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智心满意足,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说:
“真好,要是能泡上咱们老家的茶就更美了。”
腊梅呵呵一笑,打开冰箱,拿出放在速冻的乌龙茶,从厨房的橱柜里翻出了一套新功夫茶具,还有刚买的美的随手泡,一起放到了沙发前的茶几前。
看着泡茶工具齐全,吴启智也乐开了花,说:“腊梅,你真是爸爸贴心的小棉袄。”
吴启智觉得自己来京城真是来对了,虽然舍弃了在容远房地产老板的地位和身份,但在这里,被天伦之乐包围,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点更重要的。
京城的水质偏硬,腊梅怕父亲喝不习惯,从超市里买来了大桶装的矿泉水,一桶有1.5L。
在容远这样的小县城,还只有一瓶500ML的矿泉水,还没见过这么大桶装的矿泉水,吴启智稀奇地问:
“腊梅,一桶矿泉水要多少钱?”
在容远,矿泉水现在不是随意喝的,那叫补品,听说矿泉水中含有微量元素,会对身体这好那好,家里经济周转得开的人家,才舍得买几次矿泉水给孩子喝,以“补”身体。
腊梅当然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说白了,矿泉水不就是容远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吗?
所以她拿矿泉水泡茶,并没有容远家长“补”身体的隆重感,只是因为怕父亲水土不服。
“一桶两块钱。”
“这么贵?”吴启智觉得挺贵的,不过一听腊梅说水质的问题,他觉得这水是给女儿喝的,如果这钱是光为他花的,他肯定舍不得,但现在是给腊梅花的,他当然不会说什么。
罗浩默默把矿泉水盖拧开,倒水烧水。
罗浩这人有个优点,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从不轻易插嘴,也不会随意评判别人。
吴启智动手洗了茶壶和茶杯,一会儿水烧开了,他在茶壶里放入茶叶,泡了四杯热茶。
“怎么是四杯?爸,咱们可是三个人。”
腊梅奇怪地问吴启智。
吴启智神秘一笑,叫他们先别喝,然后他这才打开行李箱,从衣服堆里面恭恭敬敬地捧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物体。
腊梅不知道父亲搞什么,等他把红布解开,腊梅才发现,原来父亲红布包的是一尊土地公。
吴启智说:“咱们南方人进屋先安灶君,我刚才看过了,就安在厨房那个台子上吧。”
厨房窗前的是那个台子,腊梅原本想放调料盒的,安灶君倒也刚好,而且前面还可以放个小香炉,便点点头。
吴启智把土地公放在厨房台子上,边上贴上土地在此,灶君在此的红纸条,然后又去行李箱里掏出了一个巴掌大的铜香炉……
吴启智得瑟地说,多亏上次来京城,你教我要托运,我把他们都包在衣服里,就不会被砸坏了。“
吴启智把香炉里装上米,插上带来的香,恭恭敬敬地拜了三下,然后嘴里喃喃地不知说了一堆什么,腊梅听到,大约是保佑之类的话。
弄完这一切,吴启智把刚才多泡的一杯茶,端到灶君大位前奉上,然后这才长舒了口气,开心地说:
”行了,以后灶君就会接管这里了,保佑我们家宅平安。“
腊梅和罗浩对吴启智的这般举动并无异常反应。
南方的孩子,这样的影响无处不在,潜移默化,见惯不怪。
罗浩也在南方待过,所以也深谙这些礼仪。
他知道,他们不是迷信,而是把这些仪式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从而心安。
就如吴启智他从南方来,担心水土不服,但是当他把从南方带来的灶君“请”到自家厨房后,相信灶君接管这一方,他就安心许多。
果然心理暗示的作用是无穷的。
罗浩很欣慰地说:“幸好腊梅一直催我赶紧把房子装修好,我都没想吴叔你这么快就能过来,还以为至快要到年底了。”
“唉,我是心急如焚啦,老想着腊梅一个人在京城这么远,要是有事也照应不到。
还好我大哥脑子挺灵活的,又是本地人,对整个公司的业务范围都很熟悉,我手把手教他,他很快基本上就掌握了。
而且最主要的是之前拆迁的那一片工地前期工作都做好了,他接手也很轻松,只要继续推进就可以。”
吴启智边喝茶边和孩子们聊着,觉得很惬意,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对老丈人上心
腊梅知道父亲虽然这么说,但大伯接手得也很仓促,估计此时正焦头烂额,她能想象到大伯父头疼的样子。
吴启智眼光四下打量了一番,道:“还缺个电话,这里还是得装个电话,不然联系很不方便。”
“是,有电话方面,我去帮你报装。”
罗浩道。作为京城土著,他有优势,认识的人多,不然报装电话排队要排很久。
吴启智也不客气,点点头。
看腊梅和罗浩相处的架势,两个人感情是蜜里调油,好得很,不出意外的话,罗浩就是自己的女婿了,他跟自己人有什么好客气的,推推脱脱,反而显得他犹豫不决,不待见罗浩似的。
果然,吴叔很直率地答应下来,罗浩面露喜色,能给老丈人荌前马后办事,那是他罗浩的荣幸。
腊梅也看出了罗浩的小心思,不禁抿嘴偷笑。
看来父亲已经能够接受自己和罗浩在一起的现实了,对罗浩也没有刚知道时,那种恨不得把端花盆的“贼”赶跑的感觉了。
罗浩说今晚上请吴启智吃饭。
吴启智立马答应,问去哪里吃。
客气那是见外。
自家人客气啥?
罗浩笑道:“吴叔,要不咱们吃个西餐吧,你比较少吃,带你去国宾馆。”
罗浩对待老丈人很上心。
如今吃西餐逼格多高啊,小年轻都得攒好几个月,然后穿上同样咬牙攒好几个月的西装才敢去吃西装。
吴启智摇摇头说,说:“我想去吃莫斯科餐厅,在县城就听说这家餐厅很有名的。”
“行,那国宾馆等下次再安排。”
罗浩一切以老丈人的满意为马首是瞻。
腊梅很欣慰罗浩对父亲这么好。
“腊梅,你们学校可以申请走读吗?不过这里离你们学校有点远。”
吴启智嘀咕着挠头。
他现在看到房子装修得那么好,就不想让腊梅住集体宿舍,想让女儿住舒服些。
“爸,没事,我现在集体宿舍住得还挺好的,和舍友相处得也不错。”
腊梅觉得,住宿舍的生活才是完整的大学生活,所以也不急着改善居住条件。
“哎,当时只想着便就买这里了,早知道就应该在华清附近买一套,这样你偶尔想出来住也方便。”
吴启智又嘀咕。
再过二十年,吴启智这番话,估计能把一帮为了天价学区房发愁的宝爸宝妈气得吐血。
竟然还敢嫌这里地段不好?
“爸,我在华清附近买了一套宅子,你那二十多万我都花在宅子上了。”
腊梅知道父亲住在京城,早晚也要知道这些事,趁机说了自己买了四合院的事啊。
没想到吴启智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说:“只要不是乱花钱就好,买房子是好事,回头我去看看。”
“爸,放心,挺大一院子的,你看到肯定喜欢。”腊梅道。
吴启智心里嘀咕,不会是那种又破又旧的四合院吧,挤挤挨挨的住上几户人家,大家互相扯皮,又不搬走,那就麻烦了。
他问:“你产权证都办下来没有?里面的原来的住户搬走了吗?”
腊梅说:“我当然办下来了。现在房子租给一家公司办公,说起来这家公司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罗浩他们的公司。”
吴启智不由笑道:“你们俩真行啊,一个买了房子也不说,一个办公司我也不知道,我看你们不去读商学院可惜了,满脑子的生意经。”
“爸,做生意需要的是一定的天赋加机遇,我现在学计算机是一门技术,不在课堂上,没有老师指点是学不会的。我还是先学好计算机吧。”腊梅笑道。
腊梅其实并不担心商业上的事情,几个经济发展的年代关键节点,她都心知肚明。
如果光从一个白手起家创业的人来讲,她现在的创业速度已经是坐火箭的速度了。
如果不是对未来明晰,她怎么敢一下子就全力投入舍取公司?怎么敢向齐师院长的朋友狮子大开口融资?
这些腊梅都还没和吴启智说,她需要让父亲慢慢接受消化,不然真怕他的心脏受不了。
吴启智和女儿、罗浩三人当晚就去了莫斯科餐厅。
他对这里的俄罗斯浓汤、大列巴还有黑啤很感兴趣。
当然,最开心的是和女儿在一起,从此在京城拉开了新生活的序幕。
腊梅九点半前就要回学校,所以吃到八点半,吴启智先让罗浩送腊梅回学校,再送自己回家。
见罗浩来回奔波的挺辛苦,吴启智说他也得考虑一下,适应京城生活后再买车,这样出门或者接送腊梅都很方便。
而且腊梅的驾照也拿到手了,腊梅也可以用车。
吴启智这么说,腊梅也没反对。
现在买车上牌还不需要摇号,以后一辆车的号可值钱了,而且还不一定摇得到。
若不是担心浪费,腊梅觉得可以多买一辆车占号,但想想算了,做人不能太贪心。
回到寝室,朱静红今天没有在看八卦新闻,而是抱着一摞书在啃,看到腊梅回来,她开玩笑道:
“哟,今天没到蔡老师逮到吧?提前回来了。”
“腊梅,真羡慕你啊,我看你也不怎么读书,考试成绩还那么好。”
张桂丽阴阳怪气地道。
张桂丽和腊梅似乎八字不合,从第一天到寝室,就把腊梅的名字偷偷放到下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