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国祚延续共一百五十二年,法承北宋,运接靖康之后。遑论后世评价,但当时社会的奢侈之风,既是官僚地主腐朽本质的集中体现,也是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缩影。
南宋朝廷官府倡导善举、关注民生、同情民苦,也是客观事实。
两宋时期,随着土地依附关系的解除和门阀制度的崩溃,先前士族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
社会结构的调整,各阶层经济地位的变换、世俗等级界限的松动,促进了社会的融合。
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体现在开科取士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官民身份可以相互转化。
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风气,便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北宋靖康二年四月二十一日,赵构从济州南下,在南京应天府营筑“中兴坛”,于五月初一正式即位,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政权。
南宋延袭北宋科举制度,取士范围进一步扩大,但凡贩夫走卒,乞丐僧道,只要学了儒家经典,便能无门槛的参与科考。
通过乡试,便有了秀才功名,徭役可免,见官不拜。
通过府试,便是举人老爷,成为一城一地之官员预备军。
通过会试,便是进士,东华门外唱名,赴了琼林宴,便可授官,从此跳出农民,脱去贱籍,人生自与往昔不同。
多少人皓首穷经,钻研经典。为了改变命运,从黄发垂髫一直考到白发苍苍,抱憾而终。
又有多少人被太宗皇帝赵恒的劝学诗鼓舞,一生研习经义,年年科考年年考,岁岁勤学岁岁学。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而在当时大环境之下,如果出身寒门,身处贱籍,科举确实是改变自身境遇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唯一途径。
科举制自杨广提出并推行开来,于唐代发展,宋代完善。明清两代达到巅峰。
其影响力绵延一千三百余年,后世新政体之高考虽叫法不同,但其精髓还是脱胎于科举制。
科举制的核心便是为国抡才,于国中选贤任能,让国家摆脱世家大族对国政的垄断,也不致让一些学派扼制国家意识形态!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绝非一家一学派之天下也。
科举大兴,使魏晋时兴起的九品官人法烟消云散。
非是贵族牧民不好,只是贵族制度有先天性的短板,初代贵族大都为一时人杰,他们或抵抗外敌,保境安民,或身居高位开创盛世,或著书立言开启民智,又或研发奇物,惠及天下万民,这样的一群人,天下百姓奉为父兄师长自是乐意和佩服。
但二代三代之后,袭先人余荫之贵族,大多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却挟先人之恩而欺压良善,浑然不愿承担与本身尊荣等同之责任也。
这样的贵族,安能让天下人信服?
便有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说法!
放眼天下,便是百姓闲谈,个个都以神州苗裔而自豪。追忆往昔,毕竟哪个人家祖上没有阔过呢?
家有麒麟子,长辈也都会告慰先祖,言儿孙辈出龙,必能恢复祖上荣光云云。
很少有人家会说让儿孙超越祖辈,因为这样说不叫对儿孙之期许,而叫欺师灭祖,大逆不道。
若儿孙辈真的超宗越祖,自有长者焚香祭祀,再修家谱族谱,浓墨重彩的记上一笔也。
这个时代,随着科举兴盛,渗透透千家万户,儒家之影响力也空前发展,真正形成了唯儒独尊的气象。
不提自先秦传承下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操守,单单横渠先生张载传出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让儒家学说有了施行纲领。
而横渠四句放之四海皆准,几可成有大志向之人毕生所求也。
这叫大气魄,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志向。
而一些人所谓的加官进爵,光耀门楣,名动天下之类的志向无一不透着小家子气。
个人尊荣比之族群延续发展,无疑是后者更容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
与神州王朝周期律相似,儒家大兴也就止步于两宋。
理宋时朱熹提出理学学说,其核心思想便是存天理,灭人欲。颇有几分道家思想,这一论点更加考究个人修养,其意为以天心察我心,去纷繁杂念,从而无欲则刚,成就圣贤之境!
可惜程朱门下不肖,或是修养不够,或是其心可诛,极好的儒家学说竟然成了禁锢思潮的缰绳,存天理,灭人欲经过“发扬光大”,成了崇天理,灭人性。
程朱理学衍生出的伦理纲常几乎令人喷饭,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
这是何等的卧槽!
煌煌二十四史,忠孝节义贯穿历朝历代,忠君且不论,而孝之一字,乃是国朝共遵之事。
凡有纯孝者,便是地方官员之政绩,将之上报朝廷,称之举孝廉。
而举孝廉亦是入仕之终南捷径。
理学大兴,某种程度上释放了人性中的恶,伦理纲常并不是梳理和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之间主从关系,恰恰相反,这是对人性的禁锢。
在这个基础上,诞生了茫茫多的酸儒,腐儒乃至犬儒,他们引经据典,摇舌鼓唇,甚至刊印论据,向别人兜售一家之言。
他们所思所想,其言其行,不过是时代大潮中的泡沫而己。
毕竟路走错了,又不能于错误中诡辩,先自欺而欺人。
对错往往是相对的,试问谁能跳出时间束缚,高屋建瓴的成为先知者?
西方世界哲学诞生萌芽,有人提出,一种思潮,一个论据,领先所有人一发是先驱,领先两步是先烈,领先三步是妄人。
存天理,灭人欲之学说对错,确实非一般人所能参悟,但愿意拜入理学门下,为其学说引经论典,延展作注者如过江之鲫,其真心几何,私心几何,天知地知自亦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