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773章 第 73 章

第773章 第 73 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杠上妖孽九皇叔 荒芜的玫瑰 提前30天知道世界大变 阴阳作妖人 与茜书 星河欲转 神庙 最穷顶流歌手,全网跪求我出新歌 北疆郡主 山河丹青卷

卫子英就觉得实验太烧钱了。

她的数据库里, 有好多好多星际时空的科技,这些科技储存在她的左脑,到了一定阶段, 她肯定就都会的。

但会的只是脑袋, 实践才是关键。

她必须把所有科技的理论,化为实践, 这样才能算成功。

实践啊,那可很费钱,很费钱的事……没有票子支撑, 一切都是空谈。

“你以后,还想做什么实验?”

潘玉华眼睛定在小姑娘身上,不知道为啥, 她忽然生出一种,以后她可能成为英子提款机的的感觉。

而且还是自愿的。

因为,她很清楚, 她没办法拒绝她。

虽然这辈子, 她只比英子大一岁, 但实际上, 她真实年龄都能做她的奶奶了,而且,英子的出现, 多多少少弥补了她上辈子的遗憾。

她觉得, 要上辈子她的女儿没有被拐走,她肯定也会像英子这样,乖巧、可爱,还聪明。

说到聪明……

英子的上辈子,真真被那些不知轻重的小孩给祸害的不轻。

以这辈子来看, 若上一世的英子没有傻,肯定也会很优秀。世事捉弄人,这么有前途的一个小姑娘,竟早早就变傻了,最后甚至还……

这辈子,她一定得把英子看好点,可不能走着走着,就又走回老路了。

潘玉华心里感慨,完全不知道,她面前的小姑娘,内核早在她将她从田里背起来时,就已经变了。

但不管知不知道都不重要,眼前的人,是卫子英就成。

“暂时还没想好,但肯定是有很多东西要买的,不过我目前的目标是定位器,做一个卫星导航定位器,上次我在姨爹家看报纸,看到毛子国和海那边的一国家已经有了初步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咱们这儿还没,我打算暂时借他们的来弄弄。”卫子英脆声给潘玉华说着自己的打算。

然而这打算,却差点把潘玉华给吓晕了。

这个年代普通人也许不知道卫子英在说什么,但从后世回来的她,却知道英子口中所说的,到底是什么。

后世人手一个手机,谁还不知道GPS定位系统啊。

潘玉华:“……??”

英子最近都在看什么书?

为啥连这些东西都知道了……

并且,她还一副要去借别人的卫星导航,来给自己做实验的趋势。

“你,你先研究定位器吧,研究好后,先给我看看……”潘玉华心里震惊,她缓了缓气,道。

不行,等会儿她得把手上新画的那几张图寄给去海城的吕秀,让吕秀赶紧找人合作,把那几那图纸变现,看英子这架势,以后,不定就是吞金兽。

她,她不多挣点钱,以后可能养不起。

潘玉华心里想着养吞金兽,但同时,也激动得不行。

不知道为啥,听到身边的小姑娘说这些,她对她莫名生起了股自信,就觉得,她肯定会成功。

作为一个华国人,最清楚接下来的时代是什么时代。

华国后来,也是有自己的北斗系统的,但那是在二十几年后,在这期间,华国科技发展上一直被封锁,直到北斗系统现世,在空间科技方面,才真正有了震慑力。

支持,必须支持,就算她失败了,她也要支持……

潘玉华激动得不行,稳了稳心绪,道:“走吧,咱们先回去。”

说到这儿,她眼睛一垂,盯着新买的收音机,问:“一个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买一个。”

“玉华姐姐你有很多钱吗?给我买了,你会不会就变穷了。”卫子英小嘴微张,惊讶问。

潘玉华:“没了再挣就成,一个收音机够用吗?不够咱多拿一个,还有,你还差啥,一次说完,我瞅瞅能不能买到。”

这些年,她可不是瞎折腾的。

虽然她现在还比不上别的人,但也不差……最主要的,是前段时间吕秀已经在海城拉到了第一批订单了,四款帽子,总共订单量三千六百多个。

吕秀春节送走吕柳和吕丹后,就离开了家,按照她们的计划去了海城,准备去那大厂学习如何管理厂子,开拓帽子市场,她离开时,还带走了好几个帽子的样本。

现在是八一年,还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百废待兴,哪一行都在萌芽发展,而服装这一行,就是这初期最容易入行的。

四笔订单这个量,是自家两年都产不出的量。

为了完成这笔订单,她还让她爸在市里租了个小门面,请了十几个人,专门缝制帽子,而帽子所需要的麦秸绳,则全包给了村里的人做。

现在他们家收编织好的麦秸,价钱已经提到了两毛钱一斤了。

这还只是刚起步。

等吕秀那边稳定后,她准备先做一家集帽子、衣服、鞋为一体的服装公司。这种公司,是八十年代最稳当的公司,至于以后……

想到以后,潘玉华转头,乌黑眼睛在卫子英的脸上看了看。

有这才七岁大,就开始搞研究的小丫头在,她以后不定会有别的发展。

“真给我买,可是买了我没钱还你。”听到潘玉华要给她东西,卫子英高兴了,可高兴过后,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她要买的东西,真要算起来,那可就多了,而且还贵。

买是买了,但以后还不起怎么办?

潘玉华瞅着为还钱发愁的小姑娘,好笑的摇了摇头。

她伸手,摸了摸卫子英的头,道:“不用还,你先拿去研究,等你研究成功后,把第一个成品给我,我瞅瞅,能不能把这个成品变成钱。”

“变钱?”卫子英眼睛亮了。

潘玉华颔首。

卫子英:“玉华姐,你真厉害,我咋没想到呢。”

果然,玉华姐就是玉华姐,不一样的。

潘玉华笑了笑,转身又进百货商店,给卫子华弄了个收音机。

两个收音机弄到手,卫子英全身都散发出了愉悦,拉着潘玉华,坐上回家的电车,去了和平路那边。

潘家年前就在和平路买了房子,但这房子暂时还没人住,也就潘宏军平时进城卖货的时候,住上一住,再不然就是周末卫子英和潘玉华一起进城时,潘玉华住上两晚。

而和平路后面,不靠街的那一排门面里,就有两个连起来的门面,是潘家在城里的厂房,那里请了十几个员工,正在加班加点缝帽子。

卫子英觉得,全靠人工缝帽子效率有点低,但潘玉华说,现在本钱不多,等这一批订单交货了,她就去机械厂看看,能不能订一批缝纫机,到时候有了缝纫机,效率就会大幅度提升了。

卫子英明白了,哦了一声就没提了。

什么人干什么活,做生意啥的,她就只能跟着起个哄,别的就不成了。

回了家,卫子英没急着动她的两个收音机,而是拿起化学方面的书,认真看了起来。

半导体涉及到元素类的知识,她需要先把知识吃透了,再来动手做。

而潘玉华则陪在卫子英身边,翻起卫子英的那套《数学自学丛书》。

小学课程不难,她上辈子就读到了五年级,这一世,不过只是重温。小学她勉强能自学,可到初中这儿就不成了,学起来,速度比以前慢了很多,好在卫子英这儿有一套她做过笔记的书。

潘玉华现在就是一边看书,一边看卫子英做的笔记,慢慢学。

*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夏天就来了。

今年夏天,左河涨水了,那水涨得特别凶,把左河湾竹滩那一片全给淹没了。

淹了差不多半个月,好在滩子这边坡上,还有一条路可以出村,不然石滩这儿的孩子,就甭想去学校了。

小升初的考试,马上就要来了,卫志勇和卫志辉抓紧时间,加班加点的复习着学过的知识。

今年九月份,他们就得一起升学去城里上初中,而且,还必须是考去和平街那一片的西口市一中。

一中是整个西口市最好的初中,成绩差了还读不了,如果这次两兄弟考不好,那城里学校就甭想去了,还是乖乖在公社读吧。

两兄弟从小到大就没分开过,这读书自然也想在一个学校读,为了到时候不被分开,两人真是把吃饭时间,都拿出来复习了,就指望着能一起进一中。

卫志辉还好,他的成绩比较稳定,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三名,而卫志勇这个做大哥的,在读书上就比卫志辉要差一点点了,但也不是很差,班里前十名的位子,还是能坐上的。

可这是公社的小学,他们的成绩在公社勉强还成,可放到城里就有些不大够看,所以,这段时间,卫家三个孩子,卫志勇反倒成了那个最努力的了。

今年端午后,苏若楠和卫志华把厂里的工作给停了。

两人背着包,大江南北走了一趟,然后又去了一趟江省,从苏家老两口那边弄了一笔资金,在西口市北山弄了块地,办起了家具厂。

北山这边不比南山和西山,北山还没有开发,荒地特别多,这两年,有些心思活络的人,已开始找政府弄地,在这边搭小厂子。所以,苏若楠也把厂开在了这里。

其实苏步青是想让苏若楠和卫永华把厂开在江省的,但做厂子,对交通有一定的要求,江省虽然是大城市,可要说交通方面,却有些不如西口市。

因为西口市靠江,还有货运渡口,厂子往外省出货,还是西口市最方便。

新开的家具厂主做绷子床,而绷子床所需要用到的棕绳,卫永华直接交给了老家的卫永治,让卫永治去动员村里的人牵棕绳。

每把棕绳,卫永华依旧给他一块的价,让他去收,做绷子床需要大量的棕绳,有多少,家具厂都吃得下。

卫永治接了这活,转头开价八毛钱,让村里面的人做。

八毛一把五十根的绳子,这要一家子人一起做,一天都能牵上十来把绳子,那就是八块钱一天。这年头,卫永凯和陈舒敏两口子在机械厂上班的工资加起来,也才三四百块钱一个月,能足不出门,在农村就挣到别人进厂才能挣到的钱,谁不愿意做啊。

一时间,甘华镇那用来做引火柴的棕树皮,开始蹭蹭蹭涨价了。

以前卫永治和周大红买棕树皮,五分钱就买一斤,现在这东西,却涨到了一毛钱。

不但棕树皮值钱了,周大柱这学了三年多木匠活的小木匠,也开始有活了,而且还是大批量的活,因为,牵棕绳得有摇摆车,这东西除了木匠,别人还真做不来。

于是,那些想牵棕绳换钱的,就开始找周大柱定摇摆车了。

而卫永治则每天晚上七点钟,在自己家院子里,定时定点收牵好的棕绳,然后第二天,他和卫永红还张冬梅一起背去镇上,坐车送去北山家具厂。

现在家具厂刚落成,要的量还不是很多,等到以后家具厂彻底稳住,卫永治这专提供棕绳的,怕还得换个地方收绳子才行,因为到了那时候,家具厂所需要的棕绳,绝非是一个良山大队就能提供的。

*

六月底,小升初的考试马上开始。

卫子英还以为潘玉华和别的同学一样,都背起小书包,准备把教室让给初中部的哥哥姐姐们考试了。

“卫子英,潘玉华,你俩去校长办公室一趟。”

卫子英和潘玉华甩着手,准备回家了,才踏出教室,林国栋就把她俩给喊住了。

“老师,啥事呢?”卫子英转头,水灵灵的眼睛,疑惑地盯着林国栋。

教室门口,林国栋一手拽住他的小舅子,一手拿着教案,道:“校长找你们有点事,你们先过去,我一会儿就来。”

卫子英不明所以,乖乖哦了一声,脚步一转,就和潘玉华去了校长办公室。

教室里,付彪被他的姐夫拽着,还调皮地学卫子英说话,掐着嗓子哦了一声。

“你哦啥哦?”林国栋被自家这个小舅子气得胸口疼,侧回脸,瞪了他一眼。

付彪捏着嗓子,用特别讨打的嗓声,学林国栋:“校长找你们有点事,你们先过去,我一会儿就来……”

林国栋:“……???”

臭小子,皮痒了是吧。

林国栋脸一唬,教案啪地一下打到了付彪肩上。

“你又打我,我就是被你打傻了,才读不好书的。”付彪捂着被打疼的肩,怨气浓浓地看着林国栋。

林国栋:“呵,你自己学不好,还怪起来我了,你昨儿的作业是不是没做?臭小子,晚上我回家前,你要是拿不出作业来,我就让你姐打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被打傻了。”

付彪一听姐夫提到他姐,冷不丁打了个颤,硬着脖子道:“林老师,你能点出息不,自己教不好学生,还把你媳妇搬出来了。”

林国栋被小了几十岁的小舅子给逗乐了:“呵呵,我现在又是林老师,不是林国栋了?”

“成了,回去先把作业做了,过两天就考试,你要是考不好,我就真让你姐打你了。”林国栋不和小舅子废话了,放开揪着他衣服的手,把教案往咯吱窝下一夹,就往校长办公室走去。

校长办公室里,张贵荣看着两个规规矩矩坐在凳子上的小姑娘,和蔼一笑:“玉华,卫子英,明儿你们早些来学校。”

“啊,明天不放假了吗?”卫子英疑惑。

后天就是小升初的考试,公社学校是个考点,明天老师们就要挪桌椅,好方便让其它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过来考试,所以,她们这种小朋友就沾了初中哥哥姐姐们的光,放假了。

这放假是连着周末的,一共有四天,她都打算好了,准备用这四天时间,把定位器所需要的电光传感器给做出来。

“放假的,卫同学,你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度吗?”看着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张贵荣心里的打算,又有些不确定了。

“不知道啊。”卫子英很诚实的回道。

她的确不知道。

她只知道,自己差不多快要学完数理化的基础知识了。但她对这个世界的知识了解有限,所以不清楚自己现在的进度到底在哪里。

而且,她也不是系统学的,比如初中的语文、历史、政治这种课,她就是两眼一瞎,完全不懂。

张贵荣一笑,没再继续问卫子英,转而问潘玉华:“玉华,你呢,你对你自己的学习进度又了解多少?”

潘玉华:“小学课程我已经学完了,初中的才接触没多久。”

张贵荣点点头,笑了笑道:“卫同学,你目前进度,应该和高二同学相差不多了,但你年纪太小,老师觉得,以你的年纪去高中有些勉强,所以,你林老师和我还有爸妈商量过了,想让你提前去西口市读初中。”

“啊……??”卫子英楞了一下。

楞完后,她小眼睛忽地睁圆了:“校长,我才七岁,我还没有一米三,去了初中,要是有坏哥哥和坏姐姐打我怎么办?”

不要,她才不要去读什么初中。

一群陌生的哥哥姐姐,她都不知道要怎么相处,所以……还是不要去了!

卫子英是真不想去读什么初中,因为,初中课本知识她会自己学,只要时间够,对她来说,在哪儿读书,读几年级都一样的……

要按她爸妈的意思,她原本应该是今年去市里读小学一年级的,但是……她想和玉华在一块读书,所以才提前一年进了学校。

她不想和玉华姐分开。

没有原因,她就觉得玉华姐才是她的伴,其他的同学,都只是同学。

就像冯勇和周二柱那样,她可以和他们玩,但有些东西却说不到一块,她有时候说话,冯勇和二柱都听不懂,只有玉华姐姐能听懂。

所以,他们和玉华姐姐是不一样的。

至于哪里不一样,卫子英又说不出来。

“不会,你这么聪明,他们怎么会打你。”张贵荣捏了捏额头,有些头疼了。

小丫头挨打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有考虑过。

……但这还真的是问题。

以她的成绩,进了初中必也不会差,到时候一群十几岁的考不过一个七八岁,这,这……还真难说大的那群会不会恼羞成怒,动手欺负人。

“舅舅,我是不是也要去读初中?”潘玉华看了眼张贵荣,突然问。

堂舅把她和英子一起喊进校长办公室,还说明天一起去一中,那想必,堂舅对她也有安排。

张贵荣:“嗯,玉华啊,你很聪明,你妈妈的意思,是希望你能读就读的,我个人认为,你和卫子英都已经学完了小学知识,没必要再继续读小学了,不如直接跳到初中,把小学这几年的时间留出来,去学更多的东西。”

卫子英头一歪:“我和玉华姐一起去?”

张贵荣:“我是这样子安排的。你们父母那里,我也和他们商量过了,他们的意思,则是看你们愿不愿意跳到初中。”

卫家太宠孩子了。

他找卫家家长聊过,卫家大人说,一切以卫子英的意愿为主。

这也是他今儿把人叫来,亲自说这事的原因。

听到潘玉华也要去市里读书,卫子英顿时就不排斥了,道:“玉华姐去,我就去。”

“那就一起去吧。”潘玉华看了眼卫子英,道。

她在哪读书都是一样,但英子不同,英子已经懵懵懂懂为自己定下了以后的路,很明显,她以后是要走科研那这一条路的,好的学校与学习环境对她很重要。

公社这里虽然好,但比起市里的重点初中,到底差了很多。

“想一起进,那你们后天就得努力了。你们情况特殊,不和其他同学一起考,市一中,有专门的老师给你们监考。”

能去一中考,这还是磨了老同学半个月,为这两个小姑娘争取到的机会。

老同学是市一中的副校长,他在这学期发现两个小姑娘的学习进度后,就一直在磨这位老同学,希望她能开个方便之门,让这卫子英和潘玉华进一中读书。

老同学听说她们跳过级,对两个孩子印象不错,说,只要能考进市一中,他们就收。西口市一中,是整个西口市最好的学校,里面包含了初中和高中。这个学校的高中升学率特别高,从七八年到现在,一中的高中,有不少同学考上了较好的大学。

一中那边,同意让他们去考,但因着她们年纪太小,所以另弄个考场给她们。毕竟才这么大点,这万一没考上,觉得丢了脸,以后不喜欢读书了怎么办?

卫子英:“嗯嗯,谢谢校长,明天我们来学校找校长。”

张贵荣:“明天是林国栋老师带你们去市里,记得来早一点,可别错过了车。”

潘玉华:“嗯,我们会早些来的。”

办公室里,张贵荣和两个小姑娘刚说完话,林国栋就夹着教案进来。

林国栋:“谈好了?”

张贵荣看向他:“谈好了,明儿你来我这拿她们的准考证,去了市里,在市里住一晚,后天早上直接带她们去市一中,到时候送她去校长办公室就成。”

林国栋:“成,我知道了。卫子英,潘玉华,你们回去好好休息,明儿来学校找老师就成。”

“那林老师,我们走了哦。”卫子英说着话,然后起身,一跳一跳往办公室外面走,潘玉华也跟着离开了。

林国栋看着小姑娘那欢快的步子,眉心顿时泛起了愁:“校长,卫子英这样子,真适合去读初中吗?”

本来他是想等她长大点后,直接跳过初中去读高中的,毕竟到那时候,她也十来岁了,半大不小,应该能和大一些的孩子相处了,但是现在……

有点泛愁,就这个小豆丁,入了学校,这万一被人欺负了怎么办?

林国栋倒是不怎么担心潘玉华,教了潘玉华一年,他也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姑娘性子特别稳,比小的那个不知道让人放心多少。

张贵荣:“她们有读书天赋,咱不能耽搁她们,试试吧,要真在初中读不习惯,回来咱们这儿继续读就成。”

两个大人围绕着卫子英和潘玉华谈了一下,然后就各自去忙了。

天色渐暗,卫子英一回到家就告诉了她奶,说她明天要和林老师市里考试的事。

周桂不大懂这些,听完了哦,哦了一声就没当回事了。反倒是卫志勇兄弟听到妹妹的话,有点回不过神。

“英子,你要去市一中考什么试?”卫志辉把书包搁到床上,疑惑问。

卫子英:“考初中啊,校长今天找我和玉华姐了,说想让我们玉华姐去读初中。要是不出意外,我和玉华姐会读市一中,大哥,二哥,你们不是也要读市一中吗,不定到时候,我们会在一个班哦。”

“……??”卫志辉木。

不是,英子不才七岁多点吗?

怎么就要去读初中了,而且还是读一中。

一旁,卫志勇瞅着说要和他一个班的妹妹,顿感压力山大。他眼睛突得一睁,忙不迭拿起一旁的语文书,开始认真看了起来。

读书,必须读书。

别到时候妹妹考进去了,而他却没考上……

真要那样,他这个大哥,就没办法当了。

卫子英不知道她大哥在想啥,瞥了眼开始看书的哥哥,甩着小胳膊出了房间,然后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要去城里考试,那等考完试,她就暂时不回村里了,跑来跑去麻烦,她要在市里把电光传感器做出来后再回来。

正好玉华姐家没人住,很清静,等考完了,她给玉华姐说说,让她借个房间给她做实验……

对,就这么安排。

要去城里做实验,卫子英要收拾的东西可就多了。

她的书,收音机,还有这学期她做出来的其他零件,七七八八,卫子英楞是给自己收拾了两个背篓外加一个书包的东西。

看着这么多东西,卫子英有点愁了,眨了眨眼,跑去卫志勇兄弟的房间,让他们明天帮她把东西背去镇上。

卫志勇兄弟临时抱佛脚,想再温习一下书,但妹妹的要求他们也没拒绝,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

等到第二天早上,帮卫子英背东西的时候,两兄弟看着那满满两大背篓的书,都差点给他们小妹给跪了。

他们是知道妹妹喜欢看书,但却不知道,妹妹竟然有这么多书。

有个天才妹妹的烦恼,别人是永远不会懂的……

次日一早,吃完早饭,卫子英就背着小书包,去沟子那里喊潘玉华,准备一起去学校了。

因为不赶时间,两小姐妹走的比较慢,都十点过,两人才走到镇上。而卫志勇和卫志辉则帮着把书背到了林国栋家,说让林国栋等会儿上车时,帮忙把书拿上车。

今儿恰好是赶集日,镇上人特别多,去市里的汽车还没到开的时间,卫子英和潘玉华给林国栋说了一声,两人便去集上凑热闹了。

在街上买了根山渣糖葫芦,卫子英吃着糖葫芦,坐在马路边的石头上和潘玉华说话。

说着说着,就见不远处有个身影消瘦的女人,正拉着一个人,不知道在说什么。

看到这个女人,卫子英小眼睛一眯,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然后蹭得一下站起来:“玉华姐,我看到熟人了,我去打个招呼。”

潘玉华够着脑袋东张西望了一下,没瞧到卫子英嘴里说的熟人,问:“谁啊?”

卫子英:“一个叫周敏的阿姨。”

说着,卫子英小腿一迈,往那边正在和别人说话的女人靠了过去。

女人不是甘华镇的人,她正在用蹩脚的西口市话,向人问路,但因为口音相差太多,被她问的人,听了好一会儿都没弄清楚她在问什么。

女人没问到路,眼里闪过失落。

“周阿姨……”卫子英蹦蹦跳跳来到周敏面前,小脸一抬,笑眯眯地看着人家。

卫子英记忆好,面前问路的女人,她虽然只见过一次,而且还是晚上见的,但她记住了她的轮廓。

所以,哪怕是半年后再见,她依旧还认得。

这位沈东哥哥用命保护的阿姨回来了,想必部队那边,已经出结果了,就是不知道部队,有没有把那群藏在暗处的坏蛋全部揪住。

“你是?”周敏看着喊她周阿姨的小姑娘,眼里闪过疑惑。

“我是英子,周阿姨在我家住过一晚的。”卫子英笑眯眯道。

周敏楞了楞,有些不确定地问:“你是那晚烧水的女孩。”

英子……

那晚,忙前忙后给他们一群人烧水煮面的小姑娘就叫英子,不过当时她心里揣着事,没怎么关注别的,所以,不记得那个女孩长什么样子。

卫子英点头:“周阿姨,你回来是有什么事吗,我听你在问路,你要去哪,我帮你问。”

周敏听到卫子英的话,楞了一下,道:“我想去你家,找一下你奶奶。”

“去找我奶啊……”卫子英眨了眨眼,脑袋一转:“那周阿姨你跟我走吧,我等会要坐车去市里,没办法带你回家,不过今天赶集,咱沟子里好多人都在集上,我找个婶婶或是叔叔带你过去。”

周敏:“那麻烦英子了。”

“不麻烦,不麻烦。”

卫子英一笑,回头对潘玉华道:“玉华姐,我们去找人,带周阿姨去我家。”

潘玉华:“去市场那边吧,柄贵叔每个集,都在市场卖桶。”

卫子英点点头,然后叫了一声周敏,带着她就往市场走了去。

周敏跟在活泼的小女孩身后,一双历经苍桑的眼睛里,透出浅浅笑意。

她身上的事结束了,那害死她男人和儿子的坏人,已经被部队全抓了。如今,她已完成了男人和儿子的遗愿,小儿子也不用她再担心,因为部队已经安排他进了学校,而处理完这些事的她,是该来寻一寻她的身世了。

苏若楠婆婆嘴里那位丢失的女孩,特征和她很像,她想去确认一下,那个叫左河湾的地方,是不是能寻到她的家。

周敏心情有些复杂。

这么多年过去,她其实对自己身世早就没了念想,但那天早上听到周桂问起时,心里还是生了些波动。

这种波动,随着大仇得报后,越发控制不住。

所以,她又回来了……

卫子英带着周敏,在市场那儿找到周柄贵,让周柄贵等会儿回村的时候,把周敏也带回去一下,然后就挥挥手走了。停在马路边的汽车差不多快开了,两小姑娘去和林国栋汇合,然后跟着老师一起坐车进了城。

潘家和卫家在城里都有房子,还靠近市一中,林国栋进城后没去招待所住,而是带着两个孩子,直接住进了卫家。

卫永华和苏若楠今年忙得很,两口子住在和平路的时间不多,一天到晚,几乎都呆在北山的家具厂里。

也好在农村孩子动手能力强,七八岁大的,差不多都会自己照顾自己,连卫子英这个在家里不咋干活的,也会生火煮饭。

到了卫家,卫子英先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然后带着林国栋去了和平路市场买了些菜,准备晚上吃。而潘玉华则趁着这会儿,去了厂子里,清点起了工人们最近做出来的货……

傍晚时分,苏若楠回来了。

她回来后,和林国栋寒暄了几句,便进了厨房。卫子英颠颠跟进了厨房,趁着潘玉华和林国栋都没在厨房,偷偷给她妈说,周敏回来了,并去左河湾找她奶了。

苏若楠一开始还没想起周敏是谁,等卫子英说,就是沈东护送的那对母子中的母亲后,她心里泛起了疑惑。

周敏与他们不过是送与被送的身份,怎么离开半年后又回来了,还去找婆婆…… .w21格格党m 请牢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穿越之我在如懿传重生当皇后 异世界穿越日记 穿越雪豹成为周卫国 鬼灭:开局就给错了系统 不当人的精灵世界玩家 穿越无期,我给局长送禁闭者 神雕:重塑杨过,女侠为我沦陷 龙珠之逆袭传奇 我在南洋当皇帝,朕才是最终赢家 我,萨摩耶,可爱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