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何洋和杨拓联合起来,要治一个一个七品知县罪的时候,在场大部分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叶熙可是仪真县的父母官,在仪真县为百姓做了多少事,只要没有眼瞎都看得出来。
仪真县的人,几乎都在为叶熙担心。
不过,幸灾乐祸的人也不在少数。
首当其冲就是叶熙的老冤家。
看到叶熙马上要被治罪,他们简直不要太高兴。
比如说姚道潜,此刻用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看着叶熙,心里面则是笑开了花。
跟叶熙不熟的那部分人,一如既往地用一副看戏的态度观望着。
说实话,后面发生的这出戏,比刚刚枯燥无味的演讲有趣多了。
有人发现了一个问题。
跟叶熙关系比较好的,都是孙铁、余宏义等低阶或者没有官衔的人。
而跟叶熙关系不好的,官衔全都比叶熙要高,或者身份地位比较高贵。
这也是叶熙被何洋和杨拓当众欺负,这么长时间之后,一直没有人帮他说话的原因。
试想一下,如果余宏义站出来说话,会有人理他吗?
答案是当然不会,一个九品芝麻官,又没有背景,谁会浪费时间去听他说的话?
连余宏义有官衔的人说话都不管用,更不用说没有任何官衔的孙铁等人了。
叶熙能够在这些人的压迫下,这么长时间没有被击垮,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
可是现在看来,这个奇迹要终结了。
当何洋的两个侍卫来到叶熙面前,准备逮捕叶熙的时候,叶熙突然大声喊道:“等等!”
何洋是真的不想给叶熙任何机会,不等叶熙继续开口说话,就大声命令道:“不用管他,给我拿下!”
叶熙没有办法了,在那两个侍卫把他的双手反扣在身后之时,张开嘴巴,扯着嗓子大喊:“我有免死铁券!”
这一句,如晴天霹雳一样,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我没有听错吧,叶大人说他有免死铁券?”围观人群中,有人问道。
“你没听错,我也听到了。”
“免死铁券?叶大人不会是骗人的吧?”
“骗不骗人不清楚道,但是我知道,身怀免死铁券的人,最后都不得好死!”
……
由于朱元璋之前曾经说过,不会再赐给下面的臣子免死铁券,所以,叶熙的这块免死铁券,是偷偷赐下的,除了少数几个直接知情人,并没有其他人知道。
不要说普通百姓了,连孙铁、钟国源等天天跟叶熙在一起的人,也没有听说过叶熙得到了一块免死铁券。
更不用说何洋、杨拓、朱有沌等人了。
叶熙突然说出这一句话,也把他们吓了一跳。
不过稍微缓过来之后,朱有沌就发现了不对劲。
只见朱有沌指着叶熙大喝:“大胆叶熙,你竟敢如此信口胡说?!”
叶熙一边挣扎,想要摆脱身后的两个人,一边回朱有沌的话:“我说得都是实话,没有信口胡说!”
听到朱有沌的话之后,杨拓和何洋也反应过来,明白朱有沌的意思。
杨拓先冷哼一声,然后阴笑道:“所有人都知道,皇上每次赐予臣子免死铁券,都会大张旗鼓地进行。
每个得到免死铁券的臣子,都会把免死铁券挂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我们怎么没听说,你家中有免死铁券呢?
再说了,你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怎么可能得到免死铁券的赏赐?”
杨拓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很多大臣得到免死铁券之后,都会大张旗鼓地宴请宾客,恨不得告诉天下所有人,他得到免死铁券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块免死铁券,其实是朱允炆替叶熙求来的。
叶熙一直觉得这东西没什么用,所以得到之后,就直接扔在房间中的某个柜子了,自然没有什么大张旗鼓的庆祝。
“杨大人说的是。”何洋冷笑道,看向叶熙,“叶熙,我看你根本就没有免死铁券,有的话,早就拿出来了!你之所以这么说,就是想要拖时间!”
听到杨拓和何洋的话,大家都停止了讨论,现场再次安静下来,看着这一出戏的上演。
杨拓和何洋说的非常有道理,叶熙要是有免死铁券,早就昭告天下了,怎么会没有一个人知道?
所以,担心叶熙的孙铁等人,此刻都屏住了呼吸,不敢说话。
绝大部分人都在替叶熙担心,当然,也有人恨不得对叶熙落井下石。
“如果叶熙没有免死铁券,那是不是可以给他再加上一条欺君之罪?”
这话,是杨玉泉大声喊出来的。
“没错,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叶熙死一千次都不够!”何俊麟听到杨玉泉的话,赶紧帮腔。
听到两人的话,在场的人又开始窃窃私语。
也许是听到免死铁券四个字,抓着叶熙双手的两个侍卫愣了一下神,被叶熙找到机会挣脱开来。
叶熙当然听到了何洋、杨拓等人的话。
他确实有一块免死铁券,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他还没有认真看过那块黑乎乎的,上面写了一些字的东西,但是他确实有啊。
当初,他以为这东西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没想到,拿到手才半个月左右,就要用出去了。
“杨大人、何大人,我有没有免死铁券,你们随我回一趟县衙不久知道了?”叶熙带着微笑,淡淡地说道。
杨拓和何洋对视一眼,然后何洋说道:“叶熙,我想你就不要再做无谓的挣扎了,此举纯粹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何大人,你就这么着急想置我于死地吗?”叶熙的语气依旧很平淡。
何洋和杨拓再次对视了一眼,神情严肃。
“哼!”杨拓冷哼一声,“跟你回县衙一趟也行,但是我奉劝你一句,如果你没有免死铁券,那你就不仅仅是死罪这么简单了!”
叶熙整理了一下刚才被两个侍卫弄乱衣服,然后微笑道:“如果我没有免死铁券,任凭处置!”
于是,一群人跟着叶熙,浩浩荡荡地前往县衙。
在人群散去后,一只鸽子独自飞向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