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章 小心呵护
罗浩倒是没想到,腊梅会想学和他一样的专业。
如今计算机专业在国内属于新兴的学科,才刚刚有了些热度,计算机在普通老百姓心里,大家有所耳闻,知道是一种高端应用的机器,却又觉得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
但再发展四、五年肯定就不一样了,罗浩在经营公司时已经发现,市场对于计算机有着强劲的需求。
而且计算机在国外更新换代很快,很容易就会淘汰原来的旧机型级,罗浩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外的比尔.盖茨正在致力于把计算机变成一种普通家庭都用的起的生活娱乐用具。
想想国内有十几亿人口,如果真的像比尔.盖茨设想的那样,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台计算机,那是多大惊人的市场?
所以现在学计算机专业人才,过几年肯定到处都很抢手,因此对于腊梅的选择,罗浩也没有什么好不赞成的,还觉得腊梅有眼光,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本以为,就腊梅语文是年段第一这样的成绩,会选择中文专业,但一想腊梅现在读的是理科班,倒也释然了。
“腊梅,明天有空来我家一趟,我有东西给你。”罗浩道。
“好。”腊梅以为罗浩是要给她高中的学习资料,便不假思索地点头答应。
罗浩总感觉腊梅现在和他相处,越来越大方,一点也不别扭,爽快中带着几分熟悉密友之间的毫无顾忌。
什么时候腊梅突然一下子拉近了和他的距离呢?
好象从昨天,发生了那桩事后就那样了,或许,人经历了一些事,就会成长。
腊梅原本挺内向,所以是在那件事刺激之下,一夜间成熟的吧?
罗浩想到这里,不觉心疼万分,都是自己没有照顾好腊梅,但现在发生在腊梅身上的变化,也不能说是坏事。
两个人在村里散步,也有好奇的村民打量着他们俩,然后,再收回意味深长的目光。
腊梅注意到这些眼神,甚至可以想象到他们肯定是在议论她和罗浩二人单独出来散步的事。
但是腊梅心里一点也不在乎,多活了一世,她活明白了,一个人就应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和议论里,做真正的自己了。
她心里满满对罗浩的怜惜,上辈子,罗浩因为她上了孙谋的当,殒落在青春最好的年华,这一辈子,就让她加倍补偿罗浩。
或许这份感情现在还处在萌芽阶段,罗浩对她也只是朦朦胧胧的喜欢,还不到表白的地步,所以她没能够接收到罗浩爱的表白。
上辈子腊梅被孙谋侵害,不得已屈从嫁给孙谋,也许到了那时候,罗浩才正视自己的内心,明白自己喜欢的人是腊梅,往深想,他说不定去找了孙谋,要孙谋放过腊梅,才会激发了孙谋的占有欲,设计杀害了罗浩。
如果不是这样,只是单纯表白爱意,孙谋也不会激起杀心。
上辈子欠你的,这辈子我会好好补偿你。
腊梅对罗浩的感觉,之前也是朋友之上,恋情未满,主要是俩人都是学生,有学生不能谈恋爱的顾忌,再加上罗浩是华清名校的优秀生,家世惊人,腊梅自觉配不起罗浩,所以前世一直压抑着这份感情。
但是既然知道罗浩为了她,连命都丢了,腊梅怎么能不心动?
这么好的小哥,这辈子她要定了。
就算他没有觉醒对她的爱意,她也会不惜一切倒追他,一定把他变成自己的人!
当然,前提是要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能和他坐在城里的咖啡馆,象四周的人一样闲散地喝着咖啡。
为了能和罗浩平起平坐地喝咖啡,背后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但腊梅甘之如饴。
她很享受现在甜蜜的暧昧气氛,在她还没有变优秀前,她不打算那么快表白。
爱情如水里的沙,捏得越紧,沙子从指缝间漏得越快。
两个人又转悠着往回走,腊梅便说起大伯父要喝黄莲离婚的事,问罗浩能帮大伯父找个律师,打赢这场离婚官司吗?
罗浩道:“没问题,现在黄莲关在狱中,道德品质有损,要和她离婚易如反掌。
不过你大伯的道德感真是很强啊,为了这事,能和她离婚,一般人也做不到。”
腊梅笑笑不说话。
二人走到吴家院子前,腊梅才对罗浩说:“我先回家了,还要复习一下明天的功课。”
“好,才开学,还没上课,你就这么认真?”罗浩开玩笑的语气,说出心疼的话。
“那是当然了,天才出于勤奋嘛,要考全国最好的大学,当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腊梅志气满满地道。
罗浩把她送到家门口,看着她进去,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腊梅回家后,发现爷爷、奶奶还有大伯父,二伯夫妻、三伯夫妻都在,一家人围着餐桌在泡茶。
通常这种情况,他们应该是在商量家庭大事。
腊梅进屋时有点踌躇,不知道能不能留下来听,她直觉大家在商量的这件事应该和她有关系。
她先乖顺的和大家打了招呼,二伯母上前,怜惜地拉着腊梅的手说:
“腊梅,你现在高三了,要是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我。”
二伯父吴启亮和二伯母赵倩都是一中的老师,赵倩教的是高中物理,吴启亮上的是高中英语。
腊梅上高中后,两个学科有不懂的都经常问二伯父和二伯母。
他们对她的辅导也是尽心尽力,可以说过去腊梅学习成绩好,和他们俩的辅导也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家里有两个一中名师,有着先天学习的便利。
赵倩是一中的物理名师,吴启亮教英语,口语是一中的一绝,因为他说的是一口标准的英国腔。
有人听出来后,还以为吴启亮是去国外留学回来的,奇怪他怎么蜗居在县城一中教书。
腊梅却是知道,二伯父的英语是跟着BBC电台自学的,所以学了一口标准的英国腔,听起来很有贵族味,蛮好听的。
腊梅开始英语启蒙的时候,也是跟着二伯父学的,所以说腊梅的英语也是带着英国腔的。
------------
第二十一章 村里的风言风语
“对,腊梅上了高三,学习任务更重了,你各科要是有哪里不懂,也可以汇总给我们,我叫别的老师来帮你。”
二伯父是高一年段英语教研组组长,在学校里颇有威信,所以他这么说,可不是随便说说。
腊梅知道他们故意找这些话题和自己聊天,就是怕自己因为昨天发生的事而拘束。
腊梅含着笑意,道:“好,大家放心吧,上了高三学习更会抓紧,我一定要考一个最好的大学,向二哥学习。”
腊梅的二哥,就是吴启亮和赵倩的儿子,叫吴振东,是末名湖大学体育系大二的学生。
吴振东的学习也不错,在当时的容远一中年段可以排到前五十名。
可是,按这个成绩上本科还是有保证的,但要上更好的名牌大学便遥不可及。
吴振东也是个狠人,到了高二下学期开始训练体育,成了一名体育生,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还真被他练出了好成绩,跳高和百米跑都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水平。
在高三体育联考中,吴振东取得了中上的成绩,这个成绩如果放在普通体育生里,上本科也是没问题,但上名牌大学是不可能的。
然而吴振东却与众不同,体育成绩中上,但文化成绩在一中年段前五十,二者综合起来,他分数就高出文化课偏弱的体育生一大截,被末名湖体育学院录取了。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吴振东是个对未来及有规划、自律的人,上了大学之后,又凭着超凡的毅力,蹭着末名湖法学院的课,通过了转系的考试,成了末名湖大学法学院法学本科的学生。
现在吴振东已经大二了,他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与此同时,他还打算拿到本科毕业证书后就参加国家司法资格,他的远大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律师,并在京城开办属于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大学开学得比高中迟,大学开学前,吴振东去临县拜访一位末名湖大学的校友,至今未归,估计这一两天内也要回家,准备返校。
见腊梅提起自家出息的儿子,吴启亮乐呵呵地道:“你学习比二哥好,只要不松劲,一定会得偿所愿。”
三伯父吴启瑞和三伯母蔡芳芳见老二他们安慰腊梅,就站在边上暂时没有出声。
吴启瑞比较内向,但他却有个绝技,那就是他的心算的计算能力极强,腊梅曾经见他用心算将大伯父运的货和该结的账,眨眼功夫就算得清清楚楚。
只可惜吴启瑞只读到高二就没上学了,现在他也没有正经职业,到处打零工。腊梅记得几年后,他攒了些钱去考了货车驾照,才在大伯父的推荐下,去工地开货车,生活才慢慢有了些起色。
“腊梅,三伯父今晚包了肉包,是你爱吃的笋干包,一会儿蒸熟了我拿几个送你屋里去,读书累了,可以当点心吃。”
见老二俩口子说完话,吴启瑞怜惜地看着腊梅道。
吴启瑞还是个做菜小能手,平时家里过年过节聚餐,都是他来掌勺。
三伯母蔡芳芳是个家庭妇女,比较鸡肠小肚,爱算计,和腊梅的母亲张美玉也和不来。
这时她倒是开腔了,道:“腊梅,昨天的事别往心里去,咱们家里的人,心都向着你呢!外面的人风言风语,咱别管他,咱们行得正,坐得直,身正不怕影歪!”
腊梅听了,就有点懵,这还分家里人、外面的人了?外面的人说什么了?要不是蔡芳芳这一嘴,她还真不知道了。
“老三家的,你说什么呢?腊梅是受害者,咱们管它什么流言蜚语啊?”
奶奶颜瑛不满地看了一眼儿媳妇,这儿媳妇心眼多,平时她就经常敲打她。
颜瑛不喜欢这个儿媳妇,当年还曾反对过他们结婚,但就在那时候,老三媳妇找到她,说已经怀孕了,是老三的孩子,没奈何只能够答应他们结婚了。
颜瑛到现在都想不明白,老三那么老实,怎么可能搞这种未婚先孕的事情?
但是她一个当妈的,当然不好问儿子这样的事儿,这也就成了一桩无头公案,一直没能揭开谜底。
“妈,我说的这是实话,村里人不明真相的,都在风言风语的,什么是腊梅先勾引的那个男的,结果男的答应给钱给不够,腊梅就翻脸不认账……”
“住嘴!”
一声怒喝,蔡芳芳吓得一哆索。
是爷爷吴栋梁,他气得一巴掌拍在桌上,站了起来,说:
“老三家的,你别转这些话了,腊梅听了多难受,爱嚼舌头的人多了,如果听他们乱喷,咱们腊梅还能抬得起头吗?
警察都支持咱们,你可不能跟别人瞎掺合,让别人以为真的是咱们理亏!坏了腊梅的名声。”
“爸,真是冤枉,我就是把村里人传的话说给你们听嘛,为什么你们这样不信任我?我也是一番好心。”蔡芳芳委屈地道。
“芳芳,好了,大家知道了,你少说两句不行吗?”
老三平时很少当着大家的面反驳老婆的,为了腊梅,他还是开腔了。
一听三棍子打不出屁的丈夫竟然也跟家里人讨伐自己,蔡芳芳顿时一脸不爽,嘟哝道:
“哼,就你们是一家人,一条心,我好心提醒你们村里人说的风凉话,为什么好像是我说的坏话呢?”
说完,蔡芳芳头也不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