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里的距离,不一会就到了。
进入集市前,谢竹青很认真地蹲下来对池小翠说:“小翠,等会在集市里妈妈会一直拉着你,不要松开妈妈的手,要不然走散了你就不能回家了。”
池小翠点头,防止走散嘛,她懂的。
要是走散了能找回家还好,就怕被拐子拐走,谁知道会把她卖到哪里去。
一路上,池小翠的手被谢竹青紧紧牵着,莫名安心。
她看着源源不断往集市汇集的人群,总觉得是这辈子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
走到最热闹的街上,身边挨挨挤挤的都是人。叫卖的声音和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声音稍微小些。就会淹没在人声的浪潮中。
池东辉推着小车,好不容易不远处有个空位可以停下来,他却视而不见地往前走。
池小翠不禁疑惑地大声问:“爸,为什么不停在刚刚的位置上呀?”
池东辉也大声回答:“市管会说手工艺品集中要去前面摆摊,我们不能停在这里。”
街上乱糟糟的,摊子和推车摆的乱七八糟,听了池爸的话,池小翠才意识到这条街上看似胡乱摆的小摊确实都是卖农副产品的。
好不容易挤出最拥挤的地段,池小翠一家来到了手工艺品摆摊区。
这里的人流量稍微少一些,街道上不像刚刚卖农副产品的那里一样嘈杂喧闹,地上也没有满地的鸡毛烂菜叶,看上去干净了很多。
谢竹青找到一个人多些的街口,池东辉就将小推车推到街边停了下来,拿出一卷废弃床单,铺到地上,将自家的商品一一摆放上去。
池小翠感叹道:“妈,集市上好多人啊!”
谢竹青笑着说:“现在来的人大多都是镇上的,还不是人最多的时候。等再过一会儿,其他村里的人赶到了,人会多得连下脚的地都没有。”
池家小摊前暂时没有顾客,池小翠就好奇地左看右看。
左边的婶子面前摆着一堆竹篓竹筐竹筛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她旁边不少人卖的都是类似的竹制品。
对面有卖自制草鞋、布鞋的,有卖成品衣服、小布包、荷包的,还有卖拨浪鼓、风车这样的小玩具的,甚至个小摊卖草编的动物,活灵活现的,池小翠的目光顿时就挪不开了。
谢竹青见状,牵着池小翠的手,带着她来到了草编铺前。
不知道什么草用编成的动物,种类很多,有小老虎、小狗、猫、蛇、蜻蜓……动作姿态各不相同,栩栩如生。
池小翠最后看上了小蜻蜓,在一溜动物中,它是唯一会飞的昆虫,翅膀是几片薄薄的叶子,轻轻拨弄还会上下颤动。
池小翠拿起来:“妈,我想要这个。”
谢竹青当即问价。
摊贩是个朴实的中年男人,完全看不出他怎么用粗笨的手指,编出这么灵巧的草编。
“这个要两毛钱。”
现在一斤肉也还不到一块钱,用两毛钱来买哄孩子的小玩意未免有些贵。
谢竹青干脆地从外套的内侧口袋里掏出钱。
摊贩看池小翠想要,谢竹青立刻给买,有些惊讶。
因为在物资紧缺的当下,多是孩子哭闹不休吵着要,家长问了价直接把孩子拖走的,少数才会勉为其难地为了面子买下。
很少有父母这么宠孩子的,更别说还是个女儿。
“您可真疼女儿。”
谢竹青笑了笑,她只有小翠这一个孩子,总觉得自己给得再多都不够,怎么会吝惜这点钱呢?
买完草编,谢竹青干脆跟池东辉说了一声,带着池小翠去逛了逛附近的摊子。
池小翠有后世丰富的见识,对大多数东西只是看个新奇,没有什么想要的。
倒是谢竹青给池小翠买了几条彩色的头绳。
这时的头绳极为简陋,就是用彩线绕着的橡皮筋。
可架不住谢竹青手巧,当场就用几根彩色头绳给池小翠扎了两根辫子,辫子上用彩绳分成一节一节的,十分亮眼,招来不少小女孩羡慕的注视。
回到自家的摊位,集市的人流量越来越大了。
池家三口没有发现,但其实往来的人都会多看他们几眼,因为这一家子的颜值都很在线,男俊女靓小孩可爱。
不乏有人专门停下来和他们唠嗑几句的。
池小翠才玩了一会精巧的草编蜻蜓,摊前就来了不少顾客询价。
池东辉的手艺那是没得说,虽然价格比其他人略高,但货比三家后,不少人最后还是在池东辉这里买了。
到了中午,池东辉摆出的家具卖了大半,天色突然阴沉起来。
谢竹青说:“等会估计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
谢竹青和池东辉本来还想带池小翠去国营饭店吃个饭,可天公不作美,只能等到下次了。
深秋的天,要是淋了雨,大人还好说,小孩可就容易得病了。
紧赶慢赶,终于在雨落下前回了家。
雨滴大颗大颗地落在地上,发出“啪啪啪”的声响。
“轰隆隆”的雷声从远处传来,池小翠的耳朵被谢竹青捂上了。
池小翠当然不害怕打雷,但也不会浪费她妈的好意。
于是她就坐在谢竹青温暖柔软的怀里,隔着暖呼呼的手掌,听着朦胧的雨声和雷声,心情出奇地愉悦。
第二天,肆虐了一夜的狂风骤雨已经停了。
雨后碧空如洗,眼前的一切仿佛调高了饱和度一般,小草绿得可爱。
谢竹青和池东辉又去上工了,池小翠跟着张芸芸去她家附近后面的小山坡上捡蘑菇。
“我们就找那种倒在地上的枯树,上面的蘑菇最多了。”
池小翠“嗯”了一声。
昨天下了大雨,此时小山坡上的泥还有些湿滑,张芸芸走惯了这种路面,如履平地。
而池小翠穿着防滑的雨鞋,仍然得小心翼翼地看着脚下的路,不敢分心。
不一会,张芸芸率先在坡顶发现目标,“小翠,来这里,这根木头上有好多蘑菇!”
池小翠闻言走过去,不知踩到了什么,突然脚底一滑,从坡顶滚了下去。
还好小山坡坡度平缓,加上池小翠及时护住了头脸,她没受什么伤,就是今早才换的衣服全是泥。
池小翠心虚地想,回家不会因为这个挨揍吧。
“小翠,你没事吧?”张芸芸在坡顶大喊,正向着她快步走来。
她用手撑着地坐起来,回应了声“没事”。
她刚要站起来,却感觉脚腕好像被什么冰凉的东西抓住了。
池小翠浑身僵住了,寒毛乍起,连眼珠子都不敢动一下。
短短几秒的时间里,她脑海中呼啸着飞过许多弹幕。
“山村老尸”“恶鬼索命”“水鬼上岸找替死鬼”“坟头采蘑菇”……
打断她思绪的是,脚踝上越来越紧的触感和轻微的求救声——“救我”。
池小翠差点没原地跳起来。
她第一反应是“棺材里的人爬出来了”,好不容易重活一辈子,她可不要轻易狗带。
随后池小翠勉强用科学唯物世界观,让自己镇定下来。
她低下头,发现原来是一只手握住了她的脚踝,旁边低矮的灌木中隐隐有个人的身影。
既然能出声,肯定是活着的。池小翠给自己打着气,拨开了灌木。
一个浑身被泥包裹的身影映入她的眼中,身形瘦小,一看就是小孩。
这时候张芸芸也赶来了,惊讶道:“怎么有个小孩?”
池小翠无辜地摇摇头。
最后张芸芸把这小孩背回了张家。
张婆婆看到她们去采蘑菇,结果背了个小孩回来很是惊讶。
“这是谁家的孩子?”
池小翠和张芸芸双双摇头,张芸芸说:“不知道呢,小翠滑了一跤才在坡下发现他。”
她们换身衣服的功夫,张婆婆已经把小孩的满是湿泥的外套脱了,还给他简单擦了擦。
之前脏得脸都看不清楚的小孩,终于露出了真容。
面色苍白,五官俊秀,乌漆漆的头发湿哒哒地贴在他的脸上,更显得他帅气可爱。
他脱下的沾满泥水的衣服,明显用好料子做成的,再加上地上的一双小皮鞋,一看就是城里才能养出的孩子。
张婆婆说:“我没见过这孩子,他应该不是本地人。”
细看小孩,他在微微发抖,她摸了摸小孩的额头,烧得滚烫。
她看向她们:“这孩子烧得厉害,我得把他送到卫生所去。芸芸,你就在家看好小翠。小翠就和姐姐在家玩,啊?”
两人乖乖点头。
张婆婆用大棉袄裹住了小孩,在张芸芸的帮助下,背起小孩,向着镇上走去。
张婆婆是做惯农活的人,身体康健力气也大,这个看起来六七岁的小孩还不如她平时背的菜重,背着他照样脚步稳健。
傍晚池小翠爸妈下工后,张婆婆还没回来,他们得知情况后,池东辉去了卫生所。
谢竹青就留下做了饭,让张芸芸一起吃了,还给没回来的人留了饭。
吃完饭又等了一会儿,张婆婆和池东辉才伴着夜色回来。
“那小孩是谁呀?现在怎么样了?”池小翠迫不及待地问。
到底是她第一时间发现的小孩,池小翠一下午都在好奇并担心他的情况。
好奇的是这样一个一看就是城里长大生活富足的小孩,为什么会悄无声息地来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并且病得人事不省。
而担心,则因为同样的年纪,她在父母的宠爱下整天无忧无虑,但这个小孩却昏迷在山坡下的泥水里,如果没有池小翠摔的这一跤,可能就从此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这个世界。
她焦急地等着池东辉的回答。
“没人认得他,他烧得厉害,我们回来时还没醒。”池东辉连忙说。
见池小翠一脸失望,张婆婆安慰说:“明早我带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