没什么好印象,乱世之枭雄。

但终究是要被时代淘汰的人,他本来给张献忠机会了,若是他能识趣去云南,替朝廷平土司叛乱,那起码还能安稳几年,将来若是识趣交出兵权入朝,甚至可以考虑给他一个善终。

但他却硬是选择这条路,也就要自食苦果。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水浒之小孟尝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 重生野生时代 大唐十万里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刻骨宠婚:你好,傅先生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