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新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划分。
地方的划分,所包括的范围就比较广泛了。
比如说在行政区域方面,云帆就直接是推到重来。
同前朝一样,云帆在新制中也进行了对“州”这一概念的削弱。
而且做的更加彻底。
目前的制度体系,总的来说还是能够看出大昼帝国制度的影子。
但要知道,大昼帝国是完完全全的分封制,而现在却是郡县制,没有进行任何改革就硬搬套用,肯定是行不通的。
最明显的一点便是行政区划单位过于模糊,村、县、城并立,最大的单位省几乎就是一个地理概念。
所以云帆干脆顺势而为,直接将江南六省、临南三省归化为江北行省、江南行省以及临南行省。
临南行省自不必多说,完全继承了旧制临南三省的划分。
而江北、江南行省,则是将原来的江南六省一分为二。
原谷、雨、渠三省为江北,桦、苏、笛三省为江南。
紧接着则是州,说是州,其实就是将原来的省改了个名字。
别看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改动,却
是云帆在新制弱化大昼帝国影响的核心一环。
想要改变人心中的固有印象,除了用时间消除,最快的办法就是制造另一个固有印象。
这曾是云帆前世米国的常用手段……
实际上,云帆也是借鉴了北昼的制度。
只不过不分的那么细致,无论地缘大小,只要在旧制中为一省,在新制都改称为州。
而州之下则为府,一州之内通常能有三到四个府,少数省能有五个。
府之下是区,区是整个体制的最低行政单位,
一区通常是以城为中心,然后与周围多个村落组成,也可是以多城为中心,或者是以数个距离相近的城池组成。
除此之外,还有直辖城、直辖府等特殊单位,如往武城,在新制中的规划就是直辖城。
总结出来就是,新制的行政单位从小到大是:城/村、区、府、州、行省。
而相对应的,各个行政单位的最高官职分别是:城/村对应城主/村长,区对应区长,府对应知府,州对应知州,行省对应总督。
而在地方官府上,云帆同样进行了一次大改革。
就拿府来说,虽然名义上知府
是最高的官儿,但实际上还要受到各方掣肘,比如说内务部。
内务部在各地同样会驻有官员,这是地方与中央联络的重要媒介,同样也是各地官府的得力干将。
换句话说,就是云帆用来加强统治的重要方式。
更别提三司和暗衣堂这四个独立于官场外的特殊机构,总的来说,从前一名总督便能完全统治一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而这基本上就是新制的全部。
新制的确立,代表着大铭成功再次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也代表着即将迈入一个写的时代。
同样,更代表着,云帆的改革,正式迈出了一大步。
而在一月末,一个好消息又是传来。
法家学院在江南的开办数量,已经达到惊人的五十座!
其中有十几座还是在颂占省开办的。
这代表着云帆“重法轻儒”的国策得到了进一步进展。
与此同时,西城区的建设也已经基本完成。
毕竟是几十万劳工同时建设,而且西区又是新都中的重工业区,云帆自然是百般重视。
当然,这个“基本完成”,指的是已经有了城市雏形
,并能够在其建厂生产。
但真要彻底完成建设,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
更别提南北城区的建设同样吃紧,几十万劳工分摊下来根本不够用。
而且东城区也才刚刚开工,地基都还没有打完,甚至才刚刚完成开荒。
不过,南城区虽然还没有建设完成,但屈家用纺纱机所生产的第一批布料,却早已在一月中旬进入了市场。
屈家商铺,也继林威事件之后,再次进入了往武城城民的视野。
而且这一来,就是横扫!
用纺纱机生产出来的布料,不仅量大,而且质量极佳,最重要的是正处冬季,纵使几台纺纱机马力全开,也还是供不应求。
再加上云帆有意扶持,屈家的生意愈发火爆,而相应的,林家的生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云帆直接以各种名义,给林家加了将近十年的税务,且利用各种手段排挤打压,近不到一月,林家在往武城就有将近三成的店铺倒闭。
尤其是林家的布料生意,更是被直接逐出市场。
经此打击后,林家直接销声匿迹,并将家族产业全部主动搬离了往武城,到了二月,往武城中已经鲜能看到林
家的产业。
云帆乘胜追击,调动国库中本就不多的银两,将林家在往武城中的店铺全部低价买下!
云帆此举动作实在太大,自然是不可能瞒得住朝中大臣,一时各种流言四起,甚至有人认为是因为国库空虚,云帆想要学那颂皇,借此机会大赚一笔。
可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云帆竟直接宣布,低价买来的原林家商铺及地皮,将全部收归朝廷,不属任何人名下。
包括他自己。
此令一出,举国震动。
在这个忠君时代,云帆的这道旨令,简直就是震碎了他们的三观。
产业收归朝廷,但不归任何人所有,包括皇帝自己……这是不是代表着,朝廷不属于陛下?
但这个问题,很快就被云帆接下来下达的补充旨令所解答了。
用国库银两所购买的商铺,自当归属朝廷,又因国库银两来自大铭子民,因此,低价购得的商铺将归所有大铭子民所有!
毫无疑问,这道政令在这个时代是极为超前的。
归所有大铭子民所有,这更是让所有朝臣极不理解,更难以置信。
而在民间,更是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