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三章奏折已经运往章台宫正殿。
秦王政徐徐展开奏章,李斯的小纂体逐渐映入眼帘:“陛下,蓝天大营四位将军统率二十万将士,然则四位将军各有所长,却无法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帝国将军蒙恬、王离、赵佗都是统领一方,能征善战的护国柱石, 然则蒙恬北击匈奴,赵佗南征百越,王离负责宿卫禁中,各司其职。”
“但蓝天大营的二十万将士却缺乏一位骁勇善战之将,而韩信刚好可以填补空缺!”
秦王政眉头紧锁,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难道韩信可以统帅一方,威慑六国贵族?
朕怎么听说韩信尸位素餐, 玩忽职守,成日里在粮仓中睡大觉?
但下一份奏章却打消了秦王政心中顾虑, 治粟内史上书劝谏道:“陛下,韩信将蓝天大营内治理的井井有条,玩忽职守纯属谣言!”
秦王政这才满意的点头,韩信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正说话的功夫,赵高急匆匆的踏入殿内,卑躬屈膝道:“陛下,左丞相李斯有急事求见!”
秦王政微微摆手,李斯慌张的踏入殿内,光着膀子,身上背着荆条,哐当一声,双腿砸在地板上,连忙拱手道:“罪臣李斯,有愧于陛下,特来请罪!”
秦王政还是头一次见到李斯这般姿态,竟然当场愣怔在原地,脊背浮出一片冷汗。
堂堂一国之相,竟然负荆请罪, 岂不是犯下了弥天大错?为何朕不知晓?
短暂的迟疑后,秦王政豁然起身,将跪拜在地的李斯搀扶起来,并命赵高将李斯身上披着的荆条拿去。
李斯依旧不敢起身,眼神中含着泪光,冷冽道:“陛下,臣有错,请陛下原谅。”
待秦王政询问李斯何错之有时,李斯慌张道:“臣有眼无珠,一直以来轻蔑韩信,冷落寒心,致使韩信心灰意冷,挎江离去,导致错失了一个国之栋梁!”
一听闻韩信离开,秦王政心里也不安稳了,但目光扫向李斯后,迅速平复心情, 缓缓道:“先生不必如此!区区韩信,跟左丞相相比, 何足挂齿?”
等到李斯平复内心的心情后,秦王政当即下令命王离将其找回。
李斯的脸瞬间凝固起来。
不是说韩信不重要吗?
怎么又派人去寻找了?
旋即,李斯松了口气,缓缓开口道:“臣有愧,没有及时告知陛下,乘着快马,独自一人追逐韩信!”
“原来,进一步得知后,韩信胸襟宽广,并没有责怪臣,而是不忍心屈居治粟都尉一职!”
“臣转念一想,治粟都尉职权太小,确实有点怠慢韩信了!”
李斯将头缓缓抬起,秦王政双眸凝成一团,询问道:“依丞相之间,韩信应该担任何职位?”
李斯没有果断回答,而是委婉道:“韩信素有谋略,屡献奇策,不如让韩信担任亲卫百将,为英布等四位将军出谋划策如何?”
秦王政缓缓摇头。
韩信谋略得当,倘若只当一个百将,岂不是屈才了?
李斯再次开口,淡淡道:“韩信能征善战,勇冠三军,不如让其担任先锋将军如何?”
秦王政再次摇头,让其冲锋陷阵,做陷阵之士,这样岂不是浪费了他的谋略?
李斯面色郑重,严肃道:“韩信精通兵法,运筹帷幄,不如让其整理兵法,管理兵家典籍!”
秦王政目光冷冽,面色凝重,脸色异常难堪,冰冷道:“三个职位都有些屈才,韩信怎会心甘情愿任职!”
见秦王政终于说出内心想法,李斯跪拜在地,稽首道:“陛下,亲卫百将、先锋将军、柱下吏三者合一,韩信可否任职?”
秦王政双目瞪大,用余光瞥向李斯,面无息怒道:“莫非是指帝国上将军?”
李斯重重顿首,朗声道:“韩信,能征善战,勇冠三军,精通兵法,运筹帷幄,素有谋略,屡献奇策,他的军事才能绝对不输于武安君白起,武成侯王翦!”
三个优点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紧密相连,而且环环相扣,连在一起便是帝国上将军的不二人选
秦王政内心如同惊起波涛汹涌的大海,李斯的劝谏得当,但封为帝国上将军绝非儿戏,还需和百官协商。
翌日朝会,文武群臣分为两列入座,不少官员劝谏拥立韩信为上将军。
秦王政用余光瞥向李斯,看来这一切都是李斯的谋划。
但也有不少官员反对,最终秦王政力排众议,下诏封韩信为帝国上将军。
三日后,韩信登上拜将坛,在万众瞩目之中,来到秦王政面前,行三跪九叩之礼。
礼官高声宣读秦王政诏命,向世人宣告韩信为帝国上将军。
韩信俯身低头,双手持奉,从秦王政手中接过将印、符节——那是军权的象征。
黄金锻造的将印和铜铁冶制的虎符捧在手上沉甸甸的,韩信双手微微颤抖,手上的分量让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切变得真切可感。
从小,他就立志成为大将军,如今,梦想照进现实。一切如此虚幻,又如此真实。
韩信心中只有一个声音:“母亲之灵在上,您可都瞧见了这一切?”
拜将封侯也是李斯的意思,毕竟韩信名不见经传,唯有这样一场荣耀至极的盛大典礼,才能让韩信在军中树立威信、慑服众将。
更何况,韩信是何等孤高之人,唯有这样一场荣耀至极的盛大典礼,才能让他切实感受到秦王政恩遇之重,才能安放他那颗骄傲的心。
李斯慧眼识英雄,月下追韩信。秦王政虚心纳谏、知人善任,连韩信的面都没见过,就任命他为全军主帅。
无名小卒一步登天,一夜之间青云直上,这一切,未免显得太过于儿戏、太过于传奇。
但一向聪慧的秦王政绝不是随便的人,任何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在内心反复掂量,最后做出决策。
终于,在众目睽睽下,韩信被奉为大将军,面对质疑声,韩信巧妙回答,并举出自己的种种优势,一通辩论,将文武百官说服,名正言顺的担任帝国上将军。
酷烈的寒风呼啸而至,使得旌旗猎猎作响。
寒风狠狠打在韩信的玄甲上,但韩信内心如火,丝毫没有感受到疼痛。
韩信左手牵着战马,右手紧握长矛,玄甲战衣上满是冰霜,但一股难以抑制的欣喜,在韩信的脸上荡漾。
高台上的秦王政依旧不知道一场危机正在悄悄逼来...
【ps:这几章着重描写韩信,是因为韩信的军事才能算得上当时的第一名,我非常钦佩,这样的帅才值得我多点笔墨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