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光说完,叶熙熟悉的剧情又来了。
孙铁在门外大喊:“大人,不好了!”
叶熙起身去开门,在跟蒋文光交错而过的刹那,他看到了蒋文光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叶熙打开门,只见孙铁已经是紧张地满头大汗,这还是叶熙第一次见到孙铁这样子。
叶熙赶紧问:“出什么事了?”
孙铁摸了一下额头上的汗,道:“大人,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外,突然出现了大量山贼,正在攻打我们的城门!”
叶熙神情凝重,这山贼怎么会突然出现,还来攻打仪真县城?
突然间,他想到了蒋文光刚刚的那个笑容,难道这就是蒋文光和黄牙最后的底牌?
可是,在叶熙的印象中,山贼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么能够跟正规军比呢?
大明朝建国后实行卫所兵制,一个百户所112人,一个千户所1120人,五个千户所为一个卫。
一般一个县会设一个百户所,一个府会设一个千户所,几个府相连设一个卫。
因为刚建国不久,粮食短缺,朱元璋下令军士屯田,自给自足,平时这些官兵两成人负责戍守,另外八成的人则下地种田,遇到战事,就一起拿起武器御敌。
仪真县属扬州市直属管理,有一个卫的兵力驻扎在城外兵营。
于是,叶熙问孙铁:“仪真卫的官兵呢?”
“两天前,仪真卫接到命令,说是要跟周边几个卫进行一次联合演练,所以,大部分兵力都调走了,只留下不到百人镇守仪真县城。”
“山贼有很多吗?”
“山贼人数,估计有四五百之众。”
叶熙惊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山贼?”
“这个小人也不知。”
“我们守城官兵的武器,应该比山贼的好吧?”
“大人,最奇怪地就是这一点,那群山贼的兵器,虽不比我们的官兵,但是也差不了多少了!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那些山贼似乎还有云梯、攻城木,甚至还有投石车!”
“什么?这怎么可能?!”
叶熙的表情已经不是单单用惊讶就能形容,他实在不敢相信,一般的山贼怎么可能会有这些攻城利器。
不行,现在不能乱,必须冷静下来,想办法,一定会有办法的。
这群山贼明显是有备而来,趁着仪真卫的官兵外出,防守空虚之时,堵住仪真县的四个城门,就是想阻断仪真跟外界的通讯。
这群山贼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兵器?
叶熙想来想去,只有两种可能。
一个可能是,这群山贼的兵器,是军队提供的。
另一个是,这群人根本不是山贼,而是……
叶熙不敢往下想,不管哪种情况,仪真县城都很危险。
可是这群山贼,为什么会胆子大到来攻打大明朝的城池?
叶熙想到了蒋文光,难道只是为了救蒋文光?
不对,就算救了蒋文光,他们又能跑到哪里去?
这里的事肯定很快会传出去,一群山贼竟然敢攻打大明朝的城池,这绝对触犯了朱元璋的底线。
想想当初朱元璋为了追击大元余孽,派军深入草原几千里,就知道朱元璋斩草除根的决心有多强。
这几百人就算救出了蒋文光,无论跑到哪,都逃不过朱元璋的掌心。
何况,一个蒋文光,真的值得几百人冒着如此大的危险来救吗?
叶熙觉得不可能,那么,这群山贼冒着被朱元璋株连九族的危险,攻打仪真县,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了!
叶熙忽然间就猜到了这群山贼的真正目的,一定是为了还在牢中的那个人!
这就是蒋文光所倚仗的靠山,所做出来的疯狂举动吗?
叶熙突然心跳加快,如果是为了那个人,那仪真县内的所有人,都危险了!
因为山贼一旦攻入城内,必定会屠尽所有人!
甚至连蒋文光等人也不会放过。
这帮山贼,为了达到目的,为了不走漏任何风声,绝对不会接受任何一个人的投降。
这几乎是一个死局,该怎么办?
叶熙的的心怦怦直跳,手心开始冒汗。
孙铁见叶熙思考良久,越来越着急,“大人,我们守城的人最多能再坚持两个时辰,现在该怎么办?”
叶熙没带过兵,没打过仗,也很想知道该怎么办。
不行,现在绝不能慌。
叶熙再次冷静下来。
现在不仅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还要尽可能地保住住仪真县百姓的性命。
仪真县城的百姓大概有两千人,什么地方能够容纳这么多人呢?
叶熙抬起头,县衙四周的围墙映入眼帘。
他突然想到,县衙就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仪真县衙大概有三千五百平方米,挤一挤的话,还是能够容纳两千人的。
而且周围有围墙,或许能够抵挡一段时间。
现在也没有其他办法了,只能用此法孤掷一注!
决定了,叶熙赶紧跟孙铁说:“孙捕头,你听好,马上去做这两件事。
第一,派人随时观察各个城门的坚守动态,一旦城门被破,要立刻派人通知。
第二,你现在赶紧找人去通知全城的百姓,叫他们全部集中到县衙避难!
我们今晚死守县衙!”
“遵命!”
叶熙突然想到什么,又把准备离去的叫了回来:“等一下!”
孙铁问道:“叶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叫百姓们出门的时候,把锅碗瓢盆、铁锹木棍之类,可以防身的东西带上!”
叶熙心中无奈,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孙铁走后,叶熙叫人把蒋文光和小玉再次押入大牢。
蒋文光看着叶熙的眼神中充满了嘲笑,叶熙没有理他。
他没有再找蒋文光问山贼的情况,现在形势都已经这样了,蒋文光肯定不会跟他再说什么了。
因为在他眼中,过了今晚,叶熙就是个死人了,没必要对着一个死人浪费口舌。
可是蒋文光不知道,其实他今晚也凶多吉少。
这时候,县丞施良才和主簿余宏义也找到叶熙。
施良才满头大汗,焦急地说道:“大人,山贼就要攻进城了,他们进城之后,会不会乱杀无辜?”
“会!”
叶熙只答了一个字。
“那我们要不要采取权宜之计,暂时向他们投降,以换取他们的不乱杀无辜,保住更多百姓的性命?”
这次是余宏义问的。
施良才立即点头附和:“余主簿说得对,我们应该投降,先保住命,再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