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立刻烧毁此篇文章!”萧嵩还不罢休,仍旧跪在地上。
李瑁疑惑问道,“有必要这样吗?”
“陛下,此篇文章天下间任何人都可以写出来,但是万万不能是陛下写出来啊!”萧嵩痛心疾首道。
李瑁摸了摸鼻子,走到蜡烛旁边,把稿子点燃。
萧嵩这才松了口气,继续说道,“陛下,我大唐以道学立国,此篇文章是在动摇大唐的根基啊!”
李瑁没想到问题如此严重,疑惑问道,“汉朝同样以道家黄老学说立国,不是最后也改为了儒学了吗?”
萧嵩这才知道皇帝是真的想要改变大唐的学术指导思想。
“陛下,你想要做的事情,先皇已经在做了。”
“开元二十一年,先皇亲自注解《道德经》与《孝经》,并令天下所有人必须家藏一册。不知陛下你有没有读过?”
李瑁摇了摇头,“朕没有读过。”
“陛下读过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民间对此并不接受。”萧嵩语气沉重地说道。
李瑁顿时懂了。
大唐的士族对儒学根本不买账。
“难道民间就没有儒学或者经学大家了吗?”李瑁还不死心继续问道。
萧嵩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从东晋衣冠南渡开始,各国纷争不断,全靠武力争夺天下,哪个统治者会关心学术的发展问题呢?”
“唉!”
李瑁深深叹了一口气,“朕还想效仿汉宣帝故事,在弘文殿召开会议呢!”
他说的是石渠阁会议。
这是汉朝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后的最重要一次学术会议。
当时汉宣帝为了进一步统一儒家学说,加强思想统治,于甘露三年(公元前51)诏萧望之、刘向、韦玄成、薛广德、施雠、梁丘临、林尊、周堪、张山拊等儒生,在长安未央宫北的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
最终在会议后确定了西汉中后期“内儒外法”的指导思想。
汉宣帝曾经对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其中霸道就是法家思想,王道则是儒家思想。
李瑁对其深以为然。
所以也想召开大唐版的“石渠阁会议”。
萧嵩也猜到了皇帝的意思。
他还更进一步,以为皇帝是想要排斥异族之人。
毕竟儒学就是看不起夷狄,一直的口号就是尊王攘夷。
萧嵩劝谏道:“陛下,我大唐疆域万里,远胜汉朝。”
“太宗时期为我大唐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邳国公长孙顺德、鄂国公尉迟恭、申国公高士廉、赵国公长孙无忌都是鲜卑族人,刘文静、刘宏基、刘政会是南匈奴人,屈突通是五胡之一的奚族人。”
李瑁大概一数,凌烟阁中的二十四位功臣中有一半是异族人。
萧嵩继续说道:“就算是现在,我大唐依旧有不少异族将领。”
“高仙芝,高句丽人,现被陛下关在天牢之中。”
“哥舒翰,西突厥人,现任左卫郎将,正在陛下的重建之后的北衙禁军中。”
“仆固怀恩,铁勒仆骨部人,现任朔方节度副使。”
“李光弼,契丹族人,被陛下任命为潼关副将。”
“史思明,宁夷州突厥人,现任知平卢军事。”
“安禄山,西域胡人,现任平卢军兵马使,营州都督!”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从萧嵩口中说出,这些人可都是大唐的名将。
李瑁也才知道李光弼居然是契丹人,史思明也不是唐人。
大唐果然是一个包容的王朝,上至王公贵族,下到边关小将,都有异族人的身影。
“朕没有想过要在朝中掀起华夷之辨!”李瑁解释道,“朕只是准备汉武帝、汉宣帝那样,召集各地名儒确立大唐今后的学术思想。”
萧嵩犹豫片刻后才接话,“陛下,经历过魏晋南北朝两百余年的战乱后,民间的典籍已经遗失殆尽,除了五姓七望这种豪门大族,民间是不可能有专研儒学经书的大家。”
李瑁微笑道:“那好办啊,你回去理一份名单出来,朕给他们下征辟令,国子监、翰林院中的职位任他们选择!”
萧嵩脸色一苦说道:“就怕他们不愿意出仕,特别是山东那边的高门。”
李瑁一听就懂了其中之意。
国子监和翰林院中的职务吸引不了孔孟之乡的那些人。
毕竟那些人可是连和李唐皇室通婚都看不上。
“离了张屠夫,朕就要吃带毛的猪吗?”李瑁冷哼道,“你们内阁办公的弘文殿不就是咱们大唐最大的藏书阁吗?”
“陛下,弘文殿中的藏书不如五姓七望丰富,很多孤本都没有!”萧嵩解释道。
他还有句话没有说,弘文殿中的藏书还没有兰陵萧氏多。
李瑁闻言倒是无所谓,“只要有四书五经和知名经学大家的注解就行了。”
等到时候找一个比较有才华之人,让他去拿出那篇《原道》,那些不服的大儒自然就会跳出来反对。
“对了,朕这几天趁着闲暇之余,发明了一个小玩意。”
说着的同时,李瑁就转身走向书架。
萧嵩看着眼前两尺见方的木匣子哭笑不得。
十分光滑的表面,肯定是经过了精心打磨。
他还以为皇帝爱上了木匠这门手艺,就准备假模假样地劝谏一番。
“这是朕新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李瑁一边说着,一边就拿起早就雕刻好的活字,按照《原道》那篇文章排列。
半刻钟后,一张散发着油墨气息,满是正楷小字的纸张被交到萧嵩手中。
“陛下……”
萧嵩看着手中崭新的文章,心中思虑万千。
从东汉开始,世家大族为什么会兴起?
仅仅只有两个原因。
第一,地方大族手中有地有粮有兵。
第二,大族手中掌握着皇帝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能当官的文化人。
毕竟皇帝不可能找不识数的人去管理地方。
而大族能垄断文化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家族传承的书籍。
在宋朝之前,书籍的传播全靠手抄。
就算是皇帝想要让天下人都有书读,也找不到那么多的抄书人。
而有了印刷术之后,才有寒门士子的出头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科举制度在宋朝才被完全推广出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