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澈发完动态旳半个小时之后,AMC院线的罗宾斯就把电话打了过来:“方总,这就是你准备的第二部电影吧?”
但是也不低,在11月的档期,在《北极恋人》的打压之下,能够拿到单日600万美金以上的票房,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电影的单日票房会有所下降,但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个月的公映期结束,无人生还至少应该能拿下两亿多美金。
而且现在看来,这部电影的票房还有上升的余地。
从票房来看,是有惊喜的。
最关键的是,这部电影之后,方澈作为导演的口碑和信誉立起来了。
在这种时候,方澈直接来了一个岛系列的第二部,院线当然有兴趣呀。
虽然荒岛类的题材,不算新颖吧,但是就算消费一波方澈的口碑,好像院线也有的赚。
而且荒岛类的题材,特别刺激爆米花的销售。
没有悬疑的成分,也不烧脑,嘴里嚼着爆米花,看着屏幕上的主角饿的嗷嗷叫唤,四处寻找食物, 可有意思了。
“这部电影是准备在圣诞节档期发行吗?”罗宾斯继续问道。
罗宾斯:“???”
“如果可以的话,这部片子我准备在12月初上映。”
罗宾斯那边都懵了:“12月初依然是冷门档期啊, 难道你做了这么多准备, 就不想冲击一下圣诞节档期?”
“还没到时候吧, 怎么样?您那边有兴趣吗?”
罗宾斯可太有兴趣了。
正常电影的上映周期都是两个月,为的就是能够最大程度地让一部电影吃够了票房, 但是现在,荒岛余生的上映时间和无人生还的距离连一个月都不到。
对于方澈这个出品方来说,这就是傻逼败家子, 哪有这么急着出作品的啊。
但是对于院线来说,他们可太愿意看到这种场景了。
你败家关我什么事情?我赚钱就行了呗。
罗宾斯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操纵鼠标在电脑上点了几下:“我们特别有兴趣!我看了一下,从现在开始到12月25日, 没有大制作的电影上线,如果这部电影在12月出现的话,那个时候即使是北极恋人恐怕也已经有了颓势,所以……”
“先看一看成片吧,如果成片可以, 我们能够给到30%左右的排片。”
“好。”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AMC院线如此,其他的院线也是如此。
看片, 签订合作的合同。
在12月1号这个青黄不接的日子,《荒岛余生》拿到了平均32%的排片。
然后就是大量的宣传。
首先是方澈在自己的社交帐号上发布了动态:“《荒岛余生》不会让大家等太久,现已定档11月30日,敬请期待。”
动态下面还跟着一张剧照。
“约翰·哈卡斯饰查克。”
剧照上的约翰·哈卡斯近乎全裸地站在海边的一块礁石上,只有一个三角形的布条围绕在腰间, 遮住了私密部位。
在他身后是一片沙滩和隐约可间的一座荒岛。
而此时哈卡斯的的头发如同枯草, 又多又密又黄。
满脸的胡子让他看上去像个野人。
他的表情,木讷无神,像是对现实妥协了一般。
现在方澈在海外的社交帐号, 也有两千万左右的粉丝, 又加上之前无人生还的热度, 所以现在方澈的关注度不低。
他的动态发了没有十分钟,就有一批粉丝看到了。
“what the fuck are you doing?”这是方澈海外粉丝的第一反应。
你他妈到底要干啥呀?
“你说快要上映了,但是没想到这么快啊!”
“不是圣诞节档期?问题是你的无人生还还没有下映呢呀, 为什么这么急着上新的电影?”
这事,就连国内的观众都不解。
“节奏太快了,太着急了, 荒岛余生上线的时候,无人生还还没有下映呢,这不是自己和自己打架吗?”
但是国内的观众,相对还是了解方澈一点。
在魔都,林羡站在窗前思索着,最后笃定地自言自语道:“不对!澈哥不是这么急躁的人,他肯定还有后手。”
“这么看来,岛系列肯定还有第三部电影。”
林羡看着西方,叹息道:“这么着急地往外推作品,澈哥这是要炸出来一条道吗?”
……
欧美的影视圈此刻的感觉很奇妙。
他们以为这一部不算新奇的荒岛类电影是用来冲击圣诞节档期的,如果是那样的话,感觉就像是个憨批一样。
结果你特么告诉我,圣诞节前一个月你就上了?
这到底是要干啥呀!
“等着看吧!很快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
在之后的半个月里,随着方澈的动态宣传,之前利用《无人生还》打通的宣传渠道再次启动,又是两千万美金花出去。
而于此同时,各大院线的《无人生还》电影的片尾都加上了一个片段。
“感谢您的观看,《无人生还》作为金苹果影业岛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希望给您带来了良好的观影体验,11月30号,金苹果影业岛系列作品的第二部作品《荒岛余生》即将上映……”
荒岛余生继承了无人生还的热度,并且持续向上。
此外,哈卡斯那张剧照这段时间也在网上广为流传。
“哈哈哈,哈卡斯本来就是个喜剧演员,看这张剧照上面他的打扮,只是看着他我就想笑。”
“难道只有我觉得哈卡斯那张照片很妖娆吗?近乎全裸欸?”
“妖娆毛线,看这样子在荒岛上呆了不着地多少年了,牙结石都能当钙片了,亲一口不知道摄入多少氨气,还妖娆呢。”
“哈卡斯可是曾经最火爆的喜剧演员啊,我觉得这部电影肯定是个喜剧片!”
“本来方澈的导演能力就很强, 而且居然还做了一个岛系列,我想看看这部电影有没有新意。”
当然网络上也有负面的声音。
“荒岛类的作品,最经典的还是丹尼尔漂流记!那本书把荒岛类作品都给写尽了,之后的荒岛类作品也是这样,无外乎是描述主人公在岛上从一无所有到吃饱穿暖的成长过程,满足的无外乎是人类的收集和种田欲望。”
“是的是的,在此之后没有见到有逃脱这个拍法的电影。”
“所以我不确定方澈到底有没有适应国际化创作这件事情,第一个作品是拍的之前的小说,第二个作品是已经不算有新意的题材。”
“但是现在方澈的口碑又很好,所以我准备观望一下。”
“俺也一样。”
就是在这样的讨论声中。
11月30号,《荒岛余生》快要上映了!
这一次,在电影院等着检票的荒岛余生观众,很多!
几乎占了电影院的一半人数。
无人生还和北极恋人均已显露疲态,荒岛余生正在等待检阅。
凌晨一过,荒岛余生的影厅里,灯光关闭。
电影开始播放。
从灯光关闭的那一刻起,北美这边的电影院里,就开始有咔咔吃爆米花的声音了。
这片子,可以边吃边看。
电影一开始,是在一个郊外的十字路口,一辆快递车从路口经过,来到了一个农场。
农场的大门上,画着一对翅膀,而在翅膀的两侧,分别写着一个人名。
快递车停下,快递员走进屋子:“彼德森太太……”
快递员是来取快递的。
那快递是一个画着翅膀的盒子。
画面一转,快递被送到了另一个地方。
“彼德森先生!”另一个快递员敲着门。
很快,一个戴着牛仔帽穿着睡衣的男人走了出来,他收下了快递。
但是就在他手下快递之后,屋子里又走出了一个穿着睡衣的女人。
“这是什么?”女人问道。
彼德森先生说道:“我太太寄来的。”
然后回头和女人亲吻起来。
“oh 亦可赛艇!”有的观众直接兴奋了。
“彼德森先生出轨了,可怜的彼德森太太。”
咱也不知道他们为啥兴奋。
穿着运动服的哈卡斯出现了。
有的北美观众在窃窃私语:“哈卡斯之前总是在喜剧电影里扮演傻子,他演的傻子可像了,估计这一次也是!”
不过很快,这位观众就失望了。
这一次,哈卡斯饰演的是快递公司的管理人员。
此时他正在训话。
“时间!无情的支配着我们!不管我们是健康还是疾病,是饥肠辘辘还是酒足饭饱!”
“每个快递中心都有一座钟!因为以时间为中心生活!”
“我们永远不允许自己犯下失去时间观念的罪行!”
嚯!
这波,霸气侧漏!
“第一次发现哈卡斯的演技真不错。”
就这样哈卡斯饰演的查克的形象也定了下来,一个极其有时间观念的男人!
查克就是这么一个人,强人。
他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他飞往世界各地运送快递,空档里还能和自己的未婚妻凯莉进行聚餐。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一次速递中遇到了空难,飞机坠毁在太平洋里,潮水将奄奄一息的他带到了一个荒芜的小岛上。
在以往,荒岛类的节目,最大的爽点和看点就是看着主角获得各种物资。
这一次,大家也是这么期待的。
查克这个男主角是强大的,在荒岛上的他茫然、孤独,但是没有崩溃。
他的身边只有一个救生筏。
他身上带着的唯一物品就是临行前妻子送给他的一块怀表,这怀表上镶嵌着妻子的照片。
而这,是他活下去的希望。
他很爱他的妻子。
他用脚在沙滩上写下大大的“help”,希望来往的飞机能够看到。
这一年,最被大家寄予厚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村上春树。
但是不好意思,村上春树也是鲍勃迪伦的粉丝。
在《海边的卡夫卡》、《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等很多村上春树的作品里,他都拼命地夸鲍勃-迪伦。
此外,乔布斯也是。
在苹果的发布会上,乔布斯用鲍勃迪伦的歌曲作为发布会的音乐,用鲍勃迪伦的名字展示苹果产品的搜索功能。
就是这么一个人,有人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就是这首《答案在风中飘》,虽然实际上好像诺贝尔文学奖没有指定他是哪一部作品获奖的,但是也足以说明这首歌的伟大。
(不过好像鲍勃迪伦不咋喜欢这首歌,他最喜欢的应该是《像一颗滚石》)
当然,方澈并不是想拿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就凭这一首歌,也拿不了,他只是觉得这首歌的第一句和《荒岛余生》很契合。
没错,只有第一句。
电影里,歌声还在继续。
“How ma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才能在沙丘安眠)”
“How mahe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我的朋友啊,答案在风中飘)”
……
这首歌没有什么明确的表达,整首歌好像都是在发问。
实际上,这首歌里问了9个关于社会和人生的问题,但是都没有给出答案。
还记得那位喜欢看《诡秘之主》的历史学老师史密斯吗?
就是在诡秘之主更新了魔女那一张之后发文说这本书不输给哈利波特的大学老师。
此时,他就坐在电影院里。
之前的电影,让他动容,动容于电影中所传递的生命的坚韧,但是现在这首歌,是真的震撼住了他。
“这是,诗歌吧?”
“How ma a man look up(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Before he see the sky(才能望见天空)”
“How ma one man have(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Before he hear people cry(才能听见身后人的哭泣)”
听听这歌词,充满了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悲悯和忧患。
“这歌的格局,比电影大多了!”史密斯瞪大了眼睛。
他呆坐在椅子上,一直到整首歌放完,放映员来催促他抓紧离场的时候,他才清醒过来。
“这位作者对世界的洞察到底已经深刻到了什么地步?”史密斯一边往外走,一边沉思着。
蓦然,他想通了。
“能把荒岛题材拍成这样的,对世界的洞察肯定不差啊。”
此时此刻,在世界各地的电影院里,都有《荒岛余生》的观众涌出来。
他们好像都很欣喜。
大概是这部电影,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很快,大概是一个小时不到,网络上关于这部备受瞩目的“岛系列作品之二”的讨论开始多了起来。
荒岛余生比无人生还的首映观众多,此时的热度当然也更大。
不少人就等着烂西红柿和社交网络上的评价呢。
烂西红柿网站上,这部作品的得分居然是9.6!
比无人生还还高?
路人们开始仔细打量这些评论。
“这绝对是一部令人惊喜的作品,并不是以往的荒岛类题材的故事。”
“原来一个人的毅力可以到如此程度。”
“威尔逊!威尔逊应该拿奥斯卡最佳配角奖!看到威尔逊掉入海中的时候我都哭了!”
有路人一下子来了好奇心:“威尔逊是谁?”
“威尔逊只是一个排球。”
路人:“???”
就在这时,历史系的大学老师史密斯在烂西红柿网站上发布了一条评论。
“这部电影,我会给9.8分,假如没有最后三分之一,我会就会毫不犹豫将其列为简单求生孤岛冒险励志系列并且认为这部电影和丹尼尔漂流记没什么区别,但是当最后三分之一出来的时候,我意识到了这部作品的强大之处,这部作品,完全是丹尼尔漂流记的续作!”
一个是1719年的作品,一个是2018年的作品,拿来的续集啊?
又看了看史密斯的备注:“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
嗯?
下一段,史密斯写道。
“其实丹尼尔漂流记的内容概括起来是远离尘世如何生存,而荒岛余生的内容概括起来应该是重回现实如何适应。”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部作品都有时代的印记,丹尼尔历险记的创作时间是18世纪,那时候的资本……实际上从内容来看,丹尼尔历险记更像是一个人流落荒岛不停得到,不停发家致富的故事,但是丹尼尔回家之后的事情,没有说的太深刻。”
“而荒岛余生则恰恰相反,这个电影讲述的其实是一个人如何失去的故事,丹尼尔在去荒岛之前,一无所有,查克在去荒岛之前应有尽有,所以他在岛上不停地失去……”
“也正是这种失去,拔掉了一个男人一层一层的外衣,才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伟大。”
下面是其他观影者的评论。
“是这样的,这完全是和丹尼尔漂流记完全相反的作品!”
“还有最后的那一首歌,虽然感觉有点听不懂,但是我感觉到了震撼。”
史密斯说了一大堆,但是路人们没看过电影,他们只看到了一句话。
这部电影和丹尼尔漂流记不一样。
再去社交平台上看看。
“即使是这样古老的题材,方澈也能拍出花来!”
还有一个热搜话题是:“荒岛余生的片尾曲震撼到我了。”
路人们表示,这也吹得太狠了。
我没看过电影,但是我大受震撼!
那就去看!
买票!
反正这个档期,就这一个新的片子上映。
再者,就算是荒岛余生怎么样大家还不知道,但是丹尼尔漂流记大家熟悉啊,世界畅销的名著嘛。
现在居然有电影说是补充了这部作品的空白?
去看!
……
好莱坞各个影业公司的人都懵了。
因为从荒岛余生上映之后的两个小时开始,这部电影的口碑就爆炸了!
“怎么口碑这么好?”
“荒岛类的电影还能拍出花来?而且还被誉为丹尼尔漂流记的补充?”
一群好莱坞的电影工作者,冲进电影院买票,看片。
然后这群人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陷入了沉思。
“这些年,好莱坞的影业已经陷入了依靠特效讲简单故事的循环里,方澈居然拍了一部这么有内涵的片子。”
而且现在看来,好像效果还不错?”
荒岛类电影,也能吃爆米花,就是吃的少点。
而且看完之后还能吹一波内涵?
好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啊。
最终,这些人得出一个结论。
“方澈,比想象的,强大的多!”
……
票房上,荒岛余生的首日北美票房是620万美金,而从第二天开始,直接轰到了850万!
这是个什么档期?
这特么是圣诞节前的黑暗档期。
盖了帽了卧槽!
院线都疯了。
“给荒岛余生加排片!”
“使劲加!在圣诞节档期来临之前,我们也要多赚一点!”
在这几天里,网络上关于《荒岛余生》的讨论从未停止过。
票房的增长当然还在继续。
而还有一件事情,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就是那一首答案在风中飘?好像里面涉及到的内容不仅仅是荒岛余生上的内容吧?”
“我看到了这首歌曲里对男人、自由、甚至是战争的思考!”
“是的,感觉还有反对战争的意思在里面。”
“感觉这首歌的内涵比电影里面多很多啊!”
或许这是方澈穿越以来,契合度最不高的一首歌了。
不过方澈为什么要用一首这样只是和荒岛余生契合一点的歌呢?
而且这歌里还有对自由和战争的反思?
那他,肯定是有安排的啊。
ps:我一直以为,文娱作品是一个非常暴露审美的题材,涉及到国际层面,这种情况更明显。目前来看,本文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拿得出手的,可以推荐给朋友们看。
参考文献:[1]赵树立.同样的“荒岛”,别样的“余生”——从《鲁宾逊漂流记》到《荒岛余生》[J].电影文学,2008(10):64-65.
[2]刘景枝.《荒岛余生》:人海无处不漂流[J].电影评介,2008(19):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