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熙感激地看了朱允炆一眼。
之前他跟朱允炆说过仪真县缺钱,没想到朱允炆一直记得,这么快就帮他搞了一笔钱。
朱允炆对叶熙说道:“叶知县,你这边还缺其他东西吗?”
朱允炆这么一问,扬州府的官员的神经全都绷紧。
先前何洋的遭遇,他们可都是看在了眼里。
搞了一块和田玉之后,叶熙也有点不好意思,可是,建这个牌坊,确实还缺材料。
于是,叶熙再次厚着脸皮说道:“回禀殿下,确实还缺一些材料。”
“什么材料?”朱允炆非常配合,露出焦急的神色。
“缺一些石料。”
“哦?!”朱允炆环视了一圈,然后问道,“众位爱卿家中,可有石料?”
大家面面相觑,都摇头表示没有。
只有一个人除外,被叶熙看在了眼中。
叶熙走到姚道潜面前,开口道:“我最近听闻姚大人家中,准备……”
还没说完,姚道潜就站了起来,慌慌张张地说道:“殿下,我最近准备在府中建一座假山,刚好准备了很多石料,如果仪真县需要的话,我立刻派人运送过来!”
姚道潜说完,浑身的肉都在痛。
叶熙向姚道潜拱手一礼,“那我就先代天下妇女,谢过姚大人!”
“叶知县,还缺什么吗?”
“还缺一些木材。”
叶熙刚说完,一个跟姚道潜一样,身穿青袍白鹇官府的官员立刻站出来,说道:“微臣扬州知府右同知程英锐,原本正准备装修一下府邸,准备了一些木材,如果仪真县需要,微臣愿意捐出。”
叶熙也不废话,直接道:“叶熙谢过程大人!”
朱允炆继续兴奋地说道:“叶知县,还需要什么,尽管说!”
看朱允炆的兴奋样,众人直接无语,这两人现在的行径,不就是在打劫吗?
……
半个时辰后,叶熙和朱允炆终于放过了扬州府的官员。
叶熙最后说了一句:“回禀殿下,暂时没有了。”
听到叶熙的话,朱允炆的兴致大减,一副失落的模样。
众人看到朱允炆表情的变化,心里想到,这皇太孙是把他们当成冤大头了?
……
仪真县的风波,在叶熙和朱允炆联手抢劫了扬州府的官员之后,暂告一段落。
朱允炆带着小林,在仪真卫官兵的护送下,从仪真县南边的港口,坐船回应天。
扬州府的官员,则在怨声载道中,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等所有人离开,已经接近午时。
在经过一晚上的奔波,加上一上午跟扬州府官员的智力搏斗后,叶熙再次病倒。
一样是楚芸心帮忙照料叶熙,不过这次她没有再跟叶熙约法三章。
经过昨晚的风波,楚芸心也知道,叶熙作为一个知县,肩上责任重大。
特别战乱后的在这段时间,重建仪真县迫在眉睫,根本不可能按照一板一眼的方式工作。
叶熙身体好转之后,楚芸心也就由得他了。
不过,楚芸心还是对叶熙提了一个要求——每天早晚,各练一遍五禽戏。
五禽戏是东汉末年的神医华佗,在庄子的“二禽戏”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据传华佗最开始的创作的五禽戏,已经失传。
楚芸心告诉叶熙,她的这套动作,是在一本古籍上找到的,为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所记载的。
五禽戏共分虎、鹿、熊、猿、鸟,五套动作,楚芸心演练了一遍给叶熙看。
叶熙看到楚芸心一会趴在地上,一会张牙舞爪,一会又展翅高飞的样子,有点哭笑不得。
但是,五禽戏的大名,叶熙在现代也听说过,这可是当时官方都承认的一套可以强身健体的体操。
甚至还听说,有人从五禽戏中,演练出了武术动作。
再加上叶熙早就想要锻炼一下他的这副身体了。
所以,虽然五禽戏的动作奇葩,但是叶熙还是接受了楚芸心的建议,跟着学了起来。
这五禽戏的动作不算难,叶熙跟着楚芸心的做了一遍,就记住了。
另外,叶熙也拉上了孙铁、荆明远等一众捕快,每天在县衙门口,一起练习五禽戏。
一开始这几个男人,都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做这么奇怪的动作。
但是,当他们看到楚芸心,一个如此精致漂亮的女孩,也在在做这套动作之后,再也找不到借口,一起做了起来。
此外,叶熙有空还拉着这帮捕快,到处上山下水,美名其曰:锻炼身体。
但是叶熙也没闲着,他跟着余宏义学习处理公文。
处理公文其实也很简单。
收到上级交办的,叶熙就交办属下去做,做完之后,再将情况汇报上级。
需要向上级帮忙解决的事项,或者想要申请某项工作的经费,就让书吏拟好公文,看过没问题后,就盖个章,送到上级那里,等待回复。
调拨给仪真县重建的银两,也在几日之内就送到了县衙。
虽然叶熙一再强调不要赏赐,但是朱允炆还是给了叶熙赏赐。
不过他知道叶熙不喜欢金银珠宝,所以就向朱元璋求来了一个特殊的东西——免死铁券!
原本朱元璋不想再发免死铁券出去了,但是朱允炆说叶熙救了他,而且叶熙这个人淡泊名利,绝对不会做
最后朱元璋被说动了,就发了人生中最后一块免死铁券。
既然是皇上赏赐的,叶熙不想要也必须手下。
另外,朱允炆私人给了叶熙一个赏赐——可以无条件向他提一个要求。
叶熙盛情难却,只好答应下来。
风波过后,仪真县反而进入了一段平静期,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杀人案,或者大案子发生。
仪真县这边的日子过得平平稳稳,外边却翻了个底朝天。
当朱允炆回到应天后,他在仪真县被困一夜,差点被杀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大明朝的疆域。
几乎所有人都感到极度震惊,竟然有人如此胆大妄为,谋杀储君。
而朱元璋不仅震惊,还极为愤怒。
自胡惟庸、蓝玉案之后,朱元璋已经好几年没有大开杀戒了。
五年前,太子朱标意外病逝,已经让白发人宋黑发人的朱元璋痛苦不堪。
如今,在太平盛世之下,竟然还有人敢谋害,此等行为,无异于造反。
对待造反之人,朱元璋绝对不会手软。
为此,朱元璋竟然重启废除十年之久的锦衣卫。
历史的轨迹,在这一刻开始发生偏转。
五百多个山贼的尸体,被两艘大船,拉回了应天府。
朱元璋命锦衣卫核查这些人的身份。
在这个时期,没有人脸识别技术,查找这些死人的身份,简直难如登天。
只不过,锦衣卫本事通天,硬是找出了很多“相关”之人。
无论这些人怎么喊冤,结果都无一例外,全部诛九族。
平静了几年的明朝官场,再度迎来了一场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