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格格党”最新网址:http://p7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21格格党 > 历史军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1049章 人要多思考

第1049章 人要多思考(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苏寒萧雨然妖龙古帝 她仗剑成了三界顶流 海贼之洛克斯一番队长 我在重点中学的故事 种田奶爸:女儿别拔咱家的人参了 重生后我抢了福宝妹妹的气运 武侠 秦飞江月彤 大世界之人世篇 逆天最强修仙

乾为天,坤为地,舆意疆域。

坤舆万国全图,寓载万国疆土之舆图之意。

大明虽然一向自诩上国,但是,却并非狂妄自大,觉得天地之间,只有大明一家。

相反的,郑和下西洋,带回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消息,所以,稍有学识的人都知道,在西洋彼岸,尚有无数无数小国,星罗棋布,数不胜数。

此图称坤舆万国,万为虚指,言下之意便是囊括诸国之舆图,也怪不得朱徽煣说,这图的口气好大。

要知道,即便是巡遍西洋的郑和,恐怕也不敢说,自己能够尽至诸国。

而且,更重要的是,就像他刚刚发问的那样,无论是朱徽煣还是朱仕壥,看到这幅图的

这图,当然是朱祁钰自己画的。

坤舆万国全图,成于万历年间,后来被大量刊印,赐予达官贵族,原本一直藏于宫中,所以,朱祁钰自然是见过的,但是可惜的是,他当时只是出于好奇,细细看过一番。

随着这副舆图进宫的,自然还有来自西洋的传教士,朱祁钰也是从他们口中才得知,原来在西洋彼岸上,有着服色迥异的各国之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文明和发展。

当然,让他尤为在意的是,那些传教士们,对于西洋火器和一些粮食的描述,在他们描述当中,有些地方的粮食产量极高,能够一年三熟甚至四熟,而他们的火器威力,也远超朱祁钰认知当中的火器。

现如今,大明虽用火器,但是限制性很大,造价高,威力低,射程近,且弹药装填不便,大多数时候,只能进行一轮射击,随后便只能继续用刀剑拼杀。

说句不客气的,要论威力和便携程度,弓箭甚至要比火器更加好用,事实上,这也是北虏骑兵之所以能够压着大明一头的原因。

如今大明的火器,最好用的竟然是容易炸膛的大炮,这些大炮虽然难以移动,而且容易伤人先伤己,但是用来守城,的确很好。

至于说其他的火器,着实是不尽人意。

之前团营改制,朱祁钰为了检验京营实力,曾经亲自观看过京营战法,实话实说,他当时是有些失望的。

神机营是使用火器最利的官军,但是即便如此,主阵冲杀,还是要依靠刀枪剑戟,火器战法固然有用,可局限太大。

当然,这是朱祁钰在听到那些传教士对西洋火器的描述之后,两相对比得出来的结论。

不过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见过这些传教士口中描述的火器,但是,从他们对当时西洋各国发生的战争状况描述来看,火器的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要编造一个谎言不难,但是,如果说连战争的细节和走向都能够编造的话,难度就太大了。

所以,这种火器应是的确在西洋存在的,传教士对很多事情的描述不够清晰,细节并不清楚。

朱祁钰当时,也没有办法开口发问,因此,他只能从只言片语当中推测。

现在这个时间段,西洋诸国应该已经制造出,可以依靠火石激发,不惧风雨的自生火铳,除了改良火器之外,西洋火药的威力,也比大明如今使用的威力要强,应当是也做了改进。

这一点,才是他最看重的,大明本就有使用火器的习惯,如果说,能够拿到这些西洋火器加以融合的话,至少在北方边境上,可以轻松许多。

除此之外,对于传教士口中描述的,粮食一年多熟的良种,朱祁钰也十分感兴趣。

在他们的口中,这些地方往往文明落后,为人野蛮,甚至不懂得怎么侍弄田地,可偏偏产量却高,朱祁钰思索之后,将其归于他们使用的种粮,或许本身就更加优良。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曾经感叹,大明对整个世界的确所知甚少,郑和下西洋,虽然靡耗甚众,但是,却也并非没有益处。

只不过,当时他虽仔细看过,并没有想着要将其全部记下来的想法,毕竟,那个时候他也没有想过,自己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不过,在郕王府醒来之后,朱祁钰便意识到,自己有些草率了,但是,也没有办法。

正因于此,现在摆出来的这份地图,有很多的细节,都是和朱祁钰见到的不同的。

他已经尽力去还原了,而且,还特意调阅了朝廷留存的各种舆图,地理志,乃至是郑和下西洋时的航海图,他也拿来比照了。

为了让舆图更加清楚,他甚至将原本的尺寸放大了一倍来绘制。

但是,即便如此,也只能印证一部分,整幅地图仍然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

即便如此,现下来说,也差不多够用了。

当然,这话是不能直接对岷王等人说的,不然的话,很难解释,他怎么会能画这幅图。

要知道,这图上不单有地形地名,还有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习俗,这些认真计较起来,都不是好解释的。

因此,面对朱徽煣的疑问,朱祁钰沉吟片刻,便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道。

“据说太宗年间,曾有泰西之人经泉州府远航至我大明,随身携带着一副舆图,自言来自佛朗机,为寻中国而来,途中遭遇海难,仅存一人。”

“当时官府之人难辨真假,便先将其所携带舆图送至京师,但是或许是因远航积累伤病,所以,舆图尚未至京,这个泰西人便已病故,其所带舆图送到宫里,被钦天监保留下来。”

“后来,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据此舆图规划航线,证实图中许多国家的确存在,回朝后,据其经历,绘制成了《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朕登基之后,因土木之役,调阅了兵部及钦天监留存的诸多舆图,这才发现了当初这份旧图。”

“因此,在大战结束后,朕便命钦天监官员,以此旧图为主,合故元遗留舆图,郑和航海图等多方查证,绘制出了此图。”

说这话,朱祁钰指了指面前的图卷,道。

“除大明疆土外,这图上以朱红色标记之处,是三宝太监所经之处,记录详实,但是,其余地方,或是古籍记载,或是那泰西旧图标记,其中有诸多地方,尚需考证。”

“不过,朕查阅了当初三宝太监带回的许多他国典籍,其中不少提过与其接壤之国,两相印证之下,倒也可以得出,这舆图虽然细节需要勘正,但是大抵地形应当无误……”

这番话,拐了好几个弯,朱祁钰把这图的来历,一下子给支到永乐时代去了,就算是真的有人要追问,这好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一个区区的泰西人,想查也查不到。

而且,为了增加这图的可信性,他还把郑和拉了出来,反正当初郑和出海,到底参考了多少古籍,也没有人晓得,但是,作为曾经受命数次下西洋的三宝太监,他的招牌还是好用的,至少,朱祁钰的这番话说完之后,面前二人对这舆图的怀疑之色,也去了大半。

不过,即便如此,朱徽煣明显还是有些兴致不高,道。

“如此说来,我大明疆域,果真就这么大?”

看着这位叔祖的样子,朱祁钰不由有些失笑,想了想,他开口道。

“这舆图所绘,应是不假,但是其中国家,多为国力不盛之效果,有些地方,甚至尚是不毛之地,仍处于茹毛饮血之时,便是比诸蛮夷,也多有不如。”

“当然,也有强盛之国,诸如泰西各国,佛郎机,意大里亚等国,国力亦强,然常有战乱,如今何状,却是不知,但是,如我大明般繁盛之地,恐怕是没有的。”

这番话说出来,朱徽煣的脸色总算是好了许多。

在他看来,或者说,在大明人看来,大明之外不是没有国家土地,只不过,都是化外之地,不值一提罢了。

文明和国力上的强盛,是镌刻在骨子里的自信。

于是,从震惊当中收回神来,朱徽煣重新将这舆图上下打量了一番,开口问道。

“陛下,此舆图倒是新奇,既是化外诸国,倒是与我大明无碍,不过,若是能够互通有无,倒也不失为一桩好事。”

“不知陛下绘制此图,是想要?”

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没有反应过来,那么此时再联想起代王移藩之事,加上他之前的猜测,朱徽煣觉得,自己隐隐约约的,也把握到了一点天子的心思。

果不其然,他这个话头递上去,天子的目光顿时落到了一旁的朱仕壥,道。

“这舆图毕竟是参照古籍所绘,许多地方并无实据,诸多细节也不甚详实,所以,朕一直想遣人出海,将此图完善核实,如岷王叔祖方才所说,如若这图上所绘皆是真实,那么,能与泰西诸国互通有无,对我大明来说,却是一桩大好事。”

和朱徽煣随口一说不一样的是,朱祁钰的这最后一句话,说的很是认真。

因为只有他最清楚,这张图如果能够完全证实,或者说能够完善的话,对于大明来说,将会是什么样的意义。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奉行的都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原因何在?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商人交换只能带来利润,其本质,其实就是低价购入,高价卖出,买家出钱,卖家出物,商人居中赚取差价,这个过程,本身是不会产生新的财富的,只会让商人攫取利润。

但是,在大明这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当中,个体的利润毫无意义。

大明需要的是财富,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粮食,需要的是能够遮体保暖的布帛,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铁器,瓷器,需要的是越来越多的耕牛……

而这些,恰恰是商业不能带来的,太祖皇帝立国,对商人极尽打压之势,原因便在于此。

要知道,像是那种半农半商的小户,忙时种田,闲时进城卖些瓜果蔬菜,自家养的鸡鸭,织的布匹等等,这些朝廷不仅不禁止,而且还十分鼓励。

但是,如果是专门以倒卖倒买牟利的商贾,自己没有任何的产出,却攫取了老百姓的财富。

专门经商的人越多,种地织布的人就越少,相应的,粮食,布匹这些东西的总量就会减少,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进而就会影响到朝廷的岁入,自然是要被打压的。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不独大明一家。

然而,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整个国家是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的。

既然是封闭的,那么财富都在国内流转,商贾不事生产,却攫取了大多数的利润,被打压也是正常。

可是,如果说,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呢?

既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易,那么,商人低买高卖的这种举动,其实本质上就是从他国取利,用于大明。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商贾是否可以算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生产者’呢?

这一点,朱祁钰一直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最初他萌生这个想法,是起于隆庆开关,在那之前,他也一直觉得,和泰西诸国的交往并无必要,尤其是后来,随着大明国力渐衰,东南倭寇肆虐,再难组织起类似郑和下西洋这般庞大的船队之后,他更觉得,海禁才是上策。

所以,隆庆开关时,他实际上是不赞成的,当然,那个时候的他,不赞成也没有办法。

南宫之变后,继承皇位的已非他这一脉,所以,他就连托梦都做不到,就算是做到了,只怕也不会被相信。

但是,让他意外的是,隆庆开关之后,大明的税收状况,却反而隐隐有好转的迹象。

别的不说,万历皇帝收了那么多年的矿税,虽然各地怨声载道,可能收那么多年,本来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些钱是从何而来的?

当然是隆庆开关后,从泰西诸国流入大明的,正因于此,朱祁钰才慢慢改变了对海禁的看法,同时,开始重新思索,商贾对于大明来说,是否可用。

抱着这个想法,才有了当初瓦剌一战时,王文拿互市去跟脱脱不谈条件的举动。

那个时候,朱祁钰就已经做好了打算,大战结束之后,无论是大胜还是惨胜,都要同草原开始互市。

诚然,互市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这却是朱祁钰验证自己想法的一次尝试。

而最后,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果然是对的……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独治大明,脚踹士大夫 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 太监皇子 穿回前清,守国门万载 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 云王 寒门帝路:从采花大盗开始 重生1882年,从困难山区起家 我承认很好色,但绝不是下流皇子 无双权臣:我在古代建立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