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家父宋太祖 > 第111章 辽军

第111章 辽军(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无敌仙尊重生都市 灵气复苏:我昏迷了三年 万道造化诀 特种兵:开局被人踹下直升机 他的温度差 我,最强势力之主 命运交响乐 异事簿 九洲争霸录 重生之逆流十年

太原东北一百二十里外,一座小小的石头关城,名为石岭关,扼守在并、代、云、朔诸州要冲之间,成为了辽人南下,驰援汉都太原的必经之路。

关城不是很大,方圆只不过十里之地,建筑于群山之间,扼守南北之要冲!

原本,关城周围,还有一些零散的民居村落,有几十户人家,在关城内外,开辟了一块块薄田,种上了五谷杂粮之物。

田基贫瘠,所产不丰,一亩地也就能产出百十来斤粮食。

好在周围比较荒凉,人烟稀少,只要肯吃苦,多开辟些荒地,多种上几亩,勉强养活一家老小,还是可以的。

只不过开春之后,宋军大举北上,一只人数约在五千人左右的宋军精骑,在三月中旬的时候,入驻了石岭关,接手了关城防守重任。

大军入驻,附近的村民,顿时心知肚明,又要打仗了!

打仗,是会死人的!

从唐末到现在,五六十年了,几乎年年打,月月打!

原本还有几十户人家,上百人丁的村落,现在更是只剩下了十几二十户人家,而且全都是老弱之流。

稍微年轻点的,要么已经逃荒,要么便是被强拉入伍,做了军汉,可能已经死在了战场上,也可能还在军中苟活着!

总之,石岭关附近的村落,能动的,能逃的,基本上都已经逃亡了,剩下的,就只是些老弱之流。

至于妇孺,在战乱之时,妇孺那可是战场上的战利品之一,特别是对于人丁本来就稀少的契丹辽人,或者汉国来说,妇孺绝对算得上是战场上的战利品,而且是最有价值的战利品之一!

辽人南下打草谷,除了抢劫金银财宝,粮草辎重外,妇孺儿童,也是他们掠夺的主要目标之一!

当然,若是有成年男丁,那就更是难逃毒手了!

成年男丁,那可是劳动力!枪,上得了战场!

因此,若是在打草谷的时候,遇上

汉人勤劳,不仅仅能种地,而且还会各种生活技能,铁匠、木匠、泥瓦匠,应有尽有!

更主要的是,成年男丁,还能拿得动刀成年男丁的话,辽人就更不可能放过了!

石岭关扼守冲要,南下北上,皆从此过!

立关建城十数年,大小战事数十次!

每次大战,关城附近的村落,便会遭受一次灭顶之灾,十室九空!

兵过如篦,匪过如剃!

大战一起,石岭关周围,便会化作修罗战场,尸山血海,继续留在村子里,只有死路一条!

因而,在察觉到大军北上,进驻石岭关后,石岭关附近的村民,能逃的,全都逃了,不能逃的,也都找了个深山老林,躲藏了起来,只等大战之后,再重新下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山下的庄稼田地,毁了还可以重新开辟,重新种植庄稼,等上几个月,依然还能有所收成!

可若是性命没了,那可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因而,在大军入驻石岭关后,关城内外,就只剩下了五千宋军,以及押送军需物资,粮草辎重的民伕徭役!

清晨,一轮红日,从崇山峻岭间,跃升而出,挂在了东边天际,晨光倾洒,照耀着晋北大地。

石岭关城楼上,晨风吹过,旌旗猎响,大纛之上,一个大大的“何”字,若隐若现!

入驻石岭关的,是大宋河东禁军精锐,虽然只有五千人,但却全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

统兵大将,更是河东名将何继筠!

何继筠,现在不过四十九岁,正当壮年,却已是久经沙场,戎马几近三十年,身经百战的百胜将军!

宋军北上伐汉,何继筠被任命为石岭关都部署,担负起了阻击契丹辽军南下的重任!

石岭关乃是契丹辽人,南下救援汉都太原的必经之路,也是太原城的东北大门!

石岭关一破,契丹辽人,便能长驱直入,大军直抵太原城下,宋军便将会面临腹背受敌,为汉军、辽军内外夹击的困境之中!

宋军虽众,太原城下,三十余万宋军集结,十倍于太原城内守军!

可一旦腹背受敌,想要再获胜,那可就难了!

而太原城中的守军,得知辽国援军抵达之后,也势必会军心士气大振,想要再攻破太原城,那可就更难了!

因而,石岭关内的何继筠所部,便成了阻击辽人的第一道防线,同时又是最后一道防线!

何继筠率军入驻石岭关的时候,赵匡胤才刚刚围困太原!

如今,何继筠已经在在石岭关内,驻防十几天了,关城内外,包括关城城墙,都被他修葺一新,用巨石重新加固了一遍!

城头上,更是从关城内外,采集了大量的滚石檑木,堆集在城头上,如一座座小山似的。

城头的城墙垛子后面,每隔几步,便架设有一座床弩,比军中所用铁枪还要长上一些的铁箭,就放在床弩旁边,只等用时,十余人合力,推动弓弦,放上床弩,便成了一件杀人利器!

百步穿甲,无坚不摧!

关城不大,城头上驻守的宋军,仅有千人!

关城外山谷两旁,崇山峻岭之中,还隐藏了两千宋军,只等辽军一到,一声令下,便能从山谷两边,冲杀而出,对山谷中的辽人,形成合击之势!

除此之外,石岭关关城之中,还有两千精锐,作为机动队,随时补充、增援城头上的守军,或者在城外两支宋军夹击辽人之时,冲杀出城,给城外辽军,致命一击!

三面合击,城头上又有弓弩助阵,守住小小的石岭关,将契丹辽人,阻挡于关城之外,何继筠信心十足!

朝阳初升,石岭关外山谷之中,突然惊起一群飞鸟!

山谷中的泥土小路上,一骑快马,飞奔而来,飞快地朝着石岭关关城冲去,身上还背着一面小旗,小旗上面有一个大写的“令”字!

快马令兵,很快冲到石岭关关城前,翻身下马,亮出身份牌后,爬进了关城外的一个吊篮里,拉着吊篮绳索,摇晃了几下。

城头上,几个宋军,一起用力,将吊篮拉上了城头。

刚一上城,令兵便跳出了吊篮,朝着城下飞奔而去,在城中一路狂奔,冲进了城中大营。

城中驻军大营中,何继筠已经穿戴整齐,聚将点卯。

令兵一路狂奔,一路大声叫道:

“报!~”

冲进大营,冲到了何继筠的主营之中,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道:

“启禀将军,斥候营甲队禀报,石岭关东北山谷,三十五里外,发现辽国大队人马,人数约有两万!”

“其中真蛮约有三千,投下汉军,一万七八!”

“蛮军统帅耶律兀烈,投下汉军统帅为南院副枢密使郭郧!”

两万人!

营中诸将,听闻南下的辽人,有两万之众,脸上不由得全都浮现出一丝激动、兴奋的神色来!

石岭关中诸将,皆是宋军精锐,百战精兵,闻战不惧反喜!

虽然石岭关中,只有五千宋军,辽军是其四倍之众,敌众我寡,但营中诸将,却没有任何人,表现出恐惧和害怕的神色,反而觉得有些失望!

就连何继筠也一样!

听闻南下的辽军,竟然只有区区两万人,而且还只有三千辽军,其余的全都是投下汉军,何继筠心中,其实隐隐感觉有些失望的!

大宋倾国出动,发兵数十万,北伐汉国,目的当然不仅仅只是撮尔之地的汉国了,而是汉国背后的辽国!

放眼天下,也只有辽国,才算得上是大宋真正的敌人!

原本,何继筠是做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的!

他手下这五千宋军,扼守津冲要道,辽军南下,石岭关首当其冲!

汉国乃是辽国盟国,宋辽之间的缓冲之地!

宋国伐汉,唇亡齿寒,辽国必定来救!

南京道原本是中原的幽云十六州之地,汉人居多,辽人担心汉人作乱,驻扎了十数万重兵防守,光是宫分军,就有三个帐,驻防南京。

其余的部族军,投下汉军,那就更多了,足足有二三十万之众,几乎占据了辽国兵力总数的三分之一!

然而现在,出现在石岭关外的辽军,却只有区区两万人,比何继筠预料中可能出现的辽军,足足少了三四倍!

即便是事出突然,来不及集结整个南京道的所有宫分军、部族军和投下汉军,集结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也是有可能的吧?

七八万,十来万援军,南下救汉,出现在石岭关外,那都不稀奇!

反倒是现在,只出现了区区两万人,倒是件稀奇事了!

辽汉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辽人不懂,辽人朝堂上的南面官,总该懂的吧?

南下救汉,那是必须的!

可问题是,现在辽军出现了,人数却比何继筠预料中的,少了许多!

这,可就奇了怪了!

难不成,这只是辽军先锋?

可若是先锋,也不该是这样的组合吧?

三千辽军,一万七八千的投下汉军,这……

这几乎是以投下汉军为主了啊!

而辽国的投下汉军,战斗力,在辽国大军之中,绝对属于垫底的那种,完全没法跟大宋禁军相提并论,最多也就跟厢军、乡兵差不多!

有些甚至就是辽国军中的民伕徭役,专门负责后勤辎重运输的!

这样的一支军队,人数再多,又能济得了何用?

一个冲锋,也就跨了!

真正有点战斗力的,也就那三千辽军了!

而那三千辽军中,有多少宫分军,有多少部族军,还不好说呢!

若全是宫分军,那还有点战斗力。

可若是部族军……

三千辽军,也根本不够给宋军塞牙缝啊!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成年男团混进来一个小学生?! 穿越原始之魂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娘子大婚选白月光,王爷我要君临天下 打造最强边关 天命败家子 红楼之江山多娇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三国:王业不偏安 论恋爱游戏与虫族的适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