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都市言情 > 穿越古今:我,对话历史先贤 > 第699章:祠堂的产生

第699章:祠堂的产生(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都市重生:我归来就无敌了 泛而有光 瞎眼三年,我的学生个个是妖王 西游:开局签到五指山 重生后我不做和亲公主了 西游:开局忽悠猴哥去蓬莱找神仙 幸孕宠妻:战爷,晚安! 爱你成瘾:偏执霸总的罪妻 向往华夏:我打造了神明禁行的国家 全球兽化:我有太古十凶模板

看到这里,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一时之间不由得心生疑惑,为什么《朱子家训》会出现在汪氏宗祠之中?

难不成朱熹先生和汪氏家族之间有着什么关系?

亦或者,两者之间有着其他的一些渊源?

就在万千观众疑惑不已,不断的猜测着的时候,林江同样充满了疑惑的声音,缓缓的响起。

“为什么汪氏宗祠之中,会摆放着一个外姓人家的家训呢?”

随着这番话说出之后,林江微微的停顿了片刻,紧接着说道。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距离宏村不远的西递村的胡氏宗祠之中。”

“这里和汪氏宗祠有所不同,反而是直接将朱熹先生的画像挂到了宗祠之中。”

“甚至可以说,相类似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宗祠当中有着不少。”

如果说,仅仅只是一例的话,完全能够用巧合这两个字形容,但是,相类似的情况这么的多,就完全不是巧合两个字能够囊括在内的了。

要知道,宗祠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地方,里面供奉的都是家族之中已经仙逝列祖列宗。

有一点是能够确定的,就是凡是进入宗祠之中的,都是同样的姓氏,也就是都是同一个家族的人。

可是,为什么朱熹先生,作为一个外姓人,他的画像和家训能够出现在这么多的宗祠之中呢?

就在万千观众和林江一般,疑惑不已的时候,孙老的声音,就如同“一颗救命稻草”一般,缓缓的在所有人的耳边响了起来。

“其实,“祠堂”这个词语本身,就是朱熹先生所提出来的。”

“在最早的时候,祠堂,只是统治阶级,或者是士大夫阶层才能够建立的,而且,那个时候并不叫做祠堂,反而是叫做“庙”!”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现,逐渐的出现了“祠”,但是是“墓祠”。”

“所谓的墓祠,就是位于坟墓的边上。”

“而真正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祠堂,还是朱熹先生所提出来的!”

可以说,孙老的一番话惊醒众人。

仅仅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番话而已,却是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量。

如果这么说的话,作为祠堂的创始人,朱熹先生能够出现在不同姓氏的宗祠之中,也算是说的过去。

在孙老话音落下之后,屏幕之中的画面缓缓的聚焦到了黄山的另外一个村庄——黄龙口村。

“就像是孙老所说的那般,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不同姓氏的祠堂之中,之所以会挂朱熹先生的画像,或者陈列先生的《朱子家训》,主要是因为先生推动了祠堂进入民间。”

“我们都知道,在华夏的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是非常的森严的。”

“而最能够提现这种等级差异的,就是提现对祖先的祭祀上。”

“按照《周礼》的规定,属于皇帝家的,叫做太庙;其次是各诸侯和王公的宗庙,一级一级下来,到了士大夫阶层才有资格建立家庙。”

“对于当时的普通庶民百姓来说,他们则是没有任何的资格立祠的,而是只能路祭。”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才能够建立祠堂呢?”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档节目的话,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之中,恐怕能够主动去关心这一点的人数少之又少。

同时,也正是因为节目的原因,才让更多的观众知道了我们一直流传着下来的祭祀活动,以及祠堂的来源和历史背景。

在林江讲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孙老略微的沉吟了片刻,随即说道。

“说起来,这个朱熹先生是脱不了关系的,甚至可以这么说,民间之所以能够立祠堂,是源于朱熹先生的推动的。”

对于这个答案,万千观众的内心之中早就已经有所猜测,但是,他们想要知道的,则是这背后的一些故事。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朱熹先生的《朱子家礼》这部书。”

“如果说,《四书章句集注》影响的主要是知识分子的话,那么《朱子家礼》这部书对民间的影响更大一些。”

“甚至,在元明清三朝的时候,这本书还是华夏人家教的典范和行为的标准。”

“同样,这本书也是儒学民间话和世俗化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听着这话,万千观众仍然是处于疑惑不解的状态之中,他们不明白,方才的哪个问题这这本著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疑惑不解,但是众人并没有打断或者放弃继续看下去,反而耐着性子,仔细的听着孙老的讲解。

“说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将这部著作,看作是朱熹先生为所有老百姓所制定的礼,也就是让大家按照书中所讲的内容去做。”

“这样一来,民间的老百姓就知道了有这样的一个行为规范,知道了应该祭祖,结婚的流程应该是什么,家中有人去世应该怎么做,孩子成人的“冠礼”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方才所说的这些内容,就是这本著作当中的一些基本的内容。”

“可以这么说,从此之后,我们华夏的民间普通老百姓就讲礼了。”

随着孙老话音的落下,屏幕之前的万千观众顿时恍然大悟,这本著作对于民间百姓来说,就相当于是一种规范或者宝典,指导着他们日常生活之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与此同时,林江继续对《朱子家礼》进行介绍。

“《朱子家礼》,共分为五卷,分别是:通礼,冠礼,昏(婚)礼,丧礼和祭礼。”

“几乎是涵盖了人们所有的日常行为规范。”

“那么,问题又来了,朱熹先生为什么要如此细致的将“礼”进行分类和整理呢?”

“孙老,接下来还是由您跟大家伙说说吧!”

说实话,根本就不用林江的提醒,一旁的孙老已经完全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只等着林江结束他的发言,然后自己能够好好的就此进行细致的解释。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带空间去六零随军,在大院成团宠 重生1961,开局相亲对象就被截胡!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和巨星成为朋友后他总想撩我 做兄弟在心中[快穿] 我靠土味情话制霸全宇宙 花瓶小人鱼是星际bking 我包养过的校花,变成我老板了! 失忆病美人怀了我的龙崽 穿七零:带生子系统,嫁不育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