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和丹麦人显然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英国那款曾经被他们所征服的土地,如今显然又一次遇到了麻烦。虽然对这群维京人的后代来说,祖先们的光荣历史已经几乎消失殆尽,但他们血管里所流淌着的液体,你就可以焕发出足够威胁到英格兰的力量。尤其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或者冰岛以及格陵兰岛出发的战船,完全可以对整个英伦三岛造成多方面的威胁。
对于如今的英国来说,他们的南岸是法国人,往西偏一点,是同样身为环球集团同盟的葡萄牙人。而如果这样逆时针旋转下去的话,他们可以在360度里欣赏到340度的敌人,只有荷兰人可能会站在他们这一边,而且目前为止这一态度还不够确切。因为荷兰人反对环球集团的态度过于鲜明,几乎是想要从根本上消灭掉对手。这让英国与荷兰的合作只能在完全的战争状态之下进行,而与环球集团完全进行战争的话,荷兰本土恐怕会瞬间消失在欧洲地图之上,毕竟附近的法国和洛林都有环球集团的大规模军队。
这也就意味着真要到那一步的话,英国人实际上完全指望不上这个所谓的盟友。虽然说这种情况不是必然的,而且对于外交人员来说仿佛还存在着许多操作空间,但当提到操作空间之后,人们显然更愿意在触发完全战争之前,就采用某种更加强烈的方法,来让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重要的变化,这样一来实际上的战争可以不必爆发,而他们想要的利益和安全也可以达成。
可是这样的操作未免就太考验外交加盟的手段了。至少从目前来看,想要挑唆环球集团和他那些合作者们的关系应该是异常困难的。
但英国人也已经到了不得不行动的地步了,这次在加尔各答城外的惨败,让他们深深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不过乔治二世和他的手下面,并没有贸然采取与环球集团进行敌对或友好的任何措施,这一点或许比瑞典和丹麦的国王要表现的更加稳重一些,当然这也是因为大英帝国有更多的资源和底气如此选择,毕竟轻微的失败和一些人为确定的威胁并不足以让他们忙手忙脚。
他们所做的,只是按照以前的方法继续向孟加拉方面增派士兵。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种不对环球集团的任何要求做出应对的态度其实谈不上友好,但在国际惯例当中,采取这种不予响应的措施,也是一种在不丢失国家尊严的情况之下,相对和缓的表达方式。英国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海宁,他们事实上已经同意了对方的要求,只不过需要一个外在形式上的台阶走下坡而已。
然而海宁就像是没有听懂一样,虽然英国的军队还没有组织完毕,更没有离开英国本土港口,但海宁立刻通过法国和俄国向他们发布了外交照会,要求英国人的这次远洋派兵,必须在环球集团管理的海域接受相关的监督和检查。
这一措施显然英国方面始料不及,虽然说乔治二世已经非常清楚,海宁是一个喜欢在舆论阵地上发起外交攻势的家伙,这一点在之前他们针对奥地利的时候,就已经彰显的非常清楚了。那位不知好歹的女王,竟然还想要出卖环球集团的利益,她难道不知道海宁会为了那五座城市而表现出属于一个商人的歇斯底里吗?
所以,乔治二世是绝对不会轻易的挑衅这个疯子,从一位德意志骑士的角度来讲,这样的人是根本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理会的。原本他认为用这样的姿态就可以躲过与环球集团的,各种摩擦至少也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不至于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然而事到如今,他已经清晰的意识到这样的想法,也是异想天开了。
这让这位曾经倾覆战场的国王陛下显得多少有些懊恼,以至于他最近的心情十分的糟糕,加上北美战场上也穿了一些让人惊心的消息,因此,整个大英帝国的那个似乎都处在摇摇欲坠的情况之下。
给大英帝国带来北美洲消息的,并不是2月份才出发的弗兰克林,而是比原本的历史上更早回到英国本土的罗德尼。
这是一个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家伙,也只有一些描写角度比较偏颇的历史,作者才会注意到他的某些事迹。
1752年,由于严重的痛风病,罗德尼从纽芬兰回到英国时,基本身已经无法自主的动态,不得不被人抬到朴次茅斯港岸上,并将自己的船交由副手指挥。
此后这种病还多次发作。
想知道他到底得了什么病,其实说起来也简单,这是后来很多啤酒喝多了的人都会懊恼的一种疾病,那就是痛风。在他人生最后的的40年里,这种疾病依旧会让他饱受折磨,有时甚至到了无法动弹的地步。
他初次患痛风时大概只有33岁,算是很早的。此病的起因之一系18世纪盛行的饮酒之风,在船上人们喝得更厉害,起因之一,被认为是为了忘记船上令人作呕的气味,打发无聊的漫漫长日,但这显然制造出了更多让人作呕的呕吐气息。
正如痛风病摧毁了英国最了不起的政治家——查塔姆伯爵老皮特的健康一样,这种病最终痛风病也摧毁了罗德尼。只不过现在它的生命力还会顽强地延续下去,但对他这样的欧洲人来说,蒙主召唤的那一天还是会迟早到来的。只不过那要到他74岁的时候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回国后,糟糕的身体状况也还有些用处——1756年,他接到命令要参与对宾的军事审判,但他以“腹部剧烈绞痛”为由获准不必参加。更加幸运的是,对宾的处决计划——这并非是一个完全没有争议的案件——在罗德尼的“君主”号上执行,但处决前不久他恰好被调派到“都柏林”号上,因此他无须在自己的甲板上向行刑队下达“开火!”的命令了。
然而,上帝在赐予他那些实际上不值一提的幸运之前,早就已经剥夺走了他最为重要的东西,1757年2月,已经为他生下两个孩子的妻子,简(Jane),在生第三个孩子时死了,女婴活了下来。
罗德尼之所以回到英国来,这样是因为大英帝国近期来遭受到了环球集团的重点照顾,在更早遇见的时候,有两支舰队就已经发起了对英伦三岛的围困,这让大英帝国不得不谨慎的调回了一些在前线作战的舰船。罗德尼就是作为其中的一条而回到这里的。
事实上环球集团对于英伦三岛的这些围困完全是以极高的调门而进行的,甚至在真实的行动落实之前,他们就将相关的消息从报纸上散播了出去,哪怕是远在北美洲的英国殖民者,也已经知道自己的老巢很有可能面临严峻的封锁,这原本是他们想要对付法国人的招数,因为只要这样的招数一出来,远在殖民地的法国人将失去他们最为紧俏的支持者。
在目前的18世界格局当中,绝大部分在殖民地活动的人,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离不开本土的支持,只有环球集团对殖民地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让他们足以在当地完成自保的任务。但海宁的本土,或者说他的龙兴之地并不在欧洲,而在他那些领土都十分容易联系的东南亚。虽然那里距离北美洲的环球集团领地也非常遥远,但那片区域的殖民者力量或者说敌对力量也是非常薄弱的,没有人能够顺利的封锁它,因此到现在为止谁都未能见识到环球集团突破封锁的能力。但法国人却深刻的意识到了英国人封锁的厉害,自从和殖民地失去联系之后,那些人在得不到补给和兵力补充的情况之下,已经陷入到了巨大的变动当中,诚如海宁所预料的那样,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已经意识到自然战争还没有结束,甚至还没有开始在她们似乎已经有些陷入绝望境地的迹象了。
但是现在英国人很快也要不法国人的后尘了,法国人在意识到自己的悲观局面之后,不断地通过报纸和舆论宣传,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路易十五和法国的高层们意识到战争的危险,但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不是海宁一直庇护他们的话,说不定他们就会被法国的审查制度所刻意针对了,到时候,他们会遭到怎样的迫害,恐怕连伏尔泰这样会有经验的人也无法预料。
而在英国这样的情况显得更加糟糕,即便有些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问题,他们也无法通过舆论的方式提醒它们的国王,除非他们愿意和苏格兰人进行勾结,但事实上,那些报纸指示发布于苏格兰而已,并没有哪个苏格兰人真正参与过报纸的印刷。他们也无法帮助这些人散播消息和观点,因此英国人到现在为止还没能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直到环球集团竟然敢公然在报纸上宣讲他们的作战计划。
一下子英国街头上冒出了无数有识之士他们,有一些是早就已经宣讲过类似观点的人了,有一些的纯粹是投机取巧,试图往自己脸上投资磨粉,那些大产品在这方面做的更加过分,国王一时之间甚至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既不能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判断,又为朝廷当中出了这么多的有识之士而感到兴奋,这甚至让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场战争才好。
但事实上,环球集团对英国的封锁,并不会认认真真的执行,他们也不会轻易的与英国人撕破脸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即将步入工业革命的英国人才是海宁寻求启发的重要来源,所以在非必要的情况之下,他是不会让英国人彻底走向灭亡的。但是为了让法国人这个盟友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或者说能够尽可能的打击英国人即将到来的疯狂发展,海宁愿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法国人削弱一下英国佬的发展潜力。
这就是大家为什么会封锁,或者说摆出一副要封锁英伦三岛样子的原因。
而在这种封锁的掩护之下,越来越多的船只开始向北美大陆的法国人运送补给。坦白的讲,那种封锁不过是为了掩护这种大规模的运输任务而已,法国人因此而重新得到的来自于本土甚至更加广泛的知名区域的攻击,这让在那里的法国军队得到了更大的机动能力和作战能力。
与此同时,来自南非的布尔人也正在悄无声息的进入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战场。虽然截止到2月底的时候,他们也只有一只先遣队伍,在飞剪船等快速航行工具的帮助之下登陆于路易斯安那,而这块地区距离真正的战争爆发点还非常遥远,但法国人原本也不是仅仅依靠海上的补给能力才能够存活下来的,环球集团控制着美国西北部的十多个州已经长达数年的时间,他们在当地的建设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效,那个明尼苏达的钢铁更是让枪炮制造作坊从未停止过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法国佬们的武装力量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邻近殖民地的英国人。
罗德尼之所以会回到英国,除了因为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上司们担心他们的海上护路遭到断绝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越发清晰的意识到了殖民地当地加工能力的重要性。
可是现在他们就算大力的发展当地的殖民地,也已经为时已晚,环球集团对于土地的利用效率之高,那是当时的俄国都艳羡不已的,在他们占领了波斯湾之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利用克尔曼省的铜矿和铁矿,搭建起了一系列庞大的军用工业体系。照这样的速度来说,他们完全可以将控制的北美西北部地区变成另外一个波斯中部。而倒霉的是,英国人已经没有资格像俄国人那样惊叹于邻居的高效手法而与他们进行合作,如今的英国人已经和环球集团处在战争的边缘上。
毫无疑问的是英国人之前曾经设想过的不通过直接的战争方式,而通过某些间接的力量较量,或者说,双方形式的优劣较量来完成的,利益转化不但没有轻易的完成,反而在海宁的环球集团那边也成为了首选的战略方案,并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虽然罗德尼带过来的只是一个关键的情报,而不是总督们的求救消息,但实际上一旦这种强大的生产潜力焕发出足够的军事力量的话,那么求救的消息很有可能会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在那种情况之下,一个往返需要10个多星期,也就是两个多月的英国舰队对你无法提供及时的救治。对于绝大多数已经考虑到这一步的人们来说,等着英国本土舰队过去之后,恐怕他们能做的也就只剩下收尸了,甚至一些悲观的人认为他们一开始的时候就有可能发不出任何求救信息,因为他们会被迅速的歼灭,被打的渣都不剩,我就这样子是,当然不可能发出求救信息的,所以当多年之后英国人终于发现北美殖民地沦落敌手的时候,他们大概才会意识到自己当初的各种假设是多么的可笑。
而对拥有的可视通话系统,能够在几秒钟之内就完成远距离通话的环球集团来说。信息插画上的巨大优势很有可能将会在战场上为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胜利,就目前来说,英国的黄江数据医院已经推演出了,许多种利用这种优势来控制胜利的方法,但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看到环球集团将其中的任何一种用出来考虑到对方强大的实力以及他们的战略战术,往往都出其不意,所以大英帝国不敢认为环球集团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运用这种优势,这也就意味着环球集团不但足以掌握这种优势,而且还把掌握的方法可以隐藏了起来。相关的战略战术更是无人得知,只等着在关键时刻给某些愚蠢的家伙送上致命的一击,这也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的时候,大英帝国才不敢和环球集团正面交手的缘故。
所以罗托尼的消息只不过是环球集团势力的冰山一角而已。只不过这冰山一角原来远远的悬挂在天边,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根本不需要担心,但现在它就显得近在咫尺了,它的轮廓甚至细节都显得无比清晰,以至于每一丝每一毫的纹理都在释放着腾腾的杀气。对于心理本来就缺少底气的大英帝国来说,这些杀气对于他们来说显得更加紧迫和致命了。
如今虽然他们仍然坚持继续对法国人进行打击,但目前来看,他们只能在印度方向实现这一策略,想要在北美洲完成通案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