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板的愤怒,不是他区区一个店小二能承受的。
得到命令,他立刻拔腿就往外跑,得赶紧趁着大老板还有些犯迷糊,没有怪罪到他身上前,把那女人找出来。
他作为药铺里为数不多的店小二,捞了不少油水,当即就跑到城中最会画肖像的画师家中,花了重金请画师画画像。
不得不说,不愧是城中首屈一直的画师,愣是将沈妍昨日的形象画的惟妙惟肖,风一吹动,就好像整个人都活过来一般。
看的店小二欢喜极了,甚至生出一种,沈妍就在眼前,他可以立即抓回去交差的错觉。
可当他拿着画像让其他人跟着一起找,他才知道这个差事有多难。
城内的犄角旮旯,他都让乞丐帮着找遍了,愣是没有瞧见沈妍的任何踪影,气得他对着画像破口大骂。
可此时此刻,沈妍一点也不知道有人在骂她,心情还很是畅快。
收拾了一番暗中倒卖药材的人,河里的泥沙也被清理的差不多,减弱冲击力的设计应该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至于那些为他们抢回来的药材,她跟秦临川商量过,不直接分发给灾民,而是制成成药后再发给灾民。
这样谁也没证据说是他们抢的药材。
药材解决,其他的钱银,沈妍则按照正常市价暗中派人丢进各个药铺掌柜的家中,并留有字条。
“若是不想惹祸上身,最好将收到药材货款的事烂在肚子里。”
那些掌柜的,早就对自家药材被抢一事,怀有诸多不甘,自然是按照沈妍字条上所说,没有透露出一点风声。
听闻他们如此配合,沈妍心中简直畅快极了,她伸出拳头与秦临川对击一下,眼角眉梢都带着得意。
“这件事我干的不错吧?周宜正那老狐狸,现在估计要在家里被气死!”
“沈军医此举甚好,定然深得民心。不过,此事还订不死周宜正,你切莫同他正面对上,一切以你的安危为重。”秦临川眸光微垂,划过一丝几不可查的惆怅,他真的很想将沈妍揽在怀里。
如此,既能给沈妍安全感,他也会很安心。
可现在的情况实在不允许。
察觉到秦临川情绪不高,沈妍心头的那点兴奋也一点点回落。一时之间,二人浑身似乎都散发出淡淡的冷意。
不远处,负责清理的士兵,看着堆积如山的淤泥,脸色也不大好看,心一横,壮着胆子跑到沈妍和秦临川面前。
“将军,不知这些泥沙您打算如何处置?
若是继续堆积在周围,属下担心一下大雨,这些又会再次被冲回河里。”
话音还未落,沈妍周身冷意尽散,猛地一拍大腿,这些日子太忙了,她都忘了还有淤泥这回事!
顶着二人诧异的目光,沈妍尴尬的轻咳两声,扯出一抹不失礼的浅笑。
“劳烦再堆放半日,下午我就找人来运走。”
匆匆丢下这句话,沈妍转身就往回走,在半道上带上半夏,一起离开前线。
碍于城中现在还有很多人拿着她的画像找她,面容她可以变,但身形却容易让人瞧出相似。
反正军营中很多人都知道,她要了那些淤泥,她索性就着一身男军医的装扮,上街找牙行。
因着洪水影响,牙行的生意也不好做,有两三家牙行都选择了关门。沈妍带着半夏走了好一阵,终于找到一家大门敞开的牙行。
不过,里面的景象很萧条就是了。
突然遇上军中的人过来,牙行仅剩的两个小厮当即动起来,一个迎接沈妍和半夏,一个匆匆到后面去通知掌柜的。
刚刚喝完一口茶,掌柜的就焦急的上前来打招呼。
“不知军爷来此,郑某有失远迎,还请军爷见谅。”
“无妨,我不过是懒得换衣服,现在
你就把我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买地人就行。”
沈妍说得豪爽,郑掌柜却不敢当真像沈妍说的那样,语气和神态里仍旧充满了恭敬。
“军爷这是要买地?可惜了,那些良田早已被其他人买走,如今剩下的土地本就不太好,又叫洪水和大雨冲刷一番,地里的土更是贫瘠。”
“郑某……郑某……”郑掌柜忽然犯起结巴,神情略有些为难,“作为一个商人来说,近来生意不景气,郑某自然是想将那些地快些脱手。”
“可你们这些军爷都是远道而来,为我们这些梅州百姓顶在前线。郑某实在没法昧着良心,将那些地卖给军爷,军爷不妨去问问其他牙行。”
“不问了,就你这。”沈妍很是欣赏郑掌柜坦诚的态度,一个商人若是没了良心,她是万万不敢跟对方合作的。
更何况,她不可能长居梅州,接下来地里的农事,她还需要请郑掌柜找人侍弄,所以合作的人必须是个靠谱的。
“军爷,你要不再想想?”
“别这么啰啰嗦嗦,赶紧把舆图拿来我瞧瞧,指一指你手里的地都在哪里。”
听出沈妍声音里透着薄怒,郑掌柜不敢再劝,连忙将手里的地都只给沈妍看。
可让他没想
到的是,沈妍最后选择的地都是特别贫瘠的,心头又泛起纠结。
一是他良心不安,二是怕沈妍将来找他麻烦,想出言劝阻,然而沈妍干脆直接将银票递到他手里。
“验清楚,要是没问题,就麻烦你再找一些苦力,每日两百文,不偷懒的话最后有奖励。”
察觉郑掌柜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看她,沈妍也不在意,继续道:“这个事得尽快,我下午就需要人开工。”
“是,是,军爷,下午之前郑某一定将事情都办妥,这是地契您收着。”
银契两清,沈妍浑身也是一身轻松,旁边的半夏却几次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直说,你知道我不喜欢这样的。”沈妍实在有些担心小丫头,将事情憋心里把自己憋坏,佯装愠怒。
“是,奴婢这就说。”
半夏瞥一眼沈妍身上放地契的地方,默默在心里叹一声,道:“夫人,按郑掌柜的说法,这地莫说是种粮食,就是种一些小菜,也许都很难成活。”
“何况水患结束,您就会回到京城,离梅州甚远。与其用那些银票在这买瘦地,不如去京城周边买肥土。”
“奴婢实在是想不通,夫人为何要如此做。难道只是为了拿来堆放河里淤积的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