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家父宋太祖 > 第32章 虎子

第32章 虎子(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无敌仙尊重生都市 灵气复苏:我昏迷了三年 万道造化诀 特种兵:开局被人踹下直升机 他的温度差 我,最强势力之主 命运交响乐 异事簿 九洲争霸录 重生之逆流十年

入夜后,御营之中,依然灯火通明。

皇宋官家赵匡胤,正看着悬挂在营中的北地舆图。

舆图之上,汾水绕着太原坚城,蜿蜒东流。

太原,乃是北地第一大城,大唐龙兴之地,城大墙高,易守难攻,想要攻破太原,绝非易事!

北上以来,赵匡胤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研究北地舆图,查看太原的城防部署图。

所有的城防部署图,都是武德司的探子,费尽千辛万苦,甚至付出流血牺牲,才好不容易,从太原城中,抄绘下来,秘密呈送东京,送到赵匡胤的手上的。

虽然,从时间上来说,这些城防部署图,已经有些滞后了,而且所有的部署,都是大军尚未出发时,伪汉的部署。

现在,大军从东京出发,已经超过十天了,想来伪汉也早就已经得到了大军北上的消息了。

伪汉僭越称孤的刘继元,肯定也对太原的城防部署,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甚至从周围的州县驻军中,征调援军,补充了太原的防守力量。

只不过,伪汉在得到皇宋大军北上的消息后,势必会进一步清洗城中细作,武德司的探子,想要再打探到太原城的城防部署和驻军信息,可就越发的困难了。

想要送出太原城,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手上没有更近、更新的太原城防部署和驻军的舆图,赵匡胤也只能拿着年前收到的太原城防部署图,进行研究和推演了。

夜已经是很深了,营帐的亲卫,都是赵匡胤最贴身的亲卫,跟随他南征北战,浴血厮杀,但却没有一个人,敢在官家研究地舆图的时候出声,更不敢提醒官家保重龙体。

“官家。”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营帐外面,传了进来。

“进来。”

赵匡胤沉声说道。

随后,营帐的幕帘被掀了起来,一个军汉径直走了进来,几步走到了赵匡胤身边,躬身将一节小小的翠竹筒,递到了赵匡胤的面前,低声说道:

“官家,第一营探子密报。”

赵匡胤眼睛猛地一亮,急忙伸手抓过竹筒,然后朝那个军汉挥了挥手,那个军汉躬身一礼后,退出了营帐。

赵匡胤瞧了一眼竹筒上面的封泥钤印,完好无损后,这才轻轻一捏,捏破了竹筒,从竹筒里面,抽出一卷小小的卷纸来。

打开卷纸,却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蝇头小字,正是赵匡义让探子收集整理的赵德昭的‘治军之法’!

赵匡胤扫了一眼,旋即将御案上的宫灯,挪近了一些,借着灯光,仔细地查看了起来。

从头到尾,仔细认真的看了一遍这份按照他的旨意,记录着皇儿赵德昭的“治军之法”的密奏,赵匡胤却发现,似乎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微微皱着眉头,仔细看了两三遍后,赵匡胤的霉头,却皱得更紧了。

密奏上面记录的治军之法,尽是些无用之举!

翻来覆去,就是些跑操啊,喊口号啊,晚上扎营后,下令全军用热水烫脚啊之类的,再寻常不过了,可以说,完全没有任何奇特之处。

不过,从这份密奏上来看,‘身体力行’这四个字,赵德昭做得还是不错的,所有的举措,包括跑操,都是他亲自带头,然后才慢慢的影响,传播到全营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赵德昭这种带头示范的表率作用,才让他逐渐的赢得了全营将士的尊敬和爱戴吧?

密奏上,武德司的探子,甚至还记录了,赵德昭为曹璨换药之事,还有亲自探望,因行军而脚上磨泡,行动不便的伤兵人员!

甚至还在军中,搞了个什么病号饭,给那些受伤的病号,多加了个肉饼,或者一碗蛋花汤之类的!

从这些举措来看,‘爱兵如子’这四个字,赵德昭做得还是不错的!

看来,让赵德昭从军这一步,自己并没有走错!

虎父无犬子,昭儿说得对,自己是虎帅,凭借着一根军棍,打下大宋四百军州。

自己的儿子,又怎么能是犬子呢?

即便真是一条犬,那也要带着他,上战场,见血、厮杀!

杀的人多了,见的血多了,便是一条犬,也能变成一头狼!

现在看来,昭儿并不是犬子,而是真正的虎子!

自己之前,一直将昭儿放在京中,原以为这就是在保护他,爱护他!

可实际上呢,那或许才是在害他!

历朝历代,开国之君难,守成之君更难!

一个连战场都没上过的皇帝,如何能守住祖宗打下来的偌大个江山?

光是守成,又能守得了几年?守得了几代?

他可不希望,自己的继任者,是个连战场都没上过的无能之辈!

此前,每次征战,赵匡胤几乎都会将皇弟赵光义带在身边,让他掌军,让他临阵,让他参赞军机!

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要让赵光义上过战场,见过血,能够承担起一个储君该有的重担!

那时候,赵德昭他们还小,赵匡胤没得选,只能选择已经成年的皇弟赵光义,将他当做皇储来培养,甚至立为皇太弟!

不过现在,赵匡胤发现,自己的皇儿,也已经长大了!

在储君的选择上面,自己又多了一个选择!

嗯,皇弟和皇儿,谁更亲一点,那还用说吗?

兄弟再亲,能亲的过自己的儿子?

至于谁更加适合成为这个帝国的皇储,现在还不好说,还得先观察一下再说!

赵家天下万万年!

这是民间的谶言,源头甚至还要落到赵匡胤的身上。

就跟点检作天子一样,源头已经不可查,也不能查!

总之,这些谶言,为赵匡胤和赵家天下的长治久安,奠定了一个‘天命论’的基础!

但是,唐末以来,五朝纷争,中原大地,连年征战,没有一天不在打仗!

而自从梁祖朱温,天佑四年,代唐建梁,到建龙元年代周建宋,总计不过五十四年的时光!

短短的五十四年,中原大地,却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

平均下来,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甚至都没超过十一年!

存在时间最长的,也就大梁,存在了十六年!

最短的后汉,甚至只存在了三年!

而即便是在这些多则十余年,少则数年的‘王朝’存在的时间里,无论是朝代更替也好,皇室内乱也罢,几乎全都没有逃出一个乱字!

开国之君早崩,继位之君年少昏聩,以及兄弟相争,祸起萧墙,以子弑父,以弟弑兄,不绝于书!

即便是皇宋天下,那也是因为世宗崩逝之后,继位之君年少,无法当国,赵匡胤才有那个机会和能力,能够取而代之!

若是世宗能够多活上几年,赵匡胤现在恐怕都还在世宗御前当值听差呢!

见惯了前朝内乱,主少国疑之祸的赵匡胤,在取代后周柴氏之初,才会想要将皇弟赵光义,立为储君。

而现在,赵匡胤还正值当年,长子德昭,却也已经长大成人,也是时候让德昭随军,见一见战场上的刀峰剑林,腥风血雨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三国:王业不偏安 论恋爱游戏与虫族的适配度 神明,但十级社恐[西幻]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天子宁有种 清末1895看观你好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凛冬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