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华夏历史儒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他如果能经常来海洋讲坛说书,那影响可是一等一的广达。
要知道,儒家思想在大坤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渗透。
人们对儒家的知识,和他对人民的指导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流传经典的故事曾子杀猪,都是人们拿来教导孩子最好教材。
大家对他的尊敬,称作圣人,当然是配的上这样的尊称的。
不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儒家的也有他的不足。
这个后人可以根据不妥的地方加以改之,也不伤大雅。
多记住他的优秀,能让自己得到力量,鼓励就行。
有些语言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看起来是不太正确,可是过一段时间他又变得是对的了。
万事万物都在变。
思想观点,也会随之改变。
现在宋瑞只要他能在讲坛发扬光大,带头演讲,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精神满足就好。
有他在这里演说,这对海洋讲坛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
他博学多才,口才也极佳。
在台上侃侃而谈,一定会吸引更多的观众。
而他的思想正派,非常有教育意义。
相信能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
免费让他们听名家讲坛,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稳赚不亏的生意。
知识学到心里了,随时可以拿来使用。
还不用花费一文钱。
宋瑞知道,这名家讲坛搁在后世N年,那可是要收高额的入场费用的。
他的知识也是花费了精神,时间,经钱的。
收费当然是应该的事情。
但宋瑞现在是全程免费,来说的不要钱,来听到也不收钱。
纯属自愿,爱好。
孝道,这是华夏子孙的基本教规。
曾子如果在这里将他的这些思想传播开来,对大坤的文化发达也是有巨大贡献的。
每个家庭里都要老人。
老人身体衰弱,干不了重活,或者有些根本就一点活都干不了。
完全依靠儿孙照顾,赡养。
当然自然就给子孙添了麻烦。
在外围环境的影响下,难免会产生不良情绪。
这样没有收入的老人吃饭穿衣都要看子孙们的脸色。
时间长了,就容易亲人之间产生矛盾。
而这些矛盾又 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或者根本就无法解决。
人都是群居动物,离不开交流。
东家比西家。
给年轻一辈造成很大的压力。
情绪上来,就会亲子之间翻脸。
亲子之间翻脸不需要条件,顾虑。
说反就翻脸的。
刚开始老人可能忍气吞声,长此以往,就忍受不了。
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家庭悲剧!
现在好了,有曾子这盏明灯,照耀着大家前行。
另外曾子可是有许多的学生,能帮助海洋讲坛加持成绩。
能让他的学生打开智慧的大门。
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
曾子在海洋好处多多。
“我的这个策划是非常成功的。”
“刚开业,就吸引到了曾子这样的打圣贤来登场。以后可能会吸引到更多这样的名人。如果真实那样,朕就太爽了。”
“不得不说是好处多多益善。”
“当然,就每天讲讲课什么的,曾子的才能是不可能完全发挥出来。必须有特殊建筑博学才可以。”
“要完成建筑上的事情,就少不了宋班先生。”
宋瑞独自在心里盘算着。
建立一个海洋讲坛,他的目的性是很强,直接的。
第一,刺激人们的文化观念。不只是吃饭穿衣这么简单的生活,还应该有精神生活。
第二,大坤王朝隐藏的许多名人,要挖掘出来,为我所用。
说到底,都是宋瑞的一个棋局,讲坛是他的一个工具,他要制造一些冠冕堂皇的规则,诱惑名人们的好奇心。
从而让他发现他们。
这才是宋瑞真实的目的。
当然同时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是他想的。
一件事情的成功,能带动多方面的价值,这也是非常有意义,值得的。
新的科举也发现了不少的人才。
可是许多的名人他们的思想境界不一样,根本就不会去科举出人头地。
知识分子的性格一般都是非常清高,自大的。
他们要证实了皇上的政策是可靠的,看到了榜样,他们才可能来参加这些活动。
但是海洋讲坛就是个列外。
不管你是什么出生,什么职位,地位,只要你愿意来讲你的故事,将你的所见所闻,小道消息都是可以的。
将信息收集在这里,说开来,然后能将你说的内容传播到四面八方。
有一个集中地点。喝茶聊天也行。
那些肚子里有诗书的名人,闷久了,也会需要发泄口子。
那么这海洋讲坛就是他们最好的发泄地点。
如果自己的观点,看法讲出来,现场能得到其他人认可,共鸣,这应该是说书人的最大快乐!
这样那些博学多才的名人感受到了快乐,就会对海洋讲坛迷恋。
经常来,然后天天来。
当他们讲到那些好的点子,主意,被人们吸收利用起来,对大坤王朝来说是一个飞跃!
慢慢的他们就声名远扬。
宋瑞闻名,就可以迅速的找到像曾子这样的人才。
海洋讲坛就等于是个变相的科举,将他们慢慢的诱导过来。
他们自觉的来参与,比起皇上去“三顾茅庐”什么要好得多。
自觉的他们会更加珍惜自觉的才华,将他们的才华发挥到尽善尽美才对得起自己。
他们想要的是这样的快乐,成就感。
这时,宋瑞淡淡一笑。
大声说道:“是的,你可以敞开胸怀畅所欲言。不管你说的怎么样,朕都不会追究责任。”
“你要知道君没有儿戏的言语!”
每个人都听见了。
曾子听到皇上这句话,心里也非常放心了。
他也是阅人无数,从皇上的言语中感受到了诚意,期待!
于是他放心大胆的开口道。
“有皇上您这句话,草民就放心了。”
“我不欣赏皇上新的科举制度!”
“我认为皇上的心科举制度太紧密,挑选的人才只不过是第一批剩下来的,然后第二批接着来挑选。
这样越选就越差。这样的科举制度有什么意义呢?”
这话像一枚炸弹一般扔进了皇宫中一般。
吃了豹子胆了,一上来就给皇上一个难看!
真的是不怕死。
即使皇上说了不追究你的任何责任,但是他如果怀恨在心,转着弯来治理处罚你,有的是法子。
说皇上就算了,他还刚好说道是皇上最得意的科举制度。
要知道他在心科举制度里收获慢慢的。
文科状元,周瑜,立刻状元关羽。
还有江南道世家补空缺的官位。
等等。
现在曾子却胆大包天,出口对皇上这个制度不满意 。
这不是在给自己挖坑吗?
听书的观众也一片愕然。
心情从沸腾直接到冰窖。
看来曾子把海洋讲坛给搅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