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策批准下来,最快也得要半个月后。
第二,地方官员手中无法掌握实权,这件事本来是凌冽当初敲定。
怕有了实权后,地方官员会开始贪污受贿,滋事谋反。
可没有权力,地方官员哪怕想干实事,他也根本没有办法去做。
还拿荆州知府来做比喻。
修房子修路,上面中书省传达回来命令后工部建设分司就去执行了。
派兵剿匪,上面中书省传达回来命令后衙役们就去执行了。
坚守城池?那是荆州牧需要去做的事情,跟他没有关系。
所以地方官员无权,他就举步维艰。
先前桃源村只有几座县城、撑死就有个荆州还不全。
这种局面还没有强烈。
毕竟当时局面还远远没那么复杂,桃源村地盘也没那么大。
就几个县城,三省六部绝对能忙过来。
但如今随着桃源村地盘拥有质的扩张。
梁州、司州、荆州、并州!
所有事情都集中到三省六部中,这个工作量就很恐怖了。
再加上三省六部官员大部分都处于汴京城中,对各州各郡所面临的局面满头雾水。
往往稍有些风险的批条就会被毙掉。
双方再因为批条拉扯一番,那等地方官员得到许可开始干活时。
怕是黄花菜都要凉了!
所以,桃源村需要到了改制度的时候!
虽然改这个制度肯定不会是什么太容易的事情。
但凌冽还是要迎难而上。
否则现在事情还没有酿成到不可收拾。
一旦地方官员因为授权和三省六部出现巨大矛盾。
那就是场惨绝人寰的政斗啊。
到时候分庭抗礼都是不错的。
凌冽最怕上行下不效。
地方官员离心离德,上层官员疯狂打压。
要真发展到这种地步,桃源村的政治体系就会顷刻崩塌。
到时候他就是想要变法,也来不及了。
“唉,这年头当个领导人可真是太麻烦了,半年前还看起来完美无瑕的制度体系,仅仅过了半年就落后了!这版本更迭,比王者农药更版本速度还快。”
狠狠吐槽一番桃源村制度被淘汰速度之快。
凌冽回过神来,心中已经开始筹划起变法。
其实比起历代封建王朝选择变法推行新政,凌冽比他们占优的地方则在于。
他有系统,有现成体系能够使用。
不用浪费大量脑细胞去思考要搞什么政治体系。
而要想得到全新的政治体系。
那就需要一座全新级别的行政府!
于是凌冽一狠心、一跺脚!
无比心疼的从怀中掏出来一张顶级建筑物升级卷轴,一张朝代更替(明)卷轴。
然后把王朝喊过来,让他把魔改级行政府去升级下。
自己则翘起二郎腿坐在椅子中等候。
反正这次他是死活不会去监工了。
上次造一座魔改级建筑就足足用了三天时间。
鬼知道这次造顶级建筑还需要多久。
所以凌冽很机智没有去工地蹲点。
事实证明,凌冽这次判断绝对是正确的。
因为这次升级顶级行政府,王朝等人从动工到结束。
最终整整花费了十天!
这还是他们昼夜轮班,外加王朝身上有特殊被动才勉强赶在第十天傍晚完工。
否则要是按正常建设进度,顶级行政府建成时间最少得往后推延半个月。
由此可见,顶级建筑物是多么复杂且难建。
当然,这难建归难建。
可当它真正被建成之后,里面的东西却仍然值得凌冽等待和期盼。
那就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中,制度法规最为完善。
行政体系最接近现代行政制度的。
明朝行政法典!
此典非常详细记录了明朝行政制度和官员晋升体系。
后面那个凌冽眼下用不着,所以他就把注意力都放到行政制度上来。
总体来讲,明朝行政制度就是基于唐宋三省六部制所顺延出来的封建制度。
但它却又和前两者有所不同。
因为明朝行政制度中,除了中央集权的三省六部制以外。
它还出现了个新制度。
那就是行省制!
简单来讲,行省制没有太过于复杂。
它就是以省为单位,建立一个地方的三省六部制度。
拿荆州来举例。
现如今,荆州叫荆州。
军事主官是荆州牧,行政主官是荆州知府。
而改革以后呢?
荆州就不再叫荆州,改成了叫荆州省!
军事主官仍然是荆州牧,但行政主官荆州知府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他权利更大。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并立协同治理政事。
但在一个州省部署那么多人显然是十分浪费。
所以这些权利就都集中到知府一个人身上!
知府下面设立六部分司。
说不好听点,就是在局部实行一个小型三省六部制!
知府等于凌冽。
下面六部分司相当于村长、王朝等人。
这样一来,知府不用再继续被三省六部限制。
他可以放开手脚去治理地方,也能及时将上面传达的政策迅速落实到地方。
故从效果来看,这套制度能完美规避掉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产生的矛盾。
反正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咱俩互不干扰。
到年末我地方该交税交税,该交粮交粮。
至于其他事你首都官员没权利管他。
除非凌冽派下命令,或是三省直接派下政策。
说你下一阶段需要怎么去做,这个制度该怎么去执行。
地方官员才需要去执行。
且这个执行他有充分自由度,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地方情况酌情执行。
所以,从长远看。
这套制度确实是比单纯的三省六部要更加先进许多。
而凌冽看明白这套制度是怎么执行后,立刻迫不及待把村长、郭嘉等人都喊到大内殿中。
快速将这套制度怎么运转讲给众人。
一时间,众人听得是连连称奇。
说话间就要定下这套制度,来代替已经接近腐朽的三省六部制。
可就在这时!
沉默许久的老文书却冷不丁从椅子上站起。
强忍喉咙不适,公开反对道:“咳咳咳,主公,我不同意这套制度推广出去!”
“哦?老文书有话说?来人啊!给老文书倒杯温水润润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