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琴上前坐在父亲身边,手拉着他的胳膊,撒娇道。
朱明刚无奈。
女儿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以他们这种家世,说实话可以选择的女婿范围多了去。
但朱明刚也是寒门子弟,靠着读书工作业绩出色,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地位。
对他来讲,和吴振东反而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再加上吴振东也是名校大学生的身份,就让他对吴振东增加了认可度。
吴振东也不知自己是什么运气,不知不觉间竟然通过了朱琴爸爸的考核。
考核过关,双方皆是欢喜。
这时,保姆送来了宵夜。
宵夜是红菇豆腐腐瘦肉汤,好消化又安眠,吴振东吃到了熟悉的家乡口味。
对于朱琴来讲,今天是她最高兴的日子,带男朋友回家得到了父母的接纳,远比想象中的更加轻松容易。
她原本还担心父母会嫌弃吴振东出身平凡,她却不知道,吴振东说到吴启亮时,朱明刚已经在心里赞叹虎父无犬子。
吴启亮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征服了外宾,拿下了大订单,据他所知,全省像他这样的民营企业也不多,现在吴家的竹器社已经成了能够创汇的外向型企业,市里、省里还要对他们加大扶持力度,力促他们早日成为纳税上千万的大型企业。
吴家也是未来可期!
朱明刚当然不会小看吴振东。
吴振东沉浸在晕乎乎的幸福的状态里。
三天后他独自回家。
吴启亮看到他,就抱怨他为什么不把女朋友带回家,让他们看一看。
吴振东说朱琴离家久了,父母想念她,舍不得她离开,就让她在家多住几天,等下一次寒假,他会带朱琴一起回来。
吴启亮一听,总算脸上露出了笑容,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
“你真是给我长脸了,找了一个末名湖大学的女朋友,我比你考上末名湖大学还高兴了。
对了,这是家里竹器社的股权书,你们几个孩子,都正式列入股东的行列,各占百分之五,以后每年你们都可以从竹器社里拿到分红。”
“什么?爸爸,这样不好吧?”
吴振东推让。
“什么不好?我们努力的赚钱,就是想让你们生活得更好一点,我可不会学那些只顾自己享受的,不管下一代的杜鹃鸟父母。
当然,给你们钱不是让你们去花天酒地的,而是让你们更好的装备自己,不管是从知识、礼仪、气度上都要提升自己,而且你有女朋友了,对女朋友也不能小气,知道吗?”
吴启亮是个英语老师,当然有他的眼界和见识。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主家的傻儿子
虽然吴振东坚辞不受,但是吴启亮还是将股权转让书交给了儿子,他说这些股权转让之前都和爷爷商量过了,爷爷说股权都分给了他们,他愿意给谁就给谁。
至于为什么在吴振东还没大学毕业前就把股权给他,是因为吴启亮听说儿子有女朋友了,他高兴的心都要飞起来。
朱琴的条件不差,是末名湖大学的学生,任何一个末名湖大学的学生,只要人品不差,能成为儿子的女朋友,吴启亮都是满意的。
身为曾经的老师,他知道能成为末名湖大学的学生有多不容易,除了自己的天赋勤奋,还有运气都很重要,可以说是气运加持的优秀学子。
然后吴启亮接着又听说儿子被女朋友领回了家,通过了她家人的考核,吴启亮立马动了心思。
儿子要穷养,这个道理他很懂,所以即便从学校辞职赚了钱,他也没有立马把吴振东生活费的标准提上去,只是每个月多给了二十块钱而已。
当然,儿子要考研的报名费、材料费那是另外算的。
但听说儿子有了女朋友,他就知道不能让儿子没有底气。
儿子可以因为配不上人家、没有人家优秀而追不上人家,但如果让儿子因为穷而丧失追求女孩子的勇气,那是最不可取的。
如果是真穷那也没办法,但关键他不是真穷啊?
所以在知道吴振东经过了女朋友家人的考核之后,他立马就把股权进行了变更,抽出自己那一部分给儿子。
吴振东见父亲态度坚决,只能无奈接受了。
好死不死,吴振东开腔问道:
“爸,那一年能有多少分红啊?”
“我们现在因为刚刚创业,大家都缺钱花,所以分红是半年一次,但也不是全额进行分红,还要留出大部分的生产储备金,上半年以你占有的股份大约可以分三十万吧!”
“什么?这么多?”
吴振东下巴都要惊掉了。
“对,我已经把你分红的账户和你那张银行卡账户绑定了,到时候财务会直接把钱打到你那张银行卡上。”
吴启亮如此淡定,反倒是吴振东拿着这份股权协议书,觉得这世界好魔幻。
刚刚去拜访了女朋友的父母,才知道他们是副省级的家庭,除了老丈人是副省长,丈母娘也是卫生厅的一个副厅长,这是什么样神仙家庭养出来的神仙女儿,竟然被他给追到了?
吴振东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晕乎乎地。
等回了家,父亲给了他这份大礼,更让他有天下掉下一个大馅饼的感觉,他被这大馅饼砸晕了。
还好他还年轻,心血管都很强健,要不然血压飙升,该脑溢血了。
“爸,这份股权协议书你还是收回去吧,我真的不需要,我可以自己赚。”
吴振东习惯了过苦日子,穷人的孩子乍富,那么多钱拿在手里,总觉得碍事,不知道往哪放,还是习惯性地不想要。
“小孩子家家的,自己赚什么时候才能有钱呀?你呀,好好读书就够了。
自己会赚钱是本事,生存的技能必须要掌握!
但是家里有钱给你,是你的命好,你会投胎,哈哈,你要好好借助这个运势,不要浪费了这笔钱!”
吴启亮这话说的,颇有几分人生哲理。
吴振东只能讷讷地收下了。
吴启亮又交代了一句:“上半年的分红这几天就要出来了,到时候会打到你账户上,你记得查收一下。
钱不要放在账上不动,变成闲置资金也不好,要懂得拿出去理财,这一点我看腊梅就做的不错。”
“腊梅她当然可以啦,之前去京城玩一趟,就在京城里搞了个公司,又在华清附近买了套四合院。
现在那套四合院应该已经赚钱了,我听说华清附近的四合院一平方米又涨了二十块,以她那套四合院的面积,大约至少给她赚了三千多块钱,这比上班涨工资来得快多了。”
吴振东不经意地道。
“什么?腊梅这么厉害?她还懂得买房子?还敢在京城买四合院?”
吴启亮瞪大了眼睛。
他知道侄女腊梅聪明好学,但一般来讲,聪明的学生和成功的生意人,一般这两种天赋不会同时在一个阶段体现在一个学生身上。
再聪明的人,在某个年纪,只能擅长一种技能。
但他万万没想到,腊梅竟然能适应社会的,还懂得理财?
“因为腊梅如果考上了华清,以后生活重心就会在京城,四叔给了她一笔钱,她就拿去买房子了。
四叔说了,腊梅如果录了华清,他就要把公司交给大伯父打理,然后自己去京城发展。
你没想到吧?这一次去旅游没几天,四叔也在京城买了一套房子,准备搬去住了。”吴振东道。
“要不,你也在京城买一套宅子?
你和你女朋友在京城也得有个窝,咱们国人讲究的是安居乐业,有房子才能安心,不如你也跟腊梅一样,买个四合院吧,大一些宽敞一些的。
你说朱琴是独生女,到时候他父母也去住四合院,我们也去住,大宅子有隔断,大家住在一起也不会显得尴尬。”
“嗯,是这个理,那如果要买,肯定要买得比腊梅那一套大一些,最好买个三进的宅子。”
吴振东这么盘算着。
腊梅和罗浩都把四合院装修成办公的风格,看样子一时半会儿也不会住进去,但经过他们一番现代化的装修之后,令吴振东对四合院的态度也有了改观。
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吴振东虽然对老宅子有感情,但也感觉这种祖传宅子的不便。
比如说以前农村建的宅子,里面都不会有卫生间,要上个卫生间都得跑外面去,很麻烦。
而且地板底下的防水基本都没有弄好,其他三季还好,春天的时候遇上梅雨天了,墙上返潮,地上潮湿,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整个人好象要发霉了似的。
种种不便之处,让吴振东对老宅没什么好感。
但是被父亲一说,又觉得如果两家人都住在四合院里,确实比较方便照顾,又能够互相不影响生活。
他是独生子,朱琴是独生女,父母早晚都会老,到时候他们要是在京城生活,肯定得把父母接过来京城照顾嘛。
只要象罗浩那样,把宅子重新装修,就能达到良好的生活质量。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兄弟同心
想得美滋滋的,吴振东表示父亲这个主意很好,他回京城就去找罗浩帮忙,看看能不能买一套好一点的宅子,重新装修一下。
“嗯,到时你看多少钱?如果不够,我这里还有一些现金,再打给你。”吴启亮道。
“爸,咱们的竹器社咋这么赚钱呢,我看你投入还不到一年,这么快就翻身了?”
“哎,你不做生意不知道,当你要发财的时候,钱是主动来找你的,挡不住,所谓的财源滚滚就是这回事。”
吴启亮笑得很开心。
现在做外贸单实在是太好做了。国内的劳动力价格低廉,结算是国内的货币,但卖到国外用则美刀来收费,利润不知道比国内高了多少倍。
他又有当英语老师天然的语言优势,外国客户和他交流起来毫无障碍。
因此不光在全县,在全市、全省,他们这家外贸企业都已经开始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