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一面示意陈嬷嬷将玉钗递给王元元, 一面对王元元道:“这玉钗是我及笄时,祖母送给我的及笄礼。如今我把它送给你,也是对你一番辛苦的奖励。”
王元元一听这玉钗是皇后及笄时长辈所赐后, 连忙做出了一副惶恐的模样道:“这玉钗实在太贵重了, 儿媳愧不敢当。”
柔妃也在一旁劝说:“她小孩子,就不要给她这么贵重的东西了。”
“再贵重的东西都比不上国君的子嗣贵重,恒王妃能如此对待非己所出的子嗣,着实值得嘉奖。“皇后笑着对柔妃道。
王元元和柔妃听皇后搬出了这么一番大道理,自然不好再推却了。
王元元毕恭毕敬的接过了陈嬷嬷手中的玉钗。
贵妃之所以在纯王妃来了之后提起这个话题, 是为了敲打纯王妃的。
晋国有四大家族, 分别为丹州陈家、意州王家、海州白家和东州谢家, 这四大家族的话事人是第一批随着晋国君起事的人, 为晋国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晋国的地位非同一般。
纯王妃就出自丹州陈家, 是陈家家主的嫡次女。
她出身高贵、管家严明且相貌美丽,因此极得纯王喜爱。
贵妃对纯王妃原本倒也很满意,可这两年, 随着纯王后院的女人越来越多,纯王妃本性里那好妒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
她对纯王的那些妾室就不用说了,对纯王那些庶出的子女们也是极为的冷淡,只管着她们吃饱喝暖也就罢了, 对庶子女的一应教养都不上心, 只由着内务府的那些嬷嬷们来罢了。
在恒王和梁王未成婚前,晋国君已成婚生子的儿子只有两个, 一为太子,一为纯王。
太子共有两子三女,除其长子为太子妃所出外, 其余诸子女皆为庶出。
纯王共有两子两女,除其长子为纯王妃所出外,其余诸子女也为庶出。
晋国君虽是帝王,却也是个看重后辈的祖父,且此时他的孙辈并不是很多,因此他对庶出的孙辈们也很是关心。
他见纯王家的庶出子女进宫请安时,规矩体统皆不如太子家的庶出子女齐整,便认定纯王妃没有尽到王妃的职责,认真教导子女。
他虽对纯王妃生了不满之心,却不好越过皇后和贵妃训斥纯王妃。
他就让贵妃自去劝诫纯王妃。
贵妃和皇后别了一辈子的苗头,除了在名分上输皇后一头之外,自认样样都比皇后强。
哪想到临了临了,却被儿媳妇给拖累了。
更可气的是,晋国君还在贵妃面前以太子妃的贤良来对比纯王妃,说她是如何的不称职的。
贵妃的心里自是憋了一股火,也因此,她和纯王妃说话的时候,也没有那么的客气。
纯王妃自是不敢当面和这位深得陛下宠爱的婆母顶嘴,可她自幼就深受父母宠爱,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被人捧着的。
待到后来她嫁给纯王,因为纯王和贵妃深得圣宠的缘故,纯王妃比之以往更受人追捧。
再加之纯王事事都让着她,她更是有一股傲气的性子,自觉比之太子妃也不差些什么了。
她哪里受过这样的屈辱。
纯王妃回去后就气的病倒在床上,嚷嚷着自己胸口疼。
纯王现在对纯王妃正是兴头上的时候,听说纯王妃病了,连忙从前院赶了过来。
听纯王妃说完始末后,他自是不敢为了纯王妃去和贵妃顶嘴,可看到纯王妃拧着眉在那里低泣,他又觉得心疼。
纯王便哄着纯王妃让她到底在贵妃面前做个样子便罢了。
纯王妃听后如得了金科律令,对几个庶出子女看着倒是比以往用心了一些,可不过只是花架子罢了。
贵妃虽然仍觉得纯王妃做的不如太子妃好,可她到底改了一些,她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偏偏今儿个,贵妃看到以往瘦瘦骨嶙峋的大郡主被恒王妃养的圆圆润润,整个人看起来也欢快了一些。
她留在恒王府的眼线也跟她说过恒王妃这段时间是如何对待大郡主的。
她觉得纯王妃比不过太子妃也就算了,怎么连刚进门的恒王妃也不如呢?
更何况,今儿个的宴会可是家宴,晋国君也是会参加的。
他来之后,若是看到大郡主都被养成眼下这白白胖胖的模样,岂不更觉得纯王妃不尽职了?
贵妃又急又气,就更不满纯王妃对庶出子女的作派了,也因此她才会在纯王妃过来时借着恒王妃的事情敲打她。
哪知道皇后竟然借着这个事情显示起了自己的贤惠。
什么再贵重的玉钗都没有国君的子嗣重要,她这话是说给她们听的吗?她是说给国君听的。
国君听了这么一番话后,岂能不敬重皇后。
思及此,贵妃紧紧的握住了双拳,就连指甲嵌进了肉里都没察觉到。
这边贵妃在暗自生气的时候,柔妃也已经褪下了自己的玉镯,又亲自为王元元带上了玉镯。
“恒王妃要怎么感谢我才是。”如嫔见状就笑了起来道:“看我帮你讨了多少赏。”
如嫔的话让众人都笑了起来,也拉回了贵妃的思绪。
王元元一贯不善于在人前与人说些互相恭维的话,她觉得自己上次走的那个装傻路线,效果倒也不错,便露出一副纯良的笑容对如嫔道:“多谢如嫔娘娘。”
如嫔是惯会和其他人一起插科打诨让大家开心的,她以往遇到的人,再怎么样也会和她对着说两句讨巧的话。
倒也没人像王元元一般,竟真的和她认认真真的道谢。
她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瞧你。”贵妃见状就说如嫔:“恒王妃是个老实孩子,你不要拿她打趣。”
这下如嫔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她忙拿着帕子捂着嘴笑了起来。
贵妃又冲着王元元招了招手。
王元元连忙从柔妃身侧走到了贵妃的身侧。
贵妃见王元元过来也从手上褪下了一个玉镯递给了她。
她笑着对王元元道:“我看了你就喜欢,这玉镯是我进宫前母亲送给我的,如今就给你了吧。”
王元元既然已经接了皇后和柔妃的赐礼,又怎能不接贵妃的赐礼呢?
她笑着向贵妃道谢。
皇后看到贵妃也跟着自己争这贤名,眼中闪过了一丝不快,但她面上却仍是笑着的。
纯王妃坐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幕,虽面带微笑,但仔细看看,便能从那微笑中看出一丝僵硬的意味。
太子妃看到纯王妃的表情后笑而不语。
又过一会儿之后,公主们和郡主们被陈嬷嬷带着由侧殿来到了正殿。
王元元听到小宫女回说,公主们和郡主们来了之后就抬眼看了过去。
只见帘子撩开后,一堆衣着华丽的女孩就前后有序的走了进来。
这里面的大部分女孩,王元元上次进宫都是见过的,只是没有说话而已。
打头的女孩是皇后的女儿三公主,她身后跟着贵妃的女儿四公主,再往后就是养在柔妃身边的五公主了。跟在五公主身后的还有两个年岁尚小的小公主。
走在公主们身后的就是太子和纯王府的郡主了。
太子府上的三位郡主年岁不一,大的约莫快十岁了,小的差不多跟大郡主一般大。
纯王府的两位郡主看着都是四五岁的模样。
看到这一群女孩哗啦啦的走进来,再哗啦啦的跟皇后和贵妃等人行礼,王元元总有种看红楼梦的感觉。
宫内的女眷们对公主们和郡主们的态度倒都很和蔼,毕竟她们不是晋国君的女儿,就是晋国君的孙女。
皇后在明面上对公主们都是一副一视同仁的模样的,她让公主们起身后,就冲着三公主和四公主招了招手道:“快来见见你们三哥哥府上的大郡主。”
三公主生的和皇后倒不是很像,倒有些像晋国君的模样,也因此她颇得晋国君的宠爱。
她生的一张容长脸,眼睛不大也不小,五官单看倒也好看,但组合起来却有一种英气感。
她的性格也较为爽朗,听到皇后说话,她就笑眯眯的牵起了大郡主的手逗她,让她喊她姑母。
这个在府里的时候,张嬷嬷也已经教过她了,因此大郡主很利落的喊了句姑母。
四公主的长相颇似贵妃,但她的五官偏柔美一些,没有贵妃的那种美艳感。
不过她的气质却破坏了她的美貌,她虽然貌似平和的看着三公主和大郡主说话,但若是仔细看就能发现她眼底深处的不耐烦感。
“你们把大郡主带到偏殿去玩吧。”皇后笑着对三公主和四公主道:“她初初进宫,你们可要照顾好她。”
三公主和四公主笑着应了。
随后三公主就要牵着大郡主的手往外走。
大郡主抬头看了一眼王元元,似是有些不舍。
王元元就冲她安抚的笑笑。
大郡主这才继续跟着三公主往外走。
看清楚大郡主和王元元的互动后,三公主的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公主们和郡主们去了侧殿后,这屋子里的女人继续聊起了家常。
当然,基本上都是皇后和宫里的那些妃嫔们在说话,如太子妃和纯王妃这样的儿媳们便只能坐在那里听了。
王元元虽然很想认真听她们讲话,可她们说的那些人,她大部分都不认识。
听着听着她就有些发困了。
为了让自己不要睡着,王元元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侧桌上摆放着的点心上面。
她见这碟子里的桃酥看起来酥酥脆脆的,便用帕子捻了一块后,放在嘴里细细品尝。
别说这桃酥的味道还真不错,口感酥脆香甜,又带着些牛乳的味道。
这桃酥的口感倒有些像她在云皇宫时吃过的桃酥口感,和她让人在民间点心铺买的糕点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她很确定云皇室那位做糕点的师傅并不在皇宫的,因为他去了顺德侯府。
可为什么晋国和云国皇宫的御厨们做出来的味道都差不多呢?
难道真如外祖母所说,现今各国御厨的手艺都是学师于当初的盛国皇室御厨的?
王元元想着事情,不知不觉的就吃完了小半块桃酥。
她觉得有些口渴,便拿起茶杯小小的饮了一口茶水。
皇后和贵妃等人都看到了王元元的做派。
贵妃她们只觉得王元元在这殿里放松的让人惊讶。
可皇后却从现在的王元元身上找到了一丝自己初到晋皇宫的影子。
她是唐国的公主,自小在唐皇宫中长大,对宫廷礼仪极为熟稔,如同吃饭喝水一般融进了骨子里。
也因此,在嫁入晋皇室后,她不仅没有拘谨,反倒有种回到家里的感觉。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位曾经的云国郡主自幼就养在云国太后的身边。
对别人来说皇宫是个极为庄重的地方,对她来说这地方可能就和家里一般熟悉吧。
这么一想,皇后再看王元元时就有了一种亲切感。
她本就有意替太子拉拢恒王,自然也愿意在柔妃和王元元面前表示她的宽和。
皇后笑着对正在喝茶水的王元元道:“那桃酥还是有些甜的,这牛酥饼带着些咸味,口感又酥脆,我吃着倒很喜欢。”
她身后的宫女听她这么一说,就将皇后桌案上的一碟子牛酥饼端到了王元元身边的桌案上放着。
王元元闻言就笑眯眯的站了起来,不卑不亢的向皇后娘娘道谢,随后她又拿帕子捻起了半块牛舌饼,吃了几口后就对正笑看着她的皇后说:“我小时候吃牛舌饼喜欢配红茶喝。”
皇后见她和她聊起了吃食,就笑着道:“你们那边盛产红茶,自然喜欢用红茶配,我以往在娘家的时候,喜欢用绿茶配牛舌饼。”
至此,话题就逐渐从家常琐事转到了美食上面。
宫妃们都笑着说自己喜欢吃些什么点心,就连太子妃和纯王妃等人也都凑趣说了几句。
正说的热闹的时候,就听外面传来了静鞭的声音。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