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我还是一名法学院研究生,距离毕业还有3个月时间,毕业季,工作没着落的我还在焦虑的投简历找工作。
找了行业排名靠前的多家律所,将之前整理的简历发给各个律所的hr及律所网站公示的相关领域合伙人。截止4月份,仍未收到一家面试邀请。
4月的某周一早上醒来,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你好,是h大的黎鲤吗,我是m律师事务所的hr,有收到您这边的简历,和您约下本周周三或者周五时间是否方面,有个面试机会是否要参加?
好像看到救命稻草的我异常激动,差点要卡壳的说:有时间,周三周五都有时间参加面试,请问面试我的是哪位合伙人和团队。
hr:是孙仟律师团队,面试时间是周三上午11点-12点。
我:好的,一定准时到,谢谢。
hr挂上电话后,激动地我,内心异常开心和激动:终于有了面试机会,不知道投了多少次的简历,终于有了面试的机会。
转念想,我还需要再准备一下,拿着简历,想想自己曾经实习过的项目,以及项目中曾经遇到的问题,又看了看之前的报告以及相关法规,做足充分准备,希望周三面试可以顺利通过。
周三上午,早早起来收拾自己,穿上行业惯例三件套,白衬衫(白衬衫上面带了v型金边)、西装和小黑高跟鞋,也仔细化了稍微干练的妆容。
提早半个小时到了m律师事务所前台,在休息区等候。看着大块落地窗办公室及看起来高档整洁的办公室,如果面试通过,有一天可以在这里办公也是很好的。
一位秘书过来:黎鲤是吧?请跟我来。
我:好的,谢谢。
在一间会议室坐下后,秘书:在这稍等,孙律师很快过来。
我:好的,谢谢。
秘书出去后,端了带着m所logo的马克杯,送进了一杯水。
我:谢谢(没见过世面的我,看着马克杯都觉得m所高端大气上档次)。
秘书:不客气。
11点终于到了,一位穿着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律师和刚才的秘书走了进来,给人一种港剧中香港律界精英的感觉。
秘书:这位是孙仟律师,这位是面试的黎鲤。
我:孙律师好,我是黎鲤,很感谢您给与这次面试机会。
孙律师:你好,黎鲤,请坐。
有些许紧张的我,坐了下来,看着对面的孙律师,心里默默在给自己打气:黎鲤,你一定可以的。
孙律师拿着我的简历看了看,说:来先介绍下你的情况,谈谈自己的优点。
我:孙律师好,我是h大研究生,优点是吃苦耐劳和适应能力强,曾经在类似律所实习过相关项目,可以很快适应咱们这边的工作。
孙律师看着我笑了下(不知道这个笑是好事还是坏事),接着拿着简历问:你参与过的这个某某项目,我看有历史沿革问题,你怎么看股权代持及员工持股问题以及怎么解决。
我:首发问答要求上市时股权清晰,需要解除代持,当时项目里面是情理了代持及员工持股。
孙律师:如何清理的?
我:会让所有人签署确认文件,在录像情况下,让每个人口头确认及签署书面文件同意退股等等。
孙律师:划拨地和出让地有什么区别?
之前没有遇到过类似问题,有些紧张,我:一个需要花钱买,一个是无偿的。
孙律师:什么样的可以用无偿的?
我:比如学校等公益类的可以用无偿的(虽然当时只说了其中的一个冰山一角情形)。
孙律师:这个项目我看有国有股权协议转让,为什么不走招拍挂?
我:属于母公司转给另外一个子公司,有个规定应该是集团内可以协议转让。
孙律师:你在学校是学渣还是学霸?
我一时没缓过来:我是学渣(说实话,也确实是学渣,没法和学霸比,只记得项目上遇到的情况以及对司法考试留下来的印象来回答问题)......
说完我立马后悔了......
孙律师:面试结束了,后面还有一个笔试,这是笔试题,半个小时作答。
我:好的,多谢孙律师。
孙律师将面试题递给我后,就出去了。
我看着面试题中译英、英译中以及其他专业题。
刚做完中译英,英译中才翻译了前两句,时间就到了......
孙律师进来了,我:抱歉,我还没做完......
孙律师:没事,一般都做不完。
随手看了下我的英文翻译。
我:孙律师,您举得我英文怎么样?
孙律师:额......非常一般。可以回去等通知,有结果会告诉你。
我:好的,多谢孙律师。
我的内心:好不容易得来的面试机会,这次面试肯定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