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郎决定了。他将独自一人前往静香楼。
静香楼,一个风月场所。
也是古人消遣取乐的地方。
玉香,便是静香楼掌事的,西南大理人氏,曾是梁平妻子宋婉儿的生前好友,因她唱功了得,舞姿曼妙,深得南京城一些达官贵族的喜爱,与皇帝乃至王氏宗亲交往甚密,在应天府也颇有些名气,常被召进德寿宫侍寝。
虽是侍寝,但却是自由身,以歌舞为主,并无其他服务,因为南宋朝廷规定官员招伎不能“私枕待席”,也就是不能随意私自与官伎困觉,否则会有严厉的惩处。
这也使得静香楼有了一点约束。
据宫里侍从说那韦太后也常常光顾此楼!
那妓院有一位歌姬唤作杨柳鸳的,很是讨太后的欢心,只因她长得像她几年前死去的丫鬟。丫鬟是谁?无从知晓,长得像才是本事。
关于青楼女子这件事,古人早有所描绘。
宋代词人张先曾写道: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多好的词啊!先人之文采,乃我辈之楷模。仅仅是文采之借鉴,曲意却不可曲解。
话说回来,我们来看看朱三郎这边看到了什么。
阳历三月十七日,子时时分。
朱三郎告别了青蛇,从香远堂出发。
南宋帝国的军队在子时一般就开始有二十四小时巡视皇宫的规矩。以确保随时都有巡逻,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每日夜晚,宫殿的大门都会被封锁,没有人可以进出得那宫殿。直至第二日寅时时刻,宫殿的门才可打开。当然,也没有人能保证不会有特殊情况。此时,如果你想进出宫殿,你需要一个特殊的物体——“巧合”。
朱三郎便巧妙地利用了这一个“巧合”。
德寿宫城墙门锁重合的形状是用铜铸造的椭圆,开锁的钥匙可分为两部分。一半写着出行号码,一半盖着公章,有些人会躲在看门人的巡视间里,有的则藏在商队的马车上。如果有人想出去,他应该会拿出他的一半“巧合”交给大门守卫。当守卫拿到时,他会根据适当的号码核对。
一旦准确,就可以释放。当然,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是不可伪造的。这种巧合的内在面将铸成“诏书”这个词,这个词非常隐蔽,也很难制造。要想获得这样的“契合”,一定很难。
第二:在宫殿里,除了那些处理紧急情况的人,当然还有负责总务的人。这些人可以走出宫殿购买或通过命令。他们也可以进入皇宫,数量也不低。对于这些人来说,皇帝自然不信任他们。如果有人利用这个机会模仿他们进入宫殿,那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此,皇帝允许所有这些人都配备“身份证”。
这些“身份证”是他们的腰牌。它不仅记录了姓名、年龄等信息,而且包括了衙门和容貌特征,易于识别。事实上,这种方法存在漏洞。毕竟,没有图片。如果两个人的外表相似,他们也可以进出宫殿。但是,退后一步,万一有一天脸上有肿块,外表就变了,可是真的说不出话来。
所以,朱三郎这一次赌对了,他在赌一个完美的“巧合”,一如同他会期待罪犯可以完成一件天衣无缝的悬案,好让他能够发挥出最极致的断案潜力一样。
于是他自那香远堂出来之后,便藏在了德寿宫的西南门门卫巡视间,待门卫夜半巡视换岗之际,那间隔的片刻,也就是他们放松时间,他便悄悄地按下了大门开关,快速地溜了出去。当他绕着德寿宫的城墙护城河飞奔而出时,城门上一道黑影、一双犀利的眼神在狠狠地盯着他,他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他自顾自的走着,沿着应天府德寿街一路往南走,经过了三座大桥,两处衙门府第,一处街边夜市,便抄了近路直直地向梁平府邸的吉祥街走了过来。由于梁平府邸与静香楼挨得很近,他不稍片刻,便赶到了静香楼。
其间已是子时,那静香楼依然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远远地望去,整座大楼碧瓦朱颜、富丽堂皇,大楼正中间的两扇大门却甚是怪异,无端地点缀着粉色的外衣,显得些许温润,大门上长满了绿色的藤条,藤条盘根错节,四处疯长,生命力极其顽强。给温婉的大门添了一丝阳刚之美,令朱三郎诧异的是,他门口也有一棵高大的玉兰树,这玉兰树似乎比他之前见过的都大,都高。
这样的夜景,你不服不行,那扇别致的大门使得静香楼在漆黑的夜里,多了一丝的妩媚与妖娆。
等他再走近些,可看见一楼的两旁,挂着两个栀子形状的灯,叫做“栀子灯”。
古人也是好面子的,他们不愿意向世人承认自己就是开此类风月场所的主,所以一般都是以栀子灯来作为醒目的标志,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往常时候,朱三郎是从未到过此类风月场所的,也不屑于这些事,但这一次是查案需要不得不来,也算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初来此地,难免紧张。
仅是距离静香楼几步之遥,却似相隔了十万八千里,每走一步皆是如履薄冰。
他从未想过自己的步伐会变得如此的沉重,等他前脚踏入静香楼大门的那一刻,便深感震撼!作为一个法师,常年清心寡欲、简衣素食的他,哪里见得如此美妙的场面。
用一句诗来形容很是贴切: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那股美妙的风还泛着黄晕,把他的心思吹得晕头转向。
这静香楼真真非一般场所,里面的装饰点缀极其奢华、美轮美奂,堪称南宋一绝。
当他缓缓地走进第一间客房“盘龙池”时,便见琉璃做的屏风如孔雀开屏一般映入眼帘,两头威武的金龙玉雕盘坐在大殿两侧的水池中,龙头喷出潺潺的泉水,云雾缭绕,如置于仙境,那水池里有一群貌美如画的舞妓,着短衣红袖,在那搔首弄姿、嬉戏打闹。殿中宝顶上悬挂着一颗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好似明月一般。榻上摆设着青玉抱香枕,铺着软纨蚕冰簟,叠着玉带叠罗衾。
再往里走,第二间客房唤作“云水阁”,此阁内以青玉点缀墙壁,名画珍品遍布其中,这一间稍显儒雅,书香味很浓,几张紫檀木做的案桌横置中央,桌上有备好的文房四宝,这大概是专门为那些到此作乐的文人墨客提供的吧!理论上可以这么解释!
往上走,二楼才算是重头戏,那台阶皆是由上等的大理石铺成,大理石地面打凿得珠光玉滑,银光闪闪,扶手栏杆处镶嵌着各种名贵珠宝,二楼是一个宽敞的居室,唤作“琼宇宫”,只因做的极富气派豪华,常用于接待上等贵宾,很显然,这里是为那些皇室宗亲专设的娱乐场所,非等闲之辈是进不来的。
这琼宇宫,地上铺着白玉,内部镶嵌着金珠,凿地为莲,朵朵成五茎莲花的模样,花瓣十分鲜活玲珑,连花蕊也细腻到花丝可辨,当你赤足踏上也会觉得温润,让人没想到的是它竟是以蓝田暖玉凿成,直如步步生玉莲一般,堪比当年唐高宗李治专为武则天打造的封后之宴那般奢靡。
恐怕天底下除了德寿宫,也就属静香楼最是奢华了吧!你根本无法用词语来准确地表达那样美丽的环境。
这里终日门庭若市,宾客盈门、各种世间百态充斥其中。
有卖酒的、卖笑的、卖花的、卖唱的、花牌头妓、官妓、家妓、市井妓、舞妓、歌姬、座上宾客、形形色色,混杂其间。诗人醉酒,与歌姬吟诗对唱,宾客醉酒时围着花牌头妓打转,嬉笑怒骂,丑态百出,美味佳肴,佳人作陪,翩翩公子,把酒言欢,琵琶声起,百转千回,霓裳魅影,舞池偷欢,席间若是有喝酒不给钱者,当场暴打,以示众人,也没有人敢去阻止这些事情。
犹想起白乐天的那首经典诗句:
《醉后》
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
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
酒后高歌,
人生啊!也不过是百年的光景罢了。
喜、怒、哀、乐、贪、嗔、痴、情。
每一味都蚀骨入心。
在那个时候。
酒,就变成我们的精神寄托。
无拘无束、清闲自在时小酌几盏。
意气风发、壮志满怀时畅饮几千杯。
悲苦伤痛、离别怅惘时大醉一场。
古时的诗人。
俨然将酒当作催生文字的酵母。
美酒入喉,落笔书千秋!
这大概便是古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吧,我们不能去评判它好与不好,只能说是另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另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你仔细观察可发现,那静香楼似乎并没有受到前朝战火的影响,也许是刚好幸免于难的缘故吧!才使得得静香楼能如此完美地延续着曾经的美好。
人们也好像选择性地忘记了那件事、那场战火,借用席位上一位宾客的话说:与其终日陷入战争的悲痛与耻辱中,倒不如痛快地畅饮作乐,当你醉了,就什么都忘记了。
确实,当你醉了,就什么都可忘记。
当有一种快乐可以用来补偿另一种痛苦,也不失为一种解脱,一种释然。
这一晚。
韦太后也恰好在静香楼听着小曲儿,那位她宠爱的歌姬也自然被钦点了头牌,那歌姬手持琵琶,在二楼琼宇宫的大殿上翩翩起舞,奏的是《霓裳羽衣曲》。
此乐曲乐调优美,构思精妙!
据说是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
曾几何时,韦后不止一次感慨:南宋何时可像唐朝的开元盛世那般屹立于世界永远不倒,不再受别国的欺凌,不再签那不平等的条约啊。
这是一国之母的政治责任感,也是她毕生追求的愿望。只可惜……
话说回来,那朱三郎似乎还在一楼的盘龙池游走,你瞧!他在人群中显得很是惹眼,大家都在取笑他,如同见到了一只羊,为什么?因为一个法师,不去吃斋养生,却来青楼寻欢作乐,实在是不知礼仪廉耻。他在此间的身份与环境实属格格不入,犹如一朵莲花与一摊浑浊不堪的淤泥搅和在了一起,没错,就是乱乱的,但他却丝毫没有任何避讳。反倒是很轻松自如地在那盘龙池的长廊里闲逛。
那静香楼的管事玉香迎了过来,她看谁都觉得舒服,唯独见到法师也是着实有点惊讶啊:“欢迎光顾静香楼呀,法师,请问法师可否走错地方,您要打尖住店的话可去咱们隔壁的希来福酒楼。”
“你是这里管事的?”
“是的,法师。请吩咐便是。”
“我今晚哪里都不去,就是来此寻欢作乐的。可有好的去处安排。”
“什么?我没听错吧!”那玉香也愣了一下,脸色沉了一下又恢复了正常。以她见多识广的生活经验来看,这并不算是过分的要求,开门赚钱嘛,不问英雄出处!
“你玉香也真是的,怎么连出家人的钱也赚,就不怕他把你这女妖给收了。”旁边的一位贵宾瞎起哄。那玉香着实尴尬不已。
“收了才好,收了我,下一个就是你了。哈哈哈哈哈哈。”玉香说道……
“开个小玩笑而已,老板娘莫放心上。”
“来来来,喝酒,幼安兄弟,你管他做甚,喝咱们的酒,泡最好的妞,那才叫爽快呢……”
“对对对,不醉不休,痛快……”
玉香似乎没有受到客人的挑拨,还是很贴心地往朱三郎身上靠了过来,摸了摸他冰冷而修长的手指。
“法师,过来看看嘛,这里有最新最好的姑娘、来看看嘛,刚从北方过来的。”
“嗯嗯,那感情好,可否安排一桌素菜,我想一边吃饭,一边欣赏这里的美景。”朱三郎并没有拒绝玉香的邀约,一脸淡定地说道
“没问题的,法师,请稍等,我去安排妥当后便来请你过去。”
“有劳管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