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合同按你的要求修改了,可以签了吗?”
“好,可以签了。”
腊梅等陈律师把合同拿回来,先看了一遍,确认无误,便潇洒地在合同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
第一百九十九章 看上了郭导
腊梅把这份合同签了,郭鸣华说马上让财务把三万块钱打到腊梅的账号上。
腊梅现在已经开了自己的银行卡,所以郭鸣华打电话回公司后,公司财务便已经转账。
郭鸣华说估计得耽搁几小时才能收到,腊梅也不介意。
她能感觉出来,郭鸣华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想要做大影视产业这块蛋糕。
其实,不管是哪个时代,影视行业一直都是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期间虽然也有起伏,其实总体来讲,影视行业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产业。
腊梅签好了自己那份剧本合同,然后吴启智要请郭鸣华吃饭。
郭鸣华欣然从之。
他对腊梅还不太了解,想要多和她接触。
结果吃饭的时候,吴启智不断地询问他个人的家庭情况,完全是一副中国好父亲的碎碎念。
而郭鸣华身为华侨二代,他还是缺乏国内这种见人说人话的小心机,不知不觉就把自己的底透了。
于是吴启智知道,原来郭鸣华果然真是个有钱的华侨,不是那种在外面混不下去,回来捞钱的假洋鬼子。
吴启智对女儿的合作伙伴放心了。
吃完饭,郭鸣华便问腊梅:“腊梅同学,刚才的条件考虑好了没有?是不是可以做我们的签约编剧?”
腊梅笑了,想了一下说:“你给的待遇太一般,你要是能按照我的条件签约,我就签。”
被腊梅一激,郭鸣华决定继续打磨腊梅,他也没说要,也没说不要,只是在这里留宿一晚上,同时说让腊梅仔细考虑考虑,是否签保底保约。
吴启智觉得女儿不签约挺可惜的,毕竟一个月有一千块钱白送的收入。
但他也尊重腊梅的意见,女儿不想签,他也无所谓,反正他又不是给不起女儿这些钱。
腊要第是高三毕业生,在家里自觉复习是必须的,所以郭鸣华一说,她就痛快地回家了。
郭鸣华住在酒店,但其实越想越后悔,他对陈律师说:
“腊梅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编剧人才,如果放弃她,我觉得很可惜。”
“那你就签下她呗,她的要求其实也不过分,保底工资她拿着,但如果作品有成就,她也可以分成,这岂不是很好,让她有动力?
如果可以,我希望公司能签下十个这样的编剧,那我们的公司肯定会大火。”陈律师旁观者清。
郭鸣华其实不是舍不得钱,他只是需要觉得签下腊梅有这份价值。
当他越考虑越觉得腊梅值这个钱的时候,便毅然决然地决定签约。
第二天是周末,郭鸣华醒来后,便打呼机,邀请吴启智和腊梅他们来酒店吃早餐。
吴启智觉得郭导这个邀请有些转折的意味,于是便去叫腊梅出门去吃早饭。
郭导他们住在延平酒楼,虽然没有评星级,但也是个准四星级的高档酒楼,所以早餐不错。
腊梅和父亲去到七楼早餐厅时,郭鸣华已经在餐厅里津津有味地吃开了。
吴启智和女儿拿了自己想吃的食物,坐在郭鸣华对面,郭鸣华笑道:
“腊梅同学,昨天晚上回来后,我深思熟虑了一番,决定按你的条件签合同,希望我们能够长期友好合作。”
腊梅只是欲擒故纵,没想到郭鸣华会答应得这么痛快,她以为至少还要来三两个回合。
于是她也没掩饰内心的喜悦,道:“那就合作愉快。”
见腊梅表态愿意签约,郭鸣华和她主动握了握手,道:
“合作愉快,咱们也不用另找地方了,就在这里签约吧,签完了我就要出发赶飞机了。”
腊梅点头应允。
只有吴启智还是一脸蒙,不会吧?女儿真的要和这个郭导答应兼职编剧了?
以后女儿就是自食其力、领高薪的人了?
吴启智一点也不习惯。
他还想多养女儿几年呢!
吴启智只觉得内心一阵失落。
陈律师在餐厅里把修改好的合同递给腊梅,笑道:
“我本人自己觉得这个合同还挺厚道的,签的是我们五年的合约,每一年工资递增百分之四,第五年你做出成绩的话,还可以晋升为部门的主管。”
腊梅细细看过后,确认没有合同陷阱,便欣然签了字。
郭鸣华也签了字,合同一式两份,一人保存一份。
郭鸣华道:“你会用电邮吗?我以后会让助理给你一些材料,希望你的创作也可以通过电邮提交,这样比较方便快捷。”
“为什么你们不下个FT?我们可以建个工作群,平时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在里面聊。也可以把所有的编辑都可以拉进来。
至于不方便的话题,你也可以私聊,十分方便。”
“啊?这么好用?国内的ft我还没用过呢,我马上下载,如果真的象你说的那么好用,我就给大家试试推荐使用。”
郭鸣华是个接受新鲜事物很快的人。
腊梅给了他自己的FT号码,告诉他申请后加她就能联系上,在网上联络十分方便。
签下腊梅之后,郭鸣华就要回去了。
待他离开,腊梅则是拿着那张合同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觉得兴奋得很,对吴启智炫耀道:
“爸,你女儿成了签约编辑,以后我可以养你啦!”
吴启智笑道:“郭导这小伙子长得真帅,那么年轻,又懂得经营公司,如果他是你的对象,我就满足了。”
“爸,你怎么说这种话?我是要考华清的,我不要靠任何男人,我一定能够活出自己。”
“哼,你总是要找对象的。”吴启智见过好男人,顿时标准就高了。
何况,这个好男人对腊梅还这么欣赏。
腊梅这才知道,父亲存了这份心思。难怪他会一直问郭导的年龄,婚史,家庭情况,原来早有谋算。
“我肯定是要找对象的,但等高考结束了再说。”腊梅断然道。
她和罗浩,结缘两辈子,不是随便一个条件好的男人就可以挫败他们感情的。
吴启智一听高考,就住嘴了。
他也不想在这种时候分散女儿的注意力。
反正,女儿和郭导签约了,以后联系还会少吗?
------------
第二百章 有求于你
父亲看女儿,越看越可爱,吴启智觉得自己家的腊梅简直太优秀了,像郭鸣华这种华侨二代,都为了和女儿签约,亲自从竖店赶了过来。这就充分说明女儿的能力。
如果说上一次新概念作文大奖赛拿到一等奖,让他感觉意外,现在他则彻底相信女儿的确有这个能力和实力。
“腊梅,你是不是要考虑一下上末名湖大学的中文系,这个系在业内也是顶尖的,你看你现在的发展方向都和文学有关。”
吴启智虽然是个混混,但也是上过高中的人,只是因为学习不专心,一早就开始学会和姑娘搭讪,学习才一败涂地的,但并不表明他脑子就不好用,不知道学科上的事情。
腊梅摇头说:“爸,你知道吗?真正的文学家都不是读中文系的,鲁迅和郭沫若都是学医的,还有我身边一些大大小小的作家,也不尽然都是读中文专业的,成为作家的,好多不是中文专业的。”
“为什么?难道中文专业的院校不合格吗?”
吴启智第一次听到这么新鲜的说法,奇怪地道。
“也不是说不合格,你想想文学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基本的文字功底和架构在初、高中这几年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已经教给我们了。
但上中文系就不一样了,他要你看大量的名著,解析名著的结构,反而让你的思维受限。
而且作家需要社会的历炼,文笔需要长期的锻炼。
而且,还有很多人读中文系,并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出于机缘巧合的选择,无奈地选择了中文系,心里对学中文并不感兴趣。
做任何一件事情兴趣都很重要,把兴趣变成工作,这是最大的乐趣。”腊梅解释道。
“那你的兴趣是什么?”吴启智问道。
“左手写代码,右手写作。”
腊梅毫不谦虚地道。
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一点都不用谦虚。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人能够真诚地分享你的成功喜悦,那就是至亲的父母了。
母亲正在蹲大牢,和他们离心离德,能敞开胸襟接受她成功的至亲只有父亲了。
吴启智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
“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健康快乐就好了。”
腊梅听了心中一暖,万万没想到,父亲对她的要求这么简单。
而且这句话很熟悉,似曾相识,腊梅突然想起来,这不是她在重生前看过的贾玲主演的《你好,李焕英》里面的一句台词吗?
贾玲重生回到过去,洞见父母平庸未来的她,一直极力阻止母亲嫁给终将一事无成的父亲。
她和母亲两个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母亲和她喝酒时,对贾玲说了一句: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