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世匀将“铁甲旅”陈兵白波河,将弹甲重车一字排开,向河对岸发射了2万枚索音弹,只见对岸立即竖起无数水柱,高百余丈,瞬间成为巨大水幕,打完,硬上在对岸凿出一个新的淡水湖泊。
九国联军赶到湖边,秦君宣布临湖扎营。
夜里,秦君正在群里和八国国君商议夜袭,商议到凌晨二点,由于意义不统一,只好等天明发动进攻。
而就在这个夜晚,联军内发生了一件大事。
蓝世匀来了,这个消息传遍了联军,议论纷纷,说得最多的,还是“蓝世匀是神医”,只有蓝世匀才可以治好虫病,救活他们。
所以,一到天明,秦君正在发起进攻命令,但是,联军的军士们却拆卸了炮械,打出了“愿退兵三公里,请求神医治疗虫病”的巨大横幅。
蓝世匀很快看到了横幅,但他很犹豫。
就在蓝世匀犹豫的时候,茉莉公主风风火火赶到了白波河前线。
茉莉公主带来了两卡车药材,其中一车,正是晒干了的蒡萁仙草。
这时候,席道全带着芍药公主、雪芝公主也赶到了白波河前线,虽然他们没带多少药材,却带来了九套熬制中药的特大设备。
真是雪中送烤火炉,蓝世匀见了大喜,忙命“铁甲旅”用红玫弹在空中打出四个大字:“施药救人”。
蓝世匀和席道全立刻组织军士,在白波河南岸摆下汤药巨阵,九套大型的熬制中药的设备,在岸上一字排长,长约五公里,茉莉公主、芍药公主和雪芝公主也亲自参与,配置各种药材,指挥军士添水加火。
已经有一批联军涉水过河来喝药,约有三千余人,他们喝了药,又用行军水壶装了一壶汤药带回去。
带回去的汤药,他们迅速在联军中卖了个高价,卖给那些虫病已经很严重的人。
更多的联军弄来船只、皮筏等,渡水喝药,争渡、争渡……
一连三天,三十万虫病联军都得到了救治,先喝药的已经痊愈。
有人在第二天终于想起了秦君,将一壶汤药进献给了秦君,秦君在房车内喝下汤药,到第三天,也心情很好的走出了房车,说要见见女儿茉莉公主和芍药公主。
两位公主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还是不要见了吧”,隔着河在两岸摆了摆手,公主们就上车回云中山家里了。
芍药公主和席道全回到云中山脚下,尽快将打好包的药才发快递,送往他秦国大师兄那里,大师兄早就联系和准备妥了,扩大了医馆的施药规模,同样采用大型的熬药设备熬药,装瓶,每瓶133毫升,仅售333银子,批发到各地。
蓝世匀仅率一万二千“铁甲旅”勇退九国三十万联军,卢世宗早写成战报上呈楚君,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
卢世宗将战争中用去的索音弹、战车以及各种军用物资,开了一条长长的战损清单,上报给楚君,楚君批阅后,拨给卢世宗60亿银子。
卢世宗转给蓝世匀4亿银子,私下里说算是医药及治疗费用。
蓝世匀分给了一亿银子给席道全,另外三亿银子交给茉莉公主做家用。
卢世宗成了这次九国联军攻楚的最大赢家。
席道全与他大师兄合作,在秦国府城注册了一个公司:云中康疗。
公司迅速的做大的营收,席道全将自己收藏的药材全发了过去,成品汤药消售到周边各国各部落,一个月净利润高达800亿银子。
楚君这段时间也很高兴,代、息、宋、蔡、鲁、燕、凉等国都纷纷派来使臣,不仅奉上巨额的银子,还给楚君送来大批的美人。
秦君也派了人来,送了40亿银子,8个美人,包括叶菁郡主和兰芋郡主,因为此时秦君已经没有待嫁公主了,就只好送来郡主。
楚王得了近二百亿银子,又得了百余名美人,一时高兴,又分别赏给蓝世匀和席道全5亿银子和2亿银子,还送了6位美人给蓝世匀,为他在楚城兴建一所将军楼。
到端阳节前,各国的虫病绝迹,人们又恢复了生活和生产,开心的过“5.5”节。
席道全却没闲着,芍药公主和雪芝公主组织乡邻扩大了药材种植规模,以300银子一斤的价格签订了蒡萁回收合约。
茉莉公主虽然不懂,但她见席道全干什么,她就跟着干什么。
卢世宗也开始筹建一个医药公司,想来想去,最后把厂址选在了蓝世与老家的高速口子旁边,离茉莉公主的别墅仅两公里,公司取名楚药生机。
然后,又让茉莉公主去担任了公司总经理。
这样子,茉莉公主就更有发挥的余地了,她建起了千亩药材基地,招募了一批园工,又购进了一批耕植设备,统一管理。
银莲公主、信阳公主和青萍公主生完小孩后,也都被茉莉公主招进了楚药生机,分别担任了各部门经理,一时间,楚药生机又被人称为“四公主药业”。
再说蓝世匀之前在秦遇到的那个府首陈临明,因为第一次虫病爆发时,治疗不力被革了职,一时无以营生。
两次虫病大爆发,陈临明一家大大小小都染了病,特别是第一次,那时他还是府首,府内人多,几乎无一幸免于虫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宝贝儿,竟然没有染病。
第二次虫病大爆发,他那儿子还是没有染病。
他就开始思索,这到底是为什么?
陈临明想到蓝世匀和席道全都为儿子治过病,他看了蓝世匀的药,并无奇巧处,有人甚至于虫病前期治疗药相同,是治不好虫病的,更何况完全预防?
因此,他就想到席道全那几粒神丹。
席道全也没有染病,会也是因为吃了那神丹清凉丸吗?
陈临明左思右想,就认为那清凉丹是虫病的特效预防药。
陈临明是个狠人,很快,他就找到了席道全之前呆过的那家乡野医馆,并且间接打听,证实那一老一少两个医者,也从没染上过虫病,反而还给无数虫病患者看过病,开了药方来缓解虫病。
于是,陈临明就直接找到了那位老师傅,问他清凉丸的药方,说愿意投资,和老师傅合作开一家制药公司。
不料,那位老师傅并不愿意与他合作,也不想告诉他的配方。
这主要是陈临明过去臭名远扬,连山野草民都知道他的暴戾,而且十分厌恶他。
陈临明见那位老师傅不吃自己这一套,就转移目标,将主意打到那位小医者身上。
这小医者叫江胜春,今年23岁,16岁入的师门,是老师傅的关门弟子。
程临明悄悄找到江胜春,跟他讲合作办药企的事情。
江胜春自幼聪敏,又肯钻研,平日里又极勤勉,采药泡制药物,都十分用心。自入师门7年,师傅教过全会,师傅没教过,只要他有机会看到,便会偷偷一一记在心里。
只有这清凉丸,他也见师傅配过药,因为只是个解暑的药丸,不是什么方子,因此,他没怎么放在心上,记不清究竟是几味确切的药材。
也就是说,江胜春不能肯定是哪几味药,毕竟没真正留心过,也没有参入制作过,只知道个大概。
特别是听陈临明说,这个清凉丸是虫病的特效预防药,他就越发不敢肯定配方了。