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王妃原以为大郡主不是恒王妃的亲生孩子, 且恒王现在又一脑门子官司。
恒王妃为了不节外生枝未必会声张此事。
所以就算陈王世子妃上门来跟她说,让她带着孩子去恒王府道个歉, 她也没太当回事。
她这些年有她姐姐贵妃撑腰, 从来都是别人给她道歉,倒也没有她给别人道歉的道理。
所以,直到随着皇后派来的宫人一道上了马车的时候, 吴郡王妃整个人还是有些懵的。
她走进皇城里的时候才想起来, 她好像没有跟自家姐姐说自家女儿们和大郡主的冲突。
再说贵妃这边,她其实隐隐约约有听宫人说过, 恒王府的大郡主和她妹妹的孩子发生了冲突。
可彼时,那些宫人们知道她一向偏袒娘家人, 所以也没人敢去讨那个不吉利,在贵妃面前说她那两个外甥女把大郡主的额头给划破了的事情。
所以贵妃也只是以为, 她们之间门只是小孩子的口角而已。
她就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太当一回事。
直到被皇后派来的宫人叫去的时候,贵妃才知道她那两个外甥女把大郡主的额头给划破了。
贵妃当时又急又气。
若只是小孩子们之间门拌拌嘴, 都还好说, 可她们这是把大郡主的额头给划破了。
到底大郡主才是国君的亲孙女, 国君要是知道了她们的所为, 肯定不会向着她们的。
更有甚者, 国君可能还会想,他还活着, 她的娘家人就敢公然欺负他的子孙,那他要是去了呢?
想到这里, 贵妃只觉得一阵目眩。
她这一路都很担忧, 待到进到宁和宫,看到大郡主额头上的伤口后,贵妃的呼吸就是一窒。
她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再说什么她不知道这些事情已经无用了。
她必须要拿出一个让晋国君满意的态度来了, 至少她不能让这件事情连累到纯王。
贵妃看到大郡主的伤口后,立马对着皇后跪了下来。
皇后没成想,她竟会做此反应,她先是一惊,随后就眼眸沉沉的看着贵妃。
她早就知道贵妃变了,可她没想到贵妃竟比以往更能忍辱了。
她为什么能跪的下来,是因为她心里面有更大的图谋。
为着这个图谋,她可以连最在乎的面子都不要了。
想到这里,皇后的心里就是一凛。
她愿意和一个得宠但是跋扈的贵妃做对手,也不愿意和能屈能伸的贵妃做对手。
贵妃的转变,不应该只有她一个知道。
贵妃跪在下首,所以没看到皇后的神色,她跪下后,就涕泪俱下的对皇后道:“娘娘,妾身前两日就听说了孩子们的争执,可那时妾身只以为是小女孩之间门的口角,再加上那时妾身宫里的芳儿好像有了身子,妾身的注意都放在芳儿身上了,所以竟不知道那两个孩子这么过分,求娘娘责罚。”
皇后听到贵妃说她宫里的芳儿好似有了身子之后,瞳孔就是一缩。
她忽然想起了二十年前,贵妃的母亲进宫说要送她的族妹进宫时,贵妃那激烈反动的模样。
那时的她为了独霸国君的宠爱,连脸面都不要了。
虽说她到最后,没能抗衡的了她的娘家人,如嫔还是进宫了。
可至少那时的贵妃是有人味儿的。
不像眼前的这个贵妃,不声不响的就让宫里的宫女承了宠,还瞒着她怀孕的事情。
饶是皇后一向沉稳,也被这个消息弄的心绪紊乱。
可她知道,现在不是和贵妃纠结宫女怀孕的事情的时候。
她若真的在这个时候问起了芳儿的事情,就显得她对大郡主不甚在意了,也让贵妃把话题给转移了。
皇后忽略了贵妃所说的芳儿的事情,她见贵妃表演的如此卖力,就叹了口气道:“你看看你,我也没责怪你,你就先哭的跟个泪人儿似的。况且这事儿也不是你做的,你也管不了你妹妹家的事儿,纵是有什么还是等你妹妹进宫再说吧。”
贵妃的这一手虽然打乱了皇后的计划,可她也不是吃素的。
她知道在贵妃已经主动认错要求责罚的情况下,她反而不能责罚贵妃了。
因为她越是责罚贵妃,国君就会越心疼贵妃。
所以她不仅不按照贵妃所说去责罚她,反而安慰她说这不是她的错。
贵妃见自己给皇后下了两个套,皇后都没接,心中就有些失望。
可皇后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她要是再哭下去,这戏就演的太过了。
贵妃只好讪讪的站了起来。
她刚一站起来,吴郡王妃就带着她那两个外甥女走了进来。
看到她们走进来,旁人还没说话,贵妃就先上前扇了吴郡王妃两个巴掌。
吴郡王妃被打懵了,待到看清打她的人是自家姐姐后,她更是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且不说吴郡王妃的反应,就说宫内众人看到贵妃扇了吴郡王妃这一巴掌后,反应也是各一。
王元元垂下了眸子。
她知道今日之事很快就能解决了,待会儿贵妃一定会压着吴郡王妃让她给她们道歉,然后贵妃还会提出要让吴郡王妃给她们补偿。
吴郡王妃虽然对外人嚣张,可对贵妃的话却也不是不敢遵从的。
所以,她虽然心里不情愿,可大概率会按照贵妃的要求来。
这次进宫后发生的事情,特别是贵妃的反应虽然让她始料未及,可结果却是和她想要的一样。
她要的就是吴郡王妃给她们道歉,好让国都内的那些人知道大郡主也是有人撑腰的,这样大郡主日后出门应酬也不会被人瞧不起。
至于贵妃的异常,她也不是很在意。
但皇后和太子妃等人就没有王元元那么洒脱了。
对手比她们想象中要难缠了。
原本皇后的打算是等吴郡王妃进来后,就向她问责,率先占据主动权。
哪想到贵妃不待她发话,就主动上前打了吴郡王妃一巴掌。
在这种情况下,她要是再多说些什么,就显得有些刻薄了。
皇后的心里其实是有些不悦的,可她就算再不悦,也只能硬生生的咽下这口气。
她冲太子妃使了个眼色。
太子妃会意,她笑着上前对贵妃道:“娘娘,吴郡王妃就算做错了事情,也不好在人前这么打她的。况且母后叫吴郡王妃带着孩子进宫,也是想化解孩子们之间门的矛盾。您还是先缓一缓吧。”
太子妃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您先别忙着打妹妹了,还是先让吴郡王妃跟人认错吧。
贵妃:“瞧我,刚刚实在是太气了,竟然忘记这回事了。”
她跟太子妃笑完之后,又对吴郡王妃道:“这事儿错处在你,你要好好跟恒王妃道歉。”
她看着吴郡王妃的目光十分的冷峻,吴郡王妃这才意识到自家姐姐是真的生气了。
她的底气就是贵妃,如今贵妃不打算给她撑腰了,吴郡王妃的气势也软了下去。
她冷着脸走到王元元身边,拉着自己的女儿们跟王元元道歉。
吴郡王妃说完话后,大家就把目光放到了王元元身上,想要看看她会怎么答话。
王元元学着吴郡王妃的模样,露出了一个假假的笑容道:“没事儿,我们大郡主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现下说开了就好了。”
她才不管宁和宫里的暗流汹涌呢,反正她就只记得自己的目的就是让吴郡王妃道歉,现在吴郡王妃既然道歉了,那她就也说两句客套话,把这事儿了了就是了。
她这一幅宽容大度,不欲与吴郡王妃计较的模样让皇后和太子妃赞赏的点了点头。
吴郡王妃和贵妃却在心内暗气。
可贵妃不过生气了一瞬间门,就没功夫生气了,因为皇后说,她待会儿会让太医院的太医一同随大郡主回府,再帮大郡主看看伤口。
“这女孩子的容颜最是重要,还是不能大意了。”皇后温和的对王元元道。
贵妃看到皇后这幅模样,心里比吃了苍蝇还要难受。
可皇后的话说的很对,女孩子的容颜却是很重要,所以她派太医去恒王府的行为也很合适,合适到就算她想想办法在国君面前给皇后上眼药都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
难道她能对国君说,大郡主脸上的伤还没有严重到让皇后单派一个太医过去的地步吗?
她要是真这么说了,只怕国君会觉得皇后对他的孩子是如何如何的慈爱,而她又是如何如何的冷漠和不在意。
可贵妃也知道,皇后是故意派太医去恒王府上的。
之前的事情,若是没人告诉国君,国君未必会知道,毕竟这是几个小女孩之间门的矛盾而已。
可如今,皇后又是把她妹妹叫进了宫里,又是派太医去恒王府。
国君知道后,一定会问皇后为什么要派人去恒王府。
到那时,这事情就包不住了。
贵妃心内恨极,可面上还要故作关心的对王元元道:“我那里还有些伤药,让人给你拿些回去吧。”
王元元知道贵妃也不过是在演戏罢了。
可她也不能拒绝贵妃的好意。
她们在宁和宫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传到国君的耳朵里。
国君自然乐得看到她们和睦。
王元元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太子妃。
太子妃原本就在关注着王元元的举动,看到王元元看她,她就冲她点了点头。
王元元笑着谢过了贵妃的好意。
贵妃明显看到了她们俩的这一番互动,却假装没有看到。
想要在这宫里生存,有时候就得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离开皇宫后,王元元没有带着大郡主立刻回府,而是先让宫人乘车去了集市上。
“母妃,我们这是去做什么?”大郡主见王元元这么做,就问道。
王元元笑着对她道:“你之前不是说想要看看集市上的人都在做些什么吗?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
她其实是觉得大郡主受到了惊吓,所以想要带她逛一逛,让她散散心。
大郡主到底是个小孩子,虽然在宫里的时候有些忐忑,可她很快就忘记了刚刚刚的事情。
她们虽然没有下车,只是在马车里隔着窗帘看外面的景色。
可大郡主却很是满足。
她们临走前还让宫人们买了几条小金鱼,和一些小零食。
她们回去的时候,阿亨正在院子里和人玩捉迷藏的游戏。
他眼睛尖,一眼就看到自家母亲和姐姐一道走进了院子里。
“母妃,姐姐。”阿亨满脸是汗的向着王元元和大郡主跑了过来,他的目光明亮,整个人跟个小太阳似的活力四射。
大郡主看到自家弟弟,眼睛就亮了起来。
王元元也笑了起来,她刚想伸手去抱自家儿子,就见自家儿子越过自己跑到了自己身后的百梅身前,指着百梅手里拎着的那个鱼缸,问她那是什么。
王元元抚额。
她们从集市上带回来的那几条鱼成了大郡主和阿亨的新宠。
云老夫人和王元元正好想要让她们学着怎么照顾小鱼,就顺势让她们自己为小金鱼换水喂食。
大郡主和阿亨就问宫人们要什么时候给小鱼喂食,什么时候给小鱼换水。
阿亨还说小鱼需要晒太阳,两人每日都让宫人托着鱼缸和她们一起带小鱼出去晒太阳。
王元元和云老夫人观察了两日,见大郡主似是忘记了那些事情,就暂时放下心来。
再加上王元元有灵乳在,所以她也不担心大郡主的额头会留疤。
她每日里除了跟孩子们说说话之外,就是琢磨着要自己做老面馒头吃。
她们现在吃的发面馒头都是厨下自己做的,好吃是好吃,但王元元却总觉得不是那个味道。
她想了想,觉得应该是发酵馒头的面肥不一样,所以她吃出来的口感也不一样。
她决定自己亲自做一个面肥来发酵馒头。
云老夫人见她要自己尝试着做面肥,就对她说,这发酵酵头和酿酒一样,身体舒服的时候酿出来的酒和不舒服的时候酿出来的酒味道是不一样的。
于是,王元元还专门选了个自己状态不错的时候,来揉面。
因现在天气也没那么热,所以,她等了几天,这酵头才发好。
最难的工作做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其实就比较重复了,不过就是费时间门罢了。
要不断的揉面醒发。
这中间门大郡主和阿亨看到她在那里揉面,觉得很好奇,就也想试一试。
王元元觉得小孩子揉一揉面也可以锻炼一下双手的协调能力,所以她也不阻止她们。
她让人给她们洗手过后,就揪了两个面团让她们自己玩。
两个孩子从来都没有揉过面团,好奇极了。
她们一开始还学着王元元的模样在那里揉面,到最后,就自由发挥了。
两人一个人捏了个小鱼出来,另一个人则捏了个云老夫人和王元元都看不明白,但她自己说那是小花的东西出来。
到最后,王元元这一锅香喷喷的老面馒头出锅了,大郡主和阿亨也爱上了揉面团这个游戏了。
云老夫人觉得大郡主要是对揉面有兴趣就借机教她怎么发面,怎么做馒头也很好。
所以她就亲自出手,教大郡主要放多少水要放多少面。
大郡主不过学了几次,就做的有模有样的了。
而阿亨因为年纪太小,云老夫人担心他浪费粮食,不肯让他学这些,只是在大郡主做这些的时候,揪个面团给他玩。
阿亨倒也不是个得不到某件东西就一直混闹的性子。
他自己拿着个小面团玩的也挺开心的。
恒王府里一片和气。
可府外的氛围就没那么和气了。
吴郡王府里,吴郡王妃是怎么回娘家哭,又是怎么在私下咒骂王元元暂且不说。
且说宫内,贵妃这两日心情很是不畅。
这件事情发生后,国君虽然没有在明面上说些什么,也没有对恒王府有过关心的表示。
可贵妃知道,那只是国君不好跟宗室内的同宗计较罢了。
他心里还是有些心疼大郡主的,要不然他这几日也不会一直去柔妃宫里了。
“你去打听一下,国君现在在做什么?”贵妃心情烦闷的对宫人道。
那人闻言连忙出去了,不一会儿,他回来道:“国君去了柔妃娘娘那里。”
“怎么又去了柔妃那里,现在不是半下午吗?”贵妃一听就生气了。
那宫人闻言忙道:“今儿个上午,柔妃娘娘把恒王府上的大郡主和大公子接进了宫里。国君知道后让人跟柔妃娘娘说让他想看一看大郡主和大公子,让她今天留大郡主她们在宫里住下。”
想去看大郡主呀。
贵妃一听宫人说这话,怒气瞬间门就没有了。
她自是知道国君为什么要去看望大郡主的。
“派个人盯着些仁和宫,有什么动静及时告诉我。”贵妃虎着脸对那宫人道。”
那宫人连忙应了,快步走出了正殿。
她走后,贵妃脸色晦暗不明的在殿内坐了许久。
晋国君去到柔妃那里的时候,就听大郡主正在跟柔妃说话。
“母妃和曾外祖母教我做老面馒头了,我现在已经能自己做馒头了,曾外祖母说等我把馒头做熟练了,她就教我做肉包子。”大郡主的声音十分的喜悦,能听的出来她觉得在家里做馒头很有意思。
做馒头呀。
晋国君不由得立住了脚步,他仿佛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
他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喂小羊喝水了。
小孩子的生活真是快乐又简单。
不过,小孩子的生活不就是应该简单又快乐吗?
晋国君面带笑意的走进了仁和宫。
“给国君请安。”柔妃和大郡主等人看到晋国君进来,连忙起身给他请安。
大郡主和柔妃说话的时候舌头还很利索,可自打晋国君进来后,她就抿着嘴站在柔妃身边,大气都不敢吭。
倒是阿亨是个傻大胆,他见晋国君的次数也多,对他倒不像大郡主那么害怕。
“皇祖父,掰手腕。”阿亨见晋国君坐下后,就凑上来对他道。
晋国君闻言就哈哈笑了起来。
他单独跟孩子们玩掰手腕倒是没关系,可若是当着柔妃她们的面就不行了。
晋国君看了看陈英。
陈英会意,他笑着上前对阿亨道:“大公子,奴才陪您玩掰手腕吧。”
阿亨是只要有人陪他玩就行,倒也不在乎陪他玩的人是谁。
他随着陈英一道去了侧间门。
晋国君则把目光放在了大郡主的脸上。
他眼神好,一眼就看到大郡主额头上的伤口已经愈合了,只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痕迹。
“太医是怎么说的?”晋国君难免有些担心那疤痕褪不下去,就问柔妃。
柔妃闻言忙道:“太医说大郡主年龄小,若是仔细养护着,未必会留疤。”
那就是有可能会留疤了。
想到这里,晋国君的心里难得的起了一丝怒气。
可贵妃也已经打了吴郡王妃了,吴郡王后来还进宫跟他请罪了,他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晋国君就对柔妃道:“你们受委屈了,我回头再说说贵妃。”
柔妃闻言吓了一跳,她忙道:“这也不关贵妃娘娘的事情。”
那也是她没有约束好娘家人,才会有今天这一祸。
晋国君在心内暗道。
不过,他并没有再和柔妃就这个话题说下去了。
柔妃在宫内的地位不比贵妃,她有现在这个反应也是正常的。
横竖他心里有一杆秤在。
晋国君想起刚刚听到的话,又问大郡主:“你在家跟着你母亲她们做馒头?”
大郡主虽然有些怕晋国君,但她还是会回答问题的。
她听晋国君问她话,就说了声是。
晋国君又问她馒头是怎么做的,好吃吗?
他不过是想引着大郡主说两句家常话罢了,哪知道大郡主却滔滔不绝了起来。
她很详细的告诉了晋国君要怎么做酵头,怎么揉面团,怎么醒发。
她还重点描述了那老面馒头是多么的香甜。
晋国君原本只是随口一问,但大郡主说的这么生动,他就忽然兴起了想要尝一尝这老面馒头的想法了。
“你们府上还有酵头吗?”晋国君笑着问大郡主。
大郡主闻言就道:“有呀,母妃每次都会留些酵头放在面袋里的。”
大郡主不知道她的酵头就要被抢走了,毫无保留的对晋国君道。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