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泠在床榻上翻了个身,尚未睁眼,绵长沉闷的痛意就从额头传来,虞泠不禁皱了皱眉。ωωw.cascoo21格格党
缓了好一会,虞泠才觉得好受些,挣扎着睁开朦胧睡眼,才抬起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就是皇帝近在眼前的脸,虞泠与其对视一眼,想也没想就抬手打了他一巴掌。
与巴掌声一道响起的,还有宫人跪地的声音,小禾更是惊恐直呼:“娘娘!”
虞泠已做好与皇帝翻脸的准备,这些天她权衡利弊,早已想明白了其中的权力制衡。
她乃翎国皇后,亦是虞国公主,更因“惠民策”的推行,成为倍受推崇的一国之母。
皇帝无论是打发她去冷宫,还是下令杀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左右不过是翻脸。
虞泠冷冷看着眼前的皇帝,她原以为皇帝会暴怒,或是愤然拂袖而去。
但她想象中的场景,皆没有出现。司鹤轻叹一声,握住她的手紧了紧:“醒了就好。”
虞泠闻言眉头一挑,白日见鬼似的瞪大眼,皇帝这是怎么?中邪了不成?
“皇后娘娘昏睡了三日,想来是饿了,命小厨房准备些吃食,朕还有事,先去处理。”
司鹤只字不提虞泠动手打自己一事,轻描淡写地吩咐完,便起身离开虞泠的寝殿。
直至一盏茶时间过去,虞泠才回过神来,跪在地上的小禾方敢起身,吩咐人去命小厨房备饭。她一走上前,虞泠就冷声发问:“皇帝这几日都在凤栖宫?”
小禾见虞泠面色不善,下意识咽了口唾沫:“回娘娘,陛下这三日都在凤栖宫。”
思衬片刻,小禾又道:“陛下日夜待在娘娘宫里,就连早朝都没有去上。”
虞泠闻言眉头微皱,不悦地睨了小禾一眼:“你这么说,是想为他说情?”
察觉到虞泠眼底的寒意,小禾心下一凉,忙一个头磕在地上,颤声道:“奴婢不敢。”
娘娘如今性子坚毅,遇事不愿低头。
雨天那日,她虽被静川带离马车附近,可后来看到
。自家主子身上的痕迹,她哪里想不到发生了什么?
以娘娘的性子,只怕是再难原谅陛下,可身在后宫,哪里能没有帝王恩宠?小禾抿了抿嘴,对虞泠的关心与担忧,一切尽在不言中。
虞泠见她这般,心里顿时没了气。
“罢了,从今往后,关于他的事,能不提便不提。”虞泠说罢才为自己把脉,好在脉象还算平稳,只是有些需,不过是消耗体力太过所致。虞泠心下无语,这具身体实在脆弱。
她与皇帝的关系逐渐恶化,再待在宫内只怕不利,她必须想个法子巩固自己手中权力。
虞泠思索之际,慈安宫那边就递来消息,说太后要见,请皇后速去慈安宫。
跪在地上的小禾站起身,愕然地看向门口方向,虞泠虽然惊讶,却不意外。
太后的耳报神可真快,她醒来才多少会,太后这便知道了消息,委实令人“受宠若惊”。
“本宫知道了,还请姑姑稍等,本宫梳妆罢就去。”说着虞泠示意小禾扶自己起身。
而皇帝这边,才坐着矫撵回到御书房,一进殿内就抬手示意静川免了礼数。
“可把要紧的奏折都挑选出来?”司鹤坐到龙椅上,拿起羊毫沾了朱砂。
静川把奏折搬上桌案,恭敬道:“按照陛下的吩咐,已经都把要紧的折子挑出来。”
而这不要紧的,自然是指今日朝臣谴责泱锦一事,以及皇帝接连三日不上朝的事情。
翻开第一本奏折,皇帝便皱起眉头:“南边起了水患?为何不一早告诉朕?”
“这正是今日的奏折,臣奉陛下旨意,要紧的事便先呈报,臣不敢怠慢。”
皇帝不上早朝三日,不代表他三日不理政事,这些天朝中发生何事,他皆了然于心。
看了桌上的奏折,皇帝深吸了口气,他就猜到,秋季后的大雨会造成一场水涝。
可如今他要盯着京中的事,南边出了水涝,他不能亲去坐镇,就得选一个人。
放在从前,还可命摄政王去,
。亦或者派丞相去,如今却是断断不能。
当初丞相挑唆司忱造反,实乃毒计,摄政王被褫夺封号,被软禁暗牢,看似权力归于皇帝手中,可这也意味着,皇帝身边少了臂膀,如此一来一旦有事,皇帝便腹背受敌。
就如这次水灾,皇帝若不能亲去,难免会让臣民议论,可若是去,实在分身乏术。
过了三日,京城的天仍旧是阴的,乌云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不透一丝光亮。
虞泠穿好宫装,带上凤冠便前往慈安宫。尽管修养三日,她身上依旧疼得厉害。
到太后寝宫时,佳嫔正在太后宫内,瞧见她时,虞泠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儿臣见过母后。”
“嫔妾见过皇后娘娘。”
两人同时行礼,太后见状把佳嫔拉起来,冷声道:“你是在哀家身边,可不必行礼。”
把佳嫔拉起来,太后才冷冷看向虞泠,慢悠悠道:“起来吧。数日不见,皇后越发娇弱,只是不知这份娇弱,到底是做给皇帝看,还是确是如此。”
太后眼神冰冷,如一月寒冰,令人如坠冰窟,虞泠不适地皱起眉,但还是先起身。
“儿臣确有不适,不知母后何出此言?”虞泠抬起头,脸上已挂上楚楚可怜的神情。
在太后这类人面前,最要擅长的就是示弱,以此满足她对你的压迫与控制心理。
果不其然,太后得意地扬起下颚,仿佛在说:你再厉害,在我面前又能如何?
“呵,你说的倒好听,这几日南边发生水灾,皇帝却为你罢了三日早朝,你是何居心?阖宫上下就你娇贵,一刻也离皇帝不得,这回水患,还不知派何人去坐镇!”
太后说这话时没好脸色,虞泠却是脑海中灵光一闪,坐镇?她还愁没出宫的由头。
虞泠眸光微转,屈膝在殿中跪下,朝太后行了叩拜大礼:“儿臣愿代陛下前往叶城赈灾。”
她记得,按照原书的剧情发展,从时间线上推算,差不多也到这段剧情。
来的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