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娘,要不我们还是走吧!”周大郎小声地说。
林扶言来到淮城,还是第一次遇到强买强卖的事情,气的不轻。
见对方将他们包围,林扶言快速的说:“差爷们慢慢吃,我们就先回去了。”
周大郎愣了一下,差役也愣了一下,转而笑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小娘子很有前途啊!”
林扶言阴恻恻的说:“不及你。”
差役脸上的笑就收起来了,转身将大门给关上了。
林扶言眼色变了,看着手上的荷包,屈辱、不甘,愤怒涌上心头,她看了看县衙的大门,又看了看天空,眼中升起了几分冷冽。
“我们走。”
周大郎有些担心的看着她,“林姑娘,您没事吧。”
“没事。”
周大郎一点都不相信,“林姑娘您别伤心了,县衙的人就是这样,俗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
林扶言淡淡的说:“我知道,本来我就不该抱有挣钱的心思,以后县衙的生意我们不做就是了。”
然而不做是不行的。
回到包子摊子,林扶言沉默寡言,将准备的面全都做成了包子。
此时来卖包子的人,也从周大郎的口中得知了此事。
纷纷为林
扶言抱不平。
但都是嘴上说说,谁敢跟县衙的人对着干。
林扶言手起刀落,看的一旁的周大郎周大嫂担心不已,生怕她会切到手,但事实上并不会。
收摊的时候,之前来卖包子的衙役又来了。
脸上带着得意洋洋的笑意,“明天再送一百个包子去县衙。”
说完等着看小娘子的笑话。
县衙的人似乎都是这样,喜欢看人生气却又奈何不得他们的样子。
似乎很好玩一样。
林扶言心里的怒火就越烧越烈,面上却很平静,“不卖。”
衙役以为听错了,掏了掏耳朵威胁道:“你说什么,你敢不卖,你知不知道后果是什么?得罪了县太爷可没你的好果子吃。”
“我说了不卖,听不懂吗?”
林扶言将菜刀重重的插在面板上。
衙役被吓了一跳,见小娘子不好惹,撇了撇嘴:“我可是告诉你了,明天县太爷要是吃不到包子,可饶不了你。”
在淮城还没见过谁敢跟县衙对着干的。
“县太爷吃不上包子,跟我有什么关系,他就是要怪罪也怪不到我的身上。”
之前送包子的时候,县太爷还是很好说话的,不仅给了钱还多给了。
现在却变了一个样子。
林扶言想应该不是县太爷不给钱,而是下面的人贪了。
不管怎么样,她不干了。
爱找谁找谁去,正好歇一歇,她有不缺钱。
衙役担心差事办砸了,还想吓唬林扶言,结果还没说两句,就被林扶言给吓唬住了,屁滚尿流的就跑了。
林扶言扭头对着周大郎一家说:“这两日先不卖包子了,你们两个也休息几日,工钱我照给,等什么时候再干,我去菜市场通知你们。”
说完拿出了两人的工钱给他们。
夫妻两个推了两下,也接过了钱,眼下得罪了县衙,以后的生意还真不好说。
“林姑娘,你不会不想干了吧!”
周大嫂担心的说,她知道林扶言是一个性子倔强的人,冷不丁的被欺负肯定受不了。
可是这种事情向来如此,小老百姓怎么能跟县衙对着干呢?
林扶言摆了摆手,利落的开始收拾东西,见两人依旧盯着自己看,她勉强扬起的笑。
“放心,只不过是累了,想要休息几天,等过几天再说,我相公的身体还没养好,暂时不会走的。”
两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周大嫂还想劝,周大郎想起了衙役
人的态度,觉得休息几天也好,要不然吃亏的还是林姑娘。
周大郎拉住了周大嫂,周大嫂一贯听丈夫的,也不再说什么,两人帮着林扶言收拾,很快就收拾好了。
林扶言带着东西回家,将钱给了周老汉,没说几句,就让他们走了。
此时的宁湛,还在想着她让人修床的事情,脸色臭臭的。
一副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的样子。
林扶言心里也是一肚子火气,她倒不是在乎钱。
好吧,的确挺在乎的。
就是觉得难受委屈。
最后炒了两个菜,就端出来了。
“吃饭了。”
“怎么就两个菜?”
往常不是四菜一汤吗?
林扶言心里的怒火又上升了一大截:“两道菜还不够你吃的,爱吃不吃。”
宁湛攥紧了拳头,正要开口,却又愣住了。
见林扶言眼中泛着泪花,心中一软,关心的问:“你怎么了?”
林扶言胡乱的擦了擦眼泪,不愿意将这些事情告诉他,要不是怕把衙役引过来发现他的身份,她早就打回去了。
“没什么。”说完也吃不下去了,“我不吃了,你吃吧。”
说完回了房间,将房门砰的一下关上了。
宁湛:“
……”
宁湛越想越不对,看着摆盘精美的饭菜也吃不下去了,他招了招手。
将丁鑫丁淼叫了出来,“去打听一下,她在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了。”
很好打听,当时有不少卖包子的人都听到了这件事,小老百姓就喜欢传话,尤其是这种民和官之间的事情,特别的感兴趣。
丁鑫说:“王爷,打听出来了,是县衙的人买了包子不给钱,林姑娘气着了把包子铺都给拆了。”
宁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底杀意顿现。
原来是被欺负了,怪不得那副模样。
“谁干的?”
丁淼想了想说:“应该是县衙的手下私自所为,属下来了淮城之后打听了一下黄县令的人品,虽然私底下做了不少受贿的事情,但是基本不会欺负老百姓。”
一般的官员尤其是在乎名声的,都不会欺负老百姓,他们想要钱自然会有人把钱送到手里,老百姓才几个钱?
黄县令就是一个面上功夫做的不错的人。
“属下还听说之前林姑娘送去县衙的包子,黄县令在场不但给钱了,还多给了一些钱。”
由此看来,黄县令不像是一个会赖账的人,十有八九是手底下的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