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鸣平时的生活怎么样,大家都看在眼里,都觉得他就是个不思上进的二世祖。
吴启智愿意和他搭伙开公司,也是看在罗浩的份上,没想到何鸣这么警醒,到底是何家人,好的基因最终还是显现出来了。
还好何鸣及时清醒了,浪子回头金不换。
吴启智收起茅台酒,说:“腊梅说了,放个十来年,能升值到几十倍,咱也不喝了,你就把它带回去,放在家里当个纪念,也当做一个警示,哪天想喝了,看看这瓶酒,再想想你今天说的话。”
“哈哈,老吴所言极是。”何鸣大笑。
吃完饭,各自回家,腊梅很欣慰地对罗浩道:
“没想到你舅舅也蜕变了!”
“他有今天,你们功不可没!你们家族奋力拼搏的精神很能感染人!”罗浩道,“我以为他没救了,这辈子就这样,没想到他还会有警醒的一天。”
他看向腊梅眼神里充满了柔情。
“也需要何叔自己有感觉。”腊梅道。
“哈,别谦虚了,对了,买房钱够不够?我这里有一笔刚分红收入账的钱。”罗浩道。
“我爸他打算周转一笔钱买房,然后用房子做抵押,再去贷款出来。”腊梅道。
这是一个好办法,对于一直在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来讲,负债并不是证明资金能力就不行了。
合适的负债,才是能力强的表现,所以罗浩从事商业活动一段时间,也越来越能理解这种行为。
又过了四天,何鸣通知吴启智说老宅子的业主都准备好了相关材料。
吴启智于是叫老二和父亲从容远县城来京城,办理买房的手续,顺便来京城玩一下。
吴启明最近准备和柳云结婚,因为事业和京城没有交集,柳云又有正式的工作,所以也就不打算来京城置业。
吴启瑞现在手头钱比较紧张,也不可能来千里之外的京城置业。
这样以后老家或许就只留下吴启明和吴启瑞这两条根。
如此也好,可以看看老房子,大家回去也有人招呼照应。
孩子大了,有他们自己的选择,吴栋梁夫妻也不会逼他们做决定。
吴启亮和吴栋梁夫妻在周五时赶紧到了京城。
为了体现接待的隆重,吴启智自然是安排了京城烤鸭。
腊梅发觉自己以前念念不忘的京城烤鸭,已经有了些许的不再期待了。
毕竟,一种美食如果每个月都去吃,可能就不会觉得有那么美味了。
吴栋梁夫妻和腊梅见面之后,颜瑛搂着腊梅心肝肉地好一阵肉麻。
这一次最让吴启亮夫妻高兴的事是见到了刘琴。
吃饭的时候,吴启亮夫妻和刘琴就这么不期而遇了。
还好双方都聊得很投机,吴启亮夫妻看到刘琴都很满意。
而刘琴看到温文尔雅的吴启亮夫妻,也是心下一松。
毕竟是几十年的一中老师,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双方都看对眼了。
腊梅见他们相谈甚欢,不禁十分感慨。
今生振东哥终于保住了命,还有了自己最爱的女人,二伯夫妻也不会因为失去唯一的独生子而悲痛欲绝。
腊梅慢慢觉得,重活这一世,她的人生已经有着莫大的意义。
或许是两世积累来的缘分吧,刘琴和吴启亮夫妻很投缘。
吴启亮夫妻对于这个学霸儿媳妇自然很认可。
一中都是学霸,屡见不鲜,所以一中老师一听说是学霸,心里也立即会浮现好感。
相谈甚欢之余,赵倩面对儿媳妇道:
“你父母什么时候有空,我和振东他爸去你家拜访一下,谈谈你们的婚事,先把婚订了。”
朱琴一时大窘,道:
“我们都还没有毕业了,这个……”
“没有毕业没关系,但是你们俩上了研究生,就到了法定的年龄,应该订婚一下比较稳妥。”
腊梅感慨,二伯夫妻果然是正儿八经传统的一对教师夫妻,虽然有点催婚的意味,但说明对女方的重视。
朱琴和吴振东感情很好,现在就差毕业就能够搞定,所以能得到男方父母的重视,心里当然欢喜。
吴振东想起准岳父的身份,有些为难,觉得现在告诉父母,会不会把他们吓坏?
------------
第四百零三章 你是装穷吗
他知道父母以前都是教师,养成了一板一眼的性格,不喜欢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
如果告诉他们朱琴父母的职位,怕是他们就想立马劝他分手了。
吴振东看了眼朱琴。
朱琴冲他默默使了个“可以”的眼神。
吴振东只好艰难地挤出一句:“行,我们回头再和朱琴爸妈说一下,看他们什么时候有空。”
见吴振东说话口气犹豫不决,朱琴是学心理学,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便紧跟着道:
“如果叔叔阿姨想见我爸妈,我安排一个时间就是,要不就是寒假的时候吧,正好咱们从京城一起回家。”
“行,就这么定了。”
吴启亮闻言,简直是跃跃欲试了。
虽然他们看起来不是农村人,但多少也有一些在农村生活中被渲染的思维,比如说:儿大当婚,女大当嫁。
村子里如果小伙子超过二十七、八岁找不到媳妇,那会让人很看不起。
儿子眼看着要突破这个年龄界限了,如果考上研究生,再考个博士什么的,都不知道要几岁了。
吴启亮当然希望儿子能把对象早日定下来,也不用被村里人说道。
颜瑛看到这个孙媳妇也很喜欢,不时用公筷给她夹菜。
颜瑛因为是幼儿园园长,说话都带着哄孩子的语气,身为长辈这么做并不会掉价,反而让人觉得她很亲切。
加上她温文尔雅的态度,让朱琴都怀疑吴振东说的是不是实话?
奶奶怎么会只是一个农村的老太太呢?
在她想来,农村的老太太应该是穿着对襟蓝布外套,头上盘着发髻,怯生生的样子。
哪想到奶奶烫了头发,发色虽然花白,但并未染色,却显得更加老成稳重,这样的奶奶说她是大城市里的当家主母,也不会有人怀疑。
爷爷看起来很内向,不爱说话,不过浑身收拾得干净利索,应该是在奶奶的督促下养成的,也不像普通的乡下老头。
长期做手艺活,爷爷的手掌很粗糙,但却是洗得干干净净的,指甲缝也没有污垢。
一家人都很得体,言谈举止也没有出格。
朱琴大出意外。
一家人一顿饭吃得欢欢喜喜。
朱琴知道他们是为了买房子而来的,回去路上,她就问吴振东:
“平时看你衣着打扮很朴素,吃饭也很抠门,我生日也就送了我一朵玫瑰花,人家男朋友都是送一大束的,我想着你家里是农村的,经济条件不好,也没怎么你。
为何突然间你爸妈就就能在京城买房子?你以前在我面前是装穷吗?
装穷是觉和我会嫌贫爱富吗?”
朱琴学的是心理学,心里不舒服,就要说出来,和吴振东好好交流一番。
她知道憋在心里会出大毛病。
吴振东慌张地赶紧解释:
“不是骗你,我来上学的时候真的很穷的,我爸我妈都在一中当老师,工资两个人加起来才一百多元,家里也剩不了什么钱。
他们自己也很节俭,我从小都看在眼里,我能不勤俭节约吗?
上大学后,我想去做工来自己赚生活费和学费,可是我爸妈说上大学来是为了学知识,不是为了来做工,咱们可以花销省一点,吃得差一点,但是一定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在学习上。
我觉得他们这些建议有道理,要不你以为我怎么能够从体育系转到法律系?那还不都是全情投入学习吗?”
话一扯就远了。
吴振东展开了未来律师的诡辩之才,把心理学系的女朋友哄好了。
朱琴当然也不傻,晓得吴振东说的是实话,把话扯明白,心情就好了。
等回宿舍躺床上时,朱琴才想起,还没问出来吴振东的父母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两个人相知相爱,到现在这种程度也是时候告诉家里人,得到家里人的祝福。
不过朱琴没想到的是,吴振东一回宿舍,就又打电话给她,告诉她说明天爸妈要请她一起去看房子,说如果她合意才会买。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房子未来就是让他们在京城住的。
朱琴想了想,无论如何,这是吴振东夫妻的一番好意,便没有反对,就这么定了下来。
朱琴想了下,还是把这事向家里做了报告,问父母的意见。
没想到朱明刚一听这事,只说未来的路靠她自己把握,如果她真心喜欢吴振东,当然还是像吴启亮夫妻说的,毕业后就订婚的为好。
看来父母是默许了这门亲事。
朱琴百感交集。
朱明刚还说,让朱琴也在吴振东家附近看看,如果有房子可买,他们也在那买一套。
朱琴一想,如果在京城买房子,父母也不用和她分开,两全其美,便应承了下来。
第二天,吴家人在何鸣的带领下,到了后海,看了他们要买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