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在家里左等右等,等不来夏云,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突然想起来昨天进城,和王涛约定了今天还要交易。
“夏云怎么还不回来呀?”林雅岚麻利地收拾着桌子,把江秋刚才带回来的两袋蘑菇都整理好了。
马上就要到下午了,江秋也有些着急,以前送货都是上午,现在都到了晌午时分,要是让王涛等急了,就有些不好看了。
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江国庆你等着,我跟你没完!”
江秋在家里听见夏云骂骂咧咧的声音,好奇地跑了出去,“怎么了这是?”
这个时候江国庆已经跑没了影,夏云呸了两声骂道:“这小子捡了我的手表,占为己有了。”
江国庆本来就是个惹事精,要不然之前也不会被孙警官给抓进去。
“算了吧,一只手表而已。”江秋心里是不想大事化小,但是他要是再次被抓回去,那个江炳忠肯定会再次对他施压,让江秋把他三儿子给捞出来。
夏云低着头,狠狠地踢了一脚地上的碎石,“算我倒霉。”
“不说这个了,那些蘑菇怎么样了?”
江秋偏了偏身子,说道:“今天采了蘑菇,加上前几天的存货少说有300斤,我们早就跟王涛约好了,今天在农贸市场碰面,现在已经到下午了.”
夏云叹了口气,一抬头正看到嫂子费劲巴拉地把4袋蘑菇给挪出来。
“嫂子!这种事让我们来做就好了。”
夏云快跑了两步,把蘑菇抢在手里,“赶紧走吧,别耽搁了。”
王涛在农贸市场等了他们大半天,结果就等来4袋香菇,称重之后有些失望,“怎么这次这么少,才三百多斤?”
“基料没什么养分了,加上天气原因,这香菇不可避免的就会减产。”江秋解释道。
“我还以为这次你俩能拉一千斤过来呢。”王涛一边把蘑菇抬下秤,总感觉上次送的那块西铁城手表有些亏。
“这次量太少了,只能给你们算一块钱一斤。”王涛道。
夏云听到这话脸色有些难看,“一斤就减掉两毛,我们亏得有点多啊。”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两毛钱都够买半只鸡了。
夏云心疼地咬着牙,“300斤蘑菇一斤少了两毛,那就是60块钱。”
“大兄弟,我们走货也是要讲究运费和利润的。”王涛为难地说道,300来斤走一趟路费都不够。”
听到夏云抱怨,王涛有些进退两难起来,在这个县里,也就除了江秋有魄力包下一个山头,有着稳定的香菇种植渠道,要是因为两毛钱的关系,损失了这么大一个货源,实在得不偿失。
他正要改口,想把香菇的价格在抬回去。
却没想到江秋按住了他的手:“一块就一块吧,这次的量确实有点少了,不过王哥你放心,下次的量,绝对会让你满意。”
王涛尴尬的笑了笑,没想到江秋会主动的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心里有些为自己小心眼子而羞愧,都是做大生意的人,确实没必要为了几毛钱斤斤计较。
“其实你别看我没趟都拉这么多,可到了那边我走的也是批发价,就赚个辛苦钱,咱们互相理解,互相理解。”王涛讪笑了笑,急忙从口袋里掏出钱,按一块二一斤的价格,给江秋结了账。
“王哥客气了。”收下钱,江秋道了句谢。
可这时,夏云却偷偷的用胳膊捅了江秋一下,小声的抱怨道:“秋哥,这家伙上次送了咱们块手表,这次就要给咱们降价,心地有些不纯啊。”
“那你以为,他的手表是白送的?”江秋白了夏云一眼。
夏云有些不好意思,只觉得那块手表有些可惜,自己还没戴几天,就被江国庆那个王八蛋捡走,装进了自个兜里。
钱货结清,江秋抬脚正要离开,可看见王涛正和他的工人一起搬着几袋蘑菇,心思一动。
“王哥,”江秋叫住了王涛,很是诚恳地说道:“卖了这么久的蘑菇,还没有正式请你吃过一顿饭呢。”
王涛,来这农贸市场收货也有一段时间了,向来跟卖货的人没有什么交集。
不过这个江秋跟普通的农贸商不一样,他手里有承包的山头,资源也比一般的农民雄厚,如果还能从他手上,搞到其他优质的山货,确实能省掉自己不少的功夫。
“好啊。”王涛回答的没有任何有余,他转过头跟工人交代了几句,就跟着江秋出了院子,来到了街上的江秋以前常去的一家羊肉馆,
一坐下身来,江秋就轻车熟路的要了三大碗羊肉汤,虽然中午吃的饱饱的,可夏云没怎吃,这王涛应该也是没来得及吃,他也就应付的陪着吃点。
羊肉汤上了桌,诱人的香气引得夏云食指大动,他急忙又要了几个烧饼,随即大快朵颐的干起饭来。
王涛也低下头喝了两口汤,鲜香的味道也让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只是王涛一边喝汤,还不忘抽出空对江秋问道:“这港岛人喜欢山货,老弟你那山头上有没有其他的什么农副产品?”
还未等江秋回话,夏云听到这个就兴奋了起来,也来不及咀嚼嘴巴里的烧饼,就口齿不清的自豪说道:“山货?我们山头上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怎么?这个你也收?”
王涛终于正经起来,转过头认真说道:“那当然,山里面产的胡桃,大枣,八角,丁香,甘松,花椒这些东西,在港岛可畅销急了!”
“港岛人喜欢凉茶煲,这些都是他们的最爱。”江秋一针见血的跟着补充了一句。
清源山上产得最多的是香辛料,药材,特产,野菌之类的山货。
其中,香辛料最多,包含了桂皮八角,高良姜,白胡椒,五加皮,甘松,辛夷,花椒,丁香,白胡椒。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山里野生的,所以品质虽然好,但是产量也非常的少。
王涛心想,这兄弟俩是一手货主,能够保证持续和优质的货源,只要吧生意定下了,自己稳赚不赔。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王涛喝下最后一口羊汤,笑着问道。
“可以啊,那些东西放在山上没人摘也是浪费,既然王哥需要,我们还有钱挣,何乐而不为呢?”江秋笑着道。
与王涛商量了一下山货的品种,以及采货的细节之后,天已经暗下来了,江秋和夏云赶紧往回赶。
回去的路上,夏云不断提醒江秋:
“秋哥,虽然王涛愿意收我们的货,但我还是觉得以后卖货的渠道,还是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江秋微微点了点头,“可是到目前为止,王涛还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的销售渠道。”
“现在国内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多少还是需要这些投机主义者,帮我们把路子给盘活了。”
中间商赚的差价,除了落入自己的口袋以外,还有渠道,运输,零售等等环节,在市场还不成熟的时候,这些都是通过人脉走出来的。
他们承包山头的租金,有一部分还没有付还给村民,现在手上余下一千来块钱,江秋攥在手里,是想拿这笔钱做本金,开发其他的赚钱渠道。
如何把清源山内能用的山货搬出来呢,他看了一眼夏云,心想光靠他们两个效率实在太低了,看来还是得想个办法,请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