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喂好了鸡,给大白食槽里添上野草,见它摇头晃脑的在院子里蹦跶,就是不肯吃食,心里是一点都不奇怪。
她算是看明白喽,这鹅嘴的确叼得很,不添上些孙女泡的茶水,是不会吃得。反正几个小的是不会看着它挨饿的,索性随它去喽。
金氏直起身,跟家里打了个招呼,就准备出门:“我去你张婶子家看看,她家有养猪来着。”
宋绵竹一手拿着包子,一手端着碗吸溜小米粥:“奶等会儿我跟你一起去吧,张婶子对咱家这么好,等糯米藕和月饼做好喽,咱给带些过去吧。”
金氏一听是这个理,这才作罢。上次夏薇草生孩子,张婶子不仅帮忙接生,还特地送了鸡蛋过来。这个情老宋家记着,是得回送些东西才是。
昨日说好了要教大嫂嫂,做糯米藕和月饼,宋绵竹吃完早饭,便跟着阮娴钻进了厨房里。
这糯米藕做法是真得简单,莲藕去皮洗干净,在三分之一处切个口子,用筷子把糯米捣进藕的孔中,两节藕都灌满糯米,用削尖的小木签固定住切口。
炖锅里倒入没过藕的清水,加上适量冰糖红糖,煮半个时辰多便可出锅。
因着要做糯米藕,夏薇草经验丰富,昨晚便把糯米给浸泡上,现在便可以直接使用。
在她的指导下,阮娴很快便着手炖上一锅糯米藕。
相对糯米藕来说,月饼的做法就要复杂一些。虽然宋绵竹从系统中搜好了具体做法,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些难度。
首先揉面团就是个功夫活,光饼皮部分,就有油皮和油酥两部分。
接着要调馅料,这个倒是有宋绵竹提供的配方,能交由她协助完成。肉馅的调味是甜咸口的,即使放凉了也不会觉得油腻。
最后包好的月饼,放在平底锅里,中小火烘一刻钟左右,过程中要翻面两三次,直到表面上色,但是又不能煎焦了,需要一定掌握火候的水平。
宋绵竹这次特地选了鲜肉月饼,比较符合当地人的口味,这里人对肉食的偏爱是远胜于其他的。
其实这个朝代也是有月饼的,不过更类似于胡麻饼,是没有馅儿的。宋绵竹相信她的鲜肉月饼,一定会大受欢迎。
“三嫂嫂,你还会做面食啊?”宋绵竹站在案板边上,看着两人一教一学,夏薇草游刃有余的手法,和阮娴手忙脚乱的样子,形成了强烈对比。
阮娴努力捏着手中的面团,将肉馅包在其中,在夏薇草的指导下,收口团成一个扁圆型。虽然没有夏薇草捏的好看,但总算是有了第一个成品。
“唉,还是薇草厉害,啥都会做,我怕是不太行哦。”
阮娴看看自己手中的月饼,再看看夏薇草包的,幽幽叹了口气。
她包这一个都花了不少时间,若是去开铺子,怕是动作太慢啦。
“小时候跟家里人,学过一些。”夏薇草微微笑着解释。她长得小巧稚气,不过二九年华,心性还是个大孩子,听见有人夸奖自己,就忍不住羞涩。
宋绵竹没好意思开口打击大嫂嫂,其实她心里也觉得不太行,想着要不然就放弃卖月饼了。
这边两人想着事情,双双叹了口气,不由大眼瞪大眼。
那边夏薇草默不作声,麻利得把包好的鲜肉月饼,摊进平底锅中,煎了一锅成品出来。
煎得脆脆的酥皮,包裹着热乎的内陷,一口咬下去,酥皮混合着肉汁,味蕾充斥着鲜香,回味无穷。
刚出锅的月饼还冒着热气,一家子吃得都是赞不绝口。
两个小馋猫眼巴巴看着月饼。他们还太小了,混着汁水的肉馅,极容易被烫到,得等放冷些才能吃。
大侄子承恩吃得津津有味,瞧见弟弟们急切的小表情,便将自己手中的月饼,掰碎了吹凉后,塞进他们嘴里。
两小的乖乖坐着,朝哥哥投去渴望的眼神,等着承恩来投食。
“绵绵这脑瓜子,咋想出来的呦!咱晌午就吃这个吧,也让你爷他们尝尝好东西。”
这鲜肉月饼,从前可真是听都没听过,谁家吃过有馅儿的月饼啊,还是肉馅儿的。
金氏感觉自己如今过得,那是比地主婆还好呦,地主家肯定是没有鲜肉月饼的!
“行啊奶,那我再多包一些。”夏薇草应了一声。刚刚只是做了几个尝尝味,既然家里人都爱吃,自然是可以多包上些的。
不愧是系统出品,宋绵竹也觉得味道极好。这么稀罕的东西,若是开业那天能拿出来,再加上中秋节日加成,一定能给铺子带来不少生意。
“开业那天,咱不如都去铺子里吧。”宋绵竹考虑了下,第一天开业,说不得是最忙的时候,得多些人手才是,正好赶上中秋,也让大伯他们停工一天歇歇。
鲜肉月饼是个好东西,她还是不想放过这波宣传机会。
“咱全家都去铺子里,算是壮壮声势喽,”宋绵竹越说越兴奋,“对,咱就中秋那一天卖月饼,来个限量销售,让人吃着还想着,自然就会记住咱家铺子!”
天天让三嫂嫂带着小宝儿,坐牛车去县城里,实在太折腾人。不过偶尔一次嘛,倒是问题不大。
什么限量销售,金氏是一点没听懂的。不过卖月饼她是听明白了,这好东西要是拿出去,肯定能卖挺好。
三孙媳要照顾孩子,抽不得空去铺子里,金氏是能理解的。也好,能卖一天是一天吧。
约莫半个时辰后,糯米藕也出锅喽。捞出来切开,软烂的莲藕间还拉着丝,口感香甜黏糯。家里的女人孩子,都很爱吃。
这糯米藕放凉了也好吃,若是想吃热乎的,买回家用蒸锅蒸会儿即可,是一道非常方便的吃食。
金氏找出食盒,装了一盘子糯米藕,六个鲜肉月饼,带着宋绵竹便去了张婶子家。
张婶子正巧站在门口,跟儿媳妇交待着话。
“蕙兰啊,这是要出门去呦?”金氏远远瞧见人,便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