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里多了一个孩子,本来就很贫穷的家庭,现在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冬天的菜除了土豆子就是酸菜,大米饭基本没有,基本都是大碴子,还不能使劲吃,能吃个半饱就不错了。
父母结婚的时候,爷爷不仅和父亲分家,还要分饥荒,就这样父母不仅现在需要养活我,还得替爷爷还债。从小我跟我爷爷的感情不好,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我爷爷是在我小学的时候离开的,可能是因为我小,所以我爸没让我去见他最后一面,那天我在上学的路上,我大爷家的我大哥告诉我的,他哭的都不行了,而我却一点感觉都没有,也没有流过泪!
那时候家里能够吃上一顿饱饭就算不错了,大冬天的,天气特别冷,家还不是瓦房,而是草房,墙不是砖和水泥,而是黄泥巴和石头砌成的,所以,家里漏风是肯定的了,屋内的墙角都会结成够够的冰霜,家里连一捆像样的柴火烧都没有,烧炕都是湿漉漉的树枝和叶子,不仅不好烧,而且烟特别大,排不出去,特别呛人,在屋里待个一两分钟,然后用手指挖挖自己的鼻孔,你会发现,你的手指上会有一层黑灰,那就是烟熏的。在那段日子里,还是我姥爷吩咐我大姨父,赶着马车送过来一些粮食和肉,还有柴火啥的,帮着我们度过一段艰苦的岁月!
草房,我们一家三口一住就是八年之久。后来改革开放,国家政策好,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家也盖起了大瓦房,那就是后来的事儿了,以后再慢慢细说。
据我姨奶回忆,我小的时候特别特别的闹,爱哭,就是属于怎么哄也哄不好的那种。
有一次我母亲生病了,在卫生所打吊瓶,我一看有大夫拿针扎我母亲,那怎么能行,立刻哇哇大哭,并做出手势,要去把针拔了,谁怎么哄都不行,我爸一看,这也不行啊,还是把孩子抱走吧,不让我看见应该就能好,也能让我妈安心打针。可谁曾想,我爸在抱我回家的路上,我依然哇哇大哭,嗓子哭哑了也不行,就是哭,就是闹,这把我爸气的,心想:“这孩子也哄不好啊,怎么哄都不行,扔了算了。”随后就把我扔到道边的雪地里,转身就走。
这一举动被路过的路人甲(实在是不知道是谁)看到了,说:“你这是咋回事儿啊?怎么把孩子还扔道边了呢?”
我爸说:“这孩子闹得不行了,怎么哄也哄不好,气死个人,我就寻思扔道边算了,不管了。”
路人甲说:“这怎么行啊,天这么冷,万一冻坏了可咋办?这么小的孩子,要是被人贩子捡走了,你岂不是的后悔一辈子?”
我爸想了想,转身又把我抱了起来,我顿时哭声更大了。
这么闹的我,母亲的身体被我闹垮了,有一次去治病走了好多天,我那一段时间就在我姨奶家住,都忘了自己还有个妈妈,有一天,妈妈回来了,我都不认识了,我妈怎么喊我,叫我,我都不理会,再后来过了一阵儿,不知哪根筋被打通了,突然想起来,是妈妈回来了,然后就去扑向了我妈,我被我妈搂在怀里,哇哇大哭,我想这个哭应该是喜悦的哭。
当小孩会爬的时候,每家应该都会准备点东西,像钢笔,本子,算盘,书,玩具等等摆在孩子面前,看他/她选哪个。我家也不例外,而我却没有选择跟种地养猪养牛有关系的东西,而是翻起了书,玩起了笔,这倒是把我的爹妈给惊呆了,有点意外,说好的种地呢?将来这孩子是要读书啊!
也不知道我妈脑子是怎么想的,感觉突然就开窍了,说:“读书也挺好,读好了,将来走出去,去城里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再说个媳妇儿,生活也挺好,总比种地强!”
我爸寻思半天,貌似两者比较了一下,说:“去城里确实能好点,一辈子在这山沟子里也没啥出息,要是能走出去,还真能给咱俩的老脸增加点光彩,等咱老了可以去城里找儿子,体验一下城里人的生活。”
于是乎二人就改变了让我种地的想法,开始让我读书,考好大学,名牌大学,比如清华,北大什么的,那个年代的穷山沟子里估计也就知道这两所名牌大学吧。
自那开始,我妈哄我都是抱着我哄,那时候流行的摇篮我妈从来不用,说摇篮会把孩子的小脑袋瓜揺混,长大了就不聪明了。这也不知道哪来的理论。
等我再大一大的时候,会走路了,能自己玩了,好像就没有那么闹了,但是也惹了不少的祸,比如在家弄碎个碗,踢碎块玻璃镜子,摔碎个暖壶啥的都是我干的,我爸见到了都会打我,而我妈还好,能帮我拦着点我爸。
我记得小时候我就跟我妈说,我说:“妈,将来我也要当爸爸!”我妈问:“为什么?”
我说:“爸爸可以打自己的儿子!”
我妈笑了笑说:“哈哈,傻孩子。这话你应该跟你爸说,看你爸怎么回答你。”
由于我害怕我爸,这话就放下了,没敢问。
自从我会走路了开始,虽然不怎么哭,也不怎么闹了,但是开始学会惹祸了,要是没人管的话,估计我能把家掀个底朝天。
我不哭不闹确实省了不少心,我妈就负责看着我,我自己玩儿,我爸是个木匠,西屋是我爸干木匠活的房间,所有我爸的干活的各种工具都在那屋,我们住在东屋,东西屋中间是个厨房,一共有两口大铁锅,东西屋各一口,不仅可以做饭,还可以烧烧炕。
有一次我妈看着我在东屋的炕上玩衣服扣,小孩子嘛,东西都喜欢往嘴里送,我也一样,衣服扣让我放嘴里了,然后就卡嗓子眼儿了,我妈没看住,急坏了,也吓坏了,看着我一个劲儿的咳嗽,不知所措,我爸听到了我妈的呼喊,赶紧赶过来,看到情况后,赶紧用他的拇指和食指伸进我的嗓子眼儿,把衣服扣给我拿出来了,这才松了一口气,我妈还说:“真是吓死我了,这孩子,看你还玩不玩这玩意了!”
说罢,就把衣服扣收了起来,再也没敢拿出来给我玩儿。我爸则继续干他的木匠活,挣点吃饭钱。我也是被这衣服扣吓到了,也再没要这衣服扣玩儿。
还有一次,我爸没在家,我六叔把他的粮票落在我家了,我还挺喜欢玩儿的,也在炕上玩着正起劲儿呢,不一会儿,我六叔就来了,赶紧把粮票从我手中拿了过去,说:“这粮票我的拿走!”
我妈说:“老六,你就让孩子再玩一会儿吧,等他玩完了再给你。”
我是怎么哭着喊着闹着也都不行,哎,我六叔可真是的,给我玩一会儿怎么了呢?能掉块肉啊?!!真抠门!!!
我家有台录音机,那时候听歌放的都是磁带,我爸很喜欢音乐,也喜欢唱歌,没事儿的时候我爸还会对着录音机录上他自己的声音。有一次他在录音的时候,背对着炕,而且离炕还有一段距离,我在炕上一个加速就往我爸后背上跳,我爸一点也不知道,结果是我想简单了,那时的我根本跳不了那么远,然后就摔在了地上,脑门儿磕个大包。从那以后,我也再没有那么跳过,因为怕了!!
我爸在没有活的时候也会哄哄我,他躺在炕上,把我用腿夹住,然后就是唱歌,那时候好像没有现在生活那么有压力,生活的都很快乐,那时候的快乐真的的快乐,我就在我爸的熏陶之下,唱歌不跑调,唱的好不好不要紧,主要是不跑调。
我倚仗着我是个小孩儿这个优势,就喜欢调理我爸,让我爸把手臂张开,然后我就是挠他的噶酒窝,我爸刺挠的啊,嗷嗷叫唤,哈哈,看到我爸叫声越大,我越开心,是不是很变态?
有时候我爸实在受不了了,就把胳膊拿下来,那肯定不行,必须把手臂张开,抬起来,要不我就会不开心,会哭,我爸也实在没办法,只好忍着吧。
小时候父母都喜欢给孩子订个娃娃亲,住在我家前面的那家姓王,家有个闺女,叫啥名记不起来了,只知道她小名叫双双,比我大个一两岁,当时双方父母都看好了,想定个娃娃亲,而且我俩也是你情我愿,没事儿就念叨双双是我媳妇儿,长大了我要娶她,双双也看好我了,说以后要嫁给我。甚至我俩都要背着自己的父母,更衣之后睡在一起,天呐,那时候才多大呀,我俩小孩都那么开放了嘛?
没错,就是那么开放,都不知道脱了衣服要干嘛,就是纯纯的想在一起睡觉,但是在脱衣的那一刻,我俩还是选择了出去玩,没有犯错误,玩还是小孩的天性啊。
可谁曾想,过了几年,她家就搬走了,然后我俩就没有了联系,偶尔也是听我妈说关于她的一些事儿,我俩一点联系也没有,长大后的我们各奔东西,在我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她好像就结婚了,从她家搬走开始,我俩就再也没见过面,到现在连个联系方式都没有,偶尔提起娃娃亲这事儿,还有点脸红啊!
在农村,没有幼儿园,只有学前班,学前班好像是6岁才能去,6岁之前还得在家和稀泥。
不知不觉我也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6岁之前还有哪些事儿等我能想起来的时候再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