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79章 第 979 章

第79章 第 979 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杠上妖孽九皇叔 荒芜的玫瑰 提前30天知道世界大变 阴阳作妖人 与茜书 星河欲转 神庙 最穷顶流歌手,全网跪求我出新歌 北疆郡主 山河丹青卷

卫子英疑惑, 乌黑眼睛咻得一转,看向潘玉华。

赵阿姨回来了, 却没第一时间来找玉华姐姐, 难道……她不想认玉华姐姐?

卫子英想到这种可能,两个小姆指转啊转,纠结起来了。

要真是这样, 那统统当初就真不该去让外公帮忙打听真相了,至少,不给玉华姐希望,玉华姐就不会失望。

这有消息,也找到了,却不来相见,玉华姐该有多伤心啊。

卫子英有点小烦躁,这烦躁刚一起,她眼睛一眯, 忽得又把这种想法拍飞了。

不会的, 不会的, 赵阿姨要是不想认玉华姐姐,那当年她出国的时候, 就不会急急忙忙,托人带张相片给玉华姐了。

她这举动,明显是想让玉华姐知道, 她也惦记着她。

可是……好像又有点不对。

她听人说过,赵阿姨是有兄弟姐妹的, 就算当时她来不及过来西口市找玉华姐,应该也会让自己的兄弟姐妹过来瞅瞅玉华姐啊,怎么这么多年, 赵家却没一个人来看玉华姐,莫不是……真被统统猜中了?

好烦,赵家那边,到底是啥情况?

潘玉华也被吕秀说的第二个人,给震得心神恍惚,片刻后,她半阖下眸,轻道:“也许,是被什么事耽搁了吧。”

卫子英胡思乱想了一通,有些不舒服了起来,这会听到潘玉华的话,她小嘴一嘟,有点恹恹的道:“吕秀姐是上个月见到赵阿姨的,现在都快九月了,啥事能耽搁她一个多月啊。”

潘玉华淡笑了一下:“她的工作注定她会特别忙,上次你不是给我说,她从国外引进了不少外资吗,她也许是真的在忙吧。”

亲生母亲回来,却没有找自己,潘玉华心情有些复杂,但也只是复杂而已。

没有啥想不开的。

她没丧,也没伤心,反而旁边的小姑娘,有点小伤心了。卫子英耷下眼睛,闷声道:“再忙,也得抽个时间,回来看看你啊。”

“她不是普通人,她身上有她的责任与义务,哪是说走开就能走开的,再等等吧,不定啥时候就来了。”

潘玉华看着悻悻的卫子英,好笑地摇了摇头。

没白疼她一场,都知道心疼她了。

“哦。”卫子英哦了一声,没啥劲了。

她蔫不拉几地甩了甩小腿,片刻后,赫地一下蹭起来,道:“玉华姐,我回去问问我外公,我外公这些年一直关注着这事,他不定知道点啥。”

说着,卫子英不等潘玉华再说啥,拔腿就往自家奔去。

她一走,潘玉华脸上的笑就收敛了起来,然后靠到椅子上,静静思考了起来。而一旁的吕秀,无奈叹了声气,没打扰潘玉华,蹑手蹑脚进了厨房。

“外公,外公……”卫子英跑回来,就去叫苏步青的门。

苏步青有午睡的习惯,听到卫子英的喊声,他从床上起来,拄着拐杖慢吞吞打开门:“怎么了?”

卫子英抬着小脸,问:“外公,你知道赵阿姨回来了吗?”

苏步青楞了一下:“你是说赵叶兰?”

卫子英小脑袋猛点。

苏步青:“是回来了。”

卫子英乌黑眼睛一睁:“真回来了?那她怎么没有来找玉华姐?”

苏步青:“你从哪知道她回来了的,我也是前几天才听你马爷爷说的。”

卫子英:“吕秀姐姐回来了,她说她上个月在海城看到赵阿姨了,外公,赵阿姨是不是想认玉华姐啊?”

苏步青:“胡想什么呢,她要不认玉华,当年出国的时候,就不会留相片给玉华了?”

卫子英:“那她为什么回来了,却不来找玉华姐,还有,我以前听马爷爷说,赵阿姨是有兄弟姐妹的,赵阿姨出国了,总不至于赵家人都出国了吧?”

这才是卫子英最疑惑的问题。

以前是没想过,今儿一想起来,就觉得好像不对了。

赵家是玉华姐姐的外家,那玉华姐的外公外婆,舅舅和姨呢,这些人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难道赵阿姨就没有告诉过家里人,玉华姐找到了?

苏步青:“别胡思乱想。这事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只是因赵叶兰没有回来,才没给你们说,既然你问起了,那我就和你说说吧。赵叶兰的父母已经过世了,她大哥大姐都是战地医生,和你沈东哥一样,都在边境。那边陆陆续续一直在打仗,赵家兄妹回不来。赵叶兰有个大嫂也是医生,很不巧,她也是几年前,被一起派出国的那批人中的一个。所以,你玉华姐这事才会拖这么久。”

说起赵家这一家,苏步青还挺吃惊的。

这赵家人,个个都是人才,先不提赵叶兰,就赵家大哥和大姐,能抛弃国内安稳的工作,跑去边境做一名战地医生,就值得人尊敬。

也是因为这些事,赵家才把玉华的事耽搁了。

“啊……”卫子英惊了。

哇,赵阿姨的家世竟然这么好?当初她咋就嫁给了那姓施的呢?

苏步青:“你去给你玉华姐说,她亲生母亲最近很忙,她从外面拉了不少投资回来,这事,是她一手促成的,好多事都得她亲力亲为,等她手上的事忙完了,应该就会来找她了。”

手上的事是其次,赵叶兰可不是个软弱的主,她既然已经知道了潘玉华在西口市,却迟迟不来见,想必,是要开始给自己讨公道了。

当年,她在西口市生孩子,西口市这儿有个吴家敏的大哥,这吴家敏的大哥,那时候也是革委会的成员,手眼通天,要为吴家敏干点什么事,方便的很。

就算潘玉华是吴家敏丢掉的,那吴家的大哥,也能把这事给兜住。

但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那些年革委会有本事,可是现在……革委会已经不存在了,吴家那个大哥也被撸了职位,只要赵叶兰有心,想要翻出以前的事,并不算太难。

毕竟,这边可有条很明显的线索,那就是卫良忠是在火车站捡到潘玉华的。事情虽然过去好些年,但火车站那里肯定还有人记得,只要用心去打听,不定就能知道,当年丢掉潘玉华的到底是谁。

苏步青在心里想着赵叶兰会不会查以前的事,而在海城处理外交事物的赵叶兰,在忙着手上的事的同时,也分了两分心神,在自己那失散的女儿身上。

她知道她的女儿过得很好,虽然养父母家家境一般,但却是真心疼女儿的。她也知道,自己的女儿很厉害,小小年纪,就拉起了一个厂子。

这厂子的生意,还越做越好了。

其实这样也好,她太忙,若是女儿在身边,她不定还没办法照顾她。她所求不多,只要女儿好好的就成。

孩子找到了,如今她也回国了,有些事,是该做个了断了。

她不是施卓,施卓找不到吴家敏偷孩子的证据,就相信孩子不是吴家敏偷的。

可她却不相信……

从孩子丢掉那一刻起,她就认定,孩子的失踪和吴家敏脱不了关系,所以,无论多少证据证明孩子不是吴家敏偷的,她都不相信。

她的孩子,就是吴家敏偷的。

这笔旧账,她决不会稀里糊涂地就把它销掉,哪怕女儿找到了,她也要为自己和女儿讨要一个公道,她一定要让偷走她女儿的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想到这儿,赵叶兰的眼睛浮起了一股恨。

赵叶兰把手上的文件签完,揉了揉有些发疼的太阳穴,然后把笔搁下,起身,往国资办走了去。

施卓已经在前段时间调来了海城国资办,这对七八年没见过面的夫妻,在一周之前,因为手上工作有交集,已经碰过面了。

两人公事公办的谈完正事后,赵叶兰淡淡问了一声施卓,什么时候有空,去把婚离了。

在孩子丢了后,赵叶兰就对施卓没有感情了。

这个婚,早就该离了。

但是以前老师和师母始终不同意离婚,所以一直没有离得成,但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和师母想必也该清楚她离婚的决心了。

听到赵叶兰说离婚,施卓似乎并不意外。

早些年,他还想着和赵叶兰香复合,但事隔八年后再见,看到眼中再无自己的妻子,施卓突然就明白,他与赵叶兰之间已经回不去了。

施卓也是个理智的男人,知道两人没有可能了,倒也不死缠烂打做那惹人嫌的事,只说随时都可以,于是,两人便把离婚的事,定在了今天下午。

而现在,赵叶兰就是去找施卓,去民政局离婚的。

在国资办与施卓碰面,两人沉默着一起骑自行车,去了民政府,然后把那张八年前就该领的离婚证,给领了。

领完了证,两人走出民政局,在要分手时,赵叶兰突然出声,喊住施卓:“施卓。”

施卓回头,看着赵叶兰。

赵叶兰盯着这个她曾经爱过的人。

这个人除了处理不好家庭问题,在别的方面,他真的很优秀,不然当初,她也不会嫁给二婚的他。

但是可惜,她眼瘸,嫁错了人……

“叶兰,我把你回来的消息告诉了爸妈,我妈和我爸想见见你,咱们婚也离了,你看啥时候去看看他们吧。”施卓见赵叶兰久不说话,心里叹了口气,道。

赵叶兰是他的师妹,他认识她,其实比认识吴家敏更早,吴家敏是后来经人介绍的,而她,则是十一二岁就追在他身后,叫他师兄的小妹妹。

她是一个好的妻子,如果当年孩子没丢,他想,他和她,会像他爸妈那样,牵手走到老的。

但是……没有如果,小囡囡丢了。

出生三天就不见了。

赵叶兰看着快四十岁身材依旧保持得很好,还越发有威严的前夫,讥笑了一下,道:“你给老师和师母说一声,我最近没有空,施卓,我这有条小囡囡的消息,你要不要听听。”

“小囡囡……你找到她了?”施卓神情一顿,愕然问。

赵叶兰没回答施卓的这个问题,只道:“我有个朋友,以前在西口市文物商店上班,最近西口市文物店撤了,他回了首都,上个月我从国外回来,和他聚了一聚,他告诉我三四年前,他上班的文物店里,曾收进去过一个木葫芦,这个木葫芦,和你大女儿施宛玉手上佩戴的那个木葫芦一模一样。”

说到这儿,赵叶兰忽地停了声,然后抬头,定定地看着施卓。

施卓听到赵叶兰的话,神情倏然一震,忙不迭道:“小囡囡在西口市?”

赵叶兰:“在没在西口市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的前妻吴家敏,还有你的那对儿女,在这个木葫芦卖进文物商店几分钟后,花了七百块钱,将木葫芦买走了。”

赵叶兰声音颇冷,眼底忽然浮起寒意:“施卓,你听清楚,是你的前妻和施国航、施宛玉,母子三人一起买走的木葫芦。当年,你追查一段时间,告诉我小囡囡不是被吴家敏抱走的,但现在,我却严重怀疑,偷走我女儿的,就是吴家敏。”

施卓:“不可能,国航和宛玉如果和他们妈一起买走了木葫芦,那为什么没回来告诉我。”

赵叶兰:“对啊,为什么?我也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告诉你,你也别说什么不可能,文物商店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每一笔交易都是大交易,也因此,他们每笔交易都有文物的底图。”

“这张相片,你拿回去给老师看看。木葫芦是你施家的东西,老师应该能认出来这个木葫芦,到底是不是小囡囡身上带的那个木葫芦。”

说着,赵叶兰拉开公文包拉链,从包里取出一张相片,和一张票据递给施卓。

相片和票据,是她回国后找以前朋友拿的。

关于那卖文物的朋友,并不是她瞎掰的。

她的确有个朋友是在文物店上班,只不过,人家是在首都文物店,而不是在西口市文物店。

但全国文物商店都属一个体系,每个地方收到货后,都会拍张照,存到文物档案中,连交易时的票据,文物商店都必须保存着。

她是找老朋友调档案,帮忙把照片和票据弄出来的。

施卓眉头紧蹙,从赵叶兰手里将东西接了过去,然后眼睛一垂,就把视线盯向了相片和票据。

票据其实就是购买票据,毕竟潘玉华卖木葫芦那年,政策还没有彻底放开,像文物商店卖出来的东西,都得有一个买与卖的证明,这种证明,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得签个字,而赵叶兰递给施卓的那张票据上,正好就有吴家敏的签字。

赵玉兰这儿不但有吴家敏买时的签字,也有她女儿卖时,按了手印的那张票据,不过这票据,她没给施卓,她的目的只是要打碎吴家敏那对儿女,在施卓心里面的地位。

母子三人一起去买葫芦三四年,但那对兄妹回来后,没却有说。她倒想知道,当施卓得知那对兄妹在骗他时,会不会还一如既往的相信他们。

玉华找到了,离婚证也办了,赵叶兰这会儿是再无顾忌,一出手,便要搅浑施家那看似平静的一滩水。

他们让她不好过那么多年,她又岂会只单单离婚,就善罢甘休。

“相片给你,你回去好好问问施国航和施宛玉,让他们给我一个交待,还有他们的母亲,我会找到证据证明,当年是她将我的孩子偷走,这两年,正在严打拐卖人口的犯罪份子,既然当年她敢伸手,那就要做好被法律制裁的准备。”赵叶兰眼神平静无波,但说出来的话,却是铿锵有力。

她说完后,不再看施卓,转身离开了民政局。

而施卓在看到那票据的时候,便知道,赵叶兰的话是真的。

他盯着那张票据看了许久,最后沉着脸,直接回到施家。

施家。

马上就要进入初中的施宛玉,今天又把吴家敏叫了回来,借口便是,她好久没有吃过妈妈做的红烧猪蹄了。

于是,吴家敏便上门了。

施国航神情淡淡地坐在沙发上,讥笑地看着厨房的那对母女,片刻后,他起身背上书包,拿上自己的足球,给施家老两口说了一声,就准备出门。

这个家,让他越发窒息了。

每次他的好妈妈一来,爷爷奶奶就会关上门,而爸爸则会很晚回家,偏那对母女看不见,反而因着爷爷、奶奶和爸爸没拒绝她登门,越发认为,她能回来了。

施国航觉得,她们好傻。

爸爸和爷爷奶奶那么明显的拒绝,她们竟然会看不出来。

七八年了,如果爸爸要和她复婚,早就复婚了,又怎么会让她等到现在。

“你去哪里?”

施国航一打开门,便见他爸黑着脸,上了楼。

施国航:“去踢足球,爸,我妈来了。”

施国航提醒了施卓一声,错开他爸,准备下楼。不想才踏出一只脚,手腕就被施卓紧紧拽了住。

施卓看着这个已经长得和他一样高的儿子,冷声道:“你先别走,你妈过来了正好,我刚好有点事,要问一下你们母子三个。”

施卓说完,拽住施国航,就将他给扯进了屋子里。一进屋,他就砰地一下,把门甩了上。

甩门时,他似乎忘记控制力道,关门声音大的墙壁都跟着震了一震。

巨响声把厨房里做饭的母女惊到,不但如此,连施家老两口那关着的房门,也因为这道声音打开了。

“这是怎么了?”施母从房里走出来,疑惑地看着施卓。

厨房里正和母亲有说有笑的施宛玉,够出个脑袋,气呼呼地道:“爸,我正和妈学包饺子呢,被你一吓,饺子都捏坏了。”

施卓看着在生他气的女儿,眼里寒意更重。

大女儿在和自己的妈妈学包饺子,那他才出生三天就不见的小囡囡呢?

……小囡囡在卖木葫芦为生。

他们母子三个,怎么可以这样,怎么可以这样……

若是三四年前,他们回来后,能给他说一声,不定他已经顺着那家文物商店,将小囡囡找回来了。

可是没有,他们没有……

施卓吸气,努力压抑着心底的愤怒,然后朝施家老两口的房间喊了一声:“爸,你来看看这葫芦,是不是小囡囡当年带在身上的葫芦。”

房间里,听到施卓说小囡囡的施父,身形一顿,带上眼镜就走到了客厅。

屋里,吴家敏三母子在听到小囡囡这个名字刹那,神情都微微一变。

施卓这会儿虽然在喊他爸出来看相片,但眼睛却一直盯在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在国资办上了那么长时间的班,施卓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落魄到,需要到小县城去避祸的施卓,一双眼睛早就练了出来。

看到施家兄妹脸上那微妙的变化,他心愈发沉了下去。

施父拿起施卓递过来的相片,眯着浑浊的老眼,仔细看了看,然后很肯定地道:“这的确是小囡囡身上带的那一个,阿卓,有小囡囡的消息了?”

施卓听到他爸的话,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火气,转身,一巴掌扇在了施国航的脸上。

这一巴掌,也不知道他用了多大的力气,一甩过去,施国航的嘴角就流出了血。

“啊……爸爸。”厨房里,看着大哥被打的施宛玉惊叫出声。

“国航,你干啥呢,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吗,孩子都这么大了,你打他干啥。”吴家敏看着儿子挨打,忙不迭从厨房跑出来,想去看看施国航的情况。

她刚一踏出来,施卓顺手拿起旁边水杯,愤怒地砸在了吴家敏的脚边。

他这一砸,把吴家敏吓得,整个定在了原地。

施卓怒瞪着吴家敏,大吼道:“吴家敏,我再问你一次,当年小囡囡,到底是不是你偷走的。”

“施卓,说话得讲证据,赵叶兰当年生孩子的时候,我的确是去过西口市,可你也查了,那段时间我忙着,根本就没去过医院,我又不会分身术,怎么可能抱得走那孩子。”

施卓手猛得一拍,把那张吴家敏签过的票据,狠狠拍到桌子上:“那你告诉我,这票据上的签字又是怎么回事?前脚小囡囡卖掉小葫芦,后脚你们母子三个,就能找到葫芦,并买出来。”

“你们三四年前,就见过小囡囡了吧。吴家敏,以前我找不到证据,又看在国航和宛玉的份上,不愿把你想得太坏,觉得你也是个当母亲的,不可能去偷小囡囡,可现在我却严重怀疑,当年,就是你将孩子偷走的。”

“我没有,你别乱冤枉人。”吴家敏头一抬,大声道。

“那这张票据怎么说?”施卓指着桌上的票据,质问道。

吴家敏:“什么怎么说,我那天不过是想去给宛玉买东西,一进文物商店,就看到了葫芦,我知道你当年丢的那个孩子,身上也带了个葫芦,想着,这东西毕竟是施家的,虽然不知道为啥会出现在文物店,但能回到施家也好,所以就买了。”

施卓:“那葫芦呢?你买了葫芦,为什么没对我说过,国航和宛玉又为何从来没提过一句。”

“葫芦被宛玉弄丢了,她害怕你会生气,于是,便不让我们说。”吴家敏想也没想,直接把丢葫芦的锅,扣到了施宛玉的身上。

而听到妈妈话的施宛玉,愣了一秒,道:“我从西口市回江省的时候,葫芦丢到火车上了,爸爸,我不是故意的。”

施宛玉说着说着,眼睛一红,就哭了起来。

施宛玉就觉得,只要她哭,爸爸就不会追究葫芦的事。

以前她每次带妈妈回来,爸爸都会生气,但只要她哭,爸爸就算再生气,也会把火气压下,所以,她哭了。

然而,这施卓却没如施宛玉的愿,他盯着吴家敏,沉沉道:“丢了,可真巧合。吴家敏,叶兰回来了,她说偷孩子属于拐卖,这两年国家正在严打拐卖犯罪,她会亲手找到证据,让你接受法律的制裁。”

“你离开吧,以后别再来我家,如果舍不得宛玉,你可以把她带走。”

说着,施卓不再看这三母子,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施家。

施家,施卓一走,施家老两口就审视地看向了吴家敏母子三人。

施宛玉被她爷奶看得心里直打突,假哭变成了真哭,一抽一抽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而施国航则伸手,抹掉嘴边的血迹,冷漠地进了自己的房间,然后砰地一声把门关了上。

施家这场风暴,在赵叶兰的预料之中。

离开民政局的赵叶兰,心情极好的进了政府大院对面的馆子,她给自己点了两个菜,要了一瓶白酒,慢吞吞地吃起了饭。

在她吃饭期间,她看到施卓铁青着脸,从政府大院走了出去,也看到吴家敏阴着脸,咬牙切齿地骑车离开。

看到这两个人的神情,赵叶兰笑了,笑容明媚得犹如春日里,那最好看的花。

*

西口市。

卫子英从她外公那里打听到赵家消息,心里的不舒服,一下子就散了。她蹦蹦跳跳地跑去将赵家的情况,告诉了潘玉华,然后在潘玉华那里蹭了一顿饭。

吃完了饭,潘玉华和吕秀就忙了起来。

两人在规划厂子的事,吕秀的意思是西口市不大适合做厂,虽然西口市交通方便,但到底是内陆,且轻工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就算厂子做得再大,订单都得从海城那边拉。

还有便是,厂子在西口市,不方便货往外销。

她在海城大半年,发现国门打开后,好些外国人来国内进货,甚至寻找代理加工厂,这些人,一般都只会去沿海地区,帽子厂如果设在内陆,在外销这一块上,会少很多优势。

吕秀的意思,是想把厂弄到海城去。

潘玉华也知道这一点,但眼下她资金跟不上,就是想把厂子搬去海城,也得一步一步来……而且,她们极缺人手,特别是管理层的人。

潘玉华垂下眸子想了一会儿,让吕秀这次回海城,在海城留意一下地皮,建厂的第一步,是得有地……租地方做厂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地这东西,越到后面越值钱。另外,便是招人,前期不拘学历,只要能说会道,有一定的管理手段就成。

关于招人,潘玉华也在西口市找过,奈何西口市这儿人才特别紧缺,像她这种小厂子,根本捞不到啥人。

卫子英看着规划着未来的两个小姐姐,突然间就觉得,她也该努力了。

两姐姐以后都是要干大事的人,她不能太落后,得紧跟着她们的步伐。

“玉华姐,我走了哦,缺钱的话,我那还儿还有点,可以先给你用,你们也别太急,慢慢来吧。”卫子英准备去做自己的事了,走前,看着揪着眉头的两个小姐姐,她脆生生安慰道。

“你那点钱,还是自己放着吧,咱这厂要扩大,需要的钱可不是一星半点。”潘玉华抽空,回了一声卫子英。

卫子英觉得自己被玉华姐给嫌弃了,小脑袋一抬,立即道:“我钱很多的,都快有一千块了。”

“一千块?”

听到小不点竟存了快一千块了,吕秀和潘玉华都惊了,两人头一侧,楞楞地看着她。

嘶……

合着这里还有个隐形的小富婆啊。

这年头的一千块,可是特别耐花的,潘家这个院子,也才六百来块……

卫子英:“对啊,一千块。”

这一千块里,有两百多是妈妈给的,有二百八是第一个定位器被拆掉,部队给的补偿,有六十块是那二十三天的工资,还有四百块,是第二个定位器做成功后,上头给的奖励……

虽然第二个定位器她没出啥力,只写了个程序,但因着图纸是从她这里出去的,也算是参与了的,所以奖励了她四百块。

这四百块,是跟着六十块工资,一起被裴平安送来的。

她外公说了,只要她好好搞研究,以后每次研究成功,都会有奖励。

潘玉华没和卫子英客气:“你先存着吧,我这儿暂时还用不上,等我要用的时候,再找你。”

卫子英小脑袋一点:“好,那我走了哦,我会努力挣钱,给你们在海城买地皮的,你等我哦。”

说着,卫子英小身板一转,蹦蹦跳跳去了街对面的卫家隔壁。

卫家隔壁是杨志标和裴平安住的院子,俩人以后都要跟着卫子英进去,住在卫家虽然方便,但卫家主人卫永华总会因为他们而局促,两个被派来保护卫子英的,想了想,干脆搬去了隔壁住。

“杨叔叔,我要去实验室,你可以帮我把计算机主机搬去实验室吗。”卫子英还没走进屋,就看到杨志标杵在院子外的树下,犀利的眼睛,紧紧注视着潘家院子。

卫子英知道杨志标是为啥。

每次她去潘家,这个院子里的叔叔,总会有一个站在这棵树下,静静地等着她。

“好。”杨志标点了点头,然后问:“英子晚上想吃什么,我让你裴叔叔给你做。”

杨志标和裴平安来了后,干得最多的活,其实是给卫子英煮饭。

苏若楠和卫永华几乎全天都在家具厂里,苏步青又腿脚不便,这煮饭投喂孩子的事,就这么落到了杨志标和裴平安的身上。

好在这两人都会煮饭,且裴平安煮饭做菜的水平还在标准线之上。

“小排骨,裴叔叔做的小排骨,特别好吃。”卫子英眼睛一亮,立即给自己点菜。

“成,我去跟他说一声。”杨志标回身进院子,给裴平安报了一下晚上的菜谱。

等杨志标出来,卫子英就进了卫家,一边拆主机,一边道:“杨叔叔,如果我有东西,要递上去给任,倪两位爷爷,该怎么递啊。”

杨志标:“我们可以帮忙转交。”

卫子英哦了一声,顺手从旁边用过的光盘中,抽了一张出来:“那麻烦叔叔你把这张光盘递上去吧,给谁都成,这张光盘里存了我改过后的最新电脑系统,比以前的好用,看看大家要不要换这种操作系统。”

卫子英不咸不淡地把光盘给了出去,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送出了个啥东西。

杨志标不懂这东西,很自然的收了,并还立即拿回去给裴平安,让他晚上就开车将这东西送去盘州市,交给军区首长莫志安,至于交上去后,要怎么处理,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杨志标这儿也是配了辆车的,不过不是绿皮车,毕竟绿皮车太显眼。他们的车,换成了世面上常见的小车,这车停放在政府大院里,对外宣称,是政府的车。

卫子英把光盘送出去,就去了西汽厂,然后一头扎进了改造自己计算机的工程中。

而另一边,已经把卫子英光盘送到盘州军区的裴平安,却被莫志安给扣住了。

无他,全因卫子英随手送出来的东西,正是目前美国某计算机软件公司,正在筹备研制的东西。

现在的计算机软件,几乎都是出自这个公司,这个公司认为计算机的操作太单一,不,正儿八经说起来,如今的计算机系统,甚至都称不上是操作系统。

那公司前段时间在某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论文,现在全世界都盯着这家公司,想第一时间,拿到有关操作系统的资料。

然而现在……发达国家某大公司还在筹备研制的东西,却突然出现在了他们这儿,莫志安能不扣人才怪。

裴平安也一脸懵,想都没想过,自己随随便便送上来的东西,竟然是这种东西……

“报告首长,我也不清楚,这是卫小朋友随手递给我们的,说这光盘里的系统,比计算机自带的系统好用,她就是让我送过来,问问大家要不要换而已……”

说到‘而已’两个字,裴平安额头都冒起了汗。

这种比国外还要先进的技术,这要换成别人,怕不得谨慎又谨慎,小心又小心,用上一个部队来送,而到了他这里,就真真只是随便送送而已……

嘶……

这东西要是半路被他送丢了,他身上这件绿皮衣服,怕就要被剥下来了。 .w21格格党m 请牢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穿越之我在如懿传重生当皇后 异世界穿越日记 穿越雪豹成为周卫国 鬼灭:开局就给错了系统 不当人的精灵世界玩家 穿越无期,我给局长送禁闭者 神雕:重塑杨过,女侠为我沦陷 龙珠之逆袭传奇 我在南洋当皇帝,朕才是最终赢家 我,萨摩耶,可爱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