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其他类型 > 穿成后妈文女主的死对头 > 第九十四章 上辈子没这回事

第九十四章 上辈子没这回事(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江河落云中 修仙,我靠忽悠快速提升 大明:开局一个军火库,天下全靠打 我,暗夜雷神,被清冷校花召唤了 都市医仙:从被女主退婚开始 巨星:从给天后拍广告开始 重生后,白莲花嫡女杀回来了 疯了吧!刚重生就跳河表白校花 重生1990:从收废品开始 忆江南:梦回大溏

陈建国无语:“洗衣机倒是不难买,可我把洗衣机买回来,你咋用啊?咱们村可还没通电呢。”

也不能说没通电。

大队就通了。

不然喇叭也不能用。

但家庭用电确实还没通。

没办法,电费挺贵的。

就算上面把线拉过来,肯拉线入户的也没几家。

等于凭白浪费资源。

除非村里想安电线的人家达到一定户数,不然这个电线还真拉不起来。

唐柔傻眼了。

这见鬼的日子哦。

为了洗衣机,为了电风扇,为了冰箱,为了能早日通电用上这些东西,唐柔立刻振奋了起来。

任何一家企业在开头的时候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还好这是集体经济。

大家通力合作,有人脉的用人脉有关系的走关系,什么都没有有威望的,就用来镇压村里那帮没出钱又没本事还想要名额的不安分份子。

在这一团混乱中,艾美饰品总算正式成立了。

村里听说唐柔家那堆布头是陈建国弄回来的,就想让陈建国当采购,专门负责原材料这一块。

谁知陈建国考虑都不考虑就拒绝了。

说自家已经有一个人在厂里了,他就不进去了,免得人家说他们是搞个人小团体,他不能给部队不能给当摸黑。

不过他答应带着老村长选的采购先去淌一下路,以后就要靠这个采购自己。

老村长他们都非常欣慰,觉得陈建国觉悟很高。

原料采购这块儿陈建国帮着解决了。

包装这块儿就要去找其他的厂家合作。

唐柔本来以为很难的事,没想到随着村里大大小小的官员以及老一辈的老人出山,问题解决的比她想象的迅速的多。

唐柔的计划书中,他们是打算走中高档路线的,那么包装就要足够精美。

普通饰品有个印着他们LOGO和厂名以及产品分级单上的建议零售标签的硬纸板就行了,但好一点的,就要有纸盒礼盒了。

其他的还有各种夹子啊皮筋啊塑料包装纸啊等等。

这些都需要去找厂家请人家帮忙制作印刷。

甚至布料也不再局限于目前大家常用的这些布料,而是扩展到了锦缎丝绸等等。

不过锦缎丝绸这些并不好搞,这些大部分都是要出口创汇的,留给国内的份额非常少,大家基本都是抢着要。

然后就有一个大爷出面解决了,他有个兄弟家的孩子就是在绸缎厂工作的,可以找对方的门路买

包括最让唐柔挂心的售卖环节也被村里几个大爷几封信解决了。

这些大爷都有亲戚或者子女在外面担任一些比较不错的职位。

有一位大爷的儿子是在省会最大的国营商店担任经理的,大爷一封信过去,他儿子就让村里带着样品过去看看。

而且这些大爷还挺开明。

每家都是出了最少二十块钱。

比如那位儿子在省国营商店当经理的大爷,人家出手就是一百。

是五百多户出资人里极少数出钱上了三位数的。

期间还有个小插曲。

知青们返城无望,想进厂的话,除了两个女知青比较手巧外,那些男知青基本没戏,就闹腾的厉害。

唐柔就提出了让这些知青们跟厂里签了用工合同,然后回自己的城市驻点代售。

厂里除了每个月十块钱的底薪,还可以根据他们签的单子给他们提成。

这个提成还不是论个算的。

而是厂里给他们一个最低价,在这个出厂价的基础上,他们能谈成什么价格就看他们自己的。

谈好的价格和最低价的差额,他们和厂里五五分。

这下所有的知青都沸腾了。

虽然他们名义上是以艾美饰品的销售员的名义回城里的,可厂里并不限制他们在城里呆的时间,只是每个季度就必须回来做一次工作汇报,甚至还给他们发工资。

别看十块钱不多,就算在大城市里,十块钱也能解决不少问题了。

至少家里如果住不下的话,有这十块钱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

更不要说还有提成。

这和回城根本没有区别,甚至还直接解决了工作问题。

这下连女知青也放弃了在厂里当工人拿工资,而是自告奋勇也要回老家卖货。

有大家的鼎力支持,唐柔当然也是马力全开。

三天工夫就搞出了十几款或简单或复杂的各色头花。

这些花色有的鲜艳有的暗沉有的内敛。

最受欢迎的是那些颜色鲜艳的,就连很多男同志看了也觉得好看。

唐柔觉得这大概就是大环境下造成的审美反弹。

毕竟现在除了小孩子和年轻姑娘,少有成年人穿颜色鲜亮的衣服。

黑蓝灰绿才是这个年代的主旋律。

大家分工明确,随着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兴致也越来越高昂。

就在省城的订单刚敲定的时候,杜若兰和李红兵回来了。

刚进村俩人就察觉到了村里的异样。

以前这个时候大家必然是去地里想方设法的挣工分了。

但那种沉重不是很开心的气氛却根本无法遮掩。

地里的活儿永远干不完,割完麦子要收油菜要种玉米。

玉米出苗要上肥,长草了要拔草,拔了草要浇水,浇了水又要拔草。

不拔玉米苗连长都长不高。

好不容易收玉米了,花生红薯高粱等等也该收了。

一年到头最清闲的时候,也就冬天那几天。

不然也不会大家结婚都赶在冬天,因为就那时候有时间。

可现在呢,大家轻松愉快说说笑笑。

跟平时那种说笑完全不一样。

打了几声招呼两个人回到家还有些奇怪。

王菊香不以为然:“有啥奇怪的?不就是村里建了个厂?前几天刚接了据说好几百块钱的大单子正高兴呢。”

“要我说他们高兴也是白高兴,有一个大单子又怎么了?几百块钱能把厂子里那么多人喂饱吗?”

李红兵挺高兴的:“真的?什么厂?咱们村又建厂了?这下好了,大家在村门口就能工作了,不用一心往城里跑了。”

李红兵还是挺有远见的。

一个村子的繁荣昌盛靠的是年轻人,可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想着往城里跑去当工人。

虽然去的人不多,那是因为机会少。

要是机会多了,村里不就剩下一群老弱妇孺了?

到时候粮食生产怎么办?不是就完蛋了吗?

杜若兰却惊呆了:“什么?工厂?咱们村?谁开的?”

上辈子根本没有这回事啊。


过渡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荒天帝体决 我在剑气长成斩妖 兜兜半生 永生之钥 仰望彼此 喜欢你,是上辈子的事情 残念觅生 穿越之假面骑士是反派? 重生嫡女:王爷是个无赖 交换人生后玄学女配成了豪门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