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追着让那些人把东西带走,可那些人一个个跑得飞快,似乎背后有洪水猛兽在撵他们一样。
叶知秋没有办法,只能把这些东西拿去给财政局的人分了分,就当给财政局的职工发福利了。
林国栋那边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有很多人感谢林国栋在临海市市长这个职位上做出的贡献,拎了大包小包去看望,林国栋一开始还敢接那些礼物,毕竟水果这些也算不上什么贵重东西,可当他看到有人都拎着大几十上百块钱的酒来时,被吓到了,只能使出自己最惯用的一招——遁走。
他告诫自己的秘书,“不管是谁拿了东西来送,一律不准接收!你要是收下了,就给我挨门挨户地退回去。另外,要是有人来问我去了哪儿,就说我出去走访了。”
他实际上躲进了市政-府的一间仓库里,在那仓库中支了一张桌子,专心干权力交接的活儿。
这可真是为难他的那秘书。
别人拎着东西来送,他那秘书才说‘林市长真不让收,您还是拎回去吧’,送礼的那人就放下东西开溜。
一个人来送礼的时候,林国栋那秘书还能勉强追得上,硬把那东西给塞回去,可一群人来送礼呢?他就算把鞋都跑掉了,也不能追得上一群人。
连着拒了三天的礼,林国栋那秘书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叶知秋与林国栋谈起这些人送礼的事儿,嘴上虽然嫌弃,但心里都挺高兴的。
那些礼物的价值几何暂且不论,承载的都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心意啊!
自己做的事情得到了这么多人的认可,谁会不高兴呢?
(终章)
第87章 番外1
沪上市历史悠久, 在建国前就已经是闻名国际的大城市,辉煌璀璨的沪上滩更是被称之为镶嵌在东亚大地上的一颗明珠,享誉世界。
国内全面解放后, 沪上市做了一系列的调整, 从行政规划到经济发展, 为了适应国-家的整体发展方案规划,沪上市走上了一条与之前发展道路完全不同的道路。
让一个理科好学生突然转学文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让一个满脑子都是数学符号、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的人去背历史、去学政治、去研究地理,等同于是让这个人放弃自己已有的优势, 去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作战。
沪上市的发展很艰难,这俨然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导心中的一块心病。甚至在沪上市本地还有传言,开始怀疑到了体制问题是否足够优越……
叶知秋与林国栋算是临危受命。
因为有了临海市蓬勃发展的成绩, 高层领导想让叶知秋与林国栋夫妻俩去到沪上市这个要基础有基础要优势有优势的舞台上去, 看能不能重现‘临海奇迹’, 用临海市的火星点燃沪上市的火把。
叶知秋与林国栋走的时候,从临海市财政与市政抽调走了将近一半的人, 这些人都是伴随临海市一路走来的老团队,熟悉临海市的发展方案,也熟悉叶知秋与林国栋的发展理念, 带着这些人去, 林国栋和叶知秋能省很多力气,最起码不会出现政策出不了市政-府的尴尬场面。
等到了沪上之后,叶知秋先是装模作样地学会了开轿车,然后就开着车在沪上市走了半个月, 等她把沪上市的大致情况摸透之后, 大刀阔斧的改革方案也就出来了。
林国栋这位新上任的书-记负责的是沪上市, 叶知秋负责的却是整个东南沿海省份的经济规划, 她拟了一份文件,先是传给首都财政部,然后又经由首都财政部的手,将文件下发到了苏省、闵省、浙省、粤省,以及沪上市。
这‘四省一市’是叶知秋新圈出来的经济发展圈,为了充分借用到临海市的优势,叶知秋还将临海市内那些与她关系很熟的工厂、企业的领导也一并喊来开会了。
她在临海市的时候,自然是处处为临海市考虑。如今她被调任到沪上市,自然需要为沪上市考虑,临海市就成为了她手中的‘牌’。
该出牌的时候,叶知秋绝对不会犹豫。
四省一市的领导齐聚在外滩酒店,有好几个省的领导之前都去临海市取过经,想见叶知秋的面,可叶知秋那会儿忙着别的事情,财政压根没接待这些领导,是林国栋那边的市政负责接待的。
冤有头债有主,那些省领导终于见到了叶知秋的面,自然少不了一通当面的埋怨。
“叶部长,想见你一面可真难啊!原先我们都去临海市了,只见到了林书-记,去财政一直都是吃闭门羹……”
“哎呀,我还以为就我们苏省吃了闭门羹呢,感情你们浙省也吃了闭门羹啊。原先我觉得挺没面子,现在一听大家都这样,心里舒坦多了。”
苏省与浙省的领导在不遗余力地吐槽,粤省和闽省的领导则是有些尴尬地站在一边,不敢说话。
人家苏省和浙省的领导都去取经济发展规划的经了,他们啥都没做。要不是中央财政部突然下发文件,他们还打算按照原先的步调安排而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呢……
叶知秋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但她这些年在官场里混了下来,脸皮早就练厚了,哪里会因为这个脸红?
她淡笑了一声,道:“之前是时机不成熟,而且你们说是去取经,我们也不能瞎指挥,万一指挥错了,谁担责任?现在这责任的担子压在了我头上,甭管是对是错,都是我来担,所以我就敢指挥了。”
“诸位不要再有什么怨言了,有什么话都等到会上再说。这次的会议内容是三五八十计划。立足于当下的三年,集中矫正失衡的发展频率,面向国-家宏观层面出台的五年计划,踏踏实实干八年实事,十年内让今天受邀参会的四省一市都拥有焕然一新的局面。”
各省来的领导听叶知秋这么说后,纷纷落座,掏出了自己带来的笔记本,打算听叶知秋传授发展经验。
“首先,咱先说一个纲领性的问题,发展经济。”
“简单来说,就是搞钱。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甭管是什么性质的国-家,都离不开钱。没有钱,老百姓的日子就过不好,没有钱,国-家层面的建设也做不到位。大家所见到的临海市之所以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现在这模样,也是因为我们原先的临海市财政在想尽办法的搞钱。”
“沪上市的搞钱能力自然不必多少,这是经过历史验证的。但近些年,沪上市的发展有些差强人意,我们就立足于沪上市,谈一谈未来的四省一市新格局该怎么构建。”
“沪上市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国-家的门户,所以这份职能还需要继续发挥作用。外汇、外贸,沪上市必须肩挑重担,成为国内第一。据我所知,现在沪上市的外汇、外贸还不如临海市,沪上市的林书-记你得好好考虑考虑,如何从国内找到好东西卖出去,如何把资金引进来。”
“沪上市的金融中心位置,是必须奠定的。有了沪上市金融中心的位置后,我们还需要再设置一个贸易中心,作用稍后再讲,我是想问问,四省之中,哪个省舍得出钱、不计后果地砸钱搞这个贸易中心。可能未来三年五年内回不了本,但八年十年一定会赚得盆钵满溢。哪位领导愿意信我一次,拼这一把?”
苏省的领导瞅了瞅浙省的领导,没有吭声,闽省的领导瞅了瞅旁边几位,心里正在想自家沿海那几个城市,还在该扶持福州还是扶持厦门之间犹豫,就见粤省领导神色严肃地说,“我们愿意。”
叶知秋松了一口气,她盯上的就是粤省的羊城以及未来要被规划出来的鹏城,要是粤省这时候不愿意站出来,那还得她费嘴皮子去劝呢!
她冲粤省领导点点头,说,“那就定为粤省的羊城了,另外,粤省还有一个将来一定会大赚特赚的宝地,靠着香江的那一块儿,建议粤省下一步重点发展。”
粤省领导有些迷糊,“就那一块儿渔村?”
叶知秋点头,“可别小看这个渔村,如果能发展起来,未来绝对是不逊色于沪上与羊城的大城市。粤省的规划就这么敲定下来吧,关于经济发展这一块儿,粤省和沪上市一样,站在最赚钱的第一梯队,粤省重点发展羊城,其次是伶仃洋周边那个湾,连带着带动羊城、中山、东莞等地,将经济发展起来。”
“至于离伶仃洋稍微远点的城市,就作为这些城市的候补梯队,重点发展工业与渔业,因地制宜搞发展。外贸暂时不好做,那就走临海市的老路,先把国内的市场吞的下。我举个例子,羊城本地可以生产出全国最好的产品A,但基本上不会发展畜牧业,就可以卖产品A到临海市换钱。”
“这些钱中的一部分会充当政-府发展基金、修路修桥盖高楼大厦,一部分则会变成工资,发到老百姓的手中,老百姓们兜里有了钱,自然就舍得买临海市的奶糖、四季养生粥、大元摩托车等等。”
“闽省、浙省、苏省,都是同样的情况。虽然你们没推出一个像羊城这样面向未来赚钱的大城市,但也能矮子里面拔将军。比如有天上天堂地上苏杭之称的两大城市,有六朝古都金陵石头城……你们各自设置,选出一个适用于本省的牵头城市,然后发力调动全省劳动力的积极性。”
“我给大家一个指标,工业化程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工人占无产阶级人口总数的比例,而是工业设备的先进等级。现在各省内的农民一抓一大把,工人只占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不到,各位应该想想,该怎么把余下的十分之八、十分之九的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以先进的农机设备代替这些劳动力,让这些人进入工厂,一是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收入,二是让这些劳动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具体发展轨迹我就不多说了,临海市就是一个例子,有什么想不明白的,犹豫的,都可以直接去翻临海市每年的发展日志,看看临海市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如何把农民培养成合格的工人?创办工人预备班。”
“在工业化程度第一阶段的完成过程中,我们储备了足够多的工人后,就该考虑工业化程度第二阶段的重要指标了,工业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临海市那么多企业为什么能够长盛不衰,一直都走在国内的前排?因为临海市内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工农兵大学。
“那所大学是我亲自督建起来的,人才也都是我亲自挖过去的,从粤省挖过、从浙省挖过、从苏省挖的最多,但被我挖走的人数,绝对不及你们本土人才数量的十分之一。所以,各位应当想一想,既然国-家层面已经肯定教育的重要性了,各位是不是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让这些研究人员尽快走到技术岗位上来?”
“若是研究人员感觉这些年同社会脱节了,也可以先去临海市工农兵大学借一些人才,或者是让你们本地的企业去临海市工农兵大学寻求合作,一所好的大学,是开放的,是兼容并包的,是服务于全人类文明的……现在我们不扯那么远,肯定是服务于全国的,不会说只服务于临海市,没有那么狭隘。”
“但是,远水难解近渴,如何源源不断的培育出自己的人才,建立自己的人才储备,是各位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放弃了经济发展,就是放弃了美好生活,放弃了人才培养,就是放弃了光辉未来。”
“以科技带动经济,以经济推动生活,这便是临海市发展的纲领。听起来简单,但如何做到,需要各位回去深思多想,我没有亲眼看到四省的各自情况,不敢贸然指挥,但大方向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建议诸位回去考察清楚本地的发展优势与劣势后,慎重下决定。临海市五区是怎么发展的?答案无非是因地制宜,我们在农业发展不起来的地方搞工业,在临海的地方搞渔业,在多山丘陵地带搞畜牧业养奶牛……所谓发展秘诀,无非就是八个字——‘顺势而为,因地制宜’。”
“搞发展,要谋求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与发展,不要钻牛角尖,不要自己想发展什么就去发展什么,要看当地适合发展什么,再去发展什么。”
-------------------------------------
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不同学生,学会的东西都不大相同,原因是个人的理解能力不一样,容易领悟到的点也不一样。
苏省的领导听到叶知秋说临海市工农兵大学的很多高级知识分子都是从苏省挖去的,回头就好好调查了一番,果然得知,叶知秋居然伤心病狂挖走了姑苏学院的大半壁江山!
他被气得好几天没睡着觉,一想到自家省份居然为临海市发展贡献了那么大的力量就气得肝疼。
粤省不发展畜牧业,苏省完全可以啊,要是他们留住姑苏学院的那些人,正大食品厂不就轮到他们了?
他也就是这么一想,并没有真的失了智。如果姑苏学院的那些人当初坚定不移地留在姑苏城,如今能不能活着都尚未可知,更别提去临海市搞建设了。临海市如果没发展起来,没变成国内的典型,那自然轮不到他们在这边羡慕。
可理智归理智,他一想到光明奶糖等正大食品厂的研究员就是叶知秋从姑苏挖走的就气得肝疼!
苏省领导吃一堑长一智,将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列为了往后发展的重点,绝不愿意再被这颗石头砸了脚。
粤省领导则是完全采纳了叶知秋的建议,将粤省打造成了以羊城发展为中心的经济一体化省份,积极鼓励各地建厂发展经济。
浙省也不甘示弱地确定了未来发展的新经济体系,决定以轻工业发展为主,闽省走的也是差不多的路子。
-------------------------------------
经常有人纠结一个问题,方向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其实都重要,有方向但不努力,那等于白说,努力了但是方向选错了,那等于白干。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更重要’的出来,答案必然是方向。
选对方向,只要你差不多努努力,你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可如果选错了方向,你不努力的话,这辈子大概也就现在这样了,可如果你相当努力呢?可能努力的结果会变成一场自我感动的悲剧,收获的只会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还不如选对方向却不努力,可以咸鱼得心安。
叶知秋看着发展势头如日中天的沪上市、浙省、苏省、闽省、粤省,将眼下的现实同曾经历史书中学过的历史对了对,发现已经改变太多。
……
个人经历与历史洪流是紧密相连的,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历史中,每个人都在改变历史。
第88章 番外2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叶知秋以沪上市为中心,以苏省、浙省、粤省、闽省为基础,构建出来的‘四省一市’新格局, 短期内就见了效。
叶知秋亲自从临海市引入了一批工厂与技术, 在沪上市设了厂。备考沪上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与市场,这些工厂很快就发展了起来,短短两年时间, 这些工厂在沪上市的盈利就已经超过了临海市大本营,有好多个工厂已经打算将本部转移到沪上,被临海市的市政给拦了下来。
临海市的市政-府心里苦,他们原本以为接了林国栋和叶知秋的班底, 哪怕什么都不做, 安心等着躺赢就可以, 谁能想到挖墙脚挖的最欢的人居然是叶知秋?
难道你叶部长就一点都不心疼自己的心血与成果吗?
你这样把临海市给挖空了, 就不会心痛吗?
要是叶知秋知道了这些人的吐槽,她肯定会相当淡定地回复——不会。
一个城市的发展,主基调永远都得是进取, 可以在保守中进取, 也可以激流勇进,但绝对不能固步自封。
在全国各地的经济都处在停滞阶段时, 临海市的经济如同一匹脱缰的野狗, 横冲直撞, 独占鳌头, 如今虽说各地都喊出了振兴经济的口号,但真正能威胁到临海市的有几个?
没有足够的威胁, 就没有足够的动力。
叶知秋不想让临海市成为历史中昙花一现的城市, 便主动给临海市施加了压力, 她不止要带领‘四省一市’将临海市没有啃下来的市场全部吞下,还要染指临海市已经啃下来的市场,给临海市足够的压力,倒逼临海市发展。
可惜啊,临海市的市政-府是体会不到叶知秋的苦心了,他们只觉得叶知秋就是临海市发展的最大阻碍。
在地缘位置上,临海市紧挨着苏省,‘四省一市’新格局简直将刀放到了临海市的脑门上,临海市能不慌吗?
大元汽车厂已经被苏省喊去‘支援建设’了,新厂址就选在距离临海市很近的苏北,气得临海市市领导好几天没睡觉。
光明奶厂目前正在与闽省接洽,闽省气候温和多雨,制备繁盛,又多为丘陵地带,确实比临海市更适合养殖,光明奶厂打算将养殖业的本部搬到闽省去,只留一处乳制品加工厂在临海市。
浙省则是瞄准了临海市人民医院,斥重金从临海市人民医院挖走了一大片的医生,还直接从临海市工农兵大学签走了一大批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