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史称”西部大撤退“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后,教廷的中央军中有大约一半都被全歼,而各大贵族的私军却基本上没有什么损失。这使得接下来教廷不得不提前结束战斗,仓促地将军队撤出了与帝国交战的前线。
这次东征以这样的结局草草收场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经此一役,帝国在北线战场控制了远东地区的东部,西线战场上的疆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仍然是开战之前那么大的领土,东线战场上北海水师成功重创了原本教廷的王牌海军舰队,但是同时也深受重伤,基本上属于是谁都没有讨到便宜的那种。而就在南线战场上,琼州、粤州、夷州三个地区原本曾经被敌人占领的部分也基本都得到了收回。总体上来看,此战不亏,甚至还有一点获利的成分在里面。
而教廷可就惨了——原本用来震慑教廷内部其他的诸位贵族、保证教皇自身的权力的教廷中央军在此次战斗中,伤亡过半,而各地区的贵族私军也都有了十分严重的损失。莫萨公国更是连远东地区的一部分领土和为数不多的港口都给丢了。基本上保留了完整的建制、并没有过多的兵力损失的布鲁斯亲王领的私人军队成功最优先撤回了国内,并依靠时间上的优势打了个先手,在整个教廷引起了十分严重的混乱。
就在布鲁斯亲王领的士兵们回到国内以后,奥德夫亲王立刻下令所有的士兵经过一天的休整、简单补充兵力以后迅速向南方开进,进攻一个夹在布鲁斯亲王领和费斯亲王领之间的一个小国——贝克特王国。
这样的一个小国自然就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于是没过多久,这里就被直接拿下了。这也就意味着,布鲁斯亲王领不需要再面对亚历山大防线干着急了。
为了抵御可能的布鲁斯亲王领的进攻,费斯家族斥巨资沿着所有和布鲁斯亲王领接壤的地区修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名为亚历山大防线。争做防线都完全由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半地下的结构修筑而成。这里每隔一里便会架设一个炮台,每个一百米就会架设一个机枪哨塔。费斯亲王领及时把大部分的军队都掉去了东征的前线,此地仍然留有七十万大军驻扎在这里。凭心而论,即使是布鲁斯亲王领的科学技术要远远领先于费斯家族,想要攻陷这座防线也绝非易事。、
但是事实往往要比小说和演义更加的魔幻——在攻陷了贝克特王国以后,布鲁斯亲王领就再也没有任何的阻碍了。此时的费斯亲王领对于布鲁斯亲王领的私军士兵们而言就好像是一块鲜美的肥肉袒露在他面前,散发出阵阵的香气,只等着他们一拥而上去将它瓜分干净。
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整之后,布鲁斯冲锋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奇袭了费斯亲王领。
第一天,冲锋军跨过了国境线,发起了进攻。
第二天,冲锋军直接推进到了费斯亲王的直辖属地,并成功包围了这里。
第三天,费斯亲王的直辖属地宣告沦陷,费斯亲王被俘虏。
第四天,费斯亲王领的援军赶到,联合各地区贵族的私军开始组织反击。
第五天,双方的军队在费斯亲王领的各个地区爆发了大混战,基本上每一个封地之内都有双方的军队在作战。
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左右,会战的中心转移到费斯家族的封臣——凡尔登伯爵的封地之上,布鲁斯亲王领投入了十个集团军(一百万人)的兵力,费斯家族则组织了十五个集团军(一百五十万人)的兵力,两方的军队在此地展开了持久的拉锯战。
在拉锯战又持续了大约一个月以后,费斯家族的部队最终败退,被布鲁斯亲王领的冲锋军成功拿下了凡尔登伯爵领,同时击溃、歼灭了费斯家族的私军的大部分。
就在此时间点上,原本就已经倍受压迫开始罢工的费斯工人的日子就更加的不好过了——两国的军队来回地围绕着一座城池进行接连不断地争夺是常有的事,时不时就是一发炮弹打过来、一道激光打过去。(布鲁斯亲王领确实已经掌握了可以操控激光的技术,但是根本做不到将他当成一个单兵武装的的枪械使用)于是原本就对费斯亲王领严重不满的底层工人们终于忍无可忍,选择了起义。注意是起义而不是**或者是游行——费斯大多数的地区实行的其实是义务兵役制,所以基本上每一个费斯亲王领的底层民众都是退伍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