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虽然在青县别院只待了半天一夜, 可他还是在的这段时间日子过的还是很丰富多彩的。
他不仅和阿亨他们一道放了风筝,还一起在晚上的时候出去抓虫子。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王元元并没有为七皇子准备太过油腻的晚餐。
他们吃了一顿简单而又温馨的晚餐。
直到第一天被恒王送回皇宫了, 七皇子还有些念念不舍的。
恒王是先把王元元和孩子们送回王府之后,才带着阿亨一道送七皇子回宫。
按照惯例, 他们自然要见过晋国君。
此时已差不多到了晚膳时间,晋国君原准备出去转转歇一歇的, 听说恒王送七皇子回宫了,他就让人把恒王他们宣了进去。
七皇子进来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
能看的出来,他在外面玩的还挺开心的。
七皇子虽然不受宠,可他到底是晋国君的亲生儿子。
晋国君看到他如此开心,自然也觉得心里高兴。
他近年来越来越喜欢和儿孙们聚在一起用膳了。
见此时恒王也在,七皇子也在, 就让人把太子等人给叫了过来。
“你们都走了一天了,这孩子竟然不累吗?”晋国君看着精神头颇好的阿亨, 笑着问恒王。
恒王就道:“他在山间野惯了。在青县的时候, 除了做功课外,其他的时间都在外面跑。”
晋国君虽然觉得小孩子要多在外面跑身体才好,可他也很重视子孙的功课。
听到恒王这么说,他就道:“你也该对阿亨的功课上点心。不能一直让他玩。”
恒王在未和王元元成婚之前, 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晋国君是一样的。
可他这一两年受了王元元的影响, 觉得要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多跟别人出去跑一跑,玩一玩。
也因此, 他虽然对阿亨的功课重视,但他的重点只在阿亨的基础有没有打牢,而不是让他在这个年龄就一定要读很多书。
不过这些话他肯定不能在晋国君面前说。
恒王就苦笑道:“儿子前两年一直不在府里, 对孩子管的也没有那么紧。”
太子也为恒王打圆场,他笑着道:“孩子要慢慢教。”
“是呀,况且三弟比较擅长武术。”纯王也笑着道。
晋国君闻言似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他沉吟着道:“也是。你们在各自府里请的先生不一样,自然孩子的进度也不一样。要不然这样吧,让孩子们都进宫来读书吧。”
晋国君这话一出,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宫里是有上书房的。
不过上书房一般只供各皇子们读书,其余王爷的孩子们都是在各府由各自父王聘请先生们教导他们的。
眼下晋国君提出要把孙子们都接到宫里读书,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如纯王这样的人,想的是,他儿子要是能进宫读书了,那父皇和他儿子接触的机会自然就多了。
这人和人相处都是需要感情的,这样一来,父皇的眼里就不会只有东宫的那几个皇孙了。
如康王和梁王这样,只生了女儿的人,就有些遗憾了。
恒王关注的点却在孩子入宫读书后,是要住在宫里还是回府上面。
这倒也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晋国君听完恒王的话后,沉吟片刻道:“还是住在宫里吧,每三天回去一次。”
这样吗?
纯王觉得这样也行,倒也没说什么。
可恒王的表情就有点犹豫了。
“怎么了?”晋国君见状问道。
恒王犹豫了一下才道:“阿亨还小,要不然让他上午上课,下午回来呢。”
说来说去,他还是不想让儿子才这么小就整日泡在课本里。
晋国君闻言哑然失笑道:“老三呀老三,没想到你现在竟开始娇惯孩子了。”
晋国君边说边摇了摇头。
恒王忙道:“倒也不是娇惯孩子,主要是这孩子现在已经跟着王府里的师傅习武了。儿子不想让他间断。”
恒王自己就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他这样的人自然会在意孩子的武艺。
晋国君想了想道:“既如此,就让阿亨早上来宫里读书,下午回去吧。”
从皇宫回去后,恒王跟王元元说了阿亨以后要每天入宫读书的事情了。
王元元想了想道:“幸好我们府里离皇宫很近。”
“阿亨进宫你不担心吗?”恒王问道。
王元元疑惑:“为什么要担心?教他读书的先生肯定比我们给他找的先生要好吧。”
那倒也是。
恒王见王元元已经开始给阿亨准备进宫用的东西了,无奈的笑了笑。
他发现自他回到国都后,他家王妃是越来越不喜欢操心了。
阿亨对于自己能去上书房读书这件事情是十分开心的。
他在临进宫前还兴致勃勃的说自己一定要用功读书,争取拿第一。
可刚从皇宫回来,阿亨就蔫了。
”这是怎么了?“王元元看阿亨回来之后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就坐在床前问他。
阿亨听到母亲过来和他说话,先是翻身做了起来,随后才伸出肉乎乎的小手捧着自己的小脸道:“我今天被先生批评了。”
“先生批评你了?为什么呀?”王元元觉得很疑惑。
她家阿亨虽然很贪玩,可他真的很聪明。
她教他背诗,他基本上背一遍就背会了。
那些古文什么的,他也是读两遍就能背住了。
她还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生了个天才儿童呢。
阿亨听到母亲这么问,就十分忧郁的道:“先生说我读书太少了。”
“啊?”王元元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你才多大,连字都没认全,怎么就谈到读书多少了呢。“
“太子家的一哥哥跟我一样读书不好,但他不仅背完了三字经,还背完了千字文。”阿亨继续忧郁的道。
他现在连三字经都还没背完呢。
王元元见阿亨竟然说自己读书不好,心中警铃大作。
对于一个孩子,或者说对于一个人来说,对自己有信心是事情能够做成功的前提之一。
这个规律是她在现代时就知道的。
拿她自己举例,她要是觉得自己能做成一件事,那么哪怕在做这件事情时会遇到困难,她也能克服困难把这件事情做成。
可人若是没了信心,那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在古代也是这样的,古人虽然谦虚,可他们也讲立志。
对于立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在王元元看来,立志就是我定下一个目标,并且我相信我能够做到。
相反,如果阿亨一开始就觉得自己读书不好,那他以后还能对读书有兴趣吗?
王元元想了想道:“他们读的书比你多,是因为他们的先生教他们了。但是母妃觉得你应该在这个年纪多跑一跑玩一玩,所以母妃就没让先生教你。”
“你不是读书不行,是没有学到他们学的内容。但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他们也不会你会的东西对不对?”
“你现在要想想是要继续好好练武,还是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读书上。如果你为了能赢过他们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读书上,母妃也会支持你,可这样一来,你练武的时间就要减少了。”
听完王元元的话后,阿亨总算是没觉得自己读书不行了。
他觉得母妃说的对,自己在读书上并不比他们差,他只是花的时间比他们少而已。
与此同时,他又多了一个难题。
他是应该全心全意的读书以超过哥哥们,还是像现在这样同时兼顾练武和读书呢?
阿亨一时之间想不明白。
王元元觉得这个时候就要恒王这个做父亲的出面了。
她鼓励阿亨:“你可以去问你父王他小时候是怎么做的?”
阿亨眼睛立马亮了。
不过恒王这个时候并不在府里,阿亨让百梅一定要看着父王什么时候回来之后,就自去吃饭午休去了。
等午休起来后,他带着宫人们去了校场和先生们一道练武。
但这一下午,他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教导他功夫的齐师傅是个直性子的人。
他本就受恒王恩惠颇多,如今见恒王让自己教导长子,他更是起了投桃报李的心思,发誓一定好好教导大公子。
也因此,看到阿亨在练武时走神,他比谁都着急。
练武时间结束后,齐师傅并没有让阿亨离开,而是罚他在这里蹲马步。
阿亨略有些不服气,问他为什么。
齐师傅就冷着脸说,因为他今天练武时走神了。
阿亨确实走神了,他无话可驳,只好认命的在校场蹲马步。
可是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被罚蹲马步真的好丢脸。
那些兵士们虽然不敢直接看他,可阿亨却能感觉到他们打量的眼光。
自来都是天之骄子的阿亨今日先是在宫里受到了打击,如今又在府里被罚站。
他蹲着蹲着,眼睛里就蓄满了泪水。
齐师傅看到阿亨哭了之后,心里也有些后悔。
他倒不是后悔自己惩罚了阿亨,他是后悔自己不该在大庭广众之下惩罚阿亨。
他已经教导了阿亨一段时间,自是比谁都清楚,这位大公子的自尊心有多强。
思及此,齐师傅就咳了一声。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