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元听云清如说完江大奶奶的事情后, 嘴巴险些都没有合上。
“她是怎么想的,竟然去插手小孩子之间的争执?”王元元不可思议的问道。
云清如也不明白, 佑姐儿到底是亲戚家的孩子, 纵是她和江大奶奶的孩子有了什么争执,江大奶奶也只有说自家孩子的份。
哪有像她那样,不说自家孩子, 却总是去说别人家孩子的。
这压根就不是她们这样人家行事的道理。
“她之前好像也训斥过佑姐儿几句,大长公主还不知道, 可这次在马球会上, 正好被大长公主看到她训斥佑姐儿。她老人家自然很生气。你不知道大长公主这个人, 她虽然有时行事有些霸道, 可对六爷那一辈的兄弟姐妹却都还不错, 又最喜欢看兄弟姐妹和睦的模样。如今大嫂作为长嫂竟然如此对待晚辈, 她老人家心里很是不悦, 觉得大嫂现在为人越发的轻狂了”云清如道。
“所以大长公主才要夺了江大奶奶的管家权,让你管家?”王元元问道。
云清如点了点头,苦笑道:“可我并不想接这个差事。大嫂训斥佑姐儿的事情肯定不能往外传,可无端的,我刚一进门, 大长公主就把管家的差事交给了我。只怕有心人要从中散播谣言了。”
“你担心的倒也很对。”王元元听她这么一说,也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她坐在那里想了半仙后方道:“可是你大嫂确实犯了错,大长公主存心要制一制她, 所以这管家权暂时必不会再交到她手上。你若是在这个时候撂挑子不做, 恐怕两头都不讨好。”
“是呀。”云清如闻言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她叹息道:“我也知道此事由不得我做主,不过是心里不痛快, 过来找你说说话罢了。”
王元元见此时已快到了半中午,天气还不热,就邀请云清如和她一起去后花园散散步,晒晒太阳。
云清如欣然答应。
两人由宫人们簇拥着去了后花园。
此时后花园里的布置,已经和王元元刚来王府时大不一样了。
这里面所有的摆设,从一草一木,到亭台楼阁,都是按照王元元的喜好摆的。
云清如和王元元一道踏上走廊,两人沿着走廊走了一会儿,看了一会儿池塘里的小金鱼后,就走到一处亭子里坐下歇息。
“我觉得有些好奇,江大奶奶也是官宦人家出来的女孩,按理说,她家长辈也应该教过她一些为人处事,她怎么现在行事如此随意了?”王元元问道。
这是王元元觉得十分不理解的地方。
江大奶奶的儿子和佑姐儿也就才几岁的模样,纵是两人之间有什么争执,可也不过是孩子们之间的事情。
漫说她该不插手,就算她插手了,也不该三番五次的指责佑姐儿。
“谁知道她怎么想的呢。不过她指责佑姐儿,也只是背着人指责,当着大哥的面儿,她也是很会装相的。”云清如就道。
“既然知道在江大爷面前装相,那就也不是个傻子,不过是看佑姐儿年龄小,仗势欺人罢了。”王元元闻言就冷哼了一声,随后,她又对云清如道:“那你以后和她相处要小心点了,可别被她给阴了。”
“这个你放心,我又不是几岁的小孩了。”云清如莞尔一笑道。
许是在王元元这里把心里的那些不畅意都说出来了,云清如临走时,面上再度恢复了平静。
她在王元元那里用过晚膳才回来的,回到家时已是半下午了。
她先是回自家院子换了身衣服,换好衣服出来之后,她就准备去给大长公主请安。
“六奶奶,且等一等。”云清如的丫鬟如意刚从外面回来,看到她头上戴的簪子后,连忙拦住了她。
“怎么了?”云清如闻言停住了脚步,站在廊下问她。
如意将手上的食盒随手交给小丫鬟后,快步走到云清如面前,随后又悄声对她道:“今儿个大奶奶戴了一支玉兰花发簪,等她请安走后,大长公主就训斥了她身边一位同样戴玉兰花发簪的宫人。”
云清如闻言挑了挑眉,她知道大长公主这是看大奶奶不顺眼,但是又不好总训斥她,便拿宫人撒气。
她不欲去触大长公主的眉头,便又回屋换了一个流苏蝴蝶发簪。
云清如本就相貌美丽,再配上这流苏发簪就更显得温婉动人了。
刚从外面办完差事回来的江行看到她这模样心中就是一动。
“是要去给母亲请安吗?”江行边往院子里走,边问道。
云清如正要往外走,哪成想正好在这个时候看到他。
她只好停下脚步,跟在他身后往房间里走。
“是呀,我刚从恒王妃那里回来,正要过去母亲那里。”云清如对江行道。
恒王妃?
江行听云清如说起恒王妃就想到这两□□中发生的一件事情,等到了大长公主那里之后,江行一直想要找时间同大长公主提一下此事。
偏偏大长公主一直在和云清如说什么时候要接班管家的事情。
云清如虽然接下了这门差事,可她的眼中还是有着一丝担忧。
大长公主和江行都知道她是为了什么担忧。
等到云清如走后,江行留了下来。
大长公主对江行道:“你回去安慰一下你媳妇吧,只是让她代为管理一段时间。”
江行闻言就笑道:“儿子自会回去跟她说,只是大哥不要误会才是。”
“他敢?”大长公主闻言就扬了扬眉毛道:“他自己媳妇做错了事,他还有什么可埋冤的?”
江行知道自家母亲还在为了江大奶奶的事情生气。
可这事江大奶奶做的着实小气了一些。
在他们这样的人家,没得这样对亲戚的。
等大长公主怒气稍歇后,江行就同大长公主说了朝上发生的事情。
“......这次出使唐国,太子、纯王和康王都想自己或是让自己的人去唐国。他们三方的人马在朝上争论不休。一开始纯王还提出让梁王去唐国。可是他见支持康王的人越来越多,太子那边又一力坚持让恒王过去唐国,便也改口了。”江行道。
大长公主也是很有政治觉悟的人,她听后就眯了眯眼睛问道:“太子在众兄弟中就只有一个恒王可用了吗?”
“其他的皇子都太过平庸了,纵是拉也拉不起来,他除了支持恒王也没别的选择了。”江行笑道。
“也是。”大长公主闻言就点了点头道:“不过他这么在人前表示出对恒王的支持也是好事。这么一来,恒王就算不支持他,也不好改投别人。”
“是呀。所以我说那些皇子王爷的,没有一个简单的。”江行也道。
“那你看恒王呢?”大长公主以前不甚关注恒王,可自云清如嫁进来后,她也不由得注意起了这个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的王爷。
江行闻言沉吟道:“儿子看了他一段时间,倒有些看不懂这位王爷了。”
“哦?连你也有看不懂的人吗?”大长公主闻言就来了兴趣。
江行没有说话,而是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半响,他才抬头道:“咱们且看着吧。横竖云氏和恒王妃是表姐妹,将来若是没什么变动也就罢了。纵是有什么变动,只要有云氏在,咱们家就无碍。”
大长公主闻言倏忽一笑道:“你说的对,现在说一些事情还太早了些。不过你和云氏什么时候让我抱孙子呀。”
江行闻言就摸了摸脑袋。这个时候,他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羞涩。
“这种事也急不得。”江行又摸了摸鼻子道。
晋国君要选人出使唐国的事情逐渐的流传开来了。
太子、纯王和康王这三人也逐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大家知道这三人都想抢下这门差事。
不过太子作为一国储君,是不可能出使唐国的,所以他大力支持的恒王就也进入到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但恒王却好似不知道这件事情似的,每日里该吃吃该喝喝。
他甚至还在一次外出时,给王元元弄回来几个会做烤炉的胡商家仆,当然,这些家仆只是借用,做完烤炉还是要还给那些胡商的。
......
王元元觉得今天非常的激动,因为恒王让人在府里给她建了一个大烤炉。
有了这个烤炉,那她的面包、蛋糕还会远吗?
至于恒王为什么要给她建这个烤炉,就要提到他外出时遇到的几个西域来的胡商了。
当时,他正跟纯王一道在酒楼吃饭,正吃着,掌柜的就过来说有几个胡商过来拜见。
恒王不认识那些胡商,可纯王明显是认识的。
纯王问了一下恒王的意见,见他不介意那几个胡商进来,便让掌柜把那几个胡商请了进来。
纯王和那几个胡商果然是认识的,他见恒王坐在那里无聊,就让胡商们说些旅途的趣事给恒王解闷。
恒王却想起自家的王妃喜欢吃些新鲜吃食,他就问那胡商,有没有什么别致的吃食。
胡商们见他感兴趣,自然将自己家乡所有的吃食都说了出来。
说着说着,他们就说到了烤炉和什么馕饼。
恒王听他们说跟着他们过来的家仆会做烤炉,便说自己也想在府里做一个烤炉,问那胡商愿不愿意让家里的家仆去他府上帮忙建一个烤炉。
胡商们闻言大惊,却也忙不迭的答应了。
纯王却笑了起来,他自是知道恒王府上的王妃喜爱制作美食的事情。
他没想到的是恒王竟然也十分的支持他的王妃。
等第二日进宫后,他将此事当成笑话似的告诉了晋国君。
晋国君哑然失笑。
等恒王进宫后,他就调侃他,说等他府上的烤炉做成了,让他府上送些美食进宫。
经过这件事情,恒王府上的烤炉还没建成,已经有一堆人过来找恒王说是到时要尝尝用烤炉做的美食了。
恒王原有些后悔建烤炉的,但他见他的王妃已经开始兴致勃勃的盘算要吃什么美食了,就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最喜欢看到的就是王妃这样生机勃勃的模样。
只要她能高兴,那些人烦点就烦点吧。
这个烤炉的建造,对于那几个西域来的胡商家仆来说可能比较容易,但对王元元来说却是比较艰难的。
她听带着大郡主过去看那胡商家仆是怎么建烤炉的百梨回来说,他们一会儿用了泥土、清石块和那种带了孔的石块垒的底,上面还留了一个小门一样的空隙。
具体怎么做的百梨也说不清楚,不过王元元倒也觉得无所谓。
反正那个烤炉能用就可以了。
那几个人手脚很快,不过一个上午就把烤炉给做好了。
王元元原想立刻就让许如海给自己做一炉面包,但许如海说要先烧一烧那烤炉再用。
这样一来就要等到第二天了。
王元元原有些失望,但她看着那几个胡商送来的藏红花,又有了新的想法。
她想吃藏红花鸡腿饭。
这道藏红花鸡腿饭还是她在现代时吃过的。
其实她早就忘了这道菜的味道了,可是在看到藏红花的时候,她又猛地想了起来。
许如海听到海生来跟他说:“王妃说把这个藏红花打成汁,用这个焖鸡腿,其余的配菜让您看着加就是了。还有就是王妃说您在焖米饭的时候,也要加些藏红花汁在米饭里。”
只说了要往米饭和焖鸡腿里加米饭,却没说要加多少。
许如海忍不住在心内苦笑。
得了,他又要试上几次才能知道最佳口感的配比了。
不过许如海到底是专业做这个的,他不过做了两次就做出了让王元元满意的味道。
看着眼前香喷喷的藏红花鸡腿饭,王元元食欲大开。
恒王和大郡主也很喜欢吃这道颇具异域风情的饭。
三人合力吃完了大半锅的藏红花鸡腿饭。
到最后,大郡主直捂着肚子叫疼。
王元元和恒王见状吓了一跳。
王元元连忙让人拿来了一罐山楂陈皮膏,让人舀了一勺给大郡主吃。
吃完这个山楂陈皮膏,又被宫人们带着出去溜达了一圈后,大郡主才算是没叫着肚子疼了。
恒王见大郡主好了,才松了口气,他又看向周氏,说她:“下次即使看到郡主在和我们一道吃东西也要记得提醒她。”
恒王知道周氏是看到大郡主在和他们一道吃饭,担心扫了他们的兴,才不好开口提醒大郡主不要吃了的。
可若是因为这些顾虑让大郡主吃坏了身子,那可怎么是好。
也是在这个时候,恒王才觉得周氏有些死板了些。
等到晚间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恒王就问王元元:“你打算什么时候敲打周氏?”
王元元闻言就道:“我也一直在找机会,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就把周氏喊过来。不过这次的事情倒也是一个机会。”
王元元也觉得她确实应该敲打一下周氏了。
不提周氏教育大郡主的事情了,就说这次的事情。
若是换做阿亨的奶娘,纵是在他们跟前,看到阿亨吃了这么多的东西,一定会提醒他不要多吃的。
偏偏周氏就是不敢说。
王元元自觉自己对大郡主很不错,周氏小心一点其实是好事,可她过于小心,就有些不妥了。
第二日中午,趁着大郡主午休,王元元让人把周氏喊了过来。
周氏估摸着她是为了昨日的事情,况且昨日她也确实没有看好大郡主。
周氏自觉这事是自己做的不对,因此,她一进屋子,就跪下向王元元请罪。
王元元原本正在喝茶,看到周氏如此,就将茶杯放下对她道:“你这是做什么呢?就算有什么事情也不至于这样。”
她边说边示意百梅把周氏扶起来。
周氏略为忐忑的站了起来,她原想站到一侧的,可是王元元却让百梅给她搬了个小凳子。
“怎么能劳烦姑娘呢?”周氏见百梅端着小凳子过来,颇有种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的感觉。
她这么老实,倒让王元元有些不知道要怎么和她谈了。
可该谈的还是要谈,王元元不想在大郡主身边埋下一个隐患。
等到周氏战战兢兢的坐下后,王元元看着桌子上的铜壶,幽幽的开口了。
“你照顾大郡主也有一段时间了吧,在大郡主身边可还习惯?”王元元问周氏。
周氏闻言忙道:“习惯,很习惯,大郡主身边…”她刚想说大郡主身边的人都很和善,就想到了忽然消失的李嬷嬷。
王元元见周氏说了两句话后,顿住不说了,就摇了摇头道:“你也太老实了一些。”
周氏是个笨嘴笨舌的人,平日里也只知道干活,听到王元元说这话,她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就愣在了那里。
王元元见周氏是个这样的性子,觉得与其和她拐弯抹角,还不如有话直说。
她就对周氏道:“大郡主虽然不是我亲生的,可是我对她的心跟对阿亨也差不多了。漫说是我,就是我外祖母对大郡主也是用了心思的,我知道你跟大郡主说让她让着阿亨是为了她好。可我却对阿亨和大郡主却是没有什么分别心的。”
周氏听完王元元的这番话后,只觉如一盆冷水狠狠的浇在了她的头上似的。
回过神来之后,周氏已是满身是汗。
她知道自己猜错了主子的心事,也做错了事情,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辩解。
周氏再次从小凳子上站起来,冲着王元元跪了下去。
她这一番形态被王元元看在眼里。
她知道周氏听进去她说的话了。
“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如果大郡主是我的亲生孩子,你要怎么教她。如果想不明白就去看一看王氏是怎么行事的。”王元元最后是这么跟周氏说的。
从正房出来后,周氏回到了西厢房。
大郡主正在里间睡觉,张嬷嬷则在侧间看大郡主的功课。
周氏走到大郡主床边坐下后,先是看了一下大郡主的神色。
她见大郡主睡颜安详,就打消了为大郡主再盖上一个薄被子的想法,而是兀自坐在那里发呆。
想到王妃跟自己说过的那些话,以及自己这段时间做过的事情,周氏就忍不住想要扇自己一个巴掌。
她真是傻了,怎么能想到插手主子们之间的事情呢。
虽然,她教大郡主让着公子也是好心,也是心疼大郡主生母早逝,担心她做事失了分寸会惹的王爷和王妃不喜。
可她却忘了自己这样会犯了主子的忌讳。
她在大郡主身边待了也有一段时间了,平心而论,王妃对大郡主是很不错的了。
她不仅没有像一般的嫡母那样每日里压着大郡主,反而样样都为大郡主考虑周全了。
她若是总在大郡主面前说些让着阿亨小公子之类的话,大郡主和阿亨小公子之间必定会有嫌隙。
不止王妃,只怕王爷也容不得这样的事情发生。
想到这里,周氏又打了个寒颤。
她是个命苦的人,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外祖家。
在外祖家那几年,她过的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不仅要每日里早起干活,还要被舅父家的表兄弟们欺负。
偏偏她被欺负了也只能忍着,若是她稍微有所反抗,她舅母就会劈头盖脸的对着她一通骂。
她舅父也会连着好几天对她黑着脸。
那几年,她觉得生活一片黑暗。
她是嫁到婆家后,才觉得生活有了指望的。
现在婆家也没什么收入,只凭着她每月的月钱过活。
若是她失了这门差事的话,她家要怎么过活。
想到这里,周氏在心内发誓。
她再也不多事了。
王妃愿意对大郡主好,不愿意让人在大郡主面前多嘴,那她就不要多嘴。
从今往后,她就看着阿亨小公子的奶娘行事。
她怎么做,她就跟着学。
经过王元元的这一番敲打后,周氏的行事果然妥帖了一些。
她不再总在大郡主面前嘀咕着让她要让着阿亨了。
如果大郡主和阿亨有什么争执,她就和王氏一样,只站在一旁不吭声,由着她们姐弟闹腾。
一开始的时候,周氏还有些忐忑,在想大郡主这样和阿亨小公子你一下,我一下的会不会让王妃不满,
可她看了几次,发现王妃一点都没有不开心的模样,反而对她们嘱咐,说兄弟姐妹之间吵吵闹闹的才亲热,只要大郡主和阿亨小公子两个人都不哭,他们就不要插手。
王元元这么一表态,周氏才彻底放下心来。
自那以后,再也不掺合大郡主和阿亨之间的事情了。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