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XX考古中心, 张泽正在收拾东西,听到问话,他想了想后道:“不一定, 可能时间比较长, 也可能比较短。”
“那你这话不是说了跟没说一个样么,”同事说道,“不过你现在跟着郭教授也好, 至少不缺研究的项目,我可听说了, 郭教授手里在研究的,可都是我们国家的重点项目, 看在我们关系这么好的份上,回头有空的时候,给我透露一些内幕消息?”
张泽把手里的书放进纸箱里, 看向对方,疑惑问道:“内幕消息?”
“是啊, ”同事笑呵呵道,“重点项目跟咱们这样的基础项目可不一样,那些重要的陵墓, 郭教授那边可占了大头,我也不求别的, 就是想比大众更早知道历史遗漏的东西而已,你去了郭教授那边, 消息灵通,可以给我透露一些。”
八卦之心, 人人有之, 都说考古人员都极有耐心, 但并不妨碍他们八卦,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更愿意八卦历史。
张泽本来想说现在考古界缺人,挖掘出来的资料,也不是完全在郭教授那边,基本不同的组都有分发,而且都是一带多的形势,希望能尽快将考古人员培养起来。
但他的话刚到嘴边,就想到自己现在在做的事,还真的格外重要且特别。
只不过这事偏偏还不能透露。
想着,他拍了拍同事的肩,并没有多说。
同事一看他这样,立即有所感觉:“不是,你那里还真有重要的,不能透露的东西啊?”
问题问了出来,张泽却并不开口。
同事瞬间懂了他的意思,摊了摊手:“行吧,那这事就算了,不过咱们关系这么好,回头要是能透露了,你可得第一时间告诉我啊。”
张泽倒是想,只是这事确实麻烦,他并没有给予承诺,转手往同事收了塞了一个纸筒,然后抱着他整理出来的资料往外走。
同事下意识打开手里纸筒,发现居然是一张海报,刚想说话,就看到了海报最底下的字:“我去,牛啊你,居然能拿到蘑菇的签名?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我没见有公开签名活动啊。”
说着话,他将张泽送了出去。
虽然前面问了好几遍,但到这时候,他却并不多问,毕竟有些事不能说就是不能说,不管他追问多少遍,张泽也不会多说,索性就不问了。
不过在临走之前,张泽开始主动开了口:“大概两三个月左右,会有初步的结果。”
“真有大事啊?”同事一听,立即笑了,依然没有多问,“成,那我就等着到时候的结果,你这么说了,肯定是很有意思的事。”
两三个月出初步的结果,但后续的研究会很漫长,这也是张泽回来收拾东西的原因,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在这个项目上耗费多长时间。
不过面对这样特殊的项目,哪怕耗费再多时间,他都愿意。
……
“都整理掉了?我以为你还怀念呢。”李欣然站在易夏家的临时储藏室门口,看着几乎清空的房间忍不住说道。
她是在易夏搬进她家的时候,两人才熟悉起来的。
当初这些东西被易父搬过来,也是她亲眼所见。
这么些东西,在楼上放了好久,才转移到楼上,然后又在楼上放了好久,她以为是易夏舍不得这些东西。
“不会怀念,”易夏摇头,说的很淡定,毕竟这些本来就不属于她,“回头我把这个房间整理一下,可以当成单独的画室。”
她现在画画要么在书房,要么在客厅,并没有单独的房间,要是能腾出一间专门用来画画,以后她就不需要将画架搬来搬去了。
“可你万一以后搬家,我是说万一房东不租了,搬来搬去不是也很麻烦吗?”李欣然问道,又自言自语,“不过没关系,楼下那房间还空着呢,你要是搬家,可以临时放在楼下。”
易夏听着,下意识看她。
李欣然摸了摸自己的脸:“怎么了吗?”
易夏微笑,摇了摇头:“没什么,你放心吧,短时间内,我肯定不会搬出去。”
“那也好,”李欣然点头,拎了拎面前的袋子,“这些东西你确定不要了是吧?我搬下去可就搬不上来了。”
“搬下去吧,”易夏说道,“我以后不会再用到它们。”
都是另一个易夏的东西,且东西都还好,基本都是些摆件之类,丢掉实在是浪费,可她又不愿意用那些,索性叫李欣然来拿,正好可以装饰楼下那个客卧。
原先不确定两人会不会换回去,易夏并没有去完全处理这些东西,如今既然确定以后两人不会互换,该处理的东西总要处理掉。
就算是她,有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西出现在她眼前,瞧着确实有几分碍眼。
等到东西全部被搬走,她看着清空的次卧,心里也畅快了些。
因为这个原因,她下午都没有码字,全部时间都用来整理这些东西了。
好在她现在的存稿足够支撑,偶尔收拾东西,就当是放松心情。
新文剧情继续推进,在古代科举的环境下,除非是家境极好,否则基本都需要入私塾学习,否则的话,恐怕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女主同样如此。
在了解到科举考试的前提条件之后,她就已经想好要入私塾,只是以她家的情况看,哪怕只是私塾束脩的付出,也是极为昂贵的。
如今遇到能免去束脩的好机会,她自然不会错过。
“三家私塾大考,前来考试之人却不仅仅只是三家私塾之人,还有许多县城周边的学子,这些学子并不像徐絮那样只是在家自学,多少都是在村塾读过的。
只是村塾的水平,终究比不上县城私塾的水平。
徐絮光是在人群中站定的这会儿时间,就不止一次听到旁边的讨论声,说是这三家私塾,先生都是举人,光是这一点,就足以叫人趋之若鹜。
徐絮年岁小,再加上常年营养不良,看上去比实际的年纪还要小一些。
如今她在家学习,徐祖父更是将她当成宝,拦着不让人群挤到她。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直直撞了过来。
徐絮抬头,看着来人正要说话,却被徐祖父拉住:‘絮儿,这里是县城,可不能再得罪人了,这些人是童生,又出现在这里,怕是家底丰厚,这县城的私塾不好进,等咱们攒了钱,回头找个秀才先生,也能有机会科考。’
在徐祖父的絮叨之下,差点撞上他们的几人目光也扫了过来,只是一眼,徐絮就知道这几人认出了她。
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在村里,被她气跑的童生。
几个童生自然是认出了徐絮,见她出现在这里,大概猜到她的想法,彼此低声说了几句。
……
三家私塾联合大考,又有免束脩这样的好事,自然来了不少学子,为了让这些学子都能考试,他们甚至还借了一个大堂,供学子考试。
不过在考试之前,还有‘口试’,不用纸笔,以口试应答,若是连口试都答不上,就没必要参考后面的笔试了。
徐絮自然也在其中。
但在她站定后,先前那几名童生,却也站到了她的身后。
她一开始还不知道什么原因,直到轮到她的时候,她被后面的人推到了另外的队伍去。
既然是三家私塾联考,试卷也是由三家分批,徐絮原本是在左侧队伍,被身后的人一挤,就到了中间。
而在她面前口试的老师,问的都是关于‘孝’的问题。
而宰予,曾与孔子有对话‘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被孔子评了一句‘予之不仁也!’
宰予认为父母去世服丧三年太长了,只需要一年就足够,可孔子却认为孩童既然要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照顾,父母去世,子女自然应当服丧三年,以报父母亲恩。
在孝顺这条路上,宰予在普遍人的想法里,是不太孝顺的,学子学《论语》,若是从宰予的角度深入学习,思想自然受到宰予影响,最终写出来的‘大作文’,自然也不可能得到面前这位口口声声不离孝顺的先生认可。
徐絮偏过头,正巧与笑嘻嘻的童生四目相对。
她的背诵肯定没问题,问题在于后面的笔试。
进了考试的堂屋,远处那童生看她的目光更加直接,瞎子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恶意。
……
徐絮摆好笔墨,没过多久,就听到了她这次考试的题目。
‘请诸位考生答:[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这次的题目并不难,但果真以孝为题,此题来自于二十四孝之一,孔子弟子,闵子骞的名言。
当然,也是徐絮最近的老师之一。
不就是迎合监考老师,她这段时间日夜在学习空间里学习,应付那么多思想不同的老师都没有精分,总不能在考试的时候精分。
既然监考老师喜欢孝顺的,那就写孝顺呗,她应付应试教育,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都没问题,还怕这区区一次小考?”
评论区:
“絮絮:我老师多!”
“絮絮:从许多老师里挑挑拣拣,挑出一个能应付考试的老师。”
“絮絮:嘀,抽出一张孝顺老师卡。”
“我觉得这篇文应该改名为《带着丰富的现代应考经验在古代考科举》。”
“《带着庞大的老师群在古代考科举》”
“《带着抽老师系统在古代考科举》”
“哈哈哈哈哈,你们好有才啊,笑死我了!”
“看评论看笑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