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一瞧看一看,《江畔游击队》第三话连载出来了昂——”
一个报童挥舞着一连环画,连环画里面的内容正是最近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江畔游击队的故事。
畔游击队的内容很简单也很复杂,说他简单是因为最近的江畔游击队所做的事情目标非常的明确:对抗外藩国的军队,在各种形式上过去拖住他们,让外藩国的军队无法行动。比如说,今天拆掉了一个电线杆,明天炸掉了一段铁路,后天封锁了一段公路等等,外藩国的军队不断的加强防御,可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丝毫的没有办法。这样的一段故事实际上就是来自于一个真实的事件,江畔游击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反抗军的游击队,就活跃在这附近的地区里面,专门破坏外藩国的军队的行军、物资运输等等的工作,为正面作战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同时,这些游击队们还拖住了大量的外藩国的军队,让外藩国在短时间之内根本就无法集中起来太多的兵力,使得帝国的军队在最初面对外藩国的军队的时候占据着非常大的兵力上面优势。每一次等到外藩国的军队集中兵力准备要报复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找到办法多避开外藩国的搜捕同时还能够顺利得保护好村民们的安全。
这样的风云人物的亲身经历所改编成为了的故事自然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自从这样的连环画出版并且开始发售的时候,就收到了所有人的热烈追捧,供不应求基本都是常态。报童满心欢喜的走在街头上,心里面想着这样子肯定是可以大赚一笔,毕竟这一次自己可是特意的多要了一批,要不然的话一群人围在自己身边的时候那样子实在是太……然而高兴的走在街头的他很显然就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迎面走了过来一个很是高贵的人,自己就这样和他撞了个满怀,手里面的各种连环画撒了一地。
“抱歉……”他赶紧道歉,并且低下头来开始收集这些东西。
“等等,”那个人低下了头来,看到了他正在捡的东西,“干什么呢?嗯?卖的什么?”
“连环画。”
那个人低下了头来捡起来了一本,报童以为他是想要买一本,于是就开始报价,但是那个人很显然并不是这个想法:“《江畔游击队》?”他翻开来看了几眼,然后一脚踢到了报童的身上:“滚!”随后还不忘把满地的连环画给挨个踩了一遍,这才拿着自己手里的那一本匆匆的走了。“还没付钱呢……”报童在一边弱弱的说着。
————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陛下,大事不好了!”原来这个人其实是周特设的御用文人,也就是专门以周特设的名义写文章从而展现周特设的文采的那些人。
“慌什么?你可是朕的御用文人,这样子成什么话?”周特设接过来他的那一本连环画,还不忘记训斥他说到。
“陛下你看一看上面的东西,这是在宣传反抗军的事情!我担心这样下去,帝国的百姓就会变得只知道反抗军在对抗外藩国的军队的过程当中出了很大的力量,而不知道我们帝国的军队所做的一切。”周特设这才反应过来,他们是想要搞舆论战争!
于是周特设也很快就下旨,要求让自己手下的这几个御用文人赶紧写出来一些能够和这些东西想对抗的刊物,并且还夹带了要求:必须要符合帝国所提倡的的三观!必须要于反抗军没有任何的联系,即使是行事作风于反抗军类似也不行!必须要符合帝国的“大同”(《大同》)的理念!
这可就然这些个御用文人们犯了难:写一个好作品并不难,对于他们这些作者来说,靠他们吃饭的,能有什么难度呢?可是问题就在于这些个规矩!文学作品是什么?那是九种艺术之一!用各种各样的奇葩的条条框框“规范”这些艺术简直要比杀了他们这些人还要难受,另外的,符合以上三个要求的,也找不出来呀!反抗军所宣传所提倡的才是真正的大同!真正的大同难道不是和帝国所提倡的价值观完全相反吗?但是没有办法,既然不能在现实里面找,那就编呗,怎么离谱怎么编!
最后,他们成功的创造出来了诸如《神女杀敌》、《乞丐杀敌》之类的诡异的作品,让那些本来不应该过去杀敌的人们过去杀敌,毕竟本来应该在战场上的人们也在周特设的处理之下变得完犊子了,真正的战场上一无是处。
(这也是我们当年为什么会出现一堆抗日神剧的原因,本质上还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文学创作者脱离群众却又带着知识分子的傲慢不愿意去了解我们是怎么以弱胜强的,甚至都不愿意去相信我们可以以弱胜强导致的,不过幸好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幸好啊,幸好啊!)
PS:审核大大,这应该不算是涉政吧?所以过审没有问题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