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正好与旁边的以为使臣聊到了时光飞逝,人年岁渐长,阅历也就越丰富起来,以往不懂的,现在也都明白了。
李儒便顺势将话题扯到了李兴的身上。
“的确如此,三皇弟年纪也是看着长了起来。我们大隆有一句话,叫‘先成家后立业’。仔细算算,三皇弟也到了该娶亲的年纪了啊。”
其他使节不知道李儒说此话的用意,但是他们却都纷纷的附和着李儒的话。
“太子殿下说的对。要不然就趁着这好时候,给三皇子赐婚吧?”
“对啊!今日咱们宴会和乐,正是该办一件喜事,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这正是喜上加喜,何乐而不为啊?”
这些使节们都见识到了之前太子与其他皇子之间的争斗,那些皇子们都不是太子的对手。
而且这皇帝陛下对太子还比较偏心。
他们都是人精,见风使舵惯了的,自然要奉承着李儒。
毕竟若是没有什么意外,以后大隆就是例如继承了。
他们现在讨好了李儒,以后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好处。
“他的确是到了该成亲的年纪了,只是这指婚的人选嘛……”
李世隆这也是表明了态度,只是他对于李
兴的正妃人选,还是不确定的。
此时李儒笑了笑:“儿臣听闻三皇弟与太傅嫡女洛涵婷暗生情愫,父皇可以将此女赐给三皇弟……”
李儒特地拉长了声音,看着太傅笑得十分灿烂,太傅不知道他的用意,但是这个建议却让他十分欢心,也还以一笑。
而后李儒便把话说完:“……做侧妃。”
不等别人反驳,他先接着道:“大学士的女儿薛馨,出身门第、本身品貌,样样都好,薛大学士的人品也是信得过的,他家教养出来的女儿定然能够成为三皇弟的贤内助,为三皇弟撑起后院。此女堪为三皇弟正妃。”
其他大臣倒是没话说了。
这薛馨与洛涵婷想比,也是样样不差的。
而且薛大学士的文采修养,那是闻名天下,朝臣们自然没有不信服的。
他家的女儿,德言容功,都是无须担忧的。
只不过,洛涵婷与三皇子之间的感情,那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本来三皇子的正妃也只会从这两个人中间出。
而且,这太傅也好,薛大学士也好,都是支持李兴的,都算是三皇子一脉的人。
他们二人自然都是动了心思要让女儿与三皇子结亲,也能够加
强他们与三皇子之间的关系。
李兴自然是不可能拒绝的。若是拒绝了,那这两人还能不能继续为他效忠卖力,就不敢保证了。
只是三皇子正妃的位置只有一个。
洛涵婷和薛馨都是一样的优秀,样样出挑。
但是却注定了只能有一人成为正妃,那么另外一人自然就要成为侧妃了。
她们都是一样的,怎么可能甘心屈居人下呢?
但是洛涵婷有心机,早早的就与李兴暗通款曲,暗生情愫,将李兴笼络到了她这边。
这样的情况下,薛馨若是再想嫁给李兴,就只能成为侧妃了。
但是洛涵婷既然算计了裴雨卿,之前还败坏裴如意的名声,李儒自然是饶不了她的。
既如此,对洛涵婷小施惩戒的同时,顺手帮一把薛馨,也就是李儒顺手为之了。
“这怎么可以?我的女儿怎么可以为侧妃?”
太傅此时才反应过来,心中恼怒,顿时开口质疑,声音也没有压制住,稍微大声了点。
他本以为李儒是要提,让他女儿做正妃呢,心中还感慨这太子竟误打乱撞的做了一件好事。
谁知道,竟是在这里挖坑。
李兴又正好不在这里,都不好让他亲自出面反对
,只得他来反驳。
“哦?太傅这是合意?难道,你认为薛大学士之女,不堪为三皇子正妃吗?”
李儒早就料到了太傅会有这样的反应,很是淡定的反问。
太傅却不防他会这么问,心下一愣,只得顺着回答:“自然不是。”
而后他反应过来,急急解释:“但是臣的女儿,也不至于要做侧妃吧?难道……”
李儒没等他说完,便笑着调侃:“这太傅的女儿与三皇弟之间不是已生情愫?难不成,她竟不想嫁给三皇弟吗?”
太傅这下是有口难辩,根本解释不清楚。
李世隆也干脆不听他那不清不楚的辩解了,直接下旨。
“好了,今日趁着宴请众使节之喜,朕便下旨,将薛大学士之女薛馨,赐给三皇子李兴做正妃。太傅之女洛涵婷,赐给三皇子做侧妃。完婚之日,便由钦天监拟定好了再定。至于婚事就由内务府备办。”
皇上金口玉言,既然已经下旨,那就是无可挽回了。
李世隆像是想到了什么,补充了一句:“另外,侧妃不得先于正妃,这是古往今来的规矩。”
毕竟,古往今来,都讲究妻妾分明,嫡庶分明。
这妻与妾是完全不一样的
。地位更是天渊之别。
就算是皇家的妾,能成为妃,有品级,却与正妻也有很大的差别。
这侧妃多了一个侧字,那就是妾。
若是李兴宠着洛涵婷超过了薛馨,那就是宠妾灭妻,是要受到他人诟病的。
只要李兴还想要争夺皇位,就肯定要爱惜名声。
圣旨一下,便无可更改。
太傅算是死心了。
而其他人却是看到了李世隆对例如的偏心和宠信。
竟然都并不用过多的思考,直接就相信了李儒的说辞,最后更是顺着李儒的意思下了圣旨。
有了皇帝这般支持,这太子何愁地位不稳?
其他使节看到了这一点,便纷纷与李儒攀谈。
李儒也是来者不拒。
北城国二皇子看到太傅有些灰败的脸色,还有那难看的表情,以及薛大学士略带着得意和兴奋的样子,心中一动。
“太子真是慧眼如炬,能识人,真叫人敬佩。”
他说的诚恳,像是心中就是这么想的。
其他使节见此,也纷纷称赞。
“太子关爱兄弟,处处为弟弟着想,也是难得。”
“我等以后还要多多向太子学习才行。”
“太子聪慧,又如此细致体贴,我等以后还要多多仰仗太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