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 90章 第 90 章

第 90章 第 90 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杠上妖孽九皇叔 荒芜的玫瑰 提前30天知道世界大变 阴阳作妖人 与茜书 星河欲转 神庙 最穷顶流歌手,全网跪求我出新歌 北疆郡主 山河丹青卷

卫老太的离逝, 让卫子英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死亡。

其实卫子英是懂的。

村里面这几年,也有老人过世,她已经理解了什么是死亡。

但懂归懂, 却没办法体会。

死亡在卫子英这里只是一个词, 当这个词落到自己头上时,卫子英可难受了。

胸口一抽一抽的痛, 眼睛都哭红了。

她和卫老太相处的时间也是比较多的,老太太很疼她,每次她到沟子里来玩, 都英子, 英子的喊着, 以后,她再也看不到这个人了。

来奔丧的人,看卫子英哭的那么伤心,都说卫老太没白疼这个曾孙。

卫老太在世时四代同堂, 算是高寿了,后辈多,丧礼办得热热闹闹,大家一直忙到正月十一,才把整个丧礼走完。

丧事一完,大家就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了。

卫永民是第一个离开家的, 紧接着就是卫永凯和陈舒敏,他们走后第天, 苏若楠和卫永华才准备带几个小的回城了。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但卫子英却死活不愿意走,下午出发的时候, 她爸她妈背着一大背东西,让她回城,她却抱着周桂的的胳膊,说什么都不撒手。

“奶,你跟我一起回城里去,还有爷也去。”

卫家院门前,卫子英红着眼睛,吊着她奶的衣服,任她妈怎么拽,她就是不松手。

卫子英这几天失落的很。

她知道人老了会死,但却没想到,亲人死去时,活着的人会为这么难受。

她奶也老了,再过四年,她奶就六十岁了。她以前还没觉得她老,可她老太的丧事办完后,她一回头,蓦然发现她奶的头上,竟然有白头发了。

卫子英心里恐慌起来。

奶也老了,陪不了她多少年了,不行,得把带奶走……

卫子英对周桂的依赖,比苏若楠和卫永华这当爸妈的还深。

她穿越过来,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人是潘玉华,但第一个无微不至照顾她,做第一顿饭给她吃的,却是周桂。

她不想留下遗憾,所以,她要尽量陪着她奶。

她决定了,以后,她走到哪儿,就把奶给带到哪。

她要一直陪着她奶。

“哎呦,英子,别拉,别拉,奶走不开,和你回城去了,家里怎么办?家里还养着两头猪和一群鸡鸭呢,你老太的七七也还没过,奶哪出得了门啊。”周桂被卫子英拉拽着,嘴里一直安慰道。

周桂不提卫老太还好,一提,卫子英更艰定要把她奶带走了。

“奶,咱不养猪,也不养鸡鸭了,你跟我走,我养你,你就跟一起回城嘛。”

“你还小呢,奶哪能让你养啊,你先回城,得空了奶去城里看你。”周桂宽慰道。

卫子英小鼻子一吸,带着点哭腔地道:“不要,奶总是说话不算话。每次你都说要去城里看我,我在城里读书半年,你就去过次。奶,你跟我走,我会努力挣钱养你和爷爷,咱不喂鸡鸭,跟我走吧。”

这是卫子英穿越过来这么多年,第一次闹人。

这一闹起来,就是犟起来牛一样,说啥都要让周桂跟她一起走。

但这会儿周桂真走不了,她走了家里的畜生怎么办,老头子腿不好,能自己烧火煮饭就很好了,难不成还指望他上山割猪草不成。

“二婶子,要不你就跟着英子下城里去住几天呗。”隔壁钱二媳妇,正和钱老二牵着棕绳,她看着隔壁院子拉拉扯扯的祖孙俩,一脸的羡慕。

就说养闺女好。

瞅瞅隔壁家的英子,真真眼馋死她了。她要有个这么乖的闺女,她睡着了都能笑醒。

哎,不过这也就只能想想,她年纪大了,也不知道是自己肚子不争气,还是钱老二不争气,造了几年,楞是造不出个闺女来。

周桂:“哪走得开,家里还养了那么多畜生呢。”

卫子英:“奶,咱不养畜了,卖掉吧,卖了你就能跟我走了。”

周桂:“这还长大呢,卖了多亏。”

卫子英:“亏就亏了,反正奶你要和我走,你要是不和我一起去城里去住,我,我就让我妈给我转学,我回镇上来读初中。”

“啊……那可不成,城里学校多好啊。”周桂一听,忙不迭地摇头。

卫子英:“那你和爷,就跟我一起回去。”

苏若楠看着坚持要带婆婆一起走的闺女,蹙了蹙眉头,问:“英子,咋这次这么舍不得你奶了?”

小闺女一向乖,很少犯犟,这忽然想把婆婆带去城里,是想到啥了?

一反常态闹人的孙女,周桂也奇怪得很,蹙着眼睛,疑惑地看着她。

卫子英小嘴一瘪:“奶老了,我要陪着奶,可是我在城里,奶在村里,一年到头都看不到几次,我要把奶带到身边。”

“哟,英子,你这是想把你奶给系到裤腰带上吗?”钱二媳妇打趣问。

卫子英小脑袋一点:“要是能系,我肯定系着走。”

周桂哭笑不得,问:“咋突然想让奶跟你一起进城呢?”

卫子英眼睛一耷,有点伤心道:“我去城里读半年书,就再也见不到老太了,奶,你跟我一起进城吧,我会努力读书,挣好多好多钱养你,你和爷一起去,我想每天放学回家都能看到奶。”

脆脆的声音一落下,大人们顿时明白小丫头为啥闹了。

一知道,大伙心里就有些复杂起来。

这么小就能把人惦记到心窝子去,换谁,谁都高兴。

周桂这会儿就很高兴,但高兴的同时又很为难。

家里这么大个摊子,哪是她说进城就能进城的。而且,过段时间村里就要分地了,她这一辈子,还没有属于过自己的地呢,好不容易要有地了,她真舍不得进城。

钱二媳妇:“二婶子,英子怕是被她老太过世给吓到了,要我说,你干脆就跟若楠他们去城里住好了,现在城里又不是没房子给你和卫二叔住了。你们家,永华和若楠在城里开了厂,个孙子也在城里上学,永民又去别的城市做老师了,就剩你和二叔在家,都不热闹了。”

苏若楠看着依旧还揪着婆婆衣服的闺女,抬头,看向周桂道:“娘,你和我们进城吧。我和永华很忙,空不出手来照顾孩子,上学期都我爹在看,但我爹那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也就只是看着一下,家里啥事都是个孩子自己做,没你在,他们想吃口热的,还得自己动手。”

苏若楠眼珠一转,尽量把事往重了说。

其实他们城里的家也还好,隔壁住着两个专门来看护英子的人,哪可能真饿着英子啊。

但婆婆疼孙子孙女,听到这种话,不定就会真跟着进城。

“啥,读书回来,还得自己煮饭?”周桂诧异。

她每次进城,都看孙子孙女们活蹦乱跳,还以为老亲家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呢,这下听到苏若楠的话,顿时有些心疼起来了。

卫子英听到她妈的话,水灵灵的眼睛一转,登时耷着小肩膀,可怜兮兮道:“对啊,哥哥煮饭,总是煮不好,半生不熟,能填饱肚子就成。”

周桂这会也不说去不去城里了,一声哎哟,心疼道:“我得个乖乖呀,英子,你咋不早给奶说呢。你外公也真的,照顾不了你就直说嘛,咋能这么亏你。还有永华和若楠,你们忙归忙,但孩子才是最重的,不能光顾着手上的事,饭都不煮给他们吃。对了,志勇志辉,你们怎么回事,在家里我不是教过你们怎么煮饭吗,咋还把饭煮得半生不熟?”

说完,周桂眼一转,睨着自己的两个大孙子:“志勇和志辉,你们得赶紧再学学做饭,饭都不会煮,以后婆娘都讨不到。”

“……??”莫名其妙背了锅的卫志勇和卫志辉,就觉得好冤枉。

他们煮饭手艺虽然不大好,但煮出来也是能吃的,妈妈和妹妹太过份了,为了哄她奶进城,竟然这么冤枉他们……

“若楠、永华,你们先回去,几个孩子不是十八才开学吗,还有两天时间,我处理一下家里的事,十七那天,我和个孩子进城。”说着周桂一转身,拉着卫子英就往院子里走。

走进屋了,还朝卫志勇兄弟喊:“你们两兄弟还杵在门口干啥,赶紧把书抱搁下,回来帮我收拾东西,过几天,我们一起进城。”

坚持不去城里的周桂,这会儿畜生不惦记了,地也不惦记了,满心满眼都是她小孙女在城里饱一顿,饿一顿的小可怜样儿。

这会儿,她就想赶紧把家里一摊子事处理好,然后进城去照顾孩子。

而卫良峰……

话全让周桂说了,他没发表意见的机会。

苏若楠见婆婆终于要进城了,盈盈一笑,走回院子:“妈,我和永华也留下来,等孩子们要上学了,一起再回城吧。”

周桂这会儿有点不待见儿子和儿媳妇,嫌弃地丢了两口子一个眼刀子,恼道:“不用,你不是说厂里要赶工吗,回去回去,家里用不着你们。”

周桂做事一向风风火火,她既然打了要进城的主意,那家里这摊子事,就得收拾妥帖。

猪圈里还有两头猪,这两头猪是去年快入冬的时候,她去买回来喂的。这都喂了两个多月,差不多六七十斤了,现在卖出去划不来,于是干脆去问卫良忠和卫良海,问他们要不要,要就一家捉一头去,等过年他们杀猪的时候,一家给个十斤肉就成。

鸡鸭啥的,能卖的全部卖掉,小的那种卖不了,就让钱二媳妇拿去喂,说以后长大了,给她一篮子蛋就成。不但如此,去年冬月队里分的一千多斤红苕,也让卫良忠和卫良峰两家人各挑了一半走。

红苕不咋值钱,都是用来喂猪的,与其放久了烂掉,还不如送给兄弟们喂猪。

处理好这些,她又里里外外,把该收捡起来的,都洗好了收捡好,两天功夫,楞是把家里的事全处理好了。

收掇好后,老两口还带卫子英兄妹去了一趟凤平庄,在卫永红家吃了一顿饭,并告诉卫永红,他们要搬城里去了。

爹娘要去城里住 ,卫永红心里有些不舒服。倒没有其它,就是有些不舍得,以前她想老娘了,走上半个小时就能到,以后……以后怕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回了。

卫子英这几天,跟着她奶忙上忙下,小胳膊都忙得泛酸了,但她却特别高兴,因为,她奶终于要跟她走了。

卫良忠知道卫良峰和周桂是要进城长住的,在老两口走的前一天晚上,这老大哥抽着烟,夹着眉头来到滩子这边,和卫良峰说了一会儿话。

“老二,要不了多久就分地,你们这个时候进城,分地的时候,怕分不了什么好地。”

卫良峰:“好地坏地都是地,咱家这情况,以后在沟子里的时间怕不是很多,分来也种不了,大哥,分地是按户口分吧?”

卫良忠:“是按户口分。”

卫良峰洒脱的很,抽了口烟,道:“那就成,咱家还有四个人的户口在沟子里,分地前几天,你让永治进城喊一下我们,我和孩子他们娘回来一趟,把地分了,你和老一边拿两人份的去种,种了以后帮我交交公粮就成。”

一旁,周桂突然接话:“大哥,我和老头子不在家,你得帮我看着点永红,可不能让她被刘家老宅子那群人给欺负了去。”

进城去生活,周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卫永红。

没进城,两家也就半个小时的路,有个啥事也耽搁不了,可这进了城,永红要是在刘家生了啥意外,他们就算想帮忙都来不及。

卫永红嫁进刘家差不多快十年了,这么长时间过去,两口子却一直没有孩子。刘家老宅子那边,是越来越喜欢找永红的麻烦,甚至还请出了刘家隔房的叔伯,想让卫永红抱刘家老宅的孩子来喂。

但刘大山和卫永红都不愿意。

他们和老房子里那群姓刘的关系不好,哪可能给他们养孩子,这孩子人选,就是焦心着想抱孙子的刘寡妇都不愿意。

去年冬月的时候,刘寡妇还因为这事,和老房子那边起了争执,被人给打了,还闪到了腰,一直躺到过年才勉强能下床。

嫁出去十年都没回家哭诉过的卫永红,头一回哭着回来,说刘家老宅的老虔婆欺人太盛。

因为这,周桂跟张冬梅还去了一趟凤平庄,给卫永红撑腰。

但这个年头,女人嫁出去十年还没生,那真真是娘家人去了也占不到多少理,人家一句话,说卫永红要害刘大山绝后,他们就是想硬气,都硬气不起来。

除非卫永红不和刘大山过,他们把人接回来。

但卫永红和刘大山感情好,十年都没红过脸,头上婆婆虽想抱孙子,但也没因为这个磋磨过卫永红,反而事事都护着,两口子怎么可能离婚。

最闹腾的就是刘家老宅里那伙人。

按说没住一个屋,不搭理他们就是,可偏有人脸大,仗着辈分高,时不时就闹腾一下。

偏她闹腾,卫永红和刘大山还没办法,因为对方年纪大了,这万一推搡着,把人给推出个好歹来,那就真没地方讲理了。

只能自己憋着,可越是憋,那边就越以为刘寡妇和卫永红夫妻好欺负,村里说卫永红不能生的闲话,都说到他们家门口了。

“这你们放心,肯定看着。”卫良忠听周桂提起卫永红,抖了抖烟,忙不迭答应。

卫良峰稀疏眉头紧夹:“哎,大哥,我现在就是放心不下这个老闺女,永华出息,自己办了厂,永民也成了老师,就这个闺女……”

两个儿子都有着落,就这个女儿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干着,手心手背都是肉,卫良峰哪会不惦记卫永红啊。

卫良忠睨了眼卫良峰:“你急啥急,若楠是个好的,你等着看吧,等她和永华在城里彻底站住了脚,永红这儿,他们不会撒手不管的。”

卫良忠看得分明,卫永华两口子人都好,连永卫治他们都愿意拉一把,自己的亲妹妹,哪可能会放着不管。

两兄弟谈了一会儿,周桂把家里两个院子的钥匙各给了一把给卫良忠,让她和卫良海平时得空了,帮他们看看房子。

第二天一早,周桂和卫良峰还有卫家兄妹,就各背着一个大背篓,七七八八装了好多东西,去了镇上,准备坐车回城了。

周桂搬去城里住,要说最舍不得她的就属钱二媳妇。送周桂出村的时候,钱二媳妇心里不是滋味的很,一直拉着周桂,让她有空了就回村里来住住,可别进了城就不回来了。

还说等她挣够了钱,就去卫家旁边买个院子,继续跟周桂做邻居。

这两人邻居这么多年,还真是处出了感情……

*

卫家一大家子在城里团聚了,除了少个卫永民。不过少他,好像也没啥区别。

回城第二天市一中就开学了,卫子英背起小书包,头一回没去严家强家的包子店买早餐,而是吃了她奶煮的白稀饭和煎鸡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还是对的。至少在卫家,老人的存在就特别重要。

老人来了,苏若楠夫妻就能彻底放下家里的事,长时间住在北山家具厂了,卫家兄妹早上的饭有早落,家里也收拾得更亮堂了。

刚进城的周桂和卫良峰其实挺不习惯城里生活的,好在街对面有个老熟人潘奶奶,有潘奶奶和张荷花带着,老两口倒也没多久就适应了城里生活。

报名第一天,上学期有五十二个人的一班,这学期就只来了五十个。

不止一班,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个或是两个同学未能再出现在教室里。

这种情况在这个年代其实还是很普遍的,毕竟孩子读书也是一笔钱,城里孩子还稍微好一点,至少家里有份收入,省着点,还勉强供得起孩子上学。但农村孩子就不成了,学费、学杂费、生活费,七七八八全算下去,每年上学最低都得花一两百块。

一两百块,这在农村已经算是很大的支出了,好多人想送孩子上学,但因着家庭条件有限,最终只能让孩子辍学。

上辈子潘玉华就是这样,她是八七年读完小学,就辍学的。

班里有人缀学,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但一班中有个缀学的同学,却是让老师们都有些惋惜了。

这位同学,便是上学期考了年级第的冯秋露。

卫子英虽然因着年纪小,不大和班里的同学玩,但在卫子英眼里,冯秋露却是他们班真正的学霸。

冯秋露今年十二岁,比卫志勇他们还要小一岁。卫子英和潘玉华跳级读书,一个因着上辈子是系统,有着超出常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一个是仗着上辈子学过,这辈子再学不过是复习,所以她们跃过小学,跳上了初中。但是冯初露却不一样,她是这个世界真正的孩子,她小学的时候也跳过级的,从小学一年级跳到了年级,所以,在入了初中后,班里除了卫子英和潘玉华,就属她年纪最小。

年纪小就算了,成绩也特别好,如果没有卫子英和潘玉华这两个开了挂的,她绝对会是一中一年级,最耀眼的那一颗星星。

可就是成绩这么好的同学,报名开学竟然没来。

“老师,老师,冯秋露为啥没来报名啊?”卫子英报完名,中午放学的时候,甩开两个哥哥和潘玉华,自己去了一趟教师办公室。

冯秋露可以说是卫子英上学期唯一关注过的同学,因为冯秋露很聪明,她最喜欢聪明的人,所以就多关注了一下。

关注到最后,她除了知道冯秋露读书厉害外,就是胆子小,说话跟个蚊子似的,整整一学期,除了她的同桌,就没几个人和她正儿八经说过话。

所以,没看她来报名,她就忍不住想问问老师了。

吴慧听到卫子英的话,眼底也浮起了担忧,“我也不是很清楚,等傍晚的时候,我去她家看看。”

吴慧也没想到,两个没来报名的学生里,竟然会有冯秋露。

冯秋露的成绩很稳定,虽然比不上天才儿童卫子英,但却隐隐有和潘玉华同学一较高下的姿势。上学期期末考试,代数那一课,最后的一道应用大题,整个学校,只有卫子英和冯秋露拿了满分,连潘玉华都在那道大题被扣了分。

只凭着这一道题 ,他们班那位曾经在首都教数学的英语老师,就说,冯秋露若是好好培养一下,不定会在数学方面有所发展。

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开学却没来报名,吴慧心里也担心得紧。

卫子英:“哦,那老师你可得把冯秋露给叫回来啊,她可聪明,读书特别厉害。”

说完话,卫子英就举起白嫩嫩的小爪爪,和吴慧挥挥手,去追她哥和潘玉会去了。

她刚才也就只是想问问老师而已,只因为,她在冯秋露的身上,看到了另一种她暂时还不懂的东西。

这种东西,卫子英不知道叫啥。

她有亲眼看到过,冯秋露在做一道题时,眼睛竟冒出了光,那种神情,是她接触过的所有人里都没有的,包括她玉华姐。

她玉华姐成绩也好,也爱读书,但却缺少了一些东西,而她缺少的,就是冯秋露眼里的那道光。

她暂且称那道光为专注吧。

卫子英就觉得,冯秋露要是不读书,会很可惜,很可惜……

卫子英追上哥哥,然后甩着胳膊回了家。

她本以为,等老师晚上去了冯秋露的家后,冯秋露明天就会来学校了,但是,她失望了……

冯秋露第二天没来,第天也没,一周后,她还是没来。

冯秋露原先坐的坐位上,坐上去了另一位同学。而吴慧老师也没告诉她,冯秋露为啥不来学校了。

直到开学半个月后,卫子英才从另一个位同学嘴里听说,冯秋露不会再来读书了。据说她妈妈不让她继续上学了,好像是她有一个哥哥,哥哥在二中读高二,家里只供得起一个孩子,她爸和她妈没有办法,只能让她哥哥去读书。

卫子英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不舒服了两天,然后就把这事抛开了。

上学后,卫子英又开始捣鼓起了她的网络世界。

关于网络世界的形成,卫子英心里其实是有底的,毕竟她上辈子是系统,哪可能一点都不知道。但有关这方面的东西,她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一旦想要深层挖掘,脑袋就突然间会多出一个夹层,把她所需要的知识全部挡住,不许她去探索。

卫子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无外乎就是她还没有接到这方面知识,左脑不把数据开放出来罢了。

卫子英倒是想找点有关网络的书籍,把脑海里的数据全部解开,但奈何华国甚至整个世界,暂时都还没有这方面的书给她学习。所以,她只能凭着脑中为数不多的印象,自己捣鼓。

上学一个月,卫子英每天都在想着,该怎么构架自己所需要的网络世界。

就在她把网络结构,终端——通信电路——计算机,这雏形构架出来时,华国发生了一件特大恶性伤人案件。

首都国防科技学院外,一伙喝酒闹事的街头混子,在持械斗殴中,把国防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的一个老师给打伤了,不但这个老师受伤了,和老师同行的几个计算机学院的学生,也在这次事件中受了伤。

据说其中一个学生,伤得特别重,肚子上还被捅了一刀。而这位学生,就是过年前几天,发表文章,说研究出了增强微型计算机储存的集成电路的学生。

这个案子闹得特别大,连西口市这边的地方报纸,都报道了这事。

当卫子英从自己的实验室里爬出来,看到这份报纸时,小眉头顿时就蹙了起来。

她黑溜溜的眼睛,紧紧睨着报纸上的内容,等看完了后,她就揣着小手,来回在办公室里踱了起来。

“英子,你咋了?”

寸步不离,时刻呆在卫子英身边的杨志标,看着略有些焦虑小姑娘,狐疑问。

卫子英歪头,揪着小眉头想了一下,然后拎着报纸,坐到杨志标身边:“杨叔叔,这个新闻你看到了吗?”

杨志标点头:“看到了,有帮地皮混子打架斗殴,伤到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不对,不对,杨叔叔你等一会儿。”卫子英小脑袋猛摇,然后蹭起身,跑去旁边的一个柜子里,把去年年底的报纸给翻了出来。

卫子英现在喜欢上了看报纸,没办法,这个世界信息还比较不容易传达,想要了解一些事情,只能从报纸上看,卫子英也因为这,每天都要看看报纸。

过年前,她一放假就回村里去了,任经略每次拿到报纸,就会搁到她柜子里,等她回来再看。

卫子英前不久才看过前年的报纸,所以,对刚才那张报纸上,那个肚子被捅了一刀的大哥哥有印象。

现在,她就觉得这个哥哥受伤得有些太巧合。

算算时间,也就一个多月一点吧,这微型计算机内储存的基板电路才发表出去多久啊,这发表人就被人给捅伤了……

说起来,有关内储存的基板电路,还是从卫子英这里弄出来的,是跟着那台微型计算机的设计图一起出去的。

但是上头为了保护她,国内自主造出的微型计算机,没有一丁点她的影子,全部打的是国防计算机学院的名头。

找了一会儿,卫子英就找到前年的报纸,报纸第二页最大的版面上,毅然就有这位受伤同学的相片,相片下方,是有关他做出储存基板的报道。

卫子英拿着这张报纸,坐回杨志标身边,然后摊开两张报纸让杨志标看:“杨叔叔,你看……腊月二十四,这位哥哥将能增强计算机内储存的文章发表出来,不到两个月时间,这个哥哥就受伤了。一起受伤的这个老师,我要是没有记错,好像也在明面上的设计人员行列。”

杨志标眉头轻蹙,没接卫子英的话,而是认真的地看着她。

卫子英板着小脸:“受伤的人,全是自主造出计算机的相关人员,叔叔,太巧了……”

真的太巧合了。

地痞混子喝了酒去国防科技学院外闹事,那地方是这些人可以随便去闹的?

还一闹,就把一个造出微型计算机的老师,和另一个发表过有关计算机储存文章的同学给弄伤了。

杨志标听到卫子英的话,眸子轻蹙了一下,心里感慨,小丫头好敏锐。

他伸手,摸了摸卫子英的头:“英子不怕,你在西汽,没人能伤害到你。”

卫子英楞了楞,抬起小脸,诧异问:“杨叔叔知道?”

杨志标轻轻点头,然后忽地转移话题:“你奶今儿也来西汽了,在你大姨那里,说晚上给你做臊子面吃,还给你带了齿轮厂的卤猪蹄,你事情做完了吗,要不要先去找你奶。”

怎么会不知道呢。

国防科技学院那边一出事,他和任经略就分别接到了上头的电话,上头叮嘱他们,一定要二十四小时不离身的保护好眼前这个小姑娘,不但如此,上头还准备另设一个研究所,专为她打掩护。

这个小姑娘太重要了,虽然心智不熟,但她的脑袋,却聪明的堪比国宝。上次她给任经国偶然说的话,不经意间,就点出了漂亮国的高科技手段与狼子野心。

关于她的言论,上头已经证实了。

而这一点,全球却没有一个国家知道。所有的国家都在绞尽脑汁,研究新型武器……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然而这个事,却被小姑娘一句话就点破了。而这个小姑娘,不但单独造出了定位器与计算机,甚至还是一个对系统操作指令有着极强了解的人。

这么小就如此的厉害,那等她长大了呢?

上头领导期盼着她长大,一点都不想她半途夭折。所以她的安全,也因着这次恶性伤人事件,直接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上头已经猜到了国防科技学院外的伤人事件,绝非偶然,但是出自哪一方的手,暂时还不确定。

针对计算机设计者的,纵观国际,唯有漂亮国。

但漂亮国最这几年,因着与毛子国冷战的原因,一直在拉拢华国。为某一个科技领域的领先,就对华国尖端人才出手的可能性不大。

而剩下的,就只有太阳国与隔壁正在交战中的越国。

越国可能性不大,排除它,就只剩下太阳国。但太阳国要针对,也是针对车载导航这一块的研究发明人员,而不是计算机方面的。

这事,迷雾重重,上头正在加紧调查。

卫子英那么聪明,怎么可能听不出杨志标是在转移话题。她歪着头,盯着杨志标看了一会儿,就将两张报纸给收了起来。

“要去,不过得等一会儿,杨叔叔,我们去找任叔叔,我想让任叔叔帮我找几本书。”

杨志标:“哪方面的书?”

卫子英眨眨眼:“通讯方面的书,我接下来要做的事,需要用到这方面的书。”

杨志标:“成,你任叔在研发部统计要采购的材料,咱们去找他。”

卫子英点点头。把叠好的报纸,揣进自己的小书包里,然后跟着杨志标离开了办公室。

她的网络世界思路已经全部出来了,现在她需要一个中枢,一个可以接收与转发的中枢服务器。

这个服务器将会是全球网络世界的根服务器,它将通过无数线路,将整个华国甚至全球的计算机全部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世界。 .w21格格党m 请牢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穿越之我在如懿传重生当皇后 异世界穿越日记 穿越雪豹成为周卫国 鬼灭:开局就给错了系统 不当人的精灵世界玩家 穿越无期,我给局长送禁闭者 神雕:重塑杨过,女侠为我沦陷 龙珠之逆袭传奇 我在南洋当皇帝,朕才是最终赢家 我,萨摩耶,可爱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