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女生小说 > 七十年代奇葩一家亲 > 第29章 第 229 章

第29章 第 229 章(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杠上妖孽九皇叔 荒芜的玫瑰 提前30天知道世界大变 阴阳作妖人 与茜书 星河欲转 神庙 最穷顶流歌手,全网跪求我出新歌 北疆郡主 山河丹青卷

分家后, 陈丽在卫家时有多悠闲,现在她就有多忙碌。

许也知道周桂这边不待见她,村里也在说她闲话,分出去后, 她便成了一个隐形人, 极少再出来走动,学着苏若楠那样, 只负责家里的事, 地上的活, 大伙都没见她的影。

虽然带着陈丽分出来了, 但卫永民心里始终不舒服,除了下地, 在家里时, 几乎不和陈丽说话。

外人看着,两人感情似乎没什么变化。可被撕裂过的伤口, 哪怕愈合了,也会留下伤疤。有些东西,到底是发生了变化, 只是这种变化暂时没人看出来罢了。

周桂懒得再管这两人, 甚至在家里,也极少再提到他们,她面上看着虽没啥, 家里人却都知道, 她心里不得劲, 堵着口气呢。

亲弟弟分家出去过,还只拿了五块钱,卫永华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本来是想给卫永民打套家具的,但因着周桂心情不佳,他也不敢动工了。把猪圈楼上,以前换下来的陈旧家具收拾了一套出来,给卫永民搬过去就算完事。

而陈丽,也在事情爆发后,开始不和苏若楠说话了。在她那儿,她就觉得如今这局面,都是苏若楠多管闲事造成的。

苏若楠虽然也是从江省过来的知青,但她和陈丽不属一路人,陈丽恶心人的事,膈应着她呢,她不凑上来,苏若楠反倒是饭都要多吃一碗。

最近家里气氛有些冷,周桂心情明显变得不好,连卫子英兄妹三个小的,都不敢在家多提他们二叔。

周桂整天天的去地里,每当看到孤零零一个人在地里干活卫永民,回家后总会发一会儿呆。

自己的儿子,哪有不心疼。

嘴上说着气话,但心里却疼得不行。

卫子英担心她奶憋出病,天天奶奶前奶奶后的,花了足足半个月,才把她奶给哄回了神。

她在这边哄奶奶,去了沟子那边,就换潘玉华哄她了。

潘玉华是个心思细腻的姑娘,在卫子英过来找她打鞋时,察觉到她有心事,不着痕迹一问,就问出了原因。

其实,也不能说是她问出来的,而是卫子英就没打算瞒她。

在卫子英这儿,潘玉华和别人不一样,她有着她独特的见解,给她说,不定能在她这里得到另一种意见。

但卫子英也没明说,总不可能大咧咧告诉别人,她叔被人给坑了,当了接盘侠吧。潘玉华因着有上辈子的经历,卫子英只提了一点,她就猜到了答案。

潘玉华猜到情况后,眼里浮出诧异。

孩子不是永民叔的事,可是二十年后才爆发出来的,当时这个孩子肾脏出了问题,需要换肾,永民叔去医院配型,结果却检查出,这个他疼了二十多年的儿子不是他亲生的。

那时,这事闹得挺大的,永民叔还以为孩子是在医院抱错了,想尽办法追查孩子的亲生父母,想让那边出面配型,救这孩子的命。

也因事情闹得太大,陈丽眼看瞒不住了,这才给永民叔吐露了真相。

知道真相后,永民叔沉寂几天,便坚持要医治这个孩子,说甭管是不是亲生的,但养了二十几年,他与孩子的父子情份是真的,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孩子死掉。

为了给这个儿子治病,永民叔倾家荡产,最后还去江省那边找过卫志辉,想让卫志辉帮帮忙,卫志辉最后借了二十多万给他。

这个孩子的命,最后救回来了,永民叔和陈丽没有离婚,凑合着过在过。而被救回来的孩子,倒还算有良心,病好后,上班挣钱和永民叔一起还债。

在她死前的头一年,她回过西口市,曾见到永民叔在公园里和人下棋,身边陪着他的,就是陈丽现在怀的这个。

在陈丽和卫永民这件事上,潘玉华给不了卫子英什么意见,只能默默的听她说话。

毕竟,她不是当事人,也不清楚永民叔,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潘玉华不知,其实很多事,在她救下卫子英那一刹那,就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没有痕迹,却又实实在在影响着众人。

上一辈子,没有系统姑娘穿越,真正的卫子英傻了,苏若楠大受打击,全副心神都在放在了傻闺女身上。卫永民和陈丽的事爆出来时,她正带着卫子英在江省那边的医院做检查,希望能让闺女恢复正常,根本就没有心思管陈丽和卫永民的事。

没关注,自然不会去调查。

没有调查,又哪能知道陈丽肚子里的孩子,不是卫永民的。

不过,卫永民的性子的确很那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这种事,要落到别的男人头上,怕是第一时间就会和陈丽离婚了,可到了他这里……陈丽一场哭诉,他竟就心软了。

*

日子逐渐往前推,夏季来临,天气越发炎热。卫子英现在也不编鞋子了,因为甘华镇这边,草鞋好像饱满了,最近这段时间草鞋都有点卖不出去。于是,小家伙跑去潘玉华那里偷师,准备和潘玉华一起学打草帽。

这草帽可比鞋子值钱,一个草帽都能卖到五毛钱,因为农村会这活的人不多。

潘玉华对卫子英是一点都不藏私,只要卫子英想学,她就教。

对卫子英,潘玉华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情感,上辈子,她和这个小姑娘没有交集,对她的认知,全是三十多后,再次遇上苏若楠后,从苏若楠那里听来的。

这辈子,真真切切接触后,她却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爱笑,又可爱的小姑娘。

所以,卫子英说想学打草帽,她没有任何藏私,就教了起来,而且还教得特别认真,不但如此,针钱和编织草帽的麦秸还都是她出。草帽工艺要比鞋子复杂,除了编织外,还得用上专业的针线,针线活有点废人,卫子英学了一周,手指扎了好多针眼,都没能做出一个草帽。

拿自己的身体来学活,可把在旁边看了个全程的卫老太和卫志学给心疼死了。

这一老一少,都喊卫子英不要学了,潘玉华也心疼的,都有些不想教了。

但卫子英是个有毅力的系统,虽然爪爪被扎得贼痛,但还是憋着那股子劲,坚持学了下去。

好在这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在卫子英歪歪扭扭做出第一个草帽子时,她和潘玉华春季种下去的冰/粉,挂果并成熟了。

冰/粉籽一成熟,潘玉华心里狠狠松了口气,果断把自己编草帽的那套工具端进屋藏起来,连拖带拉,把还想再做一个帽子的卫子英给拉起来,上坡去收冰/粉籽。

冰/粉籽脱下来了,但离赶集天却还有两天,这两天卫子英没去学做帽子,因为潘玉华告诉她,她这两天在预备上街卖冰/粉的工具,不编帽子,也没时间教她。

卫子英听了,大眼睛里露出丢丢失望。

前儿,正好下过一场雨,坡上好多沙石坡都爬出螺蛳,卫子英见村里小孩子们都在抓螺蛳,她干脆也上坡捡螺蛳去。

家里喂了鸡鸭,平时这些鸡鸭也就吃点草,没啥粮食可以喂它们,但到了这个季节,小孩子们就会上山去找螺蛳喂它们,让它们吃好点,多下几个蛋。

卫家因着卫志勇兄弟在上学,这捡螺蛳的事,自然只能卫子英去干。而且这段时间,她还交了新朋友,和新朋友一起上山,那玩得她都不想回家了。

卫子英的新朋友,一个是锅子头家的冯勇,一个就是周柄贵家的周二柱。他们两个和潘玉华都差不多大,潘华玉内核是成年人,和小朋友们玩不到一块,但逐渐适应了这个年代的卫子英,却是能和真正的小孩一起玩。

卫子英和小伙伴上坡捡螺蛳,而她奶则被周大红给缠上了。

也不知道周大红哪来的脸,缠着费着,非让卫永华去她娘家,给她娘家侄子打家具。

周大红说的这事,从去年腊月二十八,一直说到现在,这都农历四五月了,但卫永华这儿却一直没有松口说要去。

倒也不是卫永华没松口,而是周桂不让卫永华去。

因为,周大红娘家那边就跟周大红一样,是个浑不济的,三年前的那笔账,春节的时候她亲自去要,结果那边抠抠搜搜只给了一半,剩下一半,说啥没钱,等有钱了再给。

啊呸,三年,十几块还挣不上来,鬼才信他们。

因为这,周桂是铁了心不让卫永华接周大红娘家那边的活。

前段时间,又是春播又是给卫永民建房,周桂便以抽不出时间为由,一直推到现在。本来她还以为,周家等不及,应该会请别的木匠把活做了,谁知这刚闲下来,周大红就又上门了。

这日,卫子英腰上挂着一个用竹子编制,看着像个小花瓶的竹篓,和冯勇还有周二柱捡完螺蛳回家,就见周大红又唱又念的在和她奶说话。

卫子背跨着小竹篓,一甩一甩跑回家,进院子前,冯勇把塞了一包红通通的刺泡儿给卫子英。

“谢谢。回头我给你玩具玩。”礼貌的系统,接到小伙伴塞来的野果,笑眯眯地道了个谢,然后拎起一个刺泡儿,塞进了嘴里。

酸酸甜甜,还带着点清香的刺泡,吃得卫子英眼睛都眯成了小月牙。

冯勇薅了薅头发,傻呵呵一乐,就和周二柱一起跑向了左路湾沟子。

院子里,正在缠着周桂,想让周桂叫卫永华去给娘家侄子打家具的周大红,瞅着院门口三个小家伙的互动,嘴一歪,呵笑道:“二婶,你家英子了不得哦,才三岁呢,就能从别人嘴里哄东西吃了,啧啧啧……”

“那可不是,小孩子眼睛亮,很会看人的,咱家英子好,他们自然喜欢。不像有些人啊,明明啥也不是,偏还把自己当回事,以为谁都喜欢她。”周桂被周大红缠烦了,话里带刺,听着涨耳朵的很。

偏周大红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能听得懂好坏,就是死皮赖脸不知收敛。

周大红脸上挂着笑:“是这个理,但话又说回来,人嘛又不是钱,哪能谁都喜欢啊。二婶,咱说正事,这还有两三个月,我侄儿媳妇就要进门了,你瞅瞅,永华兄弟啥时候有空,让他去给我侄儿打套家具吧。”

说着,周大红竖了竖大指姆:“永华兄弟的手艺,是这个,十里八乡谁家不想有套他打的家具啊。”

周桂:“打家具,可以啊,一码归一码,先把三年前的账给结了来,就十几块钱的事,拖了三年还欠一半不给,就这……谁敢再去给你哥做工啊。”

说来说去,周桂都只一句话,去给打家具没啥,但前提是得先把钱给了。

周大红愁着眉,一副为难的样子:“婶子,我哥手头上最近紧着,没子,要不,等下次一起给。”

周桂呵呵一笑,睨着周大红:“都没子了,还打肿脸充什么胖子,下次给……这话也就你才信。上次的都没给完呢,谁信他的下次。”

周大红一噎,脸皮厚的继续道:“二婶,咱俩家什么关系,别把话说那么难听嘛。”

“我虽然姓周,但和你周家可没啥关系,别没脸没皮的乱攀关系。”周桂不吃周大红这事,说起来,她是忒看不上周大红对娘家的态度。

要真需要的时候,救急一下是没啥,可周大红……明明都嫁到卫家快二十年了,但心里揣的啊,还是娘家那边。

太一言难尽了。

也就这些年她收敛了一些,不然,大嫂怕是真容不下她了。

周大红:“这话可没理了,咱都姓周,咋就没关系了呢,再说了,咱们没关系,我和永治还得喊你一声二婶呢,亲的哦,可不是像别人那样,随便喊喊的。”

隔壁坐在石脚盆上,偷闲做鞋垫的钱二媳妇,看着这一来一回的两个人,脸都乐开了花。

哎呦,十几年了,才知道,原来还有比二婶子脸皮更厚的啊。

惊喜大发现,只要脸皮够厚,就能怼得过二婶子,行,下次她就这么干。

一边,刚踏进院子的卫子英,也被她奶和周大红这一来一回的对话给砸懵了。

果然啊,她们左河湾的高手就是多。

懵了一下,卫子英就学那边钱二媳妇,搬了根小板凳,坐到屋檐下,小眼睛熠熠生亮,一边吃着刺泡,一边笑眯眯地看她奶和周大红说话。

周桂这会儿正和周大红怼得起劲呢,都没注意到自家小孙女,隐形爱好又上来了。

“永治喊我二婶,我应,你喊我二婶,呵呵……要不你和你婆子妈一样,喊我周桂吧,要是觉得连名带姓喊不出来,喊我大桂子也行,你这声二婶,我当不起。”周桂要被周大红气笑了。

这女人,到底哪来的底气,敢上门让永华去给她娘家打家具的。

瞅瞅说的这话……关系好就得去了,呸,才不去,给钱都不去。

晚上就和永华说,让他和若楠一起蹿乡去,看看哪家有活,去别人家做,免得留在家里,被周大红给惦记上。

“二婶,真没得商量?”周大红见周桂油盐不进,心里忒不是劲。

这还是亲婶子呢,不就让永华帮忙打下家具,却非得和她计较工钱。

周桂:“谁说没商量了,我这不就在和你商量,先把以前欠的账给结了,永华自然就会上门去给打家具。”

周大红:“……??”

旁边,听到周桂话的钱二媳妇,噗嗤一声笑了:“大红啊,二婶子说得对,你哥上次的工钱还没结呢,这换谁,谁也不敢再去给你哥打家具。”

钱二媳妇一吱声,周大红好像找到了出气筒似得,脑袋一侧,呸了一声:“这儿有你啥事呢,要你多话了。”

周桂睨着周大红:“没规矩,那是你表嫂,你咋说话呢,也不怕把人给得罪了。”

说着,周桂话一转:“钱二媳妇,等会儿我要上山打点柴,你要不要去。”

钱二媳妇:“去,怎么不去。我上次看良山黄荆沟那边,有好多死树,早就想去砍了。”

周桂:“那成,咱们一起去吧。”

这对邻居默契得很,钱二媳妇瞅着被周大红缠得烦起来的周桂,一句话就配合了起来。她们这一说起来,可不就没了周大红插嘴的地儿了,周大红几次开口,想再把话拉到打家具的事上,周桂都一副没空搭理她的样子,把她晾在那儿。

周大红瞅着今儿这事怕是说不成了,跺了跺脚,转身就准备回沟子去。

走的时候,眼睛一瞄,瞄到卫子英坐在板凳上吃刺泡儿,她装模作样走过来,喊了卫子英一下,然后手一伸,很不要脸的,把卫子英放在板凳上的刺泡儿,给一下子抓了一大半。

她抓了还不算,还说了句:“刺泡儿太凉了,英子,这东西你不能多吃,大娘弄点回去,给你志学哥吃。”

她嘴上说着给志学吃,自己却拎起一颗,就往嘴巴里面丢。

这神奇操作,把卫子英看得一呆一呆。

她一个大人,在她奶那儿受了气,转回头,竟来抢她的东西,有这么给人做大娘的吗。

“奶,大娘抢我刺泡儿。”卫子英才不是受气包的性子,小嘴一瘪,就赶忙喊周桂。

周桂正和钱二媳妇说着良山上哪片柴多呢,冷不丁听到孙女的喊声,想也没想,捞起脚边的锤衣棒子,精准的就往周大红丢了去。

周大红又不傻,哪可能站着给周桂打啊,这婆娘吃着刺泡儿,脚跟抹了油一样,两下就跑出了院子。

走的时候还脸皮厚说了一句:“二婶太你也太小气了吧,不就吃两刺泡儿,竟还动手打人了,哎哎哎,你家这门,我看啊,我是登不起了。”

周桂提着棒子一路追出去,没追得上人,顺手在梯子处,捡了几个泥巴团子,对准周大红的后背,就是一阵猛丢。

先前锤衣服棒子没有丢中人,这会儿,泥巴却是把人打中了。

卫子英人小,看不到情况,只听到竹林梯子那儿,一阵吃痛的哎呀哎呀声传了上来。

周桂砸中人还不解气,扯着嗓门冲竹林下方大吼:“周大红,你下次别登老娘家的门,老娘这儿不欢迎你,看见你,我就碍眼。”

“你说说,这棒槌,到底长没长心眼,几十岁的人了,抢英子的刺泡儿,还有脸把志学拉出来当筏子,也就在我这院子里敢横一下,大嫂要听到这话,不得锤死她。”周桂气喘吁吁走进院子里,一边走,一边向钱二媳妇埋汰。

钱二媳妇从石盆子上跳下来,拿着鞋垫往屋里走:“浑不济的,遇上这种不长心的娘,志学、志飞也是倒霉。”

“可不就是,我前儿还听你卫大娘提,她在给志飞看媳妇,也不知她那没长珠子的眼睛,会挑中个什么媳妇。”

钱二媳妇一听十八岁的卫志飞要谈媳妇了,八卦劲上头,也不进屋了,站在门口问:“志飞才十八岁吧,是不是早了点,媳妇是哪家的,卫大娘能让周大红给志飞找媳妇?”

周桂把门边的背篓顺手背起来:“说是东阳大队那边的,还和你一样,都姓许。你卫大娘不相信她的眼光,这个暑假永凯两口子可能会回来,把志飞带去齿轮厂。等志飞在城里工作了,周大红应该就会暂时歇了给他说媳妇的心。”

钱二媳妇:“带走也好,要我说,永凯表弟要是能一起把志学也带走,那才好。”

说到卫志学那孩子,钱二媳妇心里就感慨得不行。

那是多乖的一个孩子啊,生生就被周大红这个不长心的娘给祸害成了这样子。

提到卫志学,周大桂心里也有点不得劲,叹了一声,道:“志学那孩子,身体那么差,哪敢让永凯带走啊,这万一到了城里,有个意外,永凯两口子生了百张嘴,都说不清。”

屋檐下,卫子英听到她奶和钱二媳妇的谈话,小耳朵忽得支棱起来,想听听究竟。

关于卫志学和周大红这对母子,她已经好奇好久了。

但偏大人们都支支吾吾,谁也没一次讲个明白,她从众人不多的神情中,唯一能分析出来的,便是志学哥那一身病,是周大红弄出来的。

她和志学哥玩的时候,有不着痕迹问过他生的是什么病。

但每次一问,志学哥就沉默了下去,啥也不说。

她还偷偷问过卫老太,卫老太每次都只叹气,同样也不说话。

人就是这样,大家越不想说的事,就越是引人好奇,卫子英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难得她奶主动提起这事,所以,这次,她一定要弄个清楚。

“也是这个理,带走了,没出事还好说,要真有个意外,永凯他们两口子,头上还不得长一脑袋的包。天还早,走吧,打背柴回来不定天还没黑。”

钱二媳妇叹了口气,进了屋,然后很快就背上背篓出来了。

卫子英听八卦,听到一半,心痒得不行,偏她奶她们又不说了。

她小眼睛透出失望,撇撇嘴,把竹篓里装的螺蛳用个袋子装上,然后甩着小短腿,也跟着周桂去了山上。

三人踏出门,才走到石墩子桥处,远远的,就瞧见在桥下石头处洗衣服的陈丽。

陈丽的肚子已经快七月了,隆起的肚子很大,因着肚子大,她洗衣服时弯腰都有些困难。

“陈丽,洗衣服啊。”钱二媳妇看见陈丽,远远就喊了一声。

关于陈丽肚子里孩子不是老卫家的这事,只有卫家自己人清楚,外人一概不知,连钱二媳妇这住得这么近的,也是啥都不知道。

卫家分家分这么快,所有的人都只当是周桂是不喜这个还没进门,就先大了肚子的媳妇,并没有往其它方面想。虽然大家都看不上陈丽,背地里也闲碎语说了不少,但当面却又是另一套。

陈丽听到喊声,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冲钱二媳妇点了点头,最后目光落到周桂身上,道:“娘,上山啊。”

陈丽这声娘,膈应人的很,周桂胸口仿佛堵了块石头般,忒不得劲。

但再不喜她,她也是卫永民的媳妇,周桂眼不见为净,唬着脸嗯了一声,算是应了,然后牵着卫子英上了石桥,这期间,楞是一个眼神都没丢给陈丽。

钱二媳妇这会儿眼力劲上来了,瞅了眼走远的周桂,然后冲陈丽笑了笑,忙不迭追上去。

走过石桥,钱二媳妇到底没忍住心里的好奇,问:“二婶子,陈丽再不是,也是永民的媳妇,你这样,不怕等你和二叔老了,他们不养你们啊。”

周桂板着脸,道:“不指望她养,有若楠和永华呢,再不济,还有志勇志辉,就是让我家英子养我,也轮不到她来养我。”

钱二媳妇:“话不能说绝了不是,那万一呢,我说,生生气就好,她肚子里还揣着老卫家的孙孙呢,不看僧面看佛面啊。”

钱二媳妇不提孙孙还好,一提,周桂心里更不得劲了:“她就怀了龙崽子,那也不是我的孙,我的孙孙,是咱家英子三兄妹。”

周桂的话,让钱二媳妇惊了。

妈呀,这陈丽到底是干了啥,竟让二婶子气得孙子都不认了。

“二婶子,她到底干了啥,让你这么生气?”

钱二媳妇心痒起来,但周桂这会儿却闭了嘴,不提这事了。卫子英跟在她奶身后,知道她奶生气了,赶忙转移话题,奶声奶气道:“奶,冯勇给我的刺泡儿被大娘抢了,刺泡好吃,我没吃够,还想吃。”

二表婶又开犯傻了,没瞅奶奶脸都黑了吗,再问下去,她奶不定要动手锤她了。

不得不说,周桂是疼孩子的,卫子英一提刺泡儿,她心里那股不爽刹那间就转移到了周大红身上:“英子不生气,等会儿到了山上,奶给你找刺泡儿,周大红个棒槌,回头奶去收拾她。”

“大娘说要给志学哥吃刺泡儿,奶,志学哥能吃吗,能吃咱就多摘点,送去给志学哥吃。”卫子英不声不响,把话题转到了卫志学的身上。

她跟钱二媳妇一样,钱二媳妇挠心挠肺想知道陈丽的事,她就抓心挠肝,想知道卫志学身上发生的事。

自己带的孩子,周桂哪会看不明白卫子英在想啥啊,一听她话,呵呵一笑:“这么想知道你志学哥的事啊。”

“嗯,很想知道,但奶不说。”被戳破了,卫子英也不害羞,反而点头道。

“想知道,问我不就得了呗。”跟在后面的钱二媳妇,很会找存在感,卫子英话一落,她就接了话。

卫子英小眼睛一亮:“那二表婶,你给我说说呗。”

钱二媳妇被卫子英这样子逗乐了,从后面一把将卫子英抱起来,干净利落地,一个反甩,把卫子英甩到身后背的背篓里:“又不是啥不能说的,大家不说,只是怕惹你大奶奶伤心。卫志学身体差,那是因为,周大红这个当娘的缺心眼,里外不分弄出来的。”

说到这里,钱二媳妇就感慨得不行。

活了半辈了,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当娘的。

说起来,周大红和她还有点亲戚关系,两人都是东阳大队的姑娘,她比周大红晚嫁过来几年,她大儿子只比志学大一岁,不过不在家,跟着学手艺的老师傅去了北方勘察什么地形去了。说起当年的事,钱二媳妇就唏嘘。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周大红娘家二哥的孩子来左河湾玩,那孩子比卫志学大了六岁,十岁的小男孩最是调皮,那会儿正是夏天,左河涨水,那孩子下河去洗澡,自己洗就算了,还把四岁的卫志学也给怂恿了去。

结果两个孩子都遭殃了,被一股水浪给冲走了。

周大红那个棒槌,担心娘家侄子在她这儿出了事,没办法给她二哥交待,救人的时候,她明明看到卫志学被水冲进了河边竹笼子里,却没吱声,反而让大家先救她侄儿。

她侄儿被冲得远,大伙费了一点劲才把她侄儿给捞起来,等她娘家侄儿上岸后,她才给大伙说,卫志学在竹笼子那边。

那时候,卫志学才四岁,虽然竹笼卡住了他,没被水冲走,但却喝了不少水,捞出河差点没救得回来。吴家平的闵大夫费了不力,才将孩子肚子里的水给弄出来。

闵大夫给两个孩子都开了药,但卫志学肺部进水了,还伤了根,吃药的同时,还另开了一副调养身体的药给卫志学。

生病吃药是天理,然而周大红却没当回事,觉得孩子醒了,应当就没啥事了,那会儿她娘家侄儿因着泡水太久,正在发烧,这没长心眼的女人,不想娘家二哥找她算账,就把闵大夫另外开来给卫志学调养身体的药,给娘家侄儿吃了。

最后,她娘家侄儿是没事了,活蹦乱跳回了东阳大队,但卫志学却因没极时调养身体,耽搁病情,越发严重了。

等到孩子病情爆发出来,差一点就没救得回来。后来去了市医院,卫志学命是救回来了,但因着亲娘的糊涂,落下了一身病根。

前些年还稍好一些,后面这几年,这孩子身子越来越瘦,脸也越来越苍白了。

大伙里心里其实都在猜,这孩子,怕是活一天是一天了,能不能活到成年,都成问题。

因为这事,卫良忠家也曾发生过一次很大的争执,张冬梅甚至都说出了要卫永治和周大红离婚的话,该说不说,周大红那一刻却变聪明了,她仗着卫志飞和卫志学年纪小,还不懂事,都不愿成为没妈孩子的心理,才得以留在了卫家。

但这些事,年纪小时不懂,长大了总会明白。

卫志学长大了,就清楚他这一身病是怎么造成的了,自然的,对周大红这个母亲,就生了怨气。而周大红似乎也明白这一点,在对卫志学的事情上,总是小心翼翼的,怕触碰到卫志学某一根弦。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卫子英静静听着钱二媳妇说话,到最后,整个人都麻木了。

妈哦,原来大娘竟是个这么拎不清的。

卫学哥摊上这种娘,好可怜啊……

呜呜呜,太可怜了,统统伤心了。

走在前面的周桂,听着卫良忠家的过往旧事,心里也感慨得不行,道:“当初大嫂就是相中她利索,还顾家这两点,才让媒人上门提亲的,谁知道,她顾家是顾家,但脑子好像被娘家那边给洗过,顾的却不是这个夫家,而是娘家。”

钱二媳妇:“我也没想到她会是这样子,当姑娘那会儿,她可是个利索人,谁见了不得夸上一句。可谁知道嫁人了,却这么拎不清,她当年要稍微有点心,志学那孩子也不会成这样。”

“大娘坏,我不喜欢。”卫子英瘪着嘴,觉得周大红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数据库中记载,人类的母亲都最伟大的,为了崽崽生命,哪怕割肉喂子都会毫不犹豫去做,怎么到了她大娘这里,却是先惦记着娘家的侄子。

难不成,别人的孩子会比自己的孩子更重要?

卫子英因为听到这个过往旧事,蔫了。

她现在是人,不再是系统,人心都是肉长的,会偏、会疼,这段时间她和卫志学处得很好,两人经常一起玩,她时常听到卫志学咳嗽,轻松的时候,只咳上一两声就停,严重的时候,她都怀疑,卫志哥是不是要把肺咳出来。

走路也是这样子,稍走快一点,就喘不过气来,热不得,冷不得,没一点点十四岁少年该有的活力。

这一切,都是这个不长心的大娘带来的,是这个大娘剥夺了志学哥应有的笑容。

卫子英心里有点堵,沉甸甸的,进了钱二媳妇说的那片黄荆沟树林,都还没回得过神。这个季节,是山里野果最多的时节,山上还有好多蘑菇,有的青?树下还长出了木耳,这要换做是平时,卫子英肯定高兴地撒欢跑去薅了,但现在,她却是没啥劲。

心里头一直揣着卫志学的事。

周桂和钱二媳妇找了个不算隐秘的地方,砍起了柴,卫子英则坐在地上,撑着脑袋,呆呆地看着天空,想着自己的事。

一个多小时后,周桂和钱二媳妇就各弄了一背柴,然后准备收工下山了,周桂还记得孙女要吃刺泡儿,打完柴后,钻进刺泡灌木丛里,顶着扎人的刺,给她摘了不少。

这刺包儿成熟后,看着红通通的,入口酸甜清香,特别好吃。钱二媳妇见周桂摘刺泡儿,也下场给钱二牛摘了一些,摘完后,两人背上柴带着卫子英下了山。

三人回家,还没走到石滩子那边呢,刚经过沟子,就见沟子黄角树下,站了一堆人。

男的女的都有,连她家那不咋出门的老太太,这会儿都满脸稀奇地在和人说着话。

农村人,就喜欢扎堆。

周桂和钱二媳妇见这边拢了这么多人,都没对眼,就默契地背着柴凑了过去,连卫子英这个心里装着她志学哥的,都被这聚起的人,给勾起了好奇心。

没办法,村里头这棵黄角树,就是大伙八卦的地儿。只要这里聚了人,保准就是村里有啥新鲜事发生了。

“啧啧啧,我看啊,这吕家肯定是被瘟神给缠上了,这一出一出的,比咱沟子里一年到头发生的稀奇事还多。”

“可不就是,猪拱人,老子活了六十岁都还第一次听说。”

“我刚才瞅着,吕家小子的脸怕是毁了,一张脸全是血,肉皮子都翻出来的。”

“我还看到骨头了呢,家猪什么时候这么凶了,能把人咬成这样?”

“还好吕大丫发现的快,不然,我看今儿吕和平不定要被那头猪拱死。”

“你们在说啥呢,吕家又怎么了?”

周桂和钱二媳妇把背篓搁到一个石墩子上,两人拍了拍身上的草屑,好奇地走过去,而卫子英速度比她们更快,一到地儿就仗着人小,挤到了卫老太身边。

一挤过去,她就亮着眼睛,支棱起耳朵,饶有兴趣地听起了大人们说话。

卫老太听到儿媳妇问话,道:“吕老婆子缺德事做多了,报应来了,她家那根独苗苗,刚才被猪给拱了,一张脸都被咬得稀巴烂。”

“啥,猪拱人?”后来的周桂和钱二媳妇震惊了。

同样震惊的,还有卫子英。

……猪咬人,猪圈里关的猪?

“对啊,你说奇怪不奇怪,关在猪圈里的猪,竟趁着人上厕所的时候,从猪圈里跳了出来,把人给咬了。”

“那吕家小子怎么样?”钱二媳妇问道。

卫老太:“还能怎么样,送医院了呗。”

卫子英听着大伙的说话,总感觉哪里不对。

不对的地方,她说不上来,就觉得事情怕是没这么巧合,因为,吕家发生过的几次稀奇事,都没一次是真正的巧合。

每次事件,都和吕三丫脱不了关系。

想到这里,卫子英突然想起,她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过三丫了。

自从吕婆子被公安叔叔带走后,吕家就又关门闭户了,除了上工,村里几乎看不到吕家人走动。而吕家五个姐姐,更是早出晚归的,连个影子都看不到。

莫不是,这背后又有吕三丫的手笔。

卫子英刚想到吕三丫,眼角一晃,便见那边吕家门口处,吕三丫背着一个背篓,从院子里走了出来,看她要去的地方,似乎是村子后面的青?林。

这会儿,大伙注意力都在聊天上,没有注意到吕三丫出了吕家。卫子英瞅了眼说话的大人,小眼睛眯了眯,然后不声不响往人群外挤。

她人小,拱出人群时被大人们挡了视线,等出来时,前方已经没了三丫的身影。她蹙了蹙小眉头,想也没想,拔腿就往青?林里跑去,她想去瞅瞅,吕三丫要干什么。 .w21格格党m 请牢记:,.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穿越之我在如懿传重生当皇后 异世界穿越日记 穿越雪豹成为周卫国 鬼灭:开局就给错了系统 不当人的精灵世界玩家 穿越无期,我给局长送禁闭者 神雕:重塑杨过,女侠为我沦陷 龙珠之逆袭传奇 我在南洋当皇帝,朕才是最终赢家 我,萨摩耶,可爱崽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