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清军自武汉开始东下。田家镇之战,打响了!
曾国藩的部署是这样的:兵分三路,水师居中,由杨载福、彭玉麟率领;塔齐布、罗泽南率陆师走南路;湖广总督杨霈率绿营走北路。
曾国藩实地指挥打仗不行,屡战屡败。但他极富战略眼光,又能坚忍不拔,屡败屡战,最终成就大功。他目光毒辣,一眼就看出田家镇之战的关键在于半壁山。
曾国藩认为,应当先夺占半壁山,从山上斩断铁索。这样的话,半壁山这头的铁索一断,则整个铁链将失去附着,很容易就会被拔除。铁索一旦被拔除,湘军水师就能顺流而下,直趋九江。
基于以上认识,他把湘军精锐部署在南路。塔齐布、罗泽南都是湘军名将,屡败太平军。至于北路杨霈的绿营,则毫无战斗力,一旦蕲州就被陈玉成阻击,寸步难进。
南路湘军又分为两支:一支由塔齐布率领,经鄂城趋大冶;一支由罗泽南率领,经金牛镇趋兴国。11月11日,两支湘军分别陷大冶、兴国。
不久,罗泽南部进扎半壁山下,逼近半壁山上的太平军营垒。塔齐布部进扎半壁山东南十里之富池镇,切断太平军的陆上退路。
半壁山孤峰峻峙,俯瞰大江,北麓尤为陡峭,形势险要,是太平军重点守备之地。太平军在半壁山上扎大营一座,小营四座,山下挖掘深沟,内侧建木栅、炮台,外侧密钉竹签、木桩,防守甚是严密。
围绕争夺半壁山,双方拉开了一场血战。
11月20日,半壁山攻防战正式打响。
罗泽南部和塔齐布部湘军被一条富河阻绝。为沟通两军,方便罗泽南部和塔齐布部互相支援,湘军在富河上搭设浮桥。
太平军在半壁山上的守将本是国宗韦俊。但杨秀清自以为田家镇兵多将广,将韦俊临时调到皖北战场上救急。秦日纲调动不了其他将领,只能自己兼守半壁山。他自己坐镇田家镇,半壁山上实际并无大将。
眼见湘军搭设浮桥,半壁山上的太平军便从山上营垒倾巢出动,人数计有两万之众。太平军占据浮桥,重新阻断湘军。
双方初次接战,双方互有胜负。湘军援军源源不断地从西边加入战场,半壁山上的太平军仅能凭借坚固的工事防守,逐渐不支。
秦日纲见状,决定亲自支援半壁山。11月23日,秦日纲亲自督军二万,自田家镇渡江至半壁山,预备和太平军罗泽南部大战。
湘军罗泽南部人少,只有三四千人。湘军士卒看到太平军人多,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尽。士卒恐惧,有三人当场逃跑。罗泽南麾下悍将李续宾骑马追上逃兵,当场将其斩首,湘军这才安定下来。
罗泽南将部属分为四队,规定不得擅自行动,擅自进攻者,无论胜败皆处斩。太平军先后三次进攻,湘军都严阵以待,只防守,不反击。
秦日纲能力一般,打仗也一般,因为资历老、愚忠而被洪秀全赏识。他虽然先后组织三次进攻,却毫无章法。麾下的太平军人数虽多,但要么是新兵,要么是从武昌战场上败退下来的败兵,连续进攻三次都相继失败。
罗泽南见状,知道太平军士气已尽,令鼓手击鼓,派精骑前出,突袭至太平军前,斩太平军将官二人。其他太平军士卒见营官被斩,反身就往后跑,被半壁山阻挡,互相拥挤踩踏,被踩死者无数。
秦日纲眼见兵败如山倒,连斩数十人都不能阻止。半壁山地方局促,毫无转圜的余地。太平军士气崩沮,秦日纲只能抢先回船,逃回田家镇。
剩下的太平军士卒一看主将逃跑,便一路跑到江边的战船上,试图逃回田家镇。士卒争着上船,互相推挤,落水溺亡者无数。湘军抢登太平军的战船,船上的太平军则自行投江,驾船者战战兢兢,吓得已经不分敌我。
湘军大胜,迅速夺占半壁山,太平军残部乘船逃回对面的田家镇。随后,罗泽南派百余人从半壁山顶缒崖而下,砍断了横江的铁链。
半壁山山脚的铁索虽断,但长江上的铁链仍有战船、木簰在底下支撑。所以,六条铁索依然横阻江面,片帆不得东下。
24日,国宗韦志俊、石镇仑、韦以德率援军赶到田家镇,与秦日纲合军一处。秦日纲再次督军,自田家镇分路渡江,进攻占据半壁山的湘军。
小小的半壁山,却是有名的古战场,多次激战在此发生。但太平军与湘军争夺半壁山之战,却是有史以来投入兵力最多、战况最惨烈、争夺最焦灼的。
宽阔的富河被两军的尸体堵塞,河水都被染成红色。战况最激烈时,双方都杀红了眼。不仅杀敌军,也杀自己人,只要有人胆敢撤退、建议撤退,两军的营官无须禀告上级,就能斩杀溃退的同袍。
太平军的压力更大。半壁山是田家镇根本,如果夺不回半壁山,田家镇就守不住。如果田家镇守不住,湘军必能将太平军赶出湖北全境。
石凤魁、黄再兴仅因丢失武昌一座城池就被斩首。如果失掉整个湖北,不知又有多少人头落地。
鏖战多日。太平军高级将领亲自带队冲锋,却被凭据半壁山天险的湘军一一击败。太平军各路俱败,国宗石镇仑、韦以德以下千余人阵亡,秦日纲和韦俊率余部退回田家镇。
太平军战斗力太弱,反攻半壁山失败。秦日纲知道,这半壁山是夺不回来了。无奈之下,秦日纲派出太平军水师,作大筏停靠在半壁山下,将江中的六条铁链重新钩联在大筏上。
清军只有南路军到达了半壁山。中路军湘军水师被陈玉成阻于蕲州江面。北路军的绿营亦被陈玉成击溃。
靠着陈玉成在蕲州支撑战局,田家镇的秦日纲也许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
没想到,形势迅速急转直下,令陈城都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