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钦一愣:“何时的事?我怎的半点不知?”
“这种事他当然不会敲锣打鼓到处宣扬。”沈散培眯了眯狐狸眼:“这事你不用管,先看着。”
“欺负一个孤女,童沛瑜可真出息。”更何况这个孤女还是怀信倾心的,想想范世钦就心头火起:“这你还不赶紧让人把他收拾了?”
“这孤女可不好欺负,媒婆这一趟白跑了不说,还让她得着了一些信息。乔家大郎在查他爹的死,他们兄妹怀疑童沛瑜。”
范世钦瞬间想到了那场烧了一夜的熊熊大火:“那场火有玄机?”
“看看乔家大郎能不能查出真相来。”
“你都要认这个儿媳妇了,不帮她查出来报仇?”
沈散培食指摇了摇:“别小看了乔家大郎,一无所有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却很快就能入了贵人的眼,一般人没这本事,这样的历练对他将来也是大有好处。至于儿媳妇那点麻烦,自是由未婚夫出面更合适。”
范世钦一脸不信的看着他:“就你这护犊子的劲,真什么都不做?”
沈散培不说话,只是笑。范世钦仿佛看到一条尾巴在他身后摇啊摇。
***
书房里飘着一股淡淡的酸味。
乔雅南把泡了四天的竹笋夹出来,闻着味儿不自觉的吞咽了下。之前她忘了天气冷,发酵得慢,泡了两天就开坛了,还没泡入味,吃着味道就差了许多,但是今日这明显不一样了。
迫不及待的夹起一根送进嘴里,一如记忆中的脆,但是辣度少了点,酸味她尝着是够了。
细思着可以改进的地方,乔雅南又吃了一根。
念珠吞了口口水:“姑娘,味道怎么样?”
乔雅南直接夹了一根送她嘴边,又夹了一根递给婆婆,两人都吃了,不约而同的点头。
“好吃!特别好吃!”念珠眼巴巴的看着姑娘,又得了一根后吃完了回味着道:“比前两天的好吃太多了,之前的除了盐味,其他味道都没出来,今天的能吃出来辣子的辣,一点点甜,还有之前没吃出来酸味,今天吃着了,再放放是不是会更酸?我觉得再酸一点会更好吃。”
“我却觉着这个酸度刚好。”周嬷嬷去给姑娘端了茶来:“可见这酸度是分人的,有的人喜欢酸一些,有的人吃不了酸,若是放到铺子里卖,这个度已经不错。”
乔雅南点点头:“就和那些豆干一样,有的人喜欢买前一日的,觉得更入味,就会提前打好招呼让留下来。这笋也可以这般预定。”
“可惜这东西只这几个月有,不然等天热起来一定能卖得更好。”念珠问:“姑娘,能多收一些笋吗?只要能卖到七八月去就行了。”
“你以为姑娘我不想?你告诉我收了放哪?不要说七八月了,六月都放不住。”
这倒是,念珠发愁。
“若姑娘真想做这个吃食,也不是没有办法。”
主仆俩齐齐盯向说话的婆婆。
周嬷嬷笑:“等土地解冻可以在后山挖几个窑洞,要是有合适的地方可以挖大些。姑娘做这吃食买卖,以后恐怕不止是这笋,其他东西怎么收也是问题,窑洞阴凉,保能东西不坏。”
被婆婆这一提醒,乔雅南也想了起来,靠山而居的老乡们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窑洞,收的红薯萝卜等等作物拾掇好了就放窑洞里,能保很久不坏。
她曾进去看过,地方不大,但确实阴凉,只是她也有点担心:“吃食最重要的就是要干净,窑洞会不会太脏了些?”
“脏不脏和地方没有关系,用心打理了,自然就能让它不脏。”
“婆婆说的是。”乔雅南脑子转得飞快,这里没有冰箱,怎么储藏冬冰给夏用她不会,在府城的时候也没听说谁会。
之前她还在担心到了夏天要怎么办,总不能全部现做现卖,真这么做的话,最多能供上她自己这个铺子,闻其然那边肯定供不上,有了窑洞,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把这事和乔昌盛一说,他立刻满口应下:“你只管告诉我要挖多大的窑洞,咱们自己人就能做。要是小的,后山就能挖,要是想挖大的恐怕得另外找个地方,你这后山的土质不一定适合。”
“要大一些,还要多挖几个,夏天的时候估计得起大用。”
“对,对,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茬呢?”乔昌盛一拍大腿:“到了那三伏天,那些个吃食放一夜不得馊了?是得早早准备起来。”
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乔雅南心情不错:“先建作坊,窑洞也不那么着急。”
“这事让我爹和叔他们去操心,你不用管。”乔昌盛笑:“见着钱了,现在大家对这作坊上心得很,时不时有人去找我爹打听有没有他们能做的事。我爹的意思也是不能让他们白拿钱,都得替作坊做些事才行。”
“大伯爷看得长远。”
“他啊,就怕这好日子过不久。”乔昌盛看她一眼,问:“梅叔说的那笋到底收不收?他都拐着弯的问我几回了。”
乔雅南点头:“收的,现在不是还没到这笋大量出世的时候吗?他揪回来的那些都还短,大半还没肉。”
“现在春笋倒是多得很,这种细笋确实还早了些。我们之前摘辣子那山谷的附近有一片竹林,那里比别的地方要暖和点,他多半是在那里揪的。”
“让里长再等等,就说我还在调整做法。”
乔昌盛笑:“有你这话我就好回了。”
连山上的雪都化完后天气回温许多,乔雅南终于不再一出门就缩着脖子,这时候的小修齐也已经能坐稳了。
三方人马各收了一封信后,日子已到了二月。
乔雅南想把这片地方好好规划,正在外边踩地盘,见着骡车停在家门口也没在意。直到见着有人朝她跑过来她才多看了一眼,待到认出是松叔就皱起了眉,今日好像是松叔这一组当值才是,怎么回来了?
她忙往回走迎了上去。
乔昌松脸色不太好看,开门见山的道:“县里有人学做我们的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